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班化教育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研究

2021-11-20方森东吴朝晖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34期
关键词:个性化发展小班化教育模式

方森东 吴朝晖

【摘要】小班化教育模式中,教师能更好地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发展需求,尊重学生差异,以生为本,因材施教。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双师制,以综合实践活动等为载体,在活动中学习与提升,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小班化;教育模式;个性化发展

在主观因素与客观条件的相融合下,广州市绿翠现代实验学校小班化(以下简称“绿翠小班化”)教育模式在探索与实践中,师生都获得了极为宝贵的财富。在这场教育研究实践中,学生的个性化發展,始终贯穿于各种尝试与体验中。正是秉承着这样的理念,全校师生始终保持改革与探究的精神与热情,聚焦于学生身心发展,回归到教育的初心,真正落实到教育的本质。

21世纪需要富有个性的创新型人才,21世纪需要具有数字化素养的现代人才。这对学校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更加以人为本,更加照顾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因人设材。目前教育改革两大趋势:一是教育的价值取向从单纯的传递教科书上所呈现的现有知识向促进人的主动健康发展转变;二是教学的组织形式从批量生产式的大班教学向适应个性充分发展的小班化或个别化教学转化。学校在常态班级中开展小班化教学,看是不可能的事情,在广州市绿翠现代实验学校中却得到落实。因为学校多场所、多课程和多环境的互动实践,让小班化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有了更多创新和借鉴的地方。

多元互动,以智慧教育促进个性发展。在大班化的基础上实行小班化教育模式,以达成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更多的传承创新和智慧设想。广州市绿翠现代实验学校小班化的研究,有着更具学校特色的本质。学校除了常规的小班化教育外,我们把更多的小班化建设运用到学校的各个方面,通过重构学习空间和创新学习内容,完成不同层次的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尝试。尤其是基于特色空间的课程教育,每个课程约25人左右,通过专题内容和研究项目辅导,给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创设更广阔的可能性。绿翠小班化教育更进一步和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融为一体,通过信息化技术和大数据服务,实现小班化无时无地的学习,把有限的资源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个性化教育的无限大。这一创新于在有限的空间做更深入的学习延伸,以开展信息技术、实践空间、跨学科等深度融合的小班化课程体系建设与应用实践探索,努力让每个学生做事要有新意、做人要有品质,全面落实创造力和思维力的培养,在人生起跑线上给每一位学生非凡的体验,成为实现自我的先行者。

一、以生为本,尊重差异

小班化教育模式探索的始终,都将学生放在最主要的位置,这也是课题研究的初衷,遵循初中生年龄特点,以生为本引领全部的探究。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原则,了解并掌握个性差异,才能为接下来的因材施教奠定基础。家校沟通,中小衔接,对学生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在有效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平衡分班,协调分组,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导。小组合作学习的倡导,是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关注,小组有合适的分工,有具体的职责,每节课,每项活动,都有相应的打分和评价,既有自评,也有互评,小组成员有分工有合作,有引领,也有交流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激发每位成员的积极性,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及时的展示和点评,反思,让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既有展示自己的平台,也有学习其他成员和其他小组的机会,这也是以生为本的体现,让学习和活动也变得更有意思和意义。

二、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位学生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

小班化的合作小组要灵活和高效得多,客观上的课桌小组,也是相对稳定的合作小组,可以在综合小组成员优势不足等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分工,设立组长、副组长、书记员、普通组员等,明确各人职务,这样可以大大的减少教师在分组教学中很多机械性、流程性的操作,并设立相应的组员答题奖励机制、合作小组奖励机制等,规定不同层次组员答题加分、优秀小组评比等,来激发各小组的良性竞争,激发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发挥小组互帮互助、合作交流的优势,以优带差,不同层次学生可以收获相应的成效。在多年的小班化实践事实面前,学生通过个性化的小班教育,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成长、知识积累和素质培育,这将是新时代对教育的最大诉求。

除了由课桌组成的小组,相应各学科的特点,需要调整小组构成时,也可以灵活进行。以语文学科为例,在进行随笔训练、写作指导时,根据学生积累材料、语言优点等情况进行分组;在阅读理解、方法交流时,就根据学生阅读习惯、阅读理解能力等情况进行分组;在基础知识检测、古诗文默写时,又可以根据学生知识基础、默写能力等情况进行分组。这样灵活处理,既让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也能发挥出学生的优势特长,互相带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每位组员都积极参与,由组员民主推选的组长与副组长,是小组的核心,他们要沟通协调,要组织规划,从而也有效地锻炼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教师课堂或课后发布的任务,怎样有效的去落实,这就需要他们发挥自己的能力。分工合作,将任务进行分解,落到每位组员的身上,一定是各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这就需要明确组员之间的差异,根据组员的优势长处来安排,还要及时的沟通反馈。学生既展现自己的闪光点,也关注到其他组员的闪光点;既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也会看到其他组员的不足之处。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更客观地去看待自己和他人,形成一种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相互补台的可贵品质。既呈现在学科的学习中,也贯穿在与人相处的人际关系中。学科学习上,很多学生都有学科发展不平衡、基础薄弱、学习方法效果不明显、学习缺乏动力等,在客观看待自己和他人之后,学会欣赏别人,同时鞭策自己,也乐于去分享学习的困惑和收获,小组的学习氛围也就逐渐浓厚,敢于去请教,也乐于去指导。

三、双师制的探索,让师资配备更均衡

小班化教育,让师资更加丰富,也更有特色,为小班化教育模式搭建了高效的平台。学生少了,教师多了,教师关注学生更加的全面和细致。双师制,既有主次搭配,也有平行组合,因学生需求、学科需求、班级管理需求而变,更加灵活切换,让每一位教师都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而不是单纯地定位于主要负责教师和辅助教师。捆绑式的评价,也就要求教师之间要更积极主动地进行沟通和分工,各自发挥优势特点。双师机制不仅仅是增加一个助教老师,而是有机高效的把主教与助教联合起来,并放到相应的学生身边,有一前一后,也有两人同时走到学生身边,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情况体现,教师都有一个明确的掌握,学生遇到困惑或需要教师及时解决的问题,也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找到教师,及时去解惑。

主次搭配,主要是青蓝工程的师徒结对,多为同一学科。以老教师为主导师,年轻教师为辅助导师。把课堂纪律管理交给年轻教师,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能更好地将知识点讲深讲透;年轻教师也能从课堂中学习到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在一些讨论环节也经常換年轻教师上讲台,作为组织者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年轻教师的朝气活力与老教师的沉稳讲解相得益彰。

平行组合一般是不同学科之间教师的搭配。与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不同,平行组合更能发挥跨学科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形成学科联系的思维。像语文与英语的组合,政治与历史的组合,有文理的组合,也有会考科目与非会考科目的组合等等。这也给了学生一些趣味性,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一堂课也并非绝对的单学科内容,而是及时在一些环节融入另一学科的知识或思路,课堂也不再单调枯燥。

四、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小班化教学,教师能更细致地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也更强。围绕学生的长处与短板,给予更有效的学习指导。针对小班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等情况,教师更深入研究教材,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讲解,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对学习稍好的学生,在巩固基础的同时,也适当地进行“加量训练”。吃饱与吃好两不误,化整为零,齐头并进。

五、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习更有趣

我校是广东省综合实践活动课样本学校,一直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究和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把前面小班化双师制、小组合作学习等模式应用到综合实践活动中,也取得了众多的成果。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学生在确定课题方向与内容、设计各类活动内容、积累活动心得、展示和分享活动成果等过程中,也收获了更多的自信与积极。实践体会与学科学习相互促进,将所学用于实践,也在实践中应用和提升。教师和家长,既在学习上给予指引和帮助,也在探究和实践上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成长成熟,收获自信,汲取动力,触类旁通,换了个思路,让学生对学习更加积极向上。

这一场探究与变革,学校在学生身上倾注了足够多的热情和用心。精细化的管理,耐心等候每位学生的春暖花开。学生从入学时锋芒毕露和针锋相对,到升初二初三,同学之间的关系,亲子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都随着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变得更加的融洽。小组与班级的集体荣誉感,也日益增强。这场真正回归教育初心的探究,在很多学生身上得到了可喜的回报,保住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同时,也让学生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去与人相处和交流,更积极主动和坚韧的去面对困难,寻找方法,这些都是师生们共同培育出来的硕果,也必将影响着学生们今后的每一个阶段。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成都师范银都小学.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3]邵光华.优质公平视域下的小班化教育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4]祁海燕.南京样本——小班化教育实践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

[5]陈玉琨.教育:为了生命的幸福成长[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崔丽娟,丁娟.了解你的学生(初中老师必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胡春华

猜你喜欢

个性化发展小班化教育模式
小班化的“化”
改善学校教育,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
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
民办高校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模式探索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个性张扬,培养创新素质
青岛实施中小学“小班化”教改 全面革新传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