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两种外科手术对无环形内痔脱垂的Ⅲ~Ⅳ度混合痔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

2021-11-20郑勇浪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1期
关键词:痔上环切术肛门

王 琳,郑勇浪

(达州市中心医院1. 肛肠科 2. 检验科,四川 达州 635000)

临床上多使用痔上黏膜环切术对混合痔患者进行治疗。痔上黏膜环切术具有医源性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部分使用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的混合痔患者可发生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及直肠阴道瘘等术后并发症[1]。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是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基础上改良后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手术方式。近年来,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混合痔的治疗中。使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对混合痔患者进行治疗时,可将分段结扎理论与痔上黏膜环切术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切除患者部分下移的肛垫黏膜及黏膜下组织[2]。Ⅲ~Ⅳ度混合痔是较为严重的一种混合痔。本研究主要是比较使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与痔上黏膜环切术对无环形内痔脱垂的Ⅲ~Ⅳ度混合痔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 月至2018 年10 月在达州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120 例无环形内痔脱垂的Ⅲ~Ⅳ度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 组(60 例)和B 组(60例)。在A 组患者中,有男26 例,女34 例;其年龄为28 ~67 岁,平均年龄为(51.64±6.21)岁;其病程为3 ~15 年,平均病程为(8.47±1.53)年;其中Ⅲ度混合痔患者有44 例,Ⅳ度混合痔患者有16 例。在B 组患者中,有男29 例,女31 例;其年龄为30 ~65 岁,平均年龄为(51.90±6.26)岁;其病程为3 ~14 年,平均病程为(8.33±1.50)年;其中Ⅲ度混合痔患者有47例,Ⅳ度混合痔患者有13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的病情符合《肛肠病诊疗学》中有关混合痔的诊断标准[2]。2)患者混合痔的分度为Ⅲ~Ⅳ度。3)患者无环形内痔脱垂。4)患者的年龄为18 ~70 岁。排除标准:1)患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2)患者发生严重的全身感染。3)患者存在严重的心、脑、肝或肾功能不全。4)患者患有糖尿病、肛周疾病、直肠息肉、肠道感染性疾病、直肠恶性肿瘤或精神疾病。

1.3 方法

使用痔上黏膜环切术对A 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对患者进行骶管阻滞麻醉联合静脉麻醉,为其取膀胱截石位。将吻合器置入患者直肠与肛管交界处的上方3 cm处。切除患者的痔上黏膜及黏膜下组织,阻断为痔供血的血管。上拉肛垫组织,取出肛管内的吻合器。使用可吸收线对患者的出血部位进行8 字缝合。使用止血纱布对患者的肛门进行填塞。使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对B 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对患者进行骶管阻滞麻醉,为其取膀胱截石位。对患者进行扩肛,将肛门镜置入其肛管内。旋转肛门镜,将患者的痔上黏膜置于其肛门镜的窗口内。对于存在单痔核的患者,在其痔上3 cm 处进行黏膜下缝合引线牵引,将吻合器置入肛管内,切除痔上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对于存在双痔核的患者,进行黏膜缝合引线牵引,将吻合器置入肛管内,切除痔上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对于存在三痔核的患者,进行分段性荷包缝合,将吻合器置入肛管内,切除痔上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取出患者肛管内的吻合器、肛门镜。使用可吸收线对患者的出血部位进行8 字缝合。使用止血纱布对患者的肛门进行填塞。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术中的出血量、术中缝合手术切口的针数、实施手术的时间、住院的时间、住院的费用、术后疼痛症状的评分、肛门坠胀症状的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使用疼痛症状评分表评定患者的疼痛症状。使用肛门坠胀症状评分表评定患者的肛门坠胀症状[3]。并发症包括急便感、尿潴留、直肠狭窄及吻合口出血。

1.5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术后3 个月,患者疼痛症状的评分、肛门坠胀症状的评分下降>90%。显效:术后3 个月,患者疼痛症状的评分、肛门坠胀症状的评分下降75% ~90%。有效:术后3 个月,患者疼痛症状的评分、肛门坠胀症状的评分下降51% ~74%。无效:术后3 个月,患者疼痛症状的评分、肛门坠胀症状的评分下降<51%。总有效率=(治愈例数+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4]。

1.6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3 个月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术后3 个月,B 组患者与A 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P>0.05。详见表1。

表1 术后3 个月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2.2 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

B 组患者与A 组患者住院的时间、住院的费用相比,P>0.05。B 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术中缝合手术切口的针数均少于A 组患者,P<0.05。B 组患者实施手术的时间短于A 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 s)

表2 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 s)

组别 实施手术的时间(min) 术中的出血量(mL) 术中缝合手术切口的针数(针) 住院的时间(d) 住院的费用(元)A 组(n=60) 35.79±8.63 16.97±2.32 2.47±0.65 7.48±1.12 9652.55±3766.38 B 组(n=60) 27.14±6.45 9.01±1.54 1.29±0.40 7.14±1.08 9482.02±3702.94 t 值 2.986 3.448 3.20 1.126 1.305 P 值 0.013 0.000 0.000 0.427 0.351

2.3 术后3 个月两组患者疼痛症状的评分、肛门坠胀症状的评分

术后3 个月,B 组患者与A 组患者疼痛症状的评分、肛门坠胀症状的评分相比,P>0.05。详见表3。

表3 术后3 个月两组患者疼痛症状的评分、肛门坠胀症状的评分(分,± s)

表3 术后3 个月两组患者疼痛症状的评分、肛门坠胀症状的评分(分,± s)

组别 疼痛症状的评分 肛门坠胀症状的评分A 组(n=60) 3.72±0.58 5.78±0.88 B 组(n=60) 3.77±0.64 5.54±0.83 t 值 1.033 0.886 P 值 0.456 0.579

2.4 术后12 个月内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术后12 个月内,B 组患者与A 组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相比,P>0.05;B 组患者急便感的发生率、直肠狭窄的发生率均低于A 组患者,P<0.05。详见表4。

表4 术后12 个月内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例(%)]

3 讨论

Ⅲ~Ⅳ度混合痔是较为严重的一种混合痔。临床上对Ⅲ~Ⅳ度混合痔患者多进行手术治疗。在本研究中,术后3 个月B 组患者与A 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P>0.05。这说明,使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与痔上黏膜环切术对无环形内痔脱垂的Ⅲ~Ⅳ度混合痔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的差异较小。在本研究中,B 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术中缝合手术切口的针数均少于A 组患者,P<0.05。B 组患者实施手术的时间短于A 组患者,P<0.05。使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其吻合口处的张力较小,钉合处吻合钉的密度较高,出血部位及术中的出血量较少,故无需对其出血部位进行严密的缝合,术中缝合手术切口的针数较少[5]。有研究结果显示,吻合口血肿、水肿及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吻合口处缝线数量过多、位置过低等有关[6-7]。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切除患者的直肠黏膜,可刺激其肠道和膀胱括约肌,使其发生肛门坠胀、尿潴留。有研究结果显示,使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可降低其肛门坠胀、尿潴留及吻合口出血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8]。在本研究中,术后3 个月B 组患者与A 组患者疼痛症状的评分、肛门坠胀症状的评分相比,P>0.05。笔者认为,这与本研究纳入研究对象的数量过少、存在个体差异等有关。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需切除混合痔患者的外痔,其外痔处于体神经支配的区域,切除外痔后其多存在较为强烈的疼痛感[9]。有研究结果显示,急便感的发生与患者的直肠顺应性发生改变有关[10-11]。使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对其直肠顺应性的影响较小。使用痔上黏膜环切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因术中缝合切口的次数较多、吻合口的位置较高及存在吻合口出血水肿,其直肠狭窄的发生率较高。在本研究中,术后12 个月内B 组患者急便感的发生率、直肠狭窄的发生率均低于A 组患者,P<0.05。这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与使用痔上黏膜环切术相比,使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对无环形内痔脱垂的Ⅲ~Ⅳ度混合痔患者进行治疗,其术中的出血量较少,手术的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猜你喜欢

痔上环切术肛门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对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优势与劣势再认识
肛门瘙痒如何治疗
肛门瘙痒不能挠
卫生纸也能治疗肛肠病
哈乐治疗肛门病术后排尿障碍32例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联合外痔切除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对比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对Ⅳ度内痔的临床分析
男性包皮环切术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