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农村小学中低年段英语听说教学的策略探究
2021-11-20周蔼明
周蔼明
【摘要】信息技术素养是国际社会对有关核心素养研究的共识,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入普遍应用是必要的。听说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关键环节,结合目前农村小学中低年段英语听说教学的困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农村小学中低年段英语听说教学质量,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针对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农村小学中低年段英语听说教学的策略开展积极探索,以促进农村小学中低年段学生听说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村小学;中低年段;听说教学
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听”指听懂有声语言信息的传递、吸收和处理。“说”指口头表达,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表达,同时检验理解的准确性。2018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强调“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从中可以发现,着力推进信息技术深层次地融入课堂教学,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点。教师要把握住中低年段学生语言学习敏感期进行教学,丰富学生在听方面的输入内容,达到能大胆流畅地说英语。
一、理论依据
1.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第二语言习得指的是“在自然的或有指导的情况下通过有意识学习或无意识吸收掌握母语以外的一门语言的过程。”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最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克拉申,克拉申认为语言习得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沉默期,语法干扰期,提高期和上升期。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保证保障是学习条件和学习活动与学习者学习母语相同或近似。中低年段学生学习英语一开始处于沉默期,教师要尽量为学生营造英语听说的环境,给予学生大量吸收,聆听英语中准确的发音,慢慢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语感。
2.语言输入与输出理论。Krashen强调输入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学生只要接触大量可理解输入,复用能力便自然会产生。邹为诚归纳Allright 和Van Patten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语言输入必须是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必须转化为语言吸收才能导致习得的发生,具备“重复率”和“突现性”的语言输入才能被吸收等输入原则。在英语听说中,“听”为输入,“说”为输出。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时需要不断为学生提供丰富适合的视听材料作为语言输入,让学生在大量接触和理解后自然地获得良好的语感并流畅地输出。
二、农村小学中低年段英语听说教学特征
1.农村小学中低年段英语听说教学特征
中低年段指一至三年级,这个年段的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敏感期。一至三年级的听力技能主要是养成轻松愉悦地整体接受听觉信息的习惯,逐步发展获取基本信息的技能,进而增强对不同话语情境的识别能力,获取信息主旨大意,了解简单的具体事实等。口语技能方面是建立大胆说英语的信心,乐于用英语介绍自己、朋友和家人,能与他人交流简单的学习与生活信息,能就简单的话题提供和交流信息,乐于表达自己,初步具备连贯表达的能力。中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爱表现爱说话,在教学过程中可多给学生操练和展示的机会,培养学习兴趣。
2.农村小学中低年段英语听说教学现状
目前,与城镇小学相比,三年级的英语课程是他们第一次正规接受英语学习的时期,农村小学生在英语口头表达上存在差距,主要表现有:表达时不自信、声音小;说话连贯性欠缺,常常简单回答关键词而不是完整回答;发音不准;甚至是不敢说,不会说等。而产生这些差距的原因有以下方面:
(1)农村学生的父母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在家中无法为孩子提供英语学习方面的帮助或因为经济原因无法为孩子创造更多学习或接触英语的条件。
(2)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掌握正确的发音,课下又很少接触到英语,没有锻炼的机会也缺乏自觉性,仅靠课堂的40分钟去学习,没有反复操练,长年累月下来,跟不上的内容越多,學生越不愿意开口说,逐渐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三、听说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1.选择合适听料,巧妙监督评价
中低年段的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敏感期,而英语并非母语。教师需要把握这段沉默期间尽量为学生营造英语听说环境,给予学生大量吸收,利用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提高学生说英语的语音、语调和语感,丰富学生的口语表达。因此,教师需要选择适合中低年段学生的听料,营造语言环境,让学生能在课下也能过接触到英语,每天“磨耳朵”。
针对一、二年级学生,他们处于学习《英语口语》教材的阶段,主要开展字母认读教学,“磨耳朵”的材料可以选取课本课文音频,听看字母发音歌曲和小诗视频以达到复习巩固或铺垫预热的目的。
针对三年级学生,英语已是主科,“磨耳朵”材料除了课内课文音频、巩固字母发音的歌曲,还需要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音素意识的小短片,如Alpha blocks或结合课本知识的主题类单词的视频,如,迪士尼神奇英语等。在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的同时,教师可以巧妙地建立监督与评价机制,鼓励学生每天记录下听读的内容、时间、心情和家长简短的评价。通过记录,可以了解学生“磨耳朵”的情况,从而可以针对性地进行激励,让学生获得鼓舞从而更有动力去学习英语。
2.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动机
在学生听说能力培养过程,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交际意愿,通过互动协作的方式完成任务或进行交流。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如图片、视频、课件特效、结合音效等方式营造英语口语表达的氛围,创设有利于学生说的情景,激发学生说的动机。
语言的运用需要语境,而得体的表达需要真实的语境。小学英语教材的内容大都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所以,情境创设的时候要注意与现实紧密联系。比如,在学习“颜色”相关的词汇时,可以结合学生喜爱的美术课,如,创造小小粉刷匠的游戏情境,学习询问颜色句型“-What colour…? -It's red/yellow/…”和谈论颜色句型“Let's colour the … red/yellow/…”。首先可以通过听对话,如“-What colour is the pencil. -It's red”获取颜色信息,让学生亲自到电子平台上为物品涂上颜色;再利用任务“design your face”,让学生通过说“Let's colour the … red/yellow/…”进行对话完成任务,达到操练交际句型的目的。
让英语课堂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口语是应用到生活当中的知识,让学生乐于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自己所学的内容进行表达。与此同时,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如,“一起作业”等平台,创设特定语境让学生进行对话,让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在课后滚动起来。
3.落实课堂操练,推动生生互助
教师要把握住课堂40分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效率,从而在课堂上提供更多机会让每个学生表达。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让英语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舞台。
在让学生表达前,搭建足够的“脚手架”,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真实语境,展示重点语言框架,如果要求句型难度较大,可提前搜集或录制含有关键句型的视频,让学生有直观的示范。对于一些比较内向的学生,可以减低他们的难度。同时,利用同桌互动或小组合作,推动生生互助,让掌握得快的学生去带动掌握得慢的学生,让他们自己选择他们想饰演的角色和想读的、想说的内容。
4.提供多样平台,促进互相学习
中低年段学生好表现,教师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平台让他们表现自己。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进行跟读,配音。对于一些容易演绎的内容,可以布置学生小组合作准备,在下一节课角色扮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他们的语音语调。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如班级管理软件进行评价。同时,可以录视频的方式把学生的表现记录下来,分享给家长一起欣赏。在课后,可以适量布置一起作业,让学生回家也能够复习巩固,或布置个性化作业。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的内容录制说话视频;对于三年级学生,能力稍强一些,可以要求学生录制读书或讲故事的作品,久而久之,就会发现学生的表现力和想象力总是超乎想象的。学生可以把他们的作品分享到班级群组中,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作品,互相学习,从而取长补短,取得进步。
利用好信息技术手段,不但让听说课堂充满乐趣,还可以把学生的作品记录下来,在未来学习过程中再回顾,学生也会发现自己的进步。经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享受“成功”和目睹自己的“进步”,让学习不只是一個分数引领的结果,还能是一个“看得见”的过程。
四、探究利用信息技术下听说教学策略后得到的启示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农村小学中低年段英语听说教学。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已经摸索到了一些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的策略,同时更意识到,作为教师本身也能改变教学的观念。作为信息技术时代的教育者,应该追随时代的发展趋势利用信息技术转变和更新教育教学的观念和手段。对于信息技术,不应该是依赖,而是学习和运用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工具和教学方法,以创新的心态面对教学上遇到的困境或难题,加强理论素养,积极主动地反思自身的教学活动,在实施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参考文献:
[1]王蔷.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安凤歧.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梁海成.英语口语心理障碍原因及对策[J].小学教学研究,2004,(9).
[4]杨丽丽.科学优化教学手段,创新小学英语教学[J].学周刊,2014(7).
[5]王珊.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整合[J].产业与科技论,2014(24):176—177.
责任编辑 温铁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