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探讨*

2021-11-20嘎玛石达

西藏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两河盖度山体

嘎玛石达

(西藏自治区水土保持局,西藏 拉萨 850000)

0 引言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是指雅鲁藏布江中游及其两条支流拉萨河、年楚河流域地区,该地区是西藏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中心,是西藏自治区开发较早、经济相对发达,在全区社会发展中具有带动作用的重要区域[1]。然而,该区域又是水土流失严重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混合侵蚀等多种侵蚀类型交替发生,高山区冻融作用强烈,河谷土地沙化问题突出,区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广为分布,危害严重。传统的由上游至下游或山顶到沟道划分生态修复区、生态治理区、生态保护区的水土保持思路[2]不适宜于该区域,因此,需要针对区域特点,探讨水土保持区域划分,提出针对性的水土保持措施,为水土流失防治与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

1 区域概况

“一江两河”地区位于北纬28°20′~30°20′,东经87°00′~92°35′之间,地处青藏高原南部,东起山南地区的桑日县,西至日喀则地区的拉孜县,东西长约520km,南北宽约220km[3],行政区域涉及18个县(区)[4-5],土地面积约6.67 万km2。该区域属藏南山原宽谷区,由极高山、高山和河谷盆地等地貌构成,地势总体上为西高东低。海拔4200m 以下地带为藏南高原季风温带半干旱气候,年均气温6~9℃,年降水量300~550mm,85%以上降水集中在6~9 月;年蒸发量2200~2500mm[6]。雅鲁藏布江干流中游段是该区域的主干河流,拉萨河、年楚河为雅鲁藏布江中游段的两条大支流。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山体上部多流石滩植被,因高寒及冻融作用强烈,植被盖度相对较低,山体中上部和中部以高寒草甸为主,植被盖度相对较高,山体下部以高寒草原为主,分布部分耐旱灌丛草地,植被盖度多在60%以下,河谷多分布农田及人工林。

2 水土流失特征

2.1 水土流失状况

“一江两河”地区是西藏自治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水土流失面积大,占土地总面积的69.89%;且以中度侵蚀为主,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2.66%[7]。土壤侵蚀类型多样,水力侵蚀、冻融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及混合侵蚀并存,以冻融侵蚀为主并兼s 并有水力侵蚀及风力侵蚀[7]。强烈的水力侵蚀主要发生在河谷两岸坡地,沟蚀发育、重力侵蚀和混合侵蚀主要发生在江河、沟谷两侧的山体,表现为自然泻溜、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8];风力侵蚀主要发生在河谷地带的风口区,自江心洲、边滩、台(阶)地、季节性干河床等延续至山前地带的洪冲积扇及山坡上,在雅鲁藏布江左岸风蚀发育最为明显;冻融侵蚀则分布于高寒山地,山体上部冻融风化、冻融分选强烈,在海拔4700m 以上的高山草甸表现为冻融泥流和草皮层滑塌[5,8]。

2.2 水土流失成因

区域水土流失分布面广,强度大,地质灾害频发,主要是受地质、地貌、土壤、植被、降水及融水的共同影响,表现为土壤抗侵蚀能力弱、地形坡度大、植被覆盖差、降水集中且与融水同期。

2.2.1 土壤抗侵蚀能力弱。该区域地质构造活跃,岩性复杂,岩石物理风化强烈,成土过程弱,呈现出瘠薄多砾、土层浅薄、土体松散的幼年特征,抗干扰能力极低,从而使土壤具备了易侵蚀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根据土壤可蚀性K 值划分土壤可蚀性程度,“一江两河”地区土壤可蚀性程度分级及面积见表1,土壤可蚀性程度普遍较高,而且分布面积广。土壤可蚀性程度低面积只占2.61%,可蚀性程度一般的占25.24%,中等以上的占72.15%.

表1 “一江两河”地区土壤可蚀性分级及面积统计

2.2.2 地形坡度大。该区域为广大的高原和高山峡谷,受喜马拉雅山构造运动的影响,地形起伏大,山高坡陡,地势高差悬殊。山地、丘陵和高原地貌类型本身是地质构造运动和各类地表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起伏地势,为土壤侵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利用1:50000DEM 计算地形坡度表明,坡度5°以上的土地面积占86.31%,坡度大于25°的土地面积占39.57%,见表2。

表2 “一江两河”地区地形坡度统计

2.2.3 植被覆盖度低。“一江两河”地区气候干冷,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土层薄而质粗,广大山坡地水源涵养差,制约了植被的生长发育,森林分布较少,以草地植被为主,且植被盖度普遍较低。根据2020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区域平均植被盖度仅52.90%,植被盖度60%以下的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57.53%.

2.2.4 降水集中,雨强及山地泾流较大。“一江两河”地区降水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干湿季分明。雨季(6~9 月)降水量及径流量分别占全年的93%和82%[5],此时,冰雪融水补给量大,降水与融水同期易导致较强地表径流,甚至发生较大山洪泥石流。

3 水土流失分区治理模式

3.1 水土保持分区

小流域既是水土流失的基本单元、水源涵养的地理单元,又是水源保护的管理单元,只有把一条条小流域治理好、保护好,才可能维护区域良好的生态系统,入河入江泥沙才能得到控制,水质才能得到保证[9],水土保持必须立足于各个水系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有关学者在三峡库区、东北黑土区、黄土高原区对“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的治理模式进行了探讨[10-12],但由于各区域自然环境条件、人类活动特点差异大,对三个区域的划分及治理模式有所差别,需要在对小流域地形、土壤、植被覆盖、土地利用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土壤侵蚀现状评价,划分水土保持区域,从而分区进行措施布局。针对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特点,三道防线划分与已有研究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生态修复区、生态保护区、生态治理区所处部位不同,即山体上部应为生态保护区而不是生态修复区,为第一道防线;山体中部为生态修复区而不是生态治理区,为第二道防线;山体下部及沟谷地段为生态治理区,为第三道防线,小流域下游至沟口则为生态修复区,为第四道防线。

3.2 水土保持区特点及措施选择

针对四个不同分区采取不同治理技术措施,生态保护区位于高山区,冻融侵蚀为主,以预防保护为主,减少人为扰动;两个生态修复区根据区域特点实施不同的封育管理措施;生态治理区水土流失严重,以工程措施和林草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为主。

3.2.1 生态保护区,位于小流域上游以及山体上部,海拔较高、人烟稀少,地表覆盖以裸岩石砾地、草地为主,草地植被覆盖度较高,人类活动的干扰破坏小,主要为冻融侵蚀,冻融作用较强烈,区内具有生态脆弱、破坏后难以恢复等特点。实行全面封禁管育或轮牧,减少人为干扰,以预防保护为主。

3.2.2 生态修复区,包括两个区域,即山体中部生态修复区和沟口生态修复区。山体中部生态修复区地势相对平缓,植被类型以高寒草甸为主,为夏季牧场,植被盖度总体较高,土壤侵蚀以微度为主,轻度及以上侵蚀零星分布,草地生态系统一旦破坏则难以恢复,为保护草场,防止土壤侵蚀加剧,应以草定畜,实行轮封轮牧,使草地得以自然修复。沟口生态修复区位于小流域下游至小流域沟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项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多实施了河道治理、防沙治沙、水土保持林、人工种草、经果林等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以轻度为主,地势较为平缓,水热条件相对较好,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相对较强,应实行封育管理,减少牲畜的干扰,巩固已有治理成效。

3.2.3 生态治理区,位于小流域中游沟谷区或山体中下部,沟坡以高寒草原、灌丛草地分布为主,植被盖度相对较低,且地形坡度较大,沟谷稍平缓区多耕地分布,人为活动干扰相对较大,是小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土壤侵蚀主要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泥石流发育,农牧业交错区,生产生活集中,同时近年来的基础设施建设活动较为频繁,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灾害对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是小流域水土保持的重点和难点区域。该区域应以工程措施和林草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在沟道修建护岸和护堤,针对泥石流沟道修筑谷坊、排导槽,在不稳定斜坡修筑挡土墙、护坡,对于存在明显风蚀的沙地采取石方格、草方格等沙障措施,坡耕地采取坡改梯、保土耕作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经果林,根据立地条件因地制宜实施造林种草,同时在村落及周边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高环境质量。

图1 水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措施体系

4 对策建议

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实践来看,在局部地区水土流失防治初见成效,起到了一定的水土保持作用,但受高原独特自然环境条件影响,水土流失类型复杂多样、面积广,资金投入不足、水土流失治理措施配置不够系统,治理技术较单一,水土保持科研能力弱,技术示范推广滞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整体状况仍未得到明显改变[13]。

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前期规划工作。紧密结合西藏高原生态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工程等,提出适合特殊自然环境的、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以水土保持典型工程建设为重点,搞示范,以点带面,引导和发动广大农牧民群众积极参与。

加强水土保持科研工作,加大实用技术示范推广。不断加强与全国各地同行、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水土保持技术和管理模式,借鉴水土流失防治新理念、新技术。通过引进、继续教育、自学深造等多种形式,全面实施水土保持科技人才建设工程,为水土保持事业提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大力提高水土保持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对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作中的一些重大技术问题,开展科研攻关,实行重点突破,有计划地开展不同水土流失类型水土保持模式和措施研究,不断增加水土保持的科技含量,为西藏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严格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加大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力度,增强全社会特别是生产建设单位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规范生产建设单位的水土保持行为,有效控制人为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

猜你喜欢

两河盖度山体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运河功能探析
黄山市近30 a植被盖度时空变化遥感分析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盖度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济南市山体修复中的植物应用与技术——以济南市卧虎山山体公园为例
“一江两河”区域青稞氮肥推荐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数学模型研究三亚市区绿地生态破坏后盖度恢复
山体别墅设计分析
两河流域早王朝时期作为地理概念的“苏美尔”
城市山体保护规划的实践与探索——以武汉市新洲区山体保护规划为例
一种防控林地薇甘菊的高效、减量复合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