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心战“疫” 走“近”小学

2021-11-19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1年11期
关键词:田字格幼小书写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 刘 旸 孙 娟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转折。《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和小学应紧密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的相互衔接。”幼小衔接贯穿于整个幼儿园阶段,通常在大班阶段重点开展这项活动。然而,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要求,孩子们缺乏亲临现场的机会,同时部分家庭由于缺乏幼儿教育的有效策略,不仅没能有效帮助幼儿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反而成为了“小学化”的重灾区。

如何在疫情背景下有效进行幼小衔接,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大班不仅开展了常规性幼小衔接活动,而且将现有的人力、物力进行资源整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出了创新型“幼升小”工作成效。

1 走“近”小学初了解

因为疫情,幼儿园无法组织大班幼儿去小学进行实地、系统地观察,所以导致幼儿对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活动比较生疏,加之有些家长经常向幼儿传达小学生作业很多等负面信息,导致部分幼儿出现入学焦虑甚至恐惧的情绪。因此,引领幼儿用积极的态度去发现小学生活的美好、激发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成为目前的当务之急。

图片对比,了解“小学的一天”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也是幼儿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小学的一天会是什么样子呢?教师邀请家长带领幼儿一起搜集相关照片,在“幼儿园的一天”和“小学的一天”图片收集和对比的过程中,孩子们知道了小学生的一天中都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从而促使他们对小学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之情,进一步培养他们的任务意识和独立意识。

正面提问,缓解入学焦虑

在社会活动“我想问……”中,教师以家园合作的形式发放调查表,调查幼儿对小学都有哪些疑问。很多小朋友都提出了“小学大不大”“小学作业多不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老师请来了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和小朋友们面对面也一一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在和大哥哥的交流中,大班幼儿显得格外兴奋,他们不仅对小学生活有了初步了解,而且上小学的焦虑情绪也明显缓解了,对小学生活更加期待了。

学系红领巾,激发荣誉感

为了让孩子们学会自己动手系红领巾,从而产生对进入小学当少先队员的美好憧憬,首先教师通过集体教学活动“学系红领巾”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其中;接着在班级墙面上张贴了系红领巾的步骤图供幼儿观看学习,并且在区域中放置了卡通人物和真实的红领巾,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亲自动手实践。

图1.“幼儿园的一天”和“小学的一天”

设计个性签名,激发参与书写活动的乐趣

大班幼儿对书写自己的姓名有着浓厚的兴趣,在“秀秀我的名字”这一活动中,幼儿用水彩笔设计出自己的名字并进行装饰。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评价自己的名字和别人的名字,既了解了汉字的外形特征,又从中体会到了书写的乐趣。

图2.“秀秀我的名字”

这些活动既联系家园又联系区域,活动形式逐渐丰富起来,供教师开发的教育资源也丰富了很多。孩子们在“幼小衔接”主题活动中收获了很多,也进一步调动了幼儿对进入小学的积极情绪,真正做到了以幼儿为主体。有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对小学的初步了解,接下来,幼儿是否拥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生活习惯便是幼小衔接的重中之重。

2 游戏课程化初成长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除此之外,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最重要的活动和学习方式,所以课程和游戏都是“幼小衔接”活动中的核心。然而在以往的幼小衔接工作中,我们总是将课程和游戏分离,导致“去小学化”得不到全面解决,所以接下来教师们应从游戏入手,推动幼儿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游戏化课程。那么,疫情之下,在幼小衔接课程设置方面,大班教师是如何进行设置的呢?又是如何与家长携手共进的呢?

认识时钟,明确任务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如何使数学活动更贴近幼儿的认知水平呢?在开展数学游戏“认识时钟”的过程中,教师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首先,引导幼儿零距离观察时钟,发现钟面上数字的排列规律;接着以游戏“哥哥短,弟弟长,天天竞走大家看”的游戏内容帮助孩子了解时针与分针的运转关系,进而认识时钟上的整点和半点,如“弟弟走一圈,哥哥走一步”;最后,师幼一起玩“报时拨钟”的游戏,根据教师的报时:“嘀嘀嘀,现在是中午十一点半,小朋友们要进行餐前七步洗手,准备就餐了”,幼儿进行相应的活动。

在“认识时钟”活动延伸的过程中,教师布置了相关的亲子游戏,如利用沙漏计时器收拾玩具、挑战起床时间等。除此之外,家长与幼儿共同动手制作小闹钟,巩固对时间的认知。在良好的亲子互动中幼儿学会了珍惜时间,养成了作息规律的良好习惯。

学习分类、整理小技能

图3.“认识时钟”

图4.“书包里的秘密”

《指南》在科学领域提出教育建议:“教育者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与分类能力。”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书包里的秘密”活动中,不仅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寻找书包里需要装哪些物品,而且指导幼儿初步学习物品分类和整理小技能——如休闲类、生活类、文具类、书本类的分类与整理,最后进行分类、整理游戏比赛。大班下学期的幼儿已经有了明显的竞争意识,分类比赛的游戏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分类、整理的能力。另外,教师在家长群里发布相关任务并进行每日打卡,如整理自己的小书桌并进行物品分类,协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并请家长将活动成果以及活动过程视频发送在家长群里。任务结束后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反馈、评价每一位幼儿的表现。

上述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分类、整理能力,而且可以唤醒幼儿的自理意识,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逐步适应小学生活。

字宝宝找家,快乐前书写

幼儿园前书写活动的形式是游戏,强调的是活动的过程,是幼儿对书写的一种体验或经验的获得,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对书面语言的兴趣,为进入小学做好书写准备。

因此,在语言活动“字宝宝找家,快乐前书写”中,教师首先引导幼儿观察黑板上的田字格,鼓励幼儿大胆说出田字格像什么、猜猜有什么用,在观察和说说田字格的过程中掌握田字格的结构;接着在“你指我说”和“字宝宝找家”的游戏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尝试将磁性教具小猴子等依次放入田字格中,并说出各种磁性教具的相应位置;另外,师幼尝试将“上”“下”“大”“中”“小”等汉字放入田字格中并共同分析讨论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最后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用铅笔按箭头方向画线,掌握正确的运笔方式和握笔姿势。

活动结束后,幼儿不仅掌握了正确的握笔姿势,而且认识了田字格;部分幼儿在田字格中书写自己的名字并进行评析,激发了全班幼儿学习书写汉字的浓厚兴趣。

3 仿小学环境促适应

《指南》中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利用幼儿园活动室体验小学生活

疫情之下,大班幼儿无法去小学进行实地参观与体验,除了线上“云游小学”活动之外,教师还利用幼儿园现有环境创造出与小学相仿的环境让幼儿进行小学生活的直接体验。如在班级活动室体验学习、休闲、劳动的小学化情境——幼儿两两坐在一起成为同桌;班长领读课文;小组长分组收作业本;学做眼保健操;值日生打扫教室卫生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利用幼儿园现有的男、女独立卫生间引导孩子们正确如厕。

利用区域游戏为幼儿建立良好的心理准备

在区域游戏“儿童医院”中,班级特地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每当进行区域游戏时,幼儿或者教师会扮演心理医生的角色,对上小学有些焦虑和担忧的幼儿进行解答和疏导,努力做到“在游戏中关心、在个别教育中发展”。

图5.“字宝宝找家,快乐前书写”

图6.幼儿两两坐在一起成为同桌

图7.幼儿学做眼保健操

4 同心战“疫”共提升

疫情防控虽然给我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但是教师积极引导家长利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指南》精神掌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与家长通力合作开展好每一项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而且亲子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在和家长的后期沟通中我们了解到,每一位即将进入小学的幼儿都有了时间管理意识,并能自觉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对于进入小学的情绪由焦虑转向了期待。

疫情背景下,虽然有很多难题还无法解决,但是教师可以携手家长帮助幼儿构建强大的内心世界,以应对变化的世界和成长中的问题,支持他们独自处理问题,学会生活和学习,为大班幼儿进入小学乃至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田字格幼小书写
Unwritten 尚未书写
“田字格”器材的制作和运用
用什么书写呢?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住在“田”间(二)
合理使用田字格在低年级写字教学中实践探究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