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法治意识培养路径
2021-11-19徐艾真
徐艾真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大幅度提升,各个领域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领域也针对此情况做出调整和改变。政治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关系到青少年健康成长。纵观高中政治教学现状,虽然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方面成果较佳,但忽略学生法治意识培养,以致出现学生对法治认知缺乏主动性,再加上生活和社会阅历较为浅显,故而需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提高政治教学质量的同时推动法制社会建设。对此,本文从多方面分析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策略,望给予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政治;法治意识;培养路径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广泛实施的教育理念,即要求学生具备适应社会以及终身发展的思维品质与技能。对于高中政治学科而言,法治意识就是该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之一。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青少年违规违法案例逐年增加,多因学生受到社会各种诱惑以及自身法律意识淡薄有关,对此,高中政治教师应结合核心素养要求和学生学情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法治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法治价值观,规范自身行为,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进一步推动法治社会建设。
一、挖掘教材资源培养学生法治意识
毫无疑问,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主要工具,更是不可缺少的课程资源。高中政治教材收录的知识内容涉及较多法治教育知识,所以教师可借助有效教育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然而纵观高中政治实际教学,多数教师未有效挖掘、开发、利用法治素材,单纯认为只要讲清教材内容,学生在考试时能“问有所答”即可。与此同时,政治教师尚未拓展教材涉及的法律文本,由于政治教师缺乏深度挖掘教材政治资源意识,导致学生未充分领悟法治意识,自然而然对学生法治意识形成造成影响。虽然学生身处校园,但日常生活要接触社会,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问题,例如:“购买到过期食品是直接扔了还是运用法律手段捍卫自身权利?”或“发现好友存在盗窃行为,要包庇对方,还是直接运用法律解决?”此时需要政治教师及时拓展法律文本,不断强化学生法治意识。然而实际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政治教师未拓展相关法律文本,甚至直接忽视政治教材出现的法律知识。
针对上述情况,高中政治教师需积极挖掘和开发教材法治知识,拓宽学生学习视野,最大限度从教材内容层面促进学生形成公正平等、权利义务、程序规则、法律权威等意识。首先梳理教材法治内容。政治学科收录的很多知识内容与法律有关,教师在备课环节需精读和准确分析教材,借助现有教材法治内容强化学生法治意识。例如:在“政治与法治”中分别围绕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以及依法治国三个主线论述法治重要性,学生通过学习能树立正确法治立场,形成良好的法治思维。随着新高考改革,高中生在学习政治时需学习完必修与选修教材知识才能获得全部学分。故而政治教师也要挖掘选择性必修教材中涵盖的法律知识,如“法律与生活”中讲述公民一般民事权利与义务、与创业有关的企业登记、税收、信息公示、知识产权保护等基本法律制度以及婚姻家庭法律知识、责任。学生学习教材知识内容后学会基于理性角度分析现实生活纠纷与矛盾,学会运用法律知识加以解决,强化义务与权利意识。其次延伸教材法治知识。高中政治教师需适当扩充教材法律文本,通过扩充政治教材涵盖的法律文本和知识帮助学生深化对所学法治知识理解,为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识做好铺垫。以“全面依法治国”章节为例,政治教师可围绕公民与法治国家建设关系作为知识切入点并基于此拓展法律知识,强化法治意识。与此同时在学习法治国家建设知识时,针对如何更好地保障公民表达权、参与权、知情权等知识时可适当为学生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内容。通过深度探索教材法治知识引出其他法律知识,使学生了解宪法知识的同时树立法律权威意识,使学生充分理解现实生活中谚语“无规矩不成方圆”道理,并懂得治理国家与社会不能缺少规矩,无论哪个国家都要将法律放在重要地位,如此一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层面的国泰民安。高中政治教师需引导学生理解法治理论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做任何事都要遵守规则和程序,当自身合法权利受到侵犯时需及时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进一步强化法治意识。
二、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法治意识
课堂是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主阵地,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引导者、组织者与指导者角色。在实际教学中应积极改进和创新教学方式,全面调动学生探究政治知识兴趣,并基于此培养学生法治意识。首先,运用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议题式教学具有显著优势,不单单要为学生展示教材知识内容,还要展示集开放性、引领性、价值性等于一体的重难点。学生在教师制订的规则下可自由讨论主题,有利于激活学生法治思维,更为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识做好铺垫。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教学为例,该章节先呈现市场调节优缺点,教师可基于此设置议题①:“人民生活是否因市场经济发展感到便利?”让学生相互讨论,再应用多媒体PPT为学生呈现市场调节优势,随即邀请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案例畅谈想法,最后归纳总结市场可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目的。议题②:“市场调节是否存有弊端?”政治教师继续运用多媒体PPT为学生呈现“康师傅”与“康帅傅”两种产品对比图以及“哄抢的冰箱”图,让学生相互讨论出现上述现状原因?政治教师归纳总结后指出市场调节存在的局限性,重点强调“自发性”是市场存在的显著弊端,即商品生产或经营者为了经济利益甘愿冒险,如社会热议“假冒口罩”和“假疫苗”事件,使学生明确违法乱纪下的生产经营对人们现实生活产生的重要影响,基于此强化学生法治意识。议题③“该如何有效引导市场健康有序发展?”针对该议题提出规范市场秩序策略,明确指出法律和道德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政府需要在市场出现弊端后及时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了解规范市场秩序策略与必要性以及重要性,更在此过程中明确只有遵循法律规则才能建设和谐有序的法治社会。其次,运用情境教学。情境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的相关情境,有利于調动学生探究知识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能强化学生情感体验。高中政治教师在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时同样可创设情境,最大限度满足学生身心发展要求。以“法治社会”教学为例,教师为学生创设运用人民调解制度化解矛盾场景,借此强化学生公正、平等与法律权威意识等。在具体活动中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活动,其中一名学生扮演调解员,另外两名学生扮演因生活琐事打架斗殴的邻居。人民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先稳定双方情绪,随即站在公正公平角度分析打架斗殴后果,再为对方科普法律知识,最后双方和谐解决问题。学生在情境中能充分体验和感悟法律法规的权威,进而强化法治意识。
三、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法治意识
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善于用多种方式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如果想要推动学生政治素养發展,那么就要强化活动与情感体验,提高教学效率。可开展课外法治征文、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法治社会调查、法治手抄报等课外实践活动。例如:在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时,教师可精选当前社会热议案例或与学生现有认知产生冲突案例:“一名产妇术后出现大出血,该名产妇血型为AB型,但所在医院缺少此血型,事情突发紧急,义务献血者也未及时赶到,该医院妇产科手术医生为产妇献血200毫升,产妇转危为安。”教师让学生相互评价医生做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要求,学生议论纷纷。有学生认为,医生这样做十分不妥,违背法律规章制度。也有学生认为,事情紧急,应据实际情况择定。最后教师公布该案例处理结果:“卫生厅认为该医院违反《献血法》规定,将不符国家规定标准血液用于患者,通常由血液中心供给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对于医院做法决定处以6万元经济处罚。”通过典型案例使学生知道法律是神圣且不可侵犯的存在,从而形成敬畏法律思想意识。
通常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后就要学会遵纪守法,一般大部分高中生基本没有主动犯法意识,然而小部分学生会在不自觉中触犯法律。例如:在过马路时闯红灯,此时就违反交通法规,然而学生在中国式过马路思想指导影响下往往会产生法不责众的侥幸意识,进而出现违法。例如:部分高中生喜欢和其他人开玩笑,或联合其他学生取笑或欺负特殊学生。可能学生单纯觉得好玩,殊不知已侵犯他人权利,违背法律。政治教师为学生传授知识时应明确告知懂得法律严肃性并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此外,高中政治教师还可开展实践探究活动,以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教学为例,教师在班级举办一场“自来水价格上涨”听证会,先提前为学生布置阅读与听证会有关的法律依据和流程并观看相关影像资料,随即在听证会中要求明确遵循法律法规程序,尤其政府在制订各项决策时更应依照法律法规,使各项程序合法化。学生在参与听证会实践活动中积极发表看法,并明确体验和感悟法律规范性与尊严,理解法律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识。
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高中生是国家的希望与未来,强化学生法治意识能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和规范自身行为,大幅度降低中学生违法犯罪发生率,提高政治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同时实现预期课程目标,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钱宁.法治意识融入高中政治课堂的策略[J].东西南北:教育,2020(9):0099.
[2]潘季华.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育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33).
[3]马靖.高中政治课堂学生法治意识培育方式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12).
[4]唐大平.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探讨[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2):9-10.
[5]陈国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培养高中生的法治意识[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15).
[6]包彩霞.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制意识的策略研究[J].孩子天地,2020,000(001):22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