中职德育载体的认知及其应用现状研究
2021-11-20邬艳红,黄姣
邬艳红,黄 姣
[摘 要] 为了解中职德育载体的认知情况及其运用现状,探索中职德育载体的运用和创新方式,提高中职德育效果,以长沙航天学校为例进行相关调查。经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学校德育活动了解较多,但对德育载体的认知不足,认为部分德育载体的运用效果一般。由此,要思考如何充分发挥学校德育载体的教育效果,探索学校德育载体创新的新路子。
[关 键 词] 中职;德育载体;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1)46-0008-02
德育载体是传递德育内容的重要工具,它能承载理想信念、价值观和思想道德状况,是德育效果彰显的关键点,更是德育得以实施的主体路径。中职德育载体的选择与应用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作为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的德育客体——中职学生,其对德育载体的认知和评价是德育主体在选择和应用载体类型时的重要考察因素。为了解中职生对中职德育载体的认知及其运用现状,探索中职德育载体的运用和创新,本研究以长沙航天学校为例进行相关调查,发放问卷1200份,有效答卷1158份。调查对象中,男生样本625份,占比54%,女生样本533人,占比46%,男生比例比女生比例只多7.94%。因此在本次调查结果中,对德育载体的认知在性别上不存在明显的倾向性。一年级样本606人,二年级样本452人,三年级样本100人,与各年级对应人数相比,一年级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认真程度明显较高。
一、现状调查
(一)学生对德育载体的认知情况
在“你了解你上过的课程当中哪些属于德育课程”调查中发现,完全了解的仅占比36.1%,大概了解的占比60.62%,不了解的占比3.28%。在“你现在所在的班级一周开设了几节德育课程”调查中发现,选1节的占比25.13%,选2节的占比41.71%,选3节及以上的占比33.16%。在“你觉得下列选项哪些属于德育载体”调查中发现,学生的回答情况参差不齐。
(二)学校德育载体开展情况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表示学校的德育课程开设情况规范良好。75.9%的学生选择从未被其他课程占用。有92%的学生认为学校除了德育课程外,其他课程也会结合学科知识进行德育。96%的学生认为学校经常组织与德育相关的实践活动。6%的学生觉得学校经常组织与德育相关的文化活动。在“老师是否利用多媒体播放德育影片或相关视频”调查中,59.67%的学生选择经常利用。
(三)学校德育载体的应用效果
在“你是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德育实践活动”调查中,有10.97%的学生选择不会参加,20.98%的学生选择视情况、心情而定。在“你觉得参加学校组织的德育活动收获如何”调查中,有29.02%的学生选择收获较小,5.61%的学生选择无任何收获。在“你是否希望学校多组织各类德育活动”调查中,有17.18%的学生选择否。在“你有没有关注过校园内的宣传栏、展报、文明提示语等”调查中,有38.69%的学生选择很少了解,3.54%的学生选择从未了解。在“校园内的宣传栏、展报、文明提示语等对你的思想道德提升影响怎样”调查中,有44.3%的学生选择一般,3.54%的学生选择没有。在“老师是否利用多媒体播放德育影片或相关视频”调查中,35.23%的学生选择偶尔,有5.09%的学生选择从未。但实际情况是,学校每周有两个晚自习时间都会播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片。在“你觉得学校每周播放的核心价值观影片的德育意义如何”调查中,25.82%的学生选择意义较小,有5.61%的学生选择没有意义。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对德育载体的认知情况不容乐观,对德育内容和目标不明确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对哪些课程属于德育课程,哪些活动或方式具有德育功能不太了解,中职德育载体的认知情况不容乐观。如何提高学生对德育载体的认知度,明确各德育载体的德育内容和目标,这正是本教研教改项目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学校德育载体类型丰富,但德育成效一般
调查显示,学校德育工作载体形式多样。涉及德育课程教学、课程思政、德育实践及文化活动、心理咨询室、校园文化等。但学生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听课专注度相对较弱,听课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其他科目的课程思政影响力也不足。对于学校开展的德育实践活动和文化活动,有学生认为自己是“被逼无奈”参加,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在校园环境的渲染中,大部分学生没用心关注或视而不见。在班级主题班会进行德育时,多数也是应付了事。可见,目前学校德育载体形式多样,但德育开展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如何充分发挥各种德育载体的应用性,提高其德育功能,这也是本教研教改项目要解决的问题之二。
三、对策思考
(一)强化德育首位,明确各德育载体的目标,提高学生对德育载体的认知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学是德的资本,德行是才学的统筹,德行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中职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德育,进一步明确中职德育大纲中各德育载体的目标精神,通过提高学生德育载体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接受德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充分发挥课程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通过思政课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力挖掘课程思政、实训实习的德育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精神和公民素养;通过开发学校管理和服务的德育价值,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法律意识的增强;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以优良的校风校纪影响人、鼓舞人;通过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长效工作机制和活动运行机制,健全学生人格,形成家国情怀;通过职业指导和心理咨询,提升学生就业技能,提高心理素质和应对社会的能力;通过建立完善家—校—社会教育网络,增强学生的角色主体意识,以更好的姿态迈向社会。特别是作为中职教育的特色载体——实训实习和职业指导,相较于中职德育其他载体,具有个体一对一指导性强、效果明显等特点,对学生的影响更强,德育效果更优,应当成为中职更有效的德育载体形式,为中职全体教育工作者所灵活掌握和运用。
(二)落实各德育载体功能,形成载体合力,增强德育载体的应用效果
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借助各种德育载体,载体功能效用各有不同。德育载体选择和运用,其依据的原则在于实现德育载体功能最大化。比如,我校的《大国工匠》最优选择为课程载体,在课堂上通过教师讲授、播放视频、精神指引和氛围打造,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给学生以精神的启迪和感染。学生要获得切身道德体验,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情感,外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可以選择类似校办工厂等活动载体去体会和感受。但是由于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广博复杂,学生本身知识经验有限,单靠某一种载体形式可能无法取得最佳的德育效果,教育者还要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综合使用多种载体形式,并注意各种载体形式之间相互配合,使德育效果最优化。如德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先通过课程载体,使学生形成爱国主义认知,再结合活动载体——组织学生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学,将感性认知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使爱国主义情感得以升华,进而外化为爱国主义行为。
(三)创新德育载体,加强“三全育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中职学校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创新德育载体形式,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拓宽德育途径,加强“三全育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想政治课是德育载体的主渠道,为实现立德树人打牢思想根基。中职作为培养技术产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样要坚持将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载体的重要形式。此次调查也表明,选择愿意通过课堂教学接受德育的学生达到71.39%,占据可选德育载体第二的位置,这与学校工作的中心任务为教学是相一致的。时代在发展,学生也在变化。对如今的“00后”开展德育,除了传统的德育载体外,新的德育手段和模式可能更受他们欢迎,效果也会更好。如这次调查问卷采用问卷星的形式,有效回收率96.5%,比原来的纸质调查问卷的回收率显著提高,说明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方式更受学生欢迎。在“你还了解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接受德育”的调查中,很多学生都写了网络、视频、抖音等新媒体传播方式。还有纪录片、电视剧、电影等对学生的德育影响也很明显,在“如果要你推荐几部有德育价值的视频(纪录片、电视剧、电影等),你会推荐哪些?”的调查中,学生表现非常活跃,几乎每个学生都给出受到主流认可的有价值的影片,比如《厉害了,我的国》《中国机长》等等。
四、结语
中职学生德育载体认知及运用现状调查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使我们更深刻认识到当代中职学生是丰富灵动的一代,不能用分数去衡量一个学生的道德状况,更不能将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判定学生德行的标准。中职学生是实现祖国产业发展的重要人才宝库,他们的道德状况和对德育载体的认知基本符合其年龄特征,作为中职教育工作者,要深切认识到加强德育载体选择和运用能力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德育载体的创新,提高运用的灵活性,不断拓宽德育载体选择运用与德育相结合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梁碧云,蒋流霞.高职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与德育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智库时代,2019,5(27):147-148.
[2]陈丹.中学德育载体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