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前列腺癌的效果比较

2021-11-20史佳豪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1期
关键词:达芬奇腔镜前列腺癌

史佳豪,金 柯

(无锡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江苏 无锡 214002)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老年男性是此病的高发群体。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进行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是临床上治疗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开腹手术、普通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2]。近年来,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在此病治疗中的优势逐渐凸显。目前应用于临床上的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可呈现清晰的裸眼三维图像,能将术野放大10 倍以上。该系统主要由手术操作控制台、影像系统和机械臂三部分组成,四条机械臂具有良好的活动度,加上清晰的摄像系统,可为术者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保证其手术操作的精准性和安全性。该系统可通过电脑对术者的手部活动做出反馈并传输至机械臂,操作者坐在控制台前就能完成一系列的切割、缝合等操作[3]。本文主要是比较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与普通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前列腺癌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7 年1 月至2021 年4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76 例前列腺癌患者。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前列腺癌的诊断标准,且经前列腺穿刺活检得到确诊;肿瘤临床分期为T2N0M0期~T3N0M0期;具有进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指征;病历资料完整;自愿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对前列腺癌根治术不耐受或存在禁忌证;术前评估认为进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无法延长其总生存期;其癌细胞出现淋巴转移、骨转移、肺转移或侵犯膀胱;合并有严重的基础疾病;术中转为进行开放性手术。将2017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普通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83 例前列腺癌患者设为普通腔镜组,将2020 年7 月至2021 年4 月在我院进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93 例前列腺癌患者设为机器人组。机器人组患者的年龄为54 ~84岁,平均年龄为(70.12±5.74)岁。普通腔镜组患者的年龄为46 ~83 岁,平均年龄为(70.89±6.8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用普通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对普通腔镜组患者进行治疗,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对机器人组患者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医护人员进行手术。普通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方法是: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使其保持头低脚高的仰卧位,将其双脚分开约30°。在患者脐下正中处做一个3 ~4 cm 的切口(切口长度可根据前列腺的大小进行调整),切开至腹膜外间隙,用手指初步分离腹膜外间隙,然后用自制的手套气囊进一步扩大腹膜外间隙。用气腹针向腹膜外间隙注入二氧化碳,建立人工气腹。撤出气腹针,置入腹腔镜。在切口两侧共建立2 ~4 个穿刺通道,置入套管针(Trocar)和手持操作器械。在腹腔镜下分离耻骨后膀胱前间隙,切开盆腔底部筋膜,分离前列腺尖部的腹侧及两侧,充分暴露阴茎背深静脉复合体。在膀胱颈处切开并离断膀胱颈前后壁,找到并切断双侧输精管,并沿着输精管的断端游离双侧输精管和精囊腺。切开狄氏筋膜,分离前列腺背侧及两侧结构至前列腺尖部,于前列腺尖部分离并切断尿道,完整切除前列腺。用缝线缩小膀胱颈并与尿道残端吻合,置入22F 三腔导尿管,在术区放置1 ~2 根引流管进行引流。取出前列腺,缝合穿刺孔及切口[4]。机器人组患者的手术方法是: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使其保持头低脚高的仰卧位,将其双脚分开约30°。在患者脐下正中处做一个3 ~4 cm 的切口,切开至腹膜外间隙,用手指初步分离腹膜外间隙,然后用自制的手套气囊进一步扩大腹膜外间隙。用气腹针向腹膜外间隙注入二氧化碳,建立人工气腹。撤出气腹针,置入腹腔镜。在切口两侧共建立2 ~4 个穿刺通道,置入Trocar。将达芬奇机器人的机械臂与各Trocar 连接,构建机器人手术平台,术者在控制台控制机器人的机械臂进行手术操作,余下的手术步骤与普通腔镜组患者相同。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住院的时间、术后尿控功能恢复的情况及术后尿瘘的发生率。术后尿控功能恢复的情况包括术后即刻恢复尿控功能(患者术后1 月内恢复尿控功能即视为术后即刻恢复尿控功能)、术后1 ~3 个月内恢复尿控功能及术后4 ~6个月内恢复尿控功能。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2.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表示,用χ²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及术后住院的时间

机器人组患者手术的时间和术后住院的时间均短于普通腔镜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普通腔镜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及术后住院的时间(± s)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及术后住院的时间(± s)

组别 手术的时间(min)术中的出血量(mL)术后住院的时间(d)机器人组(n=93) 103.42±42.51 95.27±55.86 5.20±2.07普通腔镜组(n=83)121.61±29.54 159.76±119.11 7.39±4.29 t 值 3.33 4.51 4.37 P 值 <0.05 <0.001 <0.001

2.2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控功能恢复的情况及术后发生尿瘘的情况

机器人组患者中术后即刻恢复尿控功能患者的占比高于普通腔镜组患者中此类患者的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术后1 ~3 个月内恢复尿控功能患者的占比及术后4 ~6 个月内恢复尿控功能患者的占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患者术后尿瘘的发生率低于普通腔镜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控功能恢复的情况及术后发生尿瘘的情况[例(%)]

3 讨论

近年来,前列腺癌的手术方式不断更新(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到普通的腹腔镜手术,再到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是由美国Intuitive Surgical 公司开发的第一台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系统。该系统最初主要应用于泌尿外科的微创手术(如前列腺切除术)中,现已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的外科手术(如妇科手术、心外科手术、儿科手术等)中。与普通的腹腔镜手术相比,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具有诸多优势(如能超越人手关节的活动度、稳定性高、放大效果好、清晰图像等)[5]。这些优势使得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在外科手术(特别是需要在空间狭小的部位完成分离缝合等精细操作的深部器官手术)中独具优势[6]。一项纳入多篇文献的荟萃研究发现,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较普通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能明显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提高其术后尿控功能的恢复率[7]。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与普通腔镜组患者相比,机器人组患者手术的时间和术后住院的时间均更短,其术中的出血量更少,术后尿瘘的发生率更低,其中术后即刻恢复尿控功能患者的占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主要是:1)使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操作系统的机械臂进行手术操作更为精细、稳定,术者能更快、更准确地找到出血点,达到高效止血的目的,进而可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8]。2)术者使用该系统的机械臂进行缝合、切割、分离等精细操作更加得心应手,可明显缩短术中进行此类复杂操作的时间,可使膀胱尿道的吻合操作变得更快、更牢靠,从而可降低患者术后尿瘘、出血的发生率,缩短其术后拔除盆腔引流管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3)术中对前列腺尖部和尿道残端的处理更加精确,在确保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可尽量保留前列腺两侧的神经血管束,从而可促进患者术后尿控功能及性功能的恢复[9]。沈翔[10]认为,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辅助下,外科医师可更快地熟练掌握复杂的外科手术,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也将取代普通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成为临床上治疗前列腺癌的标准术式。

综上所述,与用普通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前列腺癌相比,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此病能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缩短其手术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及术后尿控功能恢复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尿瘘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达芬奇腔镜前列腺癌
轻松做完大手术——聊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机器人在辅助泌尿外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干预在妇科腔镜手术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MTA1和XIAP的表达与前列腺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达芬奇想飞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微小RNA-424-3p和5p对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增殖和迁移影响的比较
手术室的“阿尔法狗”:达芬奇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