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与行

2021-11-20

好家长 2021年8期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幼儿

文 张 裔

在大力推进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我园根据园所的场地、资源、师资等实际情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着力实施“三个一”工程:解决一个问题——从提升教师专业化素养入手,提升课程实施品质;转变一个观念——课程建设从教师中心到幼儿中心,实施以幼儿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探寻一种评价——开展适宜、科学、动态的多元化评价,建立过程性评价体系。在思辨和变革中,我园不断深度推进课程游戏化,提升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彰显幼儿教育的活力。

课程游戏化项目落地以来,“儿童在前,教师在后”“生活化、游戏化”等观念得到普遍认同。一场场思辨带来的行动变革,不断明晰着我们前行的方向。我园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探寻,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不断推向深入,园所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一、解决一个问题,提升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品质

思考:专业化教师,是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推进的关键

课程游戏化的焦点在幼儿,关键在教师,幼儿行为折射教师的思想和作为。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意识、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幼儿园课程的品质。幼儿园课程要远离“小学化”,幼儿教师就必须专业化。目前,教师专业能力缺失是困扰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行动:立足园本教研,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幼儿园要以园本教研为抓手,既有整体培训,自我发展,又有个别培训,抱团发展,以此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尤其要有观察与解读儿童行为的能力,科学选择并灵活利用教育资源的能力,发现游戏价值并推进游戏进程、促进儿童深度学习的能力等,推进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实施。让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

(一)提升教育团队的观察能力

我园梳理出各年龄段关键经验,提高整个教育团队(教师和家长)的观察能力,更好地指导幼儿的学习与生活。例如,在半日开放活动中,教师和家长共同观察一名幼儿,填写观察记录表,再进行观察案例分享交流。

(二)开展接地气的园本教研活动

我园带领教师认真学习《0~8 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幼儿园创造性课程》等指导性文件,以“20 分钟理论培训+30 分钟现场交流+20 分钟话题研讨”为内容,开展园本培训活动,通过幼儿园“大教研组+年级组+技能提升项目组”的形式,开展立足实际工作、接地气、教师需要、能得到成长的教研活动,形成了组团发展、寻求共赢的良好氛围。

(三)开展“保教质量检测半日活动调研”

我园采取现场指导、研讨、观摩等形式,分别对大班、中班、小班进行“保教质量检测半日活动调研”,园长、业务园长、后勤园长、教师、保健园等共同参与,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及时梳理反思,改善保教工作,帮助教师提高一日活动组织能力。

二、转变一个观念,实施以幼儿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思考:幼儿园课程建设要从教师中心到幼儿中心

幼儿园的课程逐渐从教师中心到幼儿中心、从文本教材支撑到无文本教材支撑,教师的作用从按教材教书到观察幼儿的行为,追随幼儿的心灵,解读并支持幼儿的行为,促进幼儿的生长。

行动:从观察到支持,实施基于幼儿立场的“阅历”课程

我园以“阅历”课程为抓手,梳理原有的阅读课程,以绘本阅读、集体考察、主题活动、园区游学等为载体,从观察到支持,解读幼儿的行为,开展项目式探究活动,支持幼儿的深度学习。沿着“生本—班本—级本—园本—园区”的轨道,不断推进幼儿园课程建设,形成具有园所烙印的“阅历”活动课程。

(一)改造学习环境,支持幼儿与环境互动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涉及不同层面的环境,涉及环境中不同的设施和材料,涉及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与幼儿园课程的相互关联。我园创设利于运动、观察、种植、探索、扮演、操作等具有生命气息的、可变性的户外环境;用于展示与沟通功能(班本文化、绘画墙、家长园地)、 认知与学习功能(自然角、角色区)的廊道环境;空间布局合理、安全整洁、有艺术感的班级环境;开放式、互动性的公共空间环境,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二)实施弹性作息,支持幼儿自主性发展

我园根据《镇江市幼儿园一日生活操作指南》,建立科学的幼儿一日活动,减少环节过渡时间和等待时间,细化每一环节的管理。结合园所场地小、生数多的现状,我园以“年级组分时段+中大班开展AB分组”的形式,最大化地使用材料、空间和教师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户外、游戏、学习活动三大板块的弹性作息安排,把更多的自主权还给教师和孩子。

(三)探索“阅历”五级课程,支持幼儿深度学习

我园围绕“阅历”课程,积极探索“慢阅读,深游历,润泽生命之成长”课程文化,尊重幼儿生命成长的规律,让教育润泽生命成长。教师基于观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围绕幼儿近期感兴趣的话题,捕捉幼儿活动中教育契机,用“牵着蜗牛去旅行”的心态,沿着“生—班—级—园—园区”的轨道,不断推进幼儿园课程建设。陪着幼儿用足够的时间沉潜在一本书或一件事中,获得体验,丰富阅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探寻一种评价,建立动态的过程性评价体系

思考:重视学习过程,科学有效地评价幼儿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同时强调,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观察、记录和分析幼儿的行为表现并积累各种作品,以此作为评价的依据。如何科学地评价幼儿发展,直接关系到幼儿健康成长,也对教师教育行为起导向作用。

行动:建立“以幼儿发展为中心”的多元化动态评价体系

我园确立了“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有能力的学习者”的儿童观,并树立“以支持为导向”的评价观。通过五大领域发展评价、学习故事、成长档案等评价方式,建立“以幼儿发展为中心”的多元化动态评价体系。

(一)指标性评价——《幼儿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我园遵循《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以幼儿发展作为课程评价的核心,结合幼儿园课程目标和内容,编制《幼儿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期初、期中、期末,通过持续观察、访谈、检视作品等进行数据分析,为幼儿园课程建设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和改进意见,促进幼儿园课程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故事性评价——《幼儿的学习故事》

我园借鉴新西兰的学习故事,用叙事的形式对幼儿学习和发展进行评价。教师记录下幼儿真实发生的学习事件,倾听幼儿的心声,然后与幼儿、其他教师和家长分享,从而实现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和评价幼儿的学习,让幼儿的学习过程看得见。

(三)聚焦式成长档案——《我的成长足迹》

我园借鉴美国盖伊·格朗伦、贝夫·英吉儿所著《聚焦式幼儿成长档案——幼儿完全评估手册》,自主研发园本化幼儿成长档案《我的成长足迹》。档案分为阅读、运动、生活、游戏、学习五个板块的专门设计,多以照片、幼儿作品、轶事记录等形成记录。每个板块使用幼儿喜欢的印章积分卡设计,每个印章来自幼儿手绘的绘本故事,清楚地勾勒出幼儿的发展轨道及其取得的成就,为家庭保留一份生动翔实的幼儿成长纪录,帮助教师、家长对幼儿发展过程进行动态、适宜地纵向评价。

走近幼儿,尊重幼儿,支持幼儿;转变内在观念,调整外在行为,陪伴幼儿成长,是我们一直坚守的信念。立足园所实际,不迎合,不跟风,不照搬,按自己的节奏去呼吸,去思考,去变革……课程游戏化的建设,我园一直在路上。

猜你喜欢

幼儿园游戏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爱“上”幼儿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