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滑稽创作与道具选择

2021-11-19曹志龙中国杂协滑稽艺术委员会

杂技与魔术 2021年5期
关键词:杂技舞台创作

◎ 文︱曹志龙(中国杂协滑稽艺术委员会)

我国的滑稽艺术也称为滑稽戏,至今主要以四种形式呈现:杂技滑稽、魔术滑稽、肢体滑稽及互动滑稽。滑稽节目的出现给杂技舞台添加了活力,但由于对杂技认知过于传统和观众欣赏习惯的单一性,直到进入21世纪,滑稽才逐步得到艺术市场的认可并被重视起来。

2007年在北京举办的国际杂技滑稽交流展演,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2008年江苏省杂技家协会在南京首次举办了美式滑稽培训班,全国各杂技院团开始重视滑稽人才的培养。2011年文化部编制的《中国杂技艺术振兴规划》明确提出:通过举办中国杂技、魔术、滑稽培训班,加快培养专业人才,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杂技、魔术、滑稽表演人才,要创作更多融音乐、舞蹈、戏剧等舞台姊妹艺术手段为一体、既有掌声也有笑声的综合性剧(节)目。2017年吴桥杂技节首次举办国际滑稽论坛。2018年全国杂技金菊奖首次设立滑稽比赛项目,同年11月在开封举行决赛,同时还举办了滑稽艺术节。尽管那次参赛节目参差不齐,差距不小,但也出现了《三个和尚》这样的好节目。从2018年开始,滑稽节目创作的重要性得到业内普遍的认可和重视。在2021年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魔术、滑稽比赛中,报名参赛的滑稽节目就有20多个,最终确定10个节目参加决赛。可以说这几年来,滑稽艺术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例如开幕式中刘全和、刘全利表演的《兄弟拍电影》,从作品的完整性、舞台表现力及现场驾驭能力来看,水准都是拔尖的,可见一部好作品是需要经过千锤百炼、反复推敲、不断打磨的,急功近利的创作方式是不可取的。

杂技艺术的发展为滑稽节目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为滑稽创作生产提供了源头活水。反之,滑稽从杂技舞台的配角逐步被推到舞台的中央,也对杂技本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杂技本体上的,又有杂技道具上的,将来也有可能是一个产业方向上的变革。

一、技术的本体更具表现力

传统杂技都是以技巧为中心的,节目的观赏性在于惊险奇特,以对演员身体柔韧性、强壮度极限的挑战为亮点。观众对杂技的评判标准也是以难度、刺激性为权重。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艺产品供给的丰富和传播路径的多元,观众的审美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如2008年、2009年、2013年的滑稽培训课程,以启发思维、掌握基础肢体语言为主,培养学员的创作能力。在此基础上,创作出《梦・餐厅》这部幽默杂技剧,获得了第八届中国杂技金菊奖评委会特别奖,在国内进行了170场的巡演,这恰恰反映了广大观众需要这种休闲、放松的文化产品。

滑稽节目为杂技的发展带来了一条新路。国外的马戏为什么受欢迎,是因为它的表演约占整场演出的40%以上,能有这么大的占比原因有二:一是迎合观众的需求,二是技术难度高的演员难求。在国外滑稽节目表演中,往往技巧难度并不高。如比利时的《滑稽・双人小吊子》所有的技术运用全部融合在表演中,让杂技本体的技术更具表现力。

所以,未来的杂技应该是技术为表演服务,仅靠纯粹的技巧表现,则会前途无路。这是现在观众欣赏的需求,又是杂技再发展的路径之一。

二、道具的运用更具生活化

传统的杂技道具都是一些劳动工具、生活用具。杂技走上舞台后为了增强演出效果,或增加表演难度,开始注重道具的改良和外观的设计,演员逐渐增加了对道具的依赖,这为杂技节目的生产带来了投入成本,也为演出的转场带来了一定难度。而滑稽节目对于道具的使用少有局限性。如2015年、2017年两度国家艺术基金滑稽表演人才培训班项目,国外老师将废弃的箱子、椅子等回收再利用,融入我们的培训过程及汇报演出中,既有效地启发了演员的自我创作能力,又培养了演员的动手能力。同时,当代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新材料被广泛运用,在强度、美观性能上都比较好,这些都迎合了滑稽节目对道具删繁就简的一个基本特点。

滑稽表演是离我们生活最接近的舞台形式、最接地气的艺术之一,滑稽节目所用的道具应是最生活化的,这对于杂技本体创作也带来新的思考。所以,借鉴滑稽的创作,改变对杂技道具的选择、运用,以既简单又实用的道具,拓展演员更为广阔的表演空间。以滑稽节目《双人小吊子》为例,节目中每个人的每个动作、情绪和物体之间的每个细节都是连贯的,演员的动作和情绪都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看似随意的瞬间却都是精心编排的。

这种新型的呈现方式不仅为将来进行滑稽艺术创作提供了某种积极的探索方向,也是为杂技艺术的创作创新提供了思考的广度,即从生活中发现元素,从元素中提炼思维,在思维中呈现艺术。

一个好的艺术作品是多维度、多层次的。而这种作品更需要反复地打磨方可完善,但这种打磨不仅需要演员自身的技巧训练,也需要不断保持活跃的、创新的思维,这恰恰是长时间培训学习的结果。

总之,对于未来新型的滑稽及杂技演员,现代滑稽艺术作品的创作与创新不仅仅是作品本身的打磨,也是对于演员自身修养的千锤百炼。展望滑稽艺术的未来,离不开滑稽表演人才。而滑稽人才和杂技人才的培养需要以技术为根基,注重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切将通过思维转变、专项培训、赛场设置等多重路径,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加以完善,并通过滑稽作品的创作、滑稽演员的培养,影响、引导杂技的创作生产,开创现代滑稽与杂技艺术的未来。

猜你喜欢

杂技舞台创作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一墙之隔》创作谈
看杂技
老鼠演杂技
创作随笔
吧啦吧啦小舞台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