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失能老年人主要照顾者照护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11-20程彦如余聪慧薛甜张文倩王宇鹰
程彦如 余聪慧 薛甜 张文倩 王宇鹰
我国第四次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失能及半失能的老年人约有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8.3%,其中农村失能老年人生活状况更为严峻,如何应对其照护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亟待关注的重要问题[1-2]。家庭成员作为失能老年人的主要照顾者,在照护老人基本生活、康复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3]。但大量研究[4-5]表明,家庭成员并非专业照顾者,其照护行为存在诸多问题,如专业知识匮乏、照护技能欠缺,社会支持资源匮乏等,这不仅严重影响失能老年人身体康复及生活质量,而且影响照顾者自我身心健康状况。目前关于失能老年人照顾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社区[6-8],对农村失能老年人照顾者,特别是其照护行为状况关注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农村地区失能老年人照顾者进行调查,以期了解其照护行为及影响因素,为提高照顾者健康管理能力,改善失能老年人生活状况,完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9年3—11月从河南省开封市4个县中选取2个县,再从2个县中选取48个村的失能老年人主要照顾者为调查对象。纳入条件:开封市农村地区常住人口,无迁入或迁出史;不同程度失能且居家养的老年人[9];承担失能老年人主要照护责任者;意识清晰,说明研究目的后自愿参加者。排除条件:听力或语言表达障碍等照顾者;有偿照顾者。
1.2 调查内容
(1)一般资料调查:内容包括失能老年人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子女个数、文化程度、疾病史等)和失能老人照顾者基本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照护经验、家庭关系、经济状况、照护负担等)。
(2)Katz日常生活活动:采用Katz-ADL量表调查,该量表由Katz于1963年研发而成,用于测评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包含进食、穿衣、如厕、床椅移动、大小便控制和沐浴6项基本日常活动,1~2项活动不能自理者为轻度失能,3~4项不能自理者为中度失能,5~6项无法自理者为重度失能。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其Cronbach’s α系数为0.817[10]。
(3)失能老年人照顾者居家照护行为评价:采用由程彦如等编制而成失能老年人照顾者居家照护行为评价量表[11],包括生活护理(4个条目)、照护技能(5个条目)、疾病知识(4个条目)、经济支持(3个条目)、心理支持(6个条目)、社会支持(4个条目)6个维度,共26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无任何困难”至“非常困难”分别赋值1分、2分、3分、4分、5分。总分为26~130分,总分越高表示失能老年人照顾者照护行为状况越差。其中,26~65分为照护行为良好,66~104分为照护行为一般,105~130分为照护行为不佳。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其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7,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725~0.845。
1.3 调查方法
本研究在获得村委会及村卫生所的支持与帮助下,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研究对象,采用统一标准介绍研究目的、意义及填写方法,签订知情同意书并入户一对一调查,现场核实填写无缺失项后收回。调查对象有阅读或理解有困难时,调查员先详细解释说明再根据其回答内容代为填写。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520份,收回有效问卷508份,有效率97.69%。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EpiData 3.1软件双人录入,逻辑检查无误后采用 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线性回归法模型。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失能老年人居家照顾者照护行为状况
失能老年人居家照顾者照顾行为总分为92.95±15.08分,照护行为良好者有28人,占5.51%;照护行为一般者357人,占70.28%;照护行为不佳者有123人,占24.21%。照护行为平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经济支持4.03±0.72分,疾病知识3.92±0.76分,照顾技能3.62±0.78分,社会支持3.45±0.78分,生活护理3.44±0.80分,心理支持3.43±0.77分,各维度得分见表1。
表1 失能老年人居家照顾者照护行为状况(分)
2.2 失能老年人居家照顾者照护行为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发现,失能老年人的性别、文化程度、失能程度,照顾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照护负担、照护年数、与老年人的关系对照顾者照护行为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农村失能老年人居家照顾者照护行为得分比较(n=508)
续表
2.3 失能老年人居家照顾者照护行为的线性回归分析
以农村失能老年人居家照顾者照护行为总分为因变量,对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采用Stepwise的方法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照顾者年龄、性别、照护负担、与老人的关系及老人失能程度是照顾者照护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见表3。
表3 农村失能老年人居家照顾者照护行为的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农村失能老年人居家照顾者照护行为水平整体偏低
农村地区失能老年人居家照顾者照护行为总分为92.95±15.08分,94.49%照顾者照护行为处于一般偏下的水平,主要照护行为问题为经济支持、疾病知识和照顾技能。这可能是失能老年人较一般老年人而言,往往患有多种慢性疾病[12],加之农村地区家庭人均收入及养老保障标准相对偏低,医疗卫生资源可获得性差,“因病致贫”现象较为严重[13]。本次调查也发现28.9%~39.7%的失能老年人患有2~3种慢性疾病且以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为主。但大部分农村照顾者文化程度处于初中及以下水平,疾病相关知识储备及日常照护技能严重缺乏[14],因此,这3个维度照护行为存在的问题较多。
与之相反,照顾者社会支持、生活护理、心理支持维度照护行为问题相对较少。这可能与他们觉得照顾老人主要是提供一日三餐,对心理健康、精细化照护、社会支持等照护行为关注度较低有关。大部分农村照顾者认为照护失能老人是自己的家务事,不愿意拖累亲戚、朋友,或向村委会、村卫生所等寻求帮助,更不善于主动向他人倾诉,遇到问题时往往通过吸烟、饮酒、偷偷哭泣等消极方式缓解压力。这提示,在失能老年人依旧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大背景下,社区应意识到改善农村失能老年人照顾者照护行为的重要性,更加关注农村非正式照顾者这一弱势群体,及时了解其照顾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其居家健康管理能力。
3.2 农村居家失能老年人照顾者照护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3.2.1 照顾者性别 研究发现,农村失能老年人照顾者以女性为主(56.30%),且女性照顾者照护行为得分高于男性照顾者,这与史薇等[15]研究结果一致。原因可能是女性本身心理比较敏感脆弱,处理问题易情绪化,加之受“男主外女主内”传统观念影响,女性依旧承担着失能老年人及家庭主要照顾责任,照护压力较大,照护中存在的问题较多,更需要外界给予支持[16]。社区干预时,特别是对于女性照顾者,应及时关注其照护行为状况,提高自我心理防御能力,指导其学会自我调节放松,及时释放负面情绪,帮助其以理性科学的态度和良好的身心状态应对照护压力[17]。
3.2.2 照顾者年龄 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70岁照顾者照护行为水平最差,其次是30~50岁照顾者。这可能是老年高龄照顾者随着自身体质的下降,额外的照护工作会导致其身心负担急剧加重,照护行为水平随之下降。而30~50岁的照顾者正是家庭的中流砥柱,不仅要赡养失能老年人,还要供养子女上学、盖房买车、为子女操办婚礼等,身心负担相对其他年龄段更重,照护行为也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这提示,在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时,应根据失能老年人照顾者的年龄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扶持策略,如为中青年家庭照顾者提供就近就业机会、增加其子女上学生活补助、减免失能老年人医疗费用等。
3.2.3 照顾者照护负担 照护负担不同的照顾者,其照护行为水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照顾负担重的照护者,休息调整的时间较少,易出现疲惫、食欲下降、腰酸背痛等身体不适,照护行为存在的问题也相对增加。因此,社区应构建长期养老帮扶机制,以家庭关怀为切入点,积极完善村委会、卫生所、养老院及志愿者等社会支持网络系统,调动家属、朋友、邻里等网络参与度,根据长期照顾者实际需求,提供日托、月托、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喘息服务,帮助照顾者分担长期照护压力,改善其照护行为状况。
3.2.4 照顾者与失能老年人的关系 失能老年人照顾者以子女(49.61%)和配偶(34.25%)为主,这与沈珵等[18]调查结果一致。老人配偶和子女的照护行为总分95.80±15.20分、93.15±14.85分,明显高于孙辈及其他照顾者。究其原因可能是较其他照顾者而言,配偶和子女作为家庭的核心成员,与失能老人共同生活的时间最长,承受的照顾压力也最大,且大多数子女或配偶自身也处于衰弱前期或衰弱期,从某种程度上讲,也需要他人给予帮助。因此,在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时,应特别关注失能老年人家庭核心成员的诉求,提高基层医养护服务可及性,定期提供免费体检、义诊等活动,利用现代化通信设施和社交网络平台,开展慢性病知识、心理健康讲座等,帮助照顾者及时了解健康相关信息,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
3.2.5 老人的失能程度 重度失能老人照顾者照护行为水平明显低于中度、轻度失能老人照顾者的照护行为水平(P<0.05)。调查发现,失能老人的失能程度越重,患病种数也越多,老人病情及自理能力也会越差,照顾者不仅要提供更多的生活照料,还要有专业化、规范化疾病知识和照护技能等,照护行为压力相对增加。这与杨黎等[19]调查结果一致。因此,老人的失能状况与照顾者的照护状况是相互影响的,干预时应意识到提高失能老年人照顾者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开展失能预防相关健康教育,加强失能老人老年综合征及各种急慢性疾病管理,为其积极营造健康居家环境,延缓老人失能进程,进而减轻照顾者照护负担,改善其照护行为状况。
4 小结
农村失能老年人居家照顾者照护行为水平整体偏低,94.49%的照顾者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特别是经济支持、疾病知识、照护技能等方面。社区干预时应根据照顾者的性别、年龄、照护时间、与失能老年人的关系及老年人的失能程度等影响照护行为主要因素,给予更科学、精准、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建立适合农村地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通过多种形式、渠道开展失能预防相关科普知识,提供上门服务、日托、月托等多种喘息服务模式,有效提高其健康管理能力,改善失能老年人居家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