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师资对全科医学继续教育现状看法的定性研究
2021-11-19尤丛蕾姚弥齐建光
尤丛蕾,姚弥,齐建光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全科医生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加快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是分级诊疗模式顺利实施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全科医生的配置数量、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影响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分为4种形式:高等学历教育,包括本科、研究生教育;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全科规培),又称全科医学毕业后教育;全科医生岗位(转岗)培训;全科医学继续教育(简称全科继教)[1]。全科继教有别于其他3种教育形式,包括任何旨在维持、发展或提高全科医生知识、技能、专业素养,以助力其为患者、公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活动[2]。全科继教是全科医生从业后获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重要途径,也是全科医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前提保障和持久动力[3]。开展高质量的全科继教对于提升全科医生执业能力、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4]。
目前,我国全科继教相关研究以文献综述和定量研究为主,并以全科医生为主要研究对象[5-7]。作为全科继教的重要参与方,全科医学师资对全科继教现状的看法和建议,对于推进全科继教全面、深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全科医学师资建设领域的研究主要围绕全科规培展开[8-10],鲜有研究者依据全科医学教育形式的不同对全科医学师资建设路径进行差异化探索。由于全科继教是成人式教育[11],具有便利性、相关性、个性化、系统化等特点[12],师资队伍应具备怎样的要求和特色值得深入探讨。鉴于我国迄今全科医学师资视角下的全科继教体系建设和质量提升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以全科医学师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了解其对我国全科继教现状的看法并探讨全科继教师资内涵,旨在为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全科继教质量提供借鉴。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滚雪球式抽样和目的性抽样法选取访谈对象。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通过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软件有针对性地向国内不同学科背景的全科医学师资发出邀请。受邀者须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参考2012年原卫生部印发的《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实施意见(试行)》中对全科医学师资的要求),且具有丰富的全科继教培训经验(从事全科继教培训工作≥3年、通过全科继教项目累计培训全科医生≥300例)。以性别(男、女比例接近1∶1)、职称〔涵盖中级(主治医师/讲师)、副高级(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及正高级(主任医师/教授)〕和地域(地区组织开展了较多的全科继教培训)为依据对有意愿参与本研究的全科医学师资进行遴选,尽可能使不同特征的样本均匀分布[13]。通过电子邮件向确定受访的全科医学师资发送知情同意书,签署后的知情同意书通过电子邮件返回给研究者。研究样本量的确定以受访者所提供的资料重复出现、不再出现新的重要信息,且资料分析时不再有新的编码、主题呈现(资料饱和)为标准。本研究已通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审批号:2021科研052)。
1.2 研究方法
1.2.1 访谈数据收集 研究人员通过文献回顾[14-17]制定访谈提纲,邀请全科继教领域专家对访谈提纲进行审阅并提出建议或意见。在正式访谈前,选取2例全科医学师资进行预访谈,以检验访谈提纲质量。根据预访谈结果,对访谈问题的设置和表述进行适当调整,以使访谈提纲尽可能全面、深入、思路清晰。最终形成的访谈提纲见表1。主持人与受访者进行访谈前沟通,并约定访谈时间。在正式访谈前3 d,主持人通过电子邮件将访谈提纲发送给受访者。主持人与受访者按照约定的时间在安静、独立、网络通畅的环境中通过线上视频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化深度访谈。访谈开始前,主持人向受访者说明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告知受访者访谈内容需录音留存,并征得其明确同意。访谈过程中,主持人根据访谈提纲指引和受访者实际情况,对提问顺序和方式做灵活调整,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适当追问。同时对受访者的任何语言予以尊重、不加评判,不对其施加任何诱导或干预。访谈过程全程录音,并由第2主持人做好访谈笔录。每次访谈的时间为45~60 min。为保护受访者隐私,受访者的姓名均以编号代替。
表1 访谈提纲Table 1 The interview guide
1.2.2 资料整理与分析 于访谈结束2 d内,反复听录音,并将录音逐字转录为文本资料。2名研究者对文本资料进行审查后,使用NVivo 12软件对资料中出现的概念进行归纳、编码,采用主题框架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18]。首先,随机选取2份文本资料,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其进行编码。接着,2名研究者通过对编码结果进行比对,对编码结果中存在的分歧点进行讨论以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确立研究的分析框架。然后,使用此分析框架对后续文本资料进行编码,并根据编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其整理到一个矩阵中。通过查看矩阵,并在编码中寻找、建立联系,最终确立主题和各主题下的子主题。将提炼的主题和各主题下的子主题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随机选取的3例受访者以征求其意见,受访者均对分析结果表示认可,认为结果无须修改。本研究按照国际公认的定性研究报告标准(COREQ)对研究结果进行报告[19]。
2 结果
2.1 受访者基本情况 共纳入10例全科医学师资,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29~49岁,平均年龄(38.7±5.8)岁;5例来自广东省,3例来自北京市,1例来自上海市,1例来自四川省;6例职称为主治医师,2例为副主任医师,1例为主任医师,1例为讲师;学历为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者分别有2、6、2例;9例在三级医疗机构从事医疗工作,1例就职于高等院校;2例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经历;从事全科继教培训工作的年限为4~12年,平均年限(7.8±2.8)年。受访全科医学师资基本情况,见表2。
表2 受访全科医学师资基本情况Table 2 Participants characteristics
2.2 访谈结果 共提炼出5个主题。除主题3和4包含2个子主题外,其余3个主题下各有3个子主题,见表3。
表3 主题及分支子主题Table 3 Themes and subthemes
2.2.1 主题1:全科医生方因素影响全科继教培训效果
2.2.1.1 全科医生基本功薄弱 全科医生基本功薄弱是受访者普遍提及的影响全科继教培训效果的因素。全科医生基本功薄弱之处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欠缺、诊疗能力不足和全科理念缺乏三方面。受访者2:“我发现社区来转岗的医生,问他们糖尿病诊断标准,没有能回答完全/拿满分的,这个应该是最简单、最基础的。有一些医生在数值上模糊,还有一些医生对低血糖的概念也不清晰。”
2.2.1.2 全科医生缺乏时间,参与全科继教的积极性不高 部分受访者指出,日常工作繁重、社会角色增加所致的时间缺乏使全科医生学习动力不足、投入学习的时间较少,这也使得全科继教培训效果打了“折扣”。受访者9:“很多社区日常工作繁忙,工作时间走不开,参加培训需要占用休息时间。他们没有太多时间去参与学习,还有其他的事情会让他们分心,比如家庭。”
2.2.1.3 不同全科医生间差异明显 不同全科医生在学习动机、能力水平和生源背景方面的差异也被认为是影响全科继教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受访者指出不同全科医生学习动机有强弱之分、能力水平有高低之分、对全科继教培训的需求有大小之分、对于全科继教培训的关注点和兴趣点亦不同,而上述差异均导致其对全科继教培训的接受和认可程度也存在着较大差别。受访者6:“我们培训过的人员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有比较良好本科教育背景的,比如全科定向生,他们对全科医学有一定的了解,也有自己的学习兴趣。第二个层次是已经工作的全科医生,或者是完成了规培的全科医生。他们在学习动机方面,相比第一层次的人会弱一点,但因工作需要,他们也会想要去学习,那么对他们进行培训就更需要去了解他们的动机。最后,我个人认为动力最低的,像转岗培训的、专科培训的,他们的工作内容和培训内容关系不大,可能是因为收到任务来参加培训的。”
但全科医学师资也强调,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并非仅存在于全科医生群体,任何一个职业群体中的不同个体之间均存在差异,若将此问题在全科医生群体中过度渲染和夸大必然是有失偏颇的。受访者认为不应对全科医生持有偏见,全科医生只是在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上不同于专科医生。受访者4:“全科医生跟其他医生相比真的没区别。我同意一些反馈说全科医生能力差、动力不足等等,但是以我有限的教学经验,我觉得任何群体都一样。学员里面总会有水平高的和水平低的,有动力足的和动力不足的,有愿意付出努力学习的,有不愿意付出努力学习的,这是人群的‘正态分布’。”
2.2.2 主题2:全科继教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存在不足
2.2.2.1 师资来源复杂且存在争议 在谈及全科继教师资来源时,受访者表示目前全科继教师资队伍主要由三部分人员组成:一是专科医生,二是国外全科医学专家,三是来自三级医疗机构或基层的全科医生。仅少数受访者认为全科医生因专业、职责匹配度高而更加胜任全科继教教学工作,或全科医生更喜欢聆听全科医生授课。受访者9:“我现在所了解的全科医生的培训都是以专科医生作为主要师资,全科医生来讲课的非常少,因为大家觉得全科医生不够专业。”多数受访者指出专科医生可作为全科继教师资,且当前全科继教师资队伍需要专科医生来充实,甚至现阶段其可能是全科继教师资队伍的主力军。受访者3:“全科医学现阶段还是需要专科医生来做师资的。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各有所长,谁也不能被替代,他们的教学分工应该有所不同。”
2.2.2.2 师资准入标准有待明确、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受访者认为若要成为全科继教师资,首先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对教学充满热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沟通技巧,满足职称、学历上的硬性要求等。受访者3:“我觉得首先他得具有做老师的资格,他得愿意教别人,他得喜欢教学,这不能强求。他本身不愿意的话,很难让他教好学生。”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还需接受过全科医学相关培训,并对全科医学有高度认同感,同时了解全科医生的日常工作职责、内容及真正需求。受访者5:“专科医生如果作为全科的师资,我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他得认可全科,他得认为全科是一个很重要的学科,是跟专科平行的学科,是很值得去发展的学科,我觉得这样才能做好全科的带教老师。”受访者7:“我觉得全科师资要了解全科医生真正需要什么,知道全科医生在做什么,对我们的工作场景有一定了解。比如高血压,至少要知道全科医生在高血压方面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是高血压的监测、管理、药物调整,还是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等。”
此外,部分受访者指出全科医学师资考评机制的缺失、全科医学师资教学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也影响着全科继教培训的质量。少数受访者还提及有关全科医学师资精力有限的问题。全科医学师资在承担繁重的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肩负着全科继教教学任务,这也使其面临角色的矛盾与冲突。受访者2:“我们缺少针对师资的考评机制,只要他们愿意带教就可以成为师资。有时候会因为科室临床工作比较多,没办法按期去社区给全科医生培训。”受访者1:“我觉得培训效果跟老师的教学能力是有关系的,比如讲一些理论的时候,如何把枯燥的理论和临床问题联系起来,让它变得有意思,好理解,这个能力在不同老师之间还是不同的。”
2.2.2.3 师资培训存在形式化 受访者在谈到全科继教师资队伍建设时指出,当前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存在形式化。受访者2:“现在国内的师资课程我有了解过,我觉得比较形式主义,有点像打开盖子往你脑袋里灌东西的那种感觉。有时候是为了形式而形式,讲得比较空。”部分受访者认为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内容应包括基层医疗卫生实践,这将有助于全科医学师资更为切实地了解全科医生面临的困难和真实需求。受访者6:“现在我们的全科师资培训缺乏环境和实践,应该让师资真正了解全科医生实实在在做什么,起码要有一个流程能够让他们真正地去了解全科医生,但现在几乎没有。当他们没有切实地去体会全科临床实践的时候,他们对全科的理解就会出现一些歪曲。我们的师资培训都是坐在教室里面,去学一些全科理念什么的,但很少有人真正知道全科医生是怎么样去工作的。”
2.2.3 主题3:教学理论对于全科继教教学较为重要,但全科医学师资培训中缺少相关内容
2.2.3.1 全科医学师资对教学理论缺乏了解,且师资培训对教学理论的关注度不足 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其对教学理论不甚了解,未接受过相关教育或培训,现在掌握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多是从实践中总结、归纳而来。受访者10:“说真的,教学相关的理论我没有系统的了解,只是通过跟学员的互动,或者观察其他老师教学自己摸索,没有专门学习过教学理论。”
2.2.3.2 全科医学师资认为教学理论学习具有必要性全部受访者均认为全科医学师资学习教学理论具有必要性,将教学理论合理地应用到全科继教教学过程中,可使培训体系化,进而可提高培训的效果。部分受访者在谈到教学理论时提及了“成人教育理念”,但不同受访者对“成人教育理念”的理解不同。受访者1:“我觉得制造差距很关键。就是刁难一下他们,比如用一个问题或者案例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水平,让他们看到差距,这样能够激发他们去学习。如果上来就讲的话,他们会觉得太简单。所以我通常会先用临床问题打击他们,问了两个问题他们回答不上来,然后再开始慢慢从基础讲起,也算是用‘成人教育理念’。”
依据学习动机理论,部分受访者认为学员的学习动机是需要激发的,可尝试利用“洗脑”、案例教学、差距制造、学习需求创造、了解工作困境等方法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受访者1:“我们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的方法就是‘洗脑’,让他们觉得从事全科是有意思的、有意义的。学员缺乏学习动力可能是存在的,但是我觉得根本原因可能还是这些学员的学习动机没有被激发出来,好的老师应该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2.4 主题4:立足基层需求、改进教学方式,以提升全科继教培训效果
2.2.4.1 结合社区实际工作环境,满足学员真实需求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环境制约。因此,在开展全科继教培训时应结合社区实际工作环境,以满足学员的切实需求。受访者4:“我认为不要总是讲比较空的东西,空的东西可能听起来很高大上,但是实际上他们用不着。我们培训一年之后去找学员随访,他们说的确学了很多全科理念,也学了一些技能,但是去基层之后,发现活不是这样干的。”受访者8:“我也会到处听课,我发现目前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老师没有事先去了解学生的需求。很多培训常常是举办单位先定了一个题目,然后请老师来讲。老师有时候也不一定按照这个题目来讲,他会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讲),或者讲自己擅长的方面。所以从提出需求到课程展示,其实中间是有脱节的。这样学员在听课的时候,效果就不会太好。学员本身对培训是有期望的,但是听到的内容和自己的期望会有落差,这个是挺明显的。”受访者认为应将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的管理作为全科继教培训的重点,包括“红旗征”的识别与处理、常见慢性病随访内容及频率的制定、多病共存及多重用药问题的管理等。此外,健康宣教、全科医学理念、社区适宜技术等也应被列为全科继教的重要培训内容。
2.2.4.2 注重教学形式多样化、教与学的有效互动 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全科继教培训的形式、方法应多样化,可通过播放视频、提问、病例讨论、模拟教学、整合式教学、示范教学和工作坊等方式方法提升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受访者7:“我觉得让学员参与越多,他们的收获才会更多,所以我会在培训过程中尽量减少理论讲授的时间,更多的是和他们互动,包括提问、放视频、讨论、模拟教学,这种过程会让学习效果更好。”绝大多数受访者还谈及培训过程中与学员互动的重要性和培训周期长短对培训效果的影响。部分受访者建议在确定培训周期时应结合培训的主要目标,尽量使培训周期短、持续性强,以使培训效果更佳、更持久。受访者5:“很早就发现单纯理论大课,即使讲很多有趣的临床病例效果也没那么好,还是要互动,一定要让听众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效果会更好。”
2.2.5 主题5:全科继教培训受外部因素的影响
2.2.5.1 受政策的影响 受访者希望国家能够出台政策文件,规范全科继教培训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加大对现存全科继教培训项目的监管力度,从而提高全科继教培训的质量。受访者8:“希望在全科医学继续教育培训方面国家能出台相应的制度规范,这样能够对国内培训项目起到很好指导、管理作用。”
2.2.5.2 受资金的影响 大部分受访者谈到了资金对全科继教培训的影响。经费来源少、较为紧张,一方面使针对鼓励全科医生参与全科继教培训而制订的激励制度、方案难以落实;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全科继教培训课程的安排受到制约。但有受访者提及,近年来随着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全科继教经费紧张的状况已逐渐得到改善。受访者7:“因为我们的钱不够,没办法让老师经常来,只能够1年来两次,每次培训5 d,这样就使得培训目标变得相对模糊,估计这个项目最后得流产了。”受访者10:“培训经费主要来源包括基金会、学术会议赞助经费,很少一部分是政府拨款。一般经费都比较紧张,有时候需要根据经费情况对培训进行相应调整。最主要的还是压缩硬件条件的费用,外在条件就显得简陋一些。总体来讲,还是缺少足够的经费来源,让我们自由地设计课程,进行大规模培训。但随着最近几年政策对基层医生的支持,很多医疗相关行业更多地对全科培训进行了投入,比前些年状况好多了。”
2.2.5.3 受教育平台的影响 受访者认为教育平台也是影响全科继教培训效果的因素之一。受访者10:“一般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或者社区卫生协会等机构举办的活动,全科医生参与积极性会更高。总体感觉,线下培训比线上培训效果要好。”
3 讨论
3.1 加快全科继教发展,提升全科医生参加全科继教积极性 受访者指出全科医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较为薄弱、诊疗能力多不足。2019年我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学历普遍较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中,学历为本科及以上者占30.8%;而在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中,该比例仅为12.4%[20]。全科规培的运行,可为全科医疗事业注入新鲜血液、培养大批骨干力量。而全科继教作为涉及面最广、服务全科医生数最多的教育类型,在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方面亦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全科医学作为一门整合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及社会行为科学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级学科;其范围涵盖了不同性别、各个年龄段的各种健康问题[21]。全科医疗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对全科医生的知识水平、专业技术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科医生专业能力不足这一背景下,加快发展全科继教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本研究结果显示,全科医生缺乏学习动力可能影响全科继教培训效果。为了提高全科医生参与全科继教培训的积极性,有研究从促进全科医生观念改变及改善外部环境出发,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如:使全科医生、各级管理者等认识到全科继教的重要性;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引进全科继教激励机制,对完成全科继教者给予奖励等[16]。本研究发现,全科医学师资亦可能是影响全科医生继续教育学习动机的外部可控因素。在培训过程中,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可激发全科医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其学习积极性,进而可提升全科继教培训效果。
3.2 明确全科继教师资内涵,规范全科医学师资培训本研究发现,我国全科继教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加强对全科继教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对于克服现存困难、迎接未知挑战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内普遍将全科医学师资划分为理论师资、临床师资和社区师资3类[22]。目前,尚不清楚此分类方法对全科医学教育产生的影响,但若将全科继教师资按此法进行划分,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全科继教不同于全科规培,全科继教是一种成人教育,受教育者在学历和专业技术上均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和水平,培训内容是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新信息和新技能。全科医生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目的是更新补充知识、扩大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以适应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本职工作的需要。基于上述全科继教内涵,我国应在全科医学师资准入标准之上,对全科继教师资的准入标准提出更明确、更细致的要求。本研究发现,具有较高的教学意愿和热情,认同发展全科医学,对全科医学有着深刻认识和准确理解,掌握教学方法和沟通技巧等可作为全科继教师资遴选的基本条件,但是否拥有全科医学专业背景可能并非全科继教师资准入的必要条件。此外,目前也尚无确切证据表明“全科医生培养全科医生”为全科继教中的最佳带教模式。相较于拥有全科医学专业背景,是否对全科医学发展持积极态度,是否了解全科医生的日常工作、所面临的困境及真实需求对于全科医学师资而言显得更为重要。
当前,我国全科继教师资主要来源于临床医生[10],这也使得全科继教师资既要承担繁重的诊疗工作和科研任务,又要完成全科继教教学任务。由于临床医生时间和精力有限,当发生角色冲突时,部分临床医生不得不选择弱化或忽视全科继教教学工作。为改善这一状况,一方面,全科继教相关职能部门须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培训时间,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医院也可建立教学激励机制,使临床医生能够平衡好临床、科研和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17]。此外,加强专职全科继教师资队伍建设也可能成为破解全科继教师资困局的有效方法,但该策略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仍有待进一步论证。
我国全科医学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师资队伍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全科医学师资培训是促进全科医学师资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发现,目前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存在形式化、课程安排和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建议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全科医学师资培训项目承担单位加强对全科医学师资培训项目的严格管理,可通过制定全科医学师资培训规划或指南,并对培训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以确保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的质量。对于未来从事全科继教培训工作的师资,可通过在其培训方案中增加基层医疗卫生实践内容使其深入了解全科医生的工作内涵和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研究中绝大部分受访者未系统学习过医学教育理论(国内既往关于全科继教的研究中,亦鲜少涉及医学教育理论),但全部受访者均认为,全科医学师资需要掌握医学教育理论,将医学教学理论应用到全科继教教学过程中可提高培训的效果。建议将全科继教师资培训内容由以医学专业理论、技能为主[23]转变为医学专业理论、技能与教学理论、方法并重。同时邀请高校教师或具有丰富“成人教育经验”的师资加入全科继教师资队伍,对于提高全科继教师资的教育教学能力亦有所助益。此外,国家和各级政府也须进一步完善全科继教师资的考评和资质认证制度,这对于提升全科医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3 优化全科继教内容,完善教育形式 本研究发现,全科继教培训内容与全科医生真实需求的匹配度较低,这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24];培训形式、方法单一可能是影响全科继教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鉴于此,笔者建议:(1)应基于全科医生的培训需求,评估、优化全科继教内容,进而实现“供需对接,按需施教”;(2)在全科继教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并加强生生、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以提高培训效率;(3)在拟订全科继教计划和培训内容前,须明确本次继续教育培训的目的和目标,且目标应从简单的知识目标逐步上升至行为目标(通过全科继教培训使全科医生在行为上有所改变[2]);(4)应尽量使培训周期短、持续性强,以提升全科医生参与全科继教的意愿和积极性,不断巩固培训效果。此外,本研究发现,全科继教培训结束后的学员随访十分重要却常被忽略。通过对学员进行定期随访,可了解其学习效果和培训需求,及时发现全科继教培训中存在的不足,并可为后续培训方案的设计和优化奠定基础。
3.4 强化经费保障,完善配套政策 研究发现,政策、资金、教育平台等方面的因素,也会对全科继教培训效果产生影响,如:相关指导性文件缺乏,可能导致全科继教培训缺乏规范性;经费不足可使优质全科继教培训项目开展受限;主(承)办单位的知名度可影响全科继教培训项目的受关注度和影响力。针对上述问题,卫生行政部门可出台全科继教相关指南,以规范全科继教培训项目的设计;国家及各级政府也须统筹资源,加大对全科继教的资金投入;全科继教培训的组织管理者也须注重全科继教项目品牌建设,注重提升项目影响力,以期在助力我国全科继教质量提升的同时,吸引更多的全科医生参与到全科继教培训中来。
总体而言,我国全科继教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明确全科继教师资内涵,完善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和考核标准,对探索有效的全科继教培训模式和提升全科继教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全科继教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但鲜有研究者从全科医学师资角度出发,探讨其对我国全科继教现状的看法和建议。定性研究方法在我国全科继教领域研究中的应用也较少。定性研究不同于当前开展更为广泛的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不仅可为研究者深入探索事物的内涵与实质提供视角和路径,也可得到调查对象深层次的观点和情感反应。本文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从全科医学师资的角度,对我国全科继教现状和全科继教中存在的问题分别进行了剖析,同时围绕全科继教师资准入标准、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和全科继教实施等方面提出了细化建议,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但本研究亦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考虑到北京、上海、广东3省(市)开展全科继教培训项目较多,本研究抽取的受访者主要来自上述3省(市),这也导致访谈结果可能带有强烈的地域特征。未来,随着全科继教培训项目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落地,仍有必要选取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科医学师资并对其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其对全科继教现状的看法和建议,以增强研究结果的普适性。
作者贡献:尤丛蕾、姚弥、齐建光负责文章的构思与设计;姚弥、齐建光负责文章的可行性分析、质量控制及审校;尤丛蕾负责文献/资料收集与整理、论文撰写;尤丛蕾、姚弥负责论文修订。
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