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中考语文积累运用试题分类透视
2021-11-19张淑娴
张淑娴
2021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遵循课程标准,以立德树人为本,注重考查语文核心素养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运用,注重考查学生语文能力。这份试卷的基础部分稳中有变,变中有新,整体难度不大。
掌握默写命题走向,夯实古诗古文基础
2021年广东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共6道题,考查的12句古诗文出自初中六册语文教材,考查覆盖面广。
今年取消了理解性默写题型,只要求考生直接默写上下句;而且题目共12句古诗文,但赋分只有10分,规定满分不超过10分,就是说可以只答10句,如果有2句不会的不答不扣分,降低了默写的考查难度。
一、未雨绸缪,做好计划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推荐7~9年级古诗文背诵61篇,其中古诗40首,古文21篇。同学们必须熟读背诵本学期的古诗文,还要尽可能充分利用假期,提前背诵下学期必背古诗文,夯实语文基础。
二、认真细致,诊治错字
古诗文默写要做到“首首(篇篇)过关、句句过关、字字过关”,我们得注意古诗文中的生僻字、难写字、易错字、同音异义词,注意容易出错的地方。如今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的“悠、嗣、曾、决眦、凌、襟”,就是是难写易错字。出错原因,主要有下几点:
一是同音字代替。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很多同学把“婵”写成“蝉”,以为是小动物“蝉”,其实那“婵娟”是指月亮。
二是形似字误用。背诵过的诗文,有时只记住了字的大致形状,默写时就用形似字代替了。如“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很多同学把“候”写成了“侯”。
三是写字习惯潦草。很多同学写字时,不严谨不认真,常常多一笔少一画。如“俗子胸襟谁识我”的“襟”字,不少同学把衣字旁“衤”写成了示字旁“礻”。
四是通假字反用。由于记忆不牢,一些考生经常把通假字和本字混淆。如“荡胸生曾云”中“曾”字是通假字的用法,原诗用的就是“曾”字。曾:同“层”,重迭。古代曾和层是一个字,就是“曾”,可以表示重迭的意思。后来出现分化,才有了“層”字,意义是两层的房子。诗中的“曾云”并不是“云层”,而是重重迭迭的云,当我们理解了这种特殊用法,才能避免失误。
对易错难写字,重点难点的字词,我们要把逐个过关,牢牢掌握其字形字义。在背诵时,给易错字画上圈复习记忆, 对于经常写错的字,要整理到错题本中考前重点突破。
回归教材熟悉课文,辨音识形运用词语
字音字形历来都是广东中考语文的一个重要考点,今年延续了拼写词语的题型。考题中包含两个双音节的词语和两个四音节的成语。考查范围是课后“读一读,写一写”里出现的词语。
一、回归教材,掌握词语
复习字音字形和积累词语,必须回归课本,注意把字词放回课文中去,词不离句,结合语境来拼写。教材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和成语不仅要会写,还要正确理解运用。对常见的易混淆字、易错字、形近字、同音异形字、难写字等要圈点勾画,总结归纳,重点把握,从形、音、义的结合来帮助自己强化理解记忆,多读多写。我们可以把试卷和默写本里常错的词语写在错题本上,经常复习默写,这样会掌握得更加牢固。
二、读准字音,写规范字
读准字音、写对字词、写好规范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准确拼读是写对词语的第一步,要准确拼读每个字之后再整个词语连读。要加强书写训练,做到“三清”“三不”,“三清”指的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异体字和不规范的简体字、不添减笔画。
三、学会辨析,准确运用
2021年的词语运用题考查词语的辨析能力,辨析近义词,辨析词语感情色彩、适用范围、搭配等方面的差别。做好语用题,首先要理解词语意思和用法,掌握词语使用不恰当的类型,然后根据具体语境综合思考,才能准确判断词语运用的正误。
常见的词语误用类型包括语意重复、敬谦不明、望文生义,形近字、近义词误用,感情色彩误用,张冠李戴弄错适用的对象,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误用,不合语境或逻辑错误等。下面以近年的广东中考语用选择题的错误选项为例进行详细讲解。
总之,正确使用词语必须根据具体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要特别注意辨别同义词或近义词的意义、词性、感情色彩、日常使用习惯,学会辨析词语运用的正误。
加强语法学习运用,厘清类型辨清语病
2021年的病句题用材涉及全球气候变化、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国家宝藏、粤剧等内容,十分广泛,考查了语序不当、用词不当、句式杂糅、成分残缺这四类语病类型。
广东省中考病句题一直以来是采用“4选1”正误辨析形式,近10年考查形式、类型如下:
一、学习语法知识,掌握語病类型
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是正确辨析、修改病句的前提条件之一。近年初中教材较少涉及语法知识,学生语法知识掌握有所欠缺。要提高病句辨析、修改的能力,先要学好语法基本常识,掌握句子成分,把握单句、复句基本结构,特别是结构复杂的复句比较容易出现语病,更应该下功夫好好学。
初中生应学习并掌握6种常见的语病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四类为语法结构性的病句,后两类为语意内容性的病句。平时多做题,多交流,才能提高病句的辨析和修改的能力。
二、辨析修改病句,恰当表情达意
近10年广东中考病句题,主要有以下两种题型。
展望未来,中考命题应该更趋向于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表达的能力、修改病句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
重视识字书写,提高诗歌素养
2021年广东中考语文的综合性运用题是新题型,考查学生识字与写字的情况,同时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情况。
(2021·广东卷)5.下图书法作品的内容是一首古诗,请把它完整地抄写在横线上,并加上标点符号。
【答案】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解析】本题是一道汉字书写题。书法作品是唐代王昌龄《从军行》中的诗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阅读该书法作品应该从右到左、从上而下,而抄写时应该从左到右正确抄写。
(2021·广东卷)6.从题材看,下列诗歌与右图古诗相同的一项是( )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B.《使至塞上》(王维)
C.《黄鹤楼》(崔颢)
D.《游山西村》(陆游)
【答案】B
【解析】右图古诗是王昌龄的《从军行》,从题材上讲,与《使至塞上》(王维)同属于边塞征战诗。A是送别怀人诗,C是吊古怀乡诗, D是记游抒情诗。
新题型更重视学生的古诗文素养。要求学生在背诵默写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掌握的古诗词的内容题材,如第6题就考查考生对古代诗歌的整体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学习古代诗歌时,要注意理解诗意,领悟诗情,赏析语言,明晰表达技巧,夯实古诗阅读的基础。
“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基础知识扎实了,我们在解题的过程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我们应该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自身语文素养,为自己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