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困境儿童福利需求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2021-11-20陆温婷,钱雪飞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28期
关键词:实现路径城市

陆温婷,钱雪飞

摘 要:目前,困境儿童的数量逐年递增,其福利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对困境儿童的救助还存在服务主体有限、内容单一缺乏连续性等问题,影响了福利服务的效果。因此,亟须创新服务理念,购买高质量的儿童福利服务,有效链接社区、高校、企业等多种社会资源,提供多样化的服务,精准对接困境儿童医疗、学业、心理等多方面需求,努力提升救助的有效性。

关键词:城市;困境儿童;福利需求;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8-0063-03

民政部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孤儿23.3万人,社会散居孤儿16.9万人[1],目前我国困境儿童的数量达到了百万以上的规模。随着困境兒童数量的增加,其福利需求也逐渐从物质需求向教育、医疗、心理等多层次转变。但由于服务主体有限、内容单一且缺乏连续性等问题,困境儿童的福利需求满足还存在一些明显短板之处。

一、概念界定

(一)困境儿童

1.困境儿童的内涵。困境儿童的概念来自西方,该名词常与“弱势儿童”同时使用,主要指的是年纪小于18岁,生活在社会弱势地位的儿童。也可以说是指由于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原因,其基本权利难以得到切实维护,因而生存和发展遭遇障碍,需要来自外在力量帮助的儿童[2]。

2.困境儿童的分类。国务院《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指出,困境儿童包括因家庭贫困导致生活、就医、就学等困难的儿童,因自身残疾导致康复、照料、护理和社会融入等困难的儿童,以及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遭受虐待、遗弃、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等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侵害的儿童[3]。此外,高丽茹、彭华民等学者认为,除了家庭贫困、自身残疾、监护风险三类困境儿童以外,还应该包括心理和行为处于困境的儿童[4]。

(二)儿童福利需求

1.广义的儿童福利需求。一般来说,儿童的需求不仅涉及物质还包括精神和心理情感方面,上述这些需求是儿童福利在广义上必须涵盖的,也称为制度取向型的儿童福利。在社会工作领域,儿童福利被认为是一种服务,它包括对儿童提供直接福利服务,以及与促进儿童健全发展有关的家庭和社区的福利服务[5]。

2.狭义的儿童福利需求。狭义的儿童福利,主要是针对特定儿童和家庭的。特别是遭遇多重不幸的儿童,如孤儿、残疾儿童、流浪儿、被遗弃的儿童、被虐待或被忽视的儿童、家庭破碎的儿童、行为偏差或情绪困扰的儿童等等。由于特殊的困境,这些儿童急需个别化的支持、保护和援助[6]。

二、城市困境儿童福利需求满足现状

(一)崇川区困境儿童的需求现状

结合崇川区困境儿童的实际需求,笔者参考国务院2016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将困境儿童的福利需求分为基本生活需求、教育需求、医疗需求、心理和社会交往等四方面。

1.基本生活需求。崇川区内大多数困境家庭的人均月收入在2 500元以下,与南通市2020年居民人均收入6 900元相去甚远。虽然这些由监护人抚养的儿童的生活状况要比集中供养在儿童福利院的困境儿童好些,但仍有接近1/3的家庭表示,他们的家庭收入只能勉强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这些困境儿童家庭希望得到经济方面的援助。

2.教育需求。崇川区内困境儿童没能上学的主要原因是孩子有生理、心理方面的残疾,如笔者对困境儿童胡某的访谈中有所反映(笔者和胡某母亲的谈话内容部分收录于下段)。其次,有部分监护人反映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也无力送孩子去补习机构,希望能够获得大学生志愿者、辅导机构教师的低偿或无偿帮助。

“笔者:孩子在正常上学吗?”

“胡妈:现在不上学了,因为孩子有先天性精神障碍,大部分学校害怕出事,不敢接收他;我以前也送他上过学,但是他情绪不稳定,容易发怒,认知也和同龄人有一定差距,有时还可能攻击同学。”

3.医疗需求。相对于教育需求,因为患病而沦为困境儿童的家庭更不在少数。由于医保报销之外的治疗费用高昂,这些家庭只能到处借钱或根本不敢就医,患病儿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生存状况堪忧,许多患病的儿童家庭都希望政府及有关机构能够给予他们医疗救助。

“王妈:孩子最近嘌呤过高,肾也出现了很大问题,脸上还长了许多痤疮和脓包,我因为照顾他也不能工作,只能靠低保,但现在治疗又需要20多万,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4.心理和社会交往的需求。有部分困境儿童由于长期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亲人的陪伴,极易产生孤独、自卑的情绪;还有部分孩子自尊心比较强,不能接受外在环境的压力,容易情绪崩溃和自我否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负面情绪日益严重,对困境儿童的正常社会化和职业生涯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困境儿童的心理急需相应的辅导。

(二)崇川区福利服务提供主体满足困境儿童需求现状

1.南通市出台有关满足城市困境儿童福利需求的相关法规。近些年来,南通市为满足城市困境儿童的福利需求,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政策文件。2015年南通市出台文件规定孤儿、监护人无力履行监护职责的儿童、重残重病儿童、低保户家庭的儿童的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年底市政府又特别对监护缺失的未成年人的照料提出了操作程序上的指导意见。2017年,政府又提出给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教育和关爱服务。2020年则进一步提升了困境儿童保障的标准和覆盖面。

2.崇川区困境儿童福利需求满足模式——以仁爱社会工作机构开展的“社会监护人”项目为例。当前,南通市困境儿童福利需求的满足模式主要是在政府指导下,以社区为依托,通过项目化的方法对困境儿童实施介入。笔者以仁爱社会工作机构介入困境儿童需求满足模式为例,进行简要介绍。

一是服务对象标准明确、范围固定。目前机构主要针对崇川区80名监护缺失的困境儿童开展救助工作,服务对象年龄都在6~18周岁之间。其基本特征包括:家庭结构缺失、家庭监管无力、轻微违法犯罪、被判处缓刑接受社区矫正的儿童,同时所对接的这些家庭多数为低保、低收入家庭,这些儿童普遍生活和学业困难,同时患有身心疾病。

二是服务方式多样、内容全面。目前机构以赋权、增能为目标,为困境儿童提供社会监护、心理咨询、法律援助、亲子关系调适、人际关系改善等服务,积极改善困境儿童的生活成长环境。同时社工机构还搭建了困境儿童社会监护网络,建立一对一的社会监护人制度,对困境儿童在生活环境、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成长状况进行动态监管,并通过个案和小组工作两种方法,解决不同类型困境儿童的心理行为等问题。

三是需求评估工作模式比较成熟。在需求评估方面,机构主要通过初期入户走访对困境儿童的需求进行了解,以此来制定服务目标;在服务开展过程中,机构采用定期举行社会监护人会议的方式,让社会监护人对服务对象近期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在此基础上修正和改进服务方案,同时机构还在每次小组活动后开展需求满意度测评,以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其对服务的满意度。

四是多元主体参与的创新理念和方法。多层动态社会监护网络是该机构的一个值得称道的创新理念,在机构人手不足情况下,可通过多方力量合作参与,共同为服务对象提供支持。机构与社区、街道、民政部门、公检法部门以及当地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建立了友好的互动关系。大学生志愿者和社会爱心人士等群体的参与也是一大特点,这使得对困境儿童的救助服务不再仅仅是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任务,普通社会成员也成为重要主体。

三、城市困境儿童福利需求满足存在的问题

机构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链接社会资源,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当前服务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主要有服务对象参与度不高、专业服务能力不足、项目周期相对较短和资金相对较少等问题,这使得救助服务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

(一)财政支持有限,服务的连续性不强

近些年来,政府在社会保障领域投入了较多的资金,但针对困境儿童的社会福利资金供给还不够有力。从仁爱社工机构开展的项目实践来看,他们最初“社会监护人项目”拿到的是仅为2万元的支持资金,服务周期为1年,但对很多服务对象而言,他们的改变需要更长的时间,不是短短一年时间就可以完成的。一些服务对象在服务期间有所改善,但因为项目到期,过去存在的问题会再次出现。缺乏后期的跟踪评估,社工机构无法确定服务对象改变了多少,以及是否出现了新的问题。

(二)活动开展受限,儿童的参与度不高

机构会面向困境儿童开展一些小组活动来满足他们的心理和行为需求,但有时因为主题成长小组区分度不高,例如“安全自保、快乐成长、情商训练”主题类似,部分困境儿童反映活动内容单调,缺少参与的兴趣。另外,由于集体活动对人数、时间、场地的要求比较高,但参与活动的中学生周末基本在家学习,参加活动的时间很少。还有部分患有身体残疾的困境儿童也无法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

(三)福利主体局限,可利用的资源不多

从政府力量对困境儿童的需求满足工作来看,主要体现为物质帮扶和直接的资金支持,同时由于政府的大包大揽,限制了民间救助力量的发展,所以社会各界救助力量相对分散。仁爱社工机构虽然在对困境儿童的服务过程中引入了多元主体参与的新理念,希望和心理咨询师、律师、教育机构教师等专业人员建立联系,但是由于自身力量薄弱,信息渠道不通畅,链接资源有限,所以志愿者的主要组成人员是大学生群体和爱心人士。

(四)机构和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仁爱社工机构创立不久,其规模有限。其次,参与困境儿童救助的志愿者们大多是凭借个人的爱心,他们中除了机构的负责人是社工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其余工作人员都非社工专业,或者是中专、大专毕业的学生,专业知识并不充足。笔者还了解到,今年该社工机构希望招聘社工专业的毕业生来从事社会救助的工作,但遗憾的是并没有本专业学生报名应聘。

四、提高城市困境儿童福利需求满足质量的路径

(一)加大公共投入,建构儿童福利资金保障机制

政府亟须构建儿童福利资金保障机制,加大财政预算并确保儿童福利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行。同时,社会组织也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并创新营销手段,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吸引大众捐赠,提高组织的造血能力[7]。除了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外,针对服务的延续性问题,地方政府可以在项目结束之后,让机构对困境儿童的需求满足状况进行定期评估和干预,避免困境儿童遇到的问题再次出现[8]。

(二)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困境儿童的参与度

机构应该创新活动形式,针对不同年龄、性别的困境儿童制定多样化的活动内容。比如针对儿童开展的成长小组应具有区分度,避免主题类似使服务对象丧失兴趣。机构可以在开展活动前,通过详细评估困境儿童的需求,制定合理化的活动目标。另外,机构开展的活动可以采用线上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兼顾到不同儿童的身体状况及时间上的需求,让更多的儿童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三)整合各类资源,建立社会化、全方位救助新模式

随着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趋势,困境儿童需求满足需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还需要积极搭建政府和社会力量救助的衔接机制。可以构建一个综合性的数据信息系统,在系统里录入困境儿童的福利需求,以及社会服务机构、各类慈善团体和爱心人士的相关信息,实时更新[9]。在此基础上,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和需求,以便在困境儿童需求满足的问题上发挥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合力[10]。

(四)加强机构组织建设,培养专业人才队伍

仁爱机构的规模较小,影响力较弱。社会组织应加强宣传,让社会大众发现其专业优势,为组织建设吸纳新鲜血液。困境儿童的救助队伍应涵盖多方面的人才,比如医疗救助、法律援助、心理咨询和学业辅导等方面。组织人才的引进应符合机构和服务对象的特点,同时,应经常性地组织相关资质培训,提高救助人员的专业水准。再者,对于优秀的社会工作人员,应有适当的鼓励政策,提高救助人员的福利待遇,如提高薪酬奖励、提供优惠的落户条件等。

参考文献:

[1]  民政部.2019年社會服务发展统计公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站,2020-09-16.

[2]  李迎生.弱视儿童的社会保护:社会政策的视角[J].西北师大学报,2016,(3):13-18.

[3]  国务院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16-06-13.

[4]  高丽茹,彭华民.中国困境儿童研究轨迹:概念、政策和主题[J].江海学刊,2015,(4):111-117.

[5]  周震欧.儿童福利[M].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96:12-13.

[6]  陆士桢.中国儿童社会福利需求探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6):73-77.

[7]  尚晓援.公民社会组织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考察——来自三家非政府儿童救助组织的启示[J].青年研究,2007,(8):37-44.

[8]  何芳.近十年美国无家可归儿童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3,(8):41-48.

[9]  王琪.“困境儿童”的救助模式与路径研究[J].青少年学刊,2018,(6):51-54.

[10]  张妤婕.论我国困境儿童临时救助制度的完善——以毕节儿童自杀事件为例[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3):69-73.

[责任编辑 辰 敏]

猜你喜欢

实现路径城市
论新疆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建设:现实背景、基本概念和实现路径
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国家治理作用的实现路径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城市绿化面积规划管理
生态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技术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