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听力存在的障碍及应对策略探究
2021-11-19韩婷
韩婷
摘 要:听力是人们进行语言交流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高考命题中所考查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大部分学生认为听力的提高过程无法一蹴而就。本文分析了学生在高考英语听力专项训练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提高英语听力效率的具体策略措施。
关键词:听力;障碍;提高;策略;技能
听力是人们进行语言交流的重要环节。同“说”一样,“听”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人们后天习得语言的重要途径。对于高中生而言,高考英语听力板块考查的是学生在既定时间内对所给英语材料的文字内容、说话人语速、语言张弛度、语言表达特点、英语国家人文背景知识等多方面因素进行一个快速全盘把握的能力。这对于多数学生都是短期内无法达成且相当具有难度的一项学习任务。所以,教师在学生听力训练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症结、权衡利弊、注重学生能力技巧的养成,提高听力效率。
一、影响听力效率的障碍分析
在当前的高考英语试卷中,“听”被列为英语“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之首位。然而,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听力”短期内很难有突破性的进展。即便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专项功课训练,其结果往往也是差强人意,这并非是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听力的提高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根据学生就听力专项训练过程中存在问题所做的问卷,发现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听力障碍:
1.思维方式的缺失障碍。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由一套音义结合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组成,但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言结构系统。在词法上,英语属于“综合型”语言,汉语是“分析型”语言。受限于没有天然的英语语言环境,我们是通过书本学英语、听英语,并更侧重传统的中文翻译法教学。没有经过英语“综合型”语言语境的渗透熏陶,学生大概率无法直接代入英语思维、英语词法进行听力训练。我们大部分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都是囫囵吞枣般地先将所听到的“非母语”素材进行大脑快速转译,如此这般,框定时间内抓到的信息量往往是极其有限甚至是无用的。学生惯性于借助母语,而不是直接用英语语言思维去意会其所指概念,其结果必然是大脑的翻译转化速度跟不上连续的语流速度,从而造成信息反应的延误、滞后。
2.框架知识局限性障碍。学生对英语的基础性框架知识,如语感、发音、词汇、句法等是否娴熟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学生接收英语语言信息的敏锐程度。然而我们的大部分学生甚至对英语最基本诸如元音、辅音因素的发音都做不到精准,特别是对发音相近的单词,如sheep—ship,route—root,sauce—source等无法做到准确区分。还有些学生由于不了解美式英语语音体系,随着口语化更为广泛的美式英语听力素材逐渐增多,学生更是有心无力,叫苦不迭。
3.非母语参悟障碍。因兼顾学生良莠不齐的学习程度,和英语教材配套的有声素材譬如单词、段落、对话、篇章等课本音频多倾向清晰、沉缓的语速语调。日积月累地沉浸在同一种简单可控的语速模式下,学生脑海中会固化出一种较慢的语感语速。当接触到有真实语境场景并明显快于自身参照语速的英语素材时就完全不能抓其要领。更有部分学生在听力播放极其有限的时间内力图面面俱到,要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殊不知,听力关键在于听懂领会素材的核心大意,掌握素材的主要内容,没有必要一词不落、锱铢必较。“听”不仅仅是简单地听其声,辨其音;更是耳、心、脑这三者同频同步对连贯语流进行参悟意会的过程。对真实语境下的非母语素材无法做出如对母语般快速、准确、直接的辨析反应,也是横亘在学生面前的一大障碍。
4.跨文化意识形态差异障碍。不同语言的交流本质上就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跨文化交际。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概率都是以英语教材中所呈现的篇章、段落、对话等文本为载体,将词汇细化、语法分解。专项考题的反复操练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主干思路,完全忽略了不同语言所内含的文化意识形态相关知识的导入。中文和英语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势必存在诸多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如风土人文、生活背景、环境习惯等。正是这些抽象的差异面作用在语言“输入——理解——输出”的交流过程中,使得交流障碍无可避免。反映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连续语流素材中的某一个词句,甚至某一处停顿,都会对非母语的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惑。没有清晰地跨文化知识储备做支撑,学生很容易误断误判。
二、提高英语听力的策略探究
高考中英语听力的比重占全卷总分的五分之一。学生对听力的得分总是心感无力。针对以上的障碍成因分析,结合数年来自身高中英语教学的经验,现提供以下几种策略做参考,以期裨补缺漏,有所广益。
(一)克服畏惧,迎难而上
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呈现的心理状态,适时通过引导、督促、奖励等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对“听力”的原始畏惧感和规避心理。低年级刚开始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篇幅精干、语速舒缓的材料,给学生营造一种习得感和成就感。这有助于帮助学生对听力题萌生興趣,增强信心,激励他们勇于迎难而上。随着学生单词量及知识储备的完善扩充,可逐步增加听力素材的难度。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聚焦所听素材的关键节点,提高意会理解英文素材的敏锐程度。
(二)夯实英语基础知识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大纲为导向步步为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以“词汇量”为载体,逐步教会学生辨别相似音素,如:近音、连续、同化、爆破、弱读、重读、升调、降调等一些语调变化;词汇、段落、篇章由点及面地将英语基础知识系统化、外延化;素材上也要选用近几年高考听力真题进行感知模拟;逐步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实践中掌握基础知识,通过量变的积累逐步将碎片化知识系统化、聚拢化。
三、定位高考热点,拓宽题材知识面
为确保学生能在连续的语流环境中理清思路,不受背景知识的局限,教师要督促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关注时事热点,分析英语高考大纲的侧重点导向,捕捉近年来高考听力中出现的诸如餐厅就餐、聚会邀请、机场送别、电话通知等高频率主题场景,精准定位考点方向。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学生拓宽英语阅读的涉猎面,鼓励学生多接触多阅读有关英语国家文化背景及社会生活常识原汁原味的英语素材,这是学生进行语言拓展、知识迁移、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前提保证。
四、总结符合自身特点的听力技巧
听力技巧因人而异,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平时的听力训练过程中摸索出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听力技巧。如,有的学生擅长捕捉文中关键性词语;有的学生会根据语调分析篇章场景;有的学生能做到眼脑同频等。方法上,譬如“听前缓冲出3~5分钟的黄金时段用于先读题”;“通过选项和选项做先行排除”等来帮助学生按图索骥。同等重要的,要正确处理听觉与视觉的关系。许多学生听力差的症结在于视觉与听觉过程无法同时进行,所以大量的听力训练应有的放矢的进行。学生要学会利用已知少量的书面材料对听力内容进行前期感知和预判,结合自己驾轻就熟的做题技巧进一步提高听力准确率。
听力的提高无疑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有一定“量”的输入积累才会有“质”的整体输出。在通过听、看、读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观察、感知等心智活动就在进行了;在对获取信息进行理解加工的过程中,就发生了比较、分析、推断、归纳等心智活动。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听力训练过程中要注意重点培养学生以下听力技能:
(一)精准定位,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
在日常的听力训练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只集中在自己已知或有待求证的信息点上。他们会根据自己已掌握的主观预判对讲话人发出的信息进行筛选抑或屏蔽,最终勾选出与自己预判一致或自己非常笃定的信息选项。高考真题的听力无论从题干还是待选选项都有设置不同分水岭的难度。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快速去筛取客观信息或暗示性的线索词句。譬如:听某段对话或独白时,学生要高度聚焦英语中体现细节的“特殊疑问词”,即when、where、who、what、why、how所提示指代的内容信息,继而参照给出的备选项,逐步缩小锁定正确答案的范围。
(二)速记能力
速记(stenography)就是把听到的词汇、句子乃至篇章在有限时间内通过自己熟悉的简单笔画、记号、标注等进行迅速记录。学生不仅要听懂碎片化的词句,而且还要在有限时间内领会它们之间并列或过渡、承接或转折、让步或递进等逻辑关系,再按照意义的远近将所听素材划分为若干个意群进行大脑记存。综上,速记对学生而言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一项技能!在日常的专项训练过程中,教师更要侧重学生速记能力的养成,可以汇总一些涵盖具体人名、地名、头衔、距离、价格等细节信息的英语素材进行反复演练以助于孵化学生的速记能力。高考听力中部分题目还会涉及数字的简便计算,更需要学生极短时间内记准数字并进行快速计算。培养学生的速记能力,有助于降低听力过程中的记忆难度,纾解考试压力。
结束语
英语听力的提高是一个抽象而庞杂的过程,这涉及英语语言的基础知识、背景文化以及学生对这门语言的语感悟性、语言默契等多方面因素的共通共融。所以,教师在强化学生听力能力的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所带班级学生的具体特点,权衡弊端而后有的放矢地借助高效的教学手段进行听力的专項拔高,以期更好地引导学生,最终实现听力兴趣到智趣水平的转换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屠瑞芳.以内生动力促学指导英语听说课堂[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3):152-153.
[2]梅徳明,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