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功能康复训练仪对预防脑梗死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2021-11-20冯利勉甘文杰欧舒欣罗曹靖
冯利勉 甘文杰 欧舒欣 罗曹靖
脑梗死卧床患者中10%~17%患者会出现下肢肿胀、足背屈性疼痛等临床表现,在不及时干预情况下发展成为下肢深静脉血栓(DVT),DVT会诱发肢体残疾,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1]。DVT患者的早期预防主要采用抗凝药物及下肢功能锻炼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控DVT的效果[2],但仍有部分患者无法应用肝素等抗凝药物,或存在牙龈出血、鼻衄等出血倾向或出血现象[3]。床旁下肢功能康复仪是以双下肢训练仪、下肢简易功率自行车、下肢功能锻炼为主的训练仪器群组,以康复训练方式能够优化脑卒中术后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有助于对下肢血栓防控[4]。但对于脑梗死卧床患者是否可通过下肢功能康复训练仪达到预防DVT,并对抗凝药物应用情况产生影响,仍缺乏权威数据,为此开展本项临床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2月入住本院的脑梗死卧床患者106例,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匹配的原则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议并通过。纳入条件:①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患者,伴发卧床症状;②Autar评估量表评分≥11分;③年龄40~75岁。排除条件:①拒绝参与本项研究;②发病后意识不清,不适合本项研究;③中途转院或其他原因中断本项研究。对照组中男31例,女22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3.33±3.48岁;脑梗死病程1~3 d,平均2.18±0.55 d;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12.52±3.47分;高脂血症10例,高凝血症29例,日常服用抗凝药23例。观察组中男31例,女22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3.33±3.48岁;脑梗死病程1~3 d,平均2.32±0.62 d;NIHSS量表评分为12.56±3.52分;高脂血症11例,高凝血症30例;日常服用抗凝药2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NIHSS量表评分、并发症、抗凝药用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低分子量肝素钠4250 IU皮下注射,每天2次,每12 h 1次。应用时间至患者能够下地自行走路为止。 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常规饮食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体位护理,并针对肿胀肢体、疼痛、压痛、皮肤红斑发绀、浅静脉曲张、出血征象、潜在并发症情况等进行专科常规护理。同时,采用按摩、被动活动关节等措施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当出现可疑深静脉血栓症状时,应尽快予以确认并救治,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钠期间,常规监测患者血小板等临床指标,正确处理患者出现的淤斑、硬结、血肿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下肢康复训练仪,具体如下:① 双下肢训练仪,又叫下肢康复治疗仪,于患者入组后24 h完成下肢被动活动后,将双下肢训练仪作用在患者下肢,开启开关,设定时间为30 min,进行关节持续被动运动,每天1次,持续2周。②下肢简易功率自行车:于首次下肢被动运动第3周开始进行,指导患者或患者家属选择合适座位,保持坐位平衡,以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肢体保持匀速踩踏自行车,每次治疗时间为30 min,每天1次,持续2周,逐渐地提高强度至患者能承受的范围。干预时间1个月。
1.3 观察指标
(1)DVT及相关并发症:采集两组患者干预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淤斑、硬结、血肿的发生率[5]。
(2)护理结果:采集两组患者大、小腿部围差。
(3)神经功能:采集两组患者干预后1个月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NIHSS量表评分的15个项目总分为0~42分,评分时间为2 min,对意识水平、凝视等神经功能加以评估,评分随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而升高[6]。采集患者Rankin量表(MRS)评分,该量表分为0~5个级别,可衡量脑梗死后残障程度,随残障程度升高而评分升高[7]。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DVT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DVT、淤斑、硬结、血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DVT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护理结果比较
干预后1个月,两组患者大腿围差、小腿围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结果比较 (cm)
2.3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NIHSS、m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脑卒中偏瘫等导致行动受限的患者往往存在血液滞缓、高凝以及静脉瓣损伤等情况,引发DVT的风险也较高[8]。脑梗死卧床患者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钠能够使得DVT相对风险下降,但仍是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9]。脑梗死卧床患者虽然需要应用药物抗凝,但早期综合康复是抗凝期间较为重要的护理措施[10]。康复训练能够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从而避免DVT发生[11]。而以运动为主的康复训练形式能够改善血流动力学,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小板,预防下肢DVT。下肢康复治疗仪是一种具有模仿血管收缩功效、增强静脉血流量的有效预防DVT发生的方式,且无不良反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DVT、淤斑、硬结、血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大腿围差、小腿围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m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采用下肢功能康复训练仪能够有效地降低DVT、淤斑、硬结、血肿发生风险。研究显示,下肢康复治疗仪能够有效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肢体肿胀、疼痛等症状的消除,促进肢体功能的康复[12-13]。下肢康复治疗仪具有操作简便,使患者被动运动功能训练更加到位,下肢康复治疗仪结合患者的主动运动训练[14],通过下肢功率自行车运动,通过闭链运动及下肢肌肉的离心性收缩,在抑制痉挛的同时加强了下肢肌群的力量训练,为提高患者运动功能、步行速度打下基础[15]。自行车运动可以增强膝、踝关节和髋关节的稳定性与协调性,从而改善患者的平衡能力;而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能力的提高,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脑梗死卧床患者采用下肢功能康复训练仪能够对DVT产生一定的预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淤斑、硬结、血肿发生风险,有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但并未对下肢肿胀程度产生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