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院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021-11-19胡月凤姬长存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19期
关键词:喹诺酮抗菌用药

胡月凤 姬长存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邳州221300

抗菌药物自面世以来,因其对致病微生物有较好的杀灭作用,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可有效阻止感染蔓延,拯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1]。但随着近年来环境污染的加重,各类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不断增加,导致了抗菌类药物的大规模使用[2],同时也增加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3-4]。由于机体的耐受性不同,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及耐药性,降低了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具有给药方便、毒性较低、广谱抗菌等优势。但临床研究表明,因该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部分患者会出现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预后,甚至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5-6]。本研究对老年患者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减少其不良反应提供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在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的老年患者548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1—12月在邳州市人民医院实施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案的患者596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295例,女253例,年龄60~84岁,平均(69.45±7.38)岁;病例包括外科196例、内科184例、妇科51例和骨科117例。观察组中男321例,女275例,年龄60~86岁,平均(69.58±7.22)岁;病例包括外科210例、内科192例、妇科54例和骨科14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科室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60岁;②患者认知功能正常,治疗依从性良好;③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患者罹患心、肝、肺等严重器质性疾病;②患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或代谢性疾病;③患者因自身原因不能接受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而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根据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说明书或临床医师经验给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合理用药策略给药治疗,具体如下:①对临床医师及药剂师进行专业知识能力考核,考核合格方能给予用药权限;②根据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说明书及临床治疗指南开具处方,并通过医嘱审核软件对处方进行审核;③根据药房的药物实际贮存与使用情况制订分级管理标准,将抗菌药物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特殊使用、限制使用与非限制使用,对于特殊使用级别的药物,需在专家会诊得出准确结论后予以使用;④院内各科室制订与发放药物使用手册,明确各类抗菌药物的用药方式、用药时间、配伍禁忌、用药情况以及药物会引发的不良反应等;⑤定期开展处方点评,和临床医师共同探讨老年患者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问题。

1.3 观察指标

通过自制调查表,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问卷调查,自制问卷经过信效度检验,效度检验值为0.865。通过医生和护士的反馈、查阅病历等方式对患者不良反应、给药方式、用药状况分析等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使用秩和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合理用药状况分析

采用合理用药策略后,观察组总不合理用药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不合理用药状况[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2.3 两组患者不同给药方式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影响

从给药途径来看,观察组44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经静脉给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38例,占比86.36%,经口服给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6例,占比为13.64%;对照组107例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中,经静脉给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95例,占比88.79%,经口服给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12例,占比为11.21%。比较发现静脉给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占比高于口服给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80,P< 0.05)。

3 讨论

喹诺酮类是常见的广谱抗菌药物[7-8],1962年首个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被合成,在抗感染领域有重要的作用。其机制是通过抑制DNA促螺旋酶的活性,影响蛋白质和mRNA的合成,促使细菌的菌体延长成为丝状,最终形成液泡。这种抗菌药物的靶点为细菌DNA,能够有效的通过核酸外切酶来阻断DNA的复制过程,达到抗菌目的[9-10]。因其治疗疾病的普遍性,临床使用频率较高,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用药的盲目性,易引发因使用不当发生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进行合理使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强抗感染的治疗效果[11-12]。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用药策略后,观察组不合理处方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治疗疾病方面具有普遍性,这类抗生素的使用频率过高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如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心血管反应等,不仅影响治疗管理的发展,也影响患者的健康。使用合理用药策略,能够提高临床医师及药剂师的专业知识能力。本研究根据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说明书及临床治疗指南开具处方,通过医嘱审核软件对处方进行审核,并使用对院内各科室制订与发放药物使用手册的方式,明确各类抗菌药物的用药方式、用药时间、配伍禁忌、用药情况以及药物会引发的不良反应,降低了不合理医嘱发生的概率[13-14],提高了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率[15-16]。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使用合理用药策略,能够针对患者的喹诺酮类药物用药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管理与规划,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进行合理应用,并制订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猜你喜欢

喹诺酮抗菌用药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拯救了无数人的抗菌制剂
用药不当 反受其害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无氟喹诺酮:奈诺沙星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