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使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效果探讨

2021-11-20管恒星董振楠徐鹏程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1期
关键词:后叶素栓塞支气管

管恒星,黄 虎,董振楠,徐鹏程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科,江苏 宿迁 223800)

大咯血是一种急危重症。该病的发生与患者罹患肺血管畸形、肺隔离症、肺癌、支气管扩张症及肺结核等呼吸系统疾病有关。大咯血患者起病急,病情进展的速度快。该病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生急性呼吸衰竭、失血性休克及窒息等并发症,病情严重的患者会死亡[1]。使用保守疗法治疗大咯血的效果较差,患者病情的复发率较高。使用常规外科手术治疗大咯血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其术后康复的速度慢,易发生多种术后并发症[2]。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支气管动脉栓塞术逐渐被临床用于治疗大咯血。本文主要是探讨使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期间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 例大咯血患者。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病情符合临床上诊断大咯血的标准,咯血量>300 mL/24 h。2)临床资料完整。3)意识清晰,对治疗的依从性高。4)对本次研究知情,签署了参与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为:1)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或存在意识障碍。2)存在进行保守治疗或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禁忌证。3)中途退出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中有女性11 例,男性19 例;其年龄为20 ~79 岁,平均年龄为(49.7±10.2)岁;其中有4 例患者患有肺结核,有18 例患者患有支气管扩张,有6 例患者患有肺癌,有2 例患者的病情不明。观察组患者中有女性12 例,男性18 例;其年龄为21 ~80 岁,平均年龄为(49.8±10.3)岁;其中有1 例患者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有3 例患者患有肺结核,有16 例患者患有支气管扩张,有7 例患者患有肺癌,有3 例患者的病情不明。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保守疗法进行治疗,方法是,将12 U 的垂体后叶素加入到250 mL 的氯化钠注射液中,为患者静脉滴注,滴速为10 ~15 滴/min。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每天治疗的次数,使其每天使用垂体后叶素的剂量为48 ~72 U。连续治疗7 d。为观察组患者使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方法是:术前对患者进行CT检查,确定其病变的位置和范围。为患者肌内注射10 mg的地西泮。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使用改良的Seldinger技术对患者的右股动脉进行穿刺。经穿刺点置入导管,使导管经胸主动脉进入支气管动脉。对患者病变侧的支气管动脉进行造影。观察其病灶的位置、相邻肋间动脉及锁骨下动脉的情况,明确为其出血部位供血的血管。固定导管。使用同轴微导管技术经导管将2.4 F 或2.8 F的麦瑞通微导管置入出血部位,再次进行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和微导管前端的位置。经微导管向出血部位缓慢地注射适量的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栓塞动脉。若患者的血管较粗、栓塞效果不好,则再向其血管内注入适量的明胶海绵颗粒,增强栓塞的效果。同时使用X 线技术观察栓塞剂的位置,预防栓塞剂反流。待患者病变的血管闭塞、血流减慢或停止后,再次对其病变侧的支气管动脉进行造影,明确栓塞的效果。操作期间保持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其口腔内的分泌物进入气管内。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并将其治疗的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显效:治疗后7 d,患者的活动性咯血量比治疗前减少>90%。有效:治疗后7 d,患者的活动性咯血量比治疗前减少50%~89%。无效:治疗后7 d,患者的活动性咯血量比治疗前减少<50%[3]。总有效率=(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治疗前、治疗后3 d、治疗后5 d 及治疗后7 d,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咯血量。观察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包括胸痛、恶心呕吐及发热等)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2.2 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的咯血量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咯血量相比,P>0.05。治疗后3 d、治疗后5 d 及治疗后7 d,观察组患者的咯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的咯血量(mL,± s)

表2 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的咯血量(mL,± 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3 d 治疗后5 d 治疗后7 d对照组(n=30) 307.89±12.34 84.37±10.22 58.93±12.09 43.35±11.02观察组(n=30) 304.97±13.11 64.23±5.43 37.23±9.11 22.09±6.78 t 值 0.673 7.497 9.643 6.374 P 值 >0.05 <0.05 <0.05 <0.05

2.3 治疗后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后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例(%)]

3 讨论

支气管动脉是大咯血患者出血部位的主要供血血管[4]。慢性炎性肺疾病、肺肿瘤及肺纤维化等疾病患者的肺间质及支气管会遭到侵蚀和破坏。若此类患者受累的支气管动脉分支破裂,就会导致其发生大咯血。大咯血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其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5]。本次研究中,我们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垂体后叶素可促进支气管收缩[6]。1974 年,国外学者Remy 最早报道了与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相关的内容。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支气管动脉栓塞术逐渐成为临床上治疗大咯血常用的术式[7]。明胶海绵颗粒可快速地被患者的机体吸收。使用明胶海绵颗粒为大咯血患者栓塞血管不会阻塞其血管,但其病情的复发率较高。为该病患者使用PVA 颗粒栓塞血管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其术后病情的复发率较低。但PVA 较难降解。部分研究的结果证实,使用PVA 为大咯血患者栓塞血管可导致其发生脊髓损伤[8]。本次研究中,我们为观察组大咯血患者使用PVA 栓塞血管后,再根据其具体情况为其使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血管,其未发生脊髓损伤。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使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效果显著,可快速地减少患者的咯血量,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后叶素栓塞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分析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大子宫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奥曲肽、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比较
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观察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