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引领下大运河江苏段多元价值空间重构的战略思路与实践路径
2021-11-19渠爱雪孟召宜
渠爱雪,孟召宜,2
(1.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徐州 221116;2.江苏师范大学文化地理与文化规划研究所,徐州 221116)
引言
作为我国第一个以文化为引领的区域规划,《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把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打造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推动大运河沿线区域实现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因此,贯彻落实好这一规划,对于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推动沿线地区“五位一体”协同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在此背景下,亟需思考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为引领,其具体的背景、内涵、路径是什么,其理论基础是什么,三带的内在逻辑与科学依据是什么。大运河江苏段历史深厚、运河文化多元、运河经济发达、运河遗产丰富、运河河道连贯,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优势得天独厚。同时,作为大运河起源地和申遗牵头城市所在省份,江苏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统筹推进大运河江苏段沿线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使之成为大运河文化带上的样板区和示范段[2]。基于此,本文以大运河江苏段为案例,探讨文化引领下大运河多元价值空间重构的思路与实践路径。
1 大运河江苏段多元价值空间重构的背景透视
基于后生产主义、绅士化等理论[3-4],审视中国大运河,其发展大致历经三阶段:(1)前生产主义时期。古代中国为发展经济和维护统治开挖运河。这一时期,运河突出漕运、商贸、军事等交通运输功能,兼有文化交流等功能。(2)生产主义时期。随着近代铁路的敷设和运河煤码头等修建,民族工商业沿运布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运河沿线成为工业走廊[2,5-6]。这一时期,运河物流运输、工业生产功能突出。(3)后生产主义时期。新时代,伴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运河的物流运输、产业集聚等生产功能相对弱化,生态、文化、旅游、休闲等非生产功能不断提升,运河及沿线空间从原有以生产功能为主转向以文化旅游引领的多元功能[2,5-7]。《纲要》强调的继古开今的璀璨文化带、山水秀丽的绿色生态带、享誉中外的缤纷旅游带的功能定位正是对大运河这一发展趋势的科学把握。同时,大运河文化带将文化作为影响区域发展的核心要素,开创文化影响区域空间格局的创新举措,也是对这一趋势的积极响应[1,8]。
总体而言,后生产主义时期,运河具有后工业化、多功能化、生态化和空间资本化特征,并呈现多元景观和价值空间[3-4]。因此,后生产主义时期,大运河应以文化为引领,以充分展现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活化大运河流淌伴生的文化、弘扬大运河历史凝练的文化为基础,围绕打造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和缤纷旅游带的规划要求和功能定位,强化大运河生态叙事、文化叙事、经济叙事,推动面向旅游消费、高品质居住和生态服务的多元价值空间重构,统筹推进运河文化带高质量发展[2,5-7]。在这一整体导向与定位要求下,大运河江苏段应结合自身特点明确建设内容与实践路径。
2 大运河江苏段多元价值空间重构的条件研判
2.1 发展基础
2.1.1 综合地位举足轻重
大运河江苏段沿线有徐州、淮安、扬州、无锡、苏州等历史文化名城和同里、周庄、甪直等历史文化名镇,是江苏重要的城镇发展带[2,9]。大运河江苏段核心区包括沛县、徐州市区、新沂市、邳州市、宿迁市区、泗阳县、淮安市区、宝应县、高邮市、扬州市区、丹阳市、镇江市区、常州市区、无锡市区、苏州市区15个单元。据《江苏统计年鉴——2020》,截至2019年,核心区土地面积占全省34.42%,户籍人口占全省37.29%,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40.02%。
2.1.2 历史文化丰富多样
大运河江苏段是中国运河文明的制高点[9]。据统计,江苏拥有大运河遗产段325 km,遗产河道6个,遗产区7个,遗产点22个,遗产区核心面积约占全线的1/2、遗产河段长度约占全线的1/3、遗产点数量占全线的44%,是运河沿线8省2市运河最长、遗产最多、遗产区核心面积最大的省份。同时,大运河江苏段核心区、拓展区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6个,与运河相关的国家级非遗及扩展项目60项,分别占江苏省69.6%和41%。由于文化资源丰富,大运河江苏段沿线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2.1.3 水运功能光耀古今
历史上,大运河是我国南北运输主动脉[2]。当前,大运河是仅次于长江的黄金水道。就江苏而言,全省共有13个内河港口,其中运河沿线的徐州港、无锡内河港为国家主要港口,苏州内河港、常州内河港、扬州内河港、镇江内河港、淮安港、宿迁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2010年苏北运河全线建成国家二级航道, 2014年江南运河苏南段完成航道四级升三级。江苏运河及其沿线港口形成江苏省内河航运主干道,京杭运河江苏段成为江苏“两纵三横”干线航道的主骨架(不含长江)[10]。
2.2 存在问题
2.2.1 遗产内涵研究不够充分,挖掘阐释尚不深入
由于运河的长期边缘化,因此有许多的人物、活动、历史、遗迹需要寻觅、钩沉[9]。加之江苏大运河研究院成立较晚,运河遗产整体研究不足。同时,部分河道段落未开展充分的考古勘察,尤其是各个历史时期重要的运口及周围地带,以及当前大运河江苏段没有遗产段列入的徐州、镇江两座运河城市,具体如京口和瓜洲、仪征,以及徐州的古邳、吕梁等,遗存现状尚不清楚,使其得不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和展示利用。
2.2.2 遗产保护开发水平不一,整体规划尚未形成
江苏运河城市对运河的保护、开发力度参差不齐。总体而言,老牌运河城市如扬州、苏州对运河遗产的保护起步较早,而徐州、宿迁、镇江等城市的运河遗产保护意识薄弱,缺乏对运河的综合治理机制。大运河江苏段沿线地区目前还没有包括生态、文化、产业等整体性规划,运河利用缺乏整体规划协调。运河沿线各市区发展的步调不一致,开发的同质性问题仍较为严峻[6]。
2.2.3 沿线协作水平有待提升,部门管理亟需协调
大运河遗产涉及部门众多,管理头绪较为复杂,跨行政区域、跨管理部门的大型运河遗产保护工作目标不明确,保护利用长效机制有待完善。同时,保护主体单一,尚未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良性格局。此外,运河沿线区域协作水平有待提升。区域间常态化协作机制尚不健全,工作统筹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保、航运水权等方面省际沟通协作亟需加强。
2.2.4 沿线生态环境压力较大,亟需加强治理管理
大运河江苏段水网密集、人口稠密,生态压力较大。具体而言,大运河江南段历史变迁最少、使用年代最长,且河道纵横、市镇密集,具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生态。但在近代则受到工业发展的影响最大,环境问题突出,水体污染严重,生态亟待恢复。而苏北运河沿线产业结构仍然偏重,部分城乡建设挤占河湖生态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任重道远。尤其是宿迁运河河道两岸无序开发利用情况较多,违章建筑束窄了河湖空间[6]。
3 文化引领大运河段多元价值空间重构的战略思路
3.1 发展原则
(1)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坚持保护第一,注重保护运河沿线历史风貌、文化特色和自然生态;统筹兼顾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实现江苏运河文化的创意性开发、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立足江苏中运河、里运河、江南运河不同段落及徐州、淮安、扬州、无锡、苏州、高邮、盛泽等运河城镇的城乡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建设特色文化园区,打造特色文化品牌。(3)产业联动、融合发展。坚持绿色航运、现代物流、清水走廊相结合,推动运河转型发展;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促进运河沿线文旅融合发展;发挥旅游龙头带动作用,促进江苏运河旅游与演艺、休闲等融合发展。(4)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坚持规划引领与法律约束、政策扶持与市场主导的双向对进,推动运河文化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优化升级。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为重点,盘活存量,形成江苏运河生态保护、文化资源传承利用配置的良性结构。(5)两效统一、共享发展。坚持运河文化产业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协调联动,以社会效益为主,以传承运河文明、传播运河精神为使命,以文化惠民为目的,实现正确价值导向下的江苏运河文化带可持续发展。
3.2 发展战略
(1)文化引领牵动。通过运河生态文明的价值引领、人文精神的能动引领、产业转型的先导引领,重建沿线区域人与社会和自然的精神关系、精神秩序,建立一种协调和统一的文化生态关系,实现运河江苏段沿线城乡区域高质量发展。(2)文化项目撬动。通过研判环境报项目,优化环境引项目,招商引资建项目,做好平台聚项目,形成以工程、项目开启、落实、推动和加快运河文化带建设。(3)文化品牌带动。以“水韵”“书香”等特色为支撑,以“儒风汉韵”“千秋淮扬”“水韵江南”为主题,以文化创意相赋形,以文化体验为保障,通过文化引领、活动支撑、媒体放大、项目推进,建成淮扬、吴越、楚汉三大运河文化高地,打造“千年运河”文化品牌,形成运河文化产业与运河文化品牌互促互进的良性格局。(4)文化创意策动。以江苏运河文化为内容,以文化园区为孵化器,以创意、创新、创造为导向,通过创意人才的引进、创意主体的培养、创意载体的构筑、创意平台的搭建、创意空间的营造、创意环境的优化,让江苏运河文化走出历史、走出江苏。(5)城乡区域联动。在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协调下,以地方政府为主体,以企业为主角,以政策为保障,以运河及其相关产业为纽带,以旅游线路串联、文化品牌整合、企业兼并重组为手段,建构开放、联动的区域性运河文化发展机制。(6)创新政策促动。围绕运河生态修复、遗产保护、产业发展等不同领域,健全政策,通过政策系统化,实现全方位推动;围绕江苏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中长期目标,创新政策措施,通过政策系列化,实现递进式推动。
4 文化引领大运河江苏段多元价值空间重构的实践路径
沿线区域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重要指示批示为指导,积极落实《纲要》,加强运河生态保护修复,打造高颜值生态廊道,以运河生态文明助推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加强运河遗产保护,打造高品位文化廊道,以运河文化精神能动引领沿线区域社会经济内涵发展;传承利用运河文化,打造高效益经济廊道,以运河文化产业先导作用引领沿线区域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最终,通过展现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活化大运河流淌伴生的文化、弘扬大运河历史凝练的文化,彰显运河文化生态文明的价值引领、人文精神的能动引领、产业转型的先导引领,净化区域生态、活化遗产资源、强化沿线产业,形成美丽运河、魅力运河、活力运河,以生态为基础、生产为导向、生活为中心,三生联动,重建沿线区域人与社会和自然的精神秩序,建立一种协调和统一的文化生态关系,实现运河文化遗产与沿线名山大川、湖泊湿地相得益彰,推进大运河江苏段沿线城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图1)。
图1 后生产主义视域下大运河文化带多元价值空间重构思路
4.1 保护修复运河生态,重构人地系统,打造高颜值生态空间,以运河生态文明助推沿线区域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以可持续发展、文化认同等理论为指导,以保护为前提,以厚植生态优势为抓手,形成以运河为主轴的高颜值生态廊道。进而通过传播水生态价值,以生态文明前瞻引领,加快沿线转型升级,重构经济业态和社会生态,促进运河沿线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运河。
4.1.1 加强运河环境保护修复,促进沿线区域生态环境改善
(1)水生态治理。运河是流动的血脉,运河文化的生命在水,运河之美首先是水美[2]。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重点抓好控源截污,确保以大运河为主轴的沿线河湖水环境持续向好;沿线城市积极强化驳岸河埠修复、污水截流、管网改造、河道环境监控;运河沿线城市积极运用新的科技手段为运河生态保驾护航,运用手工、自动双重监测保护运河水质。通过清淤截污、加深河道、加强水环境治理等综合手段,让水清起来、活起来、灵动起来。(2)水环境治理。加强两岸生态治理,实施大运河沿线两侧自然及人文景观风貌整治提升工程,形成芦苇摇曳、杨柳成荫的优美盛景,打造优良生态、优秀文化、悠久历史交相辉映的绿色廊道。以国家水质良好湖泊保护规划为契机,以沿线8个设区市建成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城市为目标,结合“美丽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强化岸线开发整合和集约利用,有序开展沿线重要调蓄湖泊退圩还湖工作。(3)生态环境管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将运河两岸和湖泊、湿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纳入生态保护红线,依据《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等,细化分级分类分区管控措施,编制重点生态功能区准入负面清单,加快建设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信息平台,开展生态环境质量遥感监控全覆盖,强化大运河生态长廊区域空间管控。(4)滨河生态优化。在生态廊道沿线建设生态护岸和滨河防护林生态屏障。原则上除城市建成区(含建制镇)外,京杭大运河江苏段两岸各1 000 m范围内优化滨河生态空间,严控新增非公益性建设用地;实施滨河防护林生态屏障工程,在沿河两岸集中连片植树造林,形成岸绿水清景观格局,充分展现运河堤岸绿影婆娑之美、流域田园风光之美,建设令人向往的生态福地、美丽家园。
4.1.2 树立运河大生态系统理念,构筑区域功能性生态廊道
(1)生态格局构建。依据大运河江苏段体系特征,构建“一轴多廊多心多点”的蓝绿生态廊道体系。其中“一轴”指大运河线状主河道;“多廊”指与京杭大运河历史上和现状相连的河道水系,主要包括徐州黄河故道、大沙河、沂河,苏州的胥溪,扬州的通扬运河等;“多心”指微
山湖、骆马湖、洪泽湖、太湖等较大的湖泊湿地;“多点”指运河沿线相关的小型湖泊湿地、山地景观等。(2)区域功能性生态廊构筑。以“构筑高颜值的生态长廊”为目标,呼应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长江经济带战略、南水北调工程和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规划,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江淮生态大走廊南延北展,以运河为中心,以微山湖、骆马湖、洪泽湖、太湖、沂水、沭河、故黄河等为重点,厚植生态优势,构筑形成以运河为骨架,以运河支流及沿线湖泊、池塘、沼泽等湿地为两翼的大运河廊道生态系统,打造守护全省的清水走廊、安全走廊、绿色走廊,形成以运河为主轴的江苏省域生态安全屏障。
4.1.3 积极彰显运河航运文化,发展绿色航道现代物流(1)全面彰显运河文化。加大大运河江苏段港口发展历史、经验、传承的挖掘与整理。增加运河港口文化配套设施建设的投入,通过保护航运相关遗存、建设航运相关设施,彰显大运河航运文化,实现内河港口运营、生态、亲水与安全的有机结合,丰富文化环境和艺术美感。结合水上服务区和码头的改造项目,建设航运文化设施;结合徐州港、无锡港等沿线港口多式联运交通物流园和物流枢纽建设,布局展示展览客厅、设计参观游线,彰显各自运河文化特色和运河文化精神。(2)改善航运服务能力。对接《江苏省内河港口布局规划》《江苏内河干线航道网规划》,立足运河航运体系现状,积极推进干线航道网建设,打通主线瓶颈,确保主线千吨级船舶全线通航;加快提升支线航道等级;积极实施联通航道、分流航道达标进程,优化联通航道等级结构,构建“干支相连、通江达海”的航道体系;统筹徐州港、无锡港等运河港口建设,优化沿线港口布局。(3)发展绿色智慧航运。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内河港口作业区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生态修复,全面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推动绿色港口转型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内河港口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推进内河港口自动化、智能化建设。加强智慧港口、智慧船闸,推动传统“船流”向现代“物流”升级转型,提升航运服务质量。建成大运河两淮段、无锡城区段、苏州吴中吴江段等绿色生态航段,实现大运河干线航道水上服务区全覆盖。立足太湖、骆马湖、微山湖和大运河无锡段、扬州段等资源富集、水系良好地段,科学规划大运河江苏段水上旅游线路,积极稳妥推进运河旅游通航,使中外游客走近运河、感知运河。
4.1.4 发挥运河生态文明引领作用,促进沿线区域绿色发展
运河文明演进反映了人类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抗争自然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脉络,既是对历史文化的记忆,更对未来有着巨大的启迪引领作用。就文明角度而言,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信仰、文化、精神[11]。由于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尚未进入“生态伦理”境界,已严重制约可持续发展进程。因此,应加强弘扬运河生态文明,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构筑高颜值的生态长廊”为目标,统筹推进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着力打造水生态文化地标,讲好水文化故事,展示水风景魅力,传播水生态价值,打造体现江苏生态文化的长廊。进而以生态文明前瞻引领,树立生态意识,构建环境伦理,促进价值观念变迁,以生态保护修复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港口转型发展,通过修复自然生态,重构文化生态、经济业态,逐渐形成由环境生态、文化生态、产业生态、社会生态等多层级生态构成的文化引领复合带,彰显水与岸、河道与建筑、功能设施与文化景观的协调之美、整体之美,实现优秀文化、优良生态、优美环境的有机统一。
4.2 保护利用运河遗产,重构景观系统,打造高品位生活空间,以运河文化精神能动引领沿线区域社会经济内涵发展
以文化景观、旅游舒适物等理论[7]为指导,以传承为基础,以国家文化公园体系和运河文化标识体系建设为抓手,形成展现大运河江苏段风貌、凝聚江苏悠久文脉的高品位文化廊道。进而发挥运河文化的历史记忆、精神涵养和未来启迪作用,增强文化自信,提振地域精神,提升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力、内生力,促进运河文化自我发展和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内涵发展,建设古今交相辉映的魅力运河。
4.2.1 加强运河遗产保护,延续江苏运河文脉
坚持保护第一原则,依据大运河江苏段文化遗产活态特征,做好各类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系统性保护。(1)文物保护。加快开展运河文化遗产调查,加强运河遗产监测及整体性保护,实施遗产本体修缮、安全防范和环境风貌综合整治,依法规范遗产区内建设工程。(2)非遗保护。以传统工艺振兴和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为抓手,扎实做好非遗项目活态保护传承;以淮安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为平台,扎实做好非遗的展示宣扬。(3)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以资源挖掘和文化生态整体保护为导向,以相关保护规划为依据,加强对运河沿线1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3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聚落的整体保护,延续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与运河传统风貌有密切关系的古河道、古驳岸、古驿站、古城墙、古桥、会馆、古民居、古典园林等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古镇古村民间工艺、民俗活动、民间传说等,振兴传统手工技艺,留住历史记忆、守住城市之魂。
4.2.2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打造运河文化标识
(1)建设国家文化公园体系。抢抓国家文化公园试点机遇,按照彰显特色、错位发展原则,以核心展示园、集中展示带、特色展示点为载体,沟通融汇楚汉、淮扬、吴越等地域文化,以及水利、漕运、船舶、商事、饮食等文化形态,积极稳妥推进江苏运河文化公园建设,形成诗意的人居环境、独特的建筑风格、精湛的手工技艺、众多的名人故事、丰富的民间艺术、多样的民风民俗交相辉映的缤纷文化带。(2)打造三大运河文化高地。在运河特色城市建设基础上,立足江苏不同文化形态各具特色的民居民俗、生活习惯,挖掘淮扬、吴越、楚汉三大地域文化特征,遵循空间集聚、功能集成、融合发展原则,构筑大运河实体与地域文化伴生共荣的集中展示空间,打造形成三大文化高地。其中,吴越文化区打造形成以文化产业创意为导向、悠久历史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的运河文化产业创意示范区;淮扬文化区打造形成以里运河为主题的大运河文化带示范区;楚汉文化区打造形成以低碳生态发展为取向、汉源文化与运河历史交融发展的运河文化示范区。(3)打造多层次多元化运河文化标识。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准展陈、高水平管理要求,加快建设(中国)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运河水工科技博物馆,推进形成一馆多园联动发展格局。积极推进蔺家坝船闸、谏壁船闸等大运河航运文化标识规划建设,打造具有江苏特色的运河文化符号;因地制宜打造大运河—淮河入海水道立交、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等水特色景观,形成江苏运河区域性地标。
4.2.3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实现运河文化惠民
(1)建设运河文化遗产小道。在江苏运河城市和遗产资源丰富段的大运河本体范围内,以保护为前提,遵循历史路线,通过资源联通、公众参与,规划建设江苏运河文化遗产步行骑行小道,完善运河广场、滨河廊亭、亲水栈道、观景台榭及休闲娱乐等设施,满足群众需求,领略运河魅力。(2)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运河沿线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传承、教育基地;建设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传统技艺博物馆、民俗博物馆、饮食博物馆、传统音乐博物馆,形成一批代表运河文化形象的重点文化设施。(3)丰富群众性运河文化主题活动。组织举办并逐步打造行走大运河、大运河马拉松、大运河龙舟赛等群众性品牌活动,支持沿线城市开展大运河主题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弘扬运河文化。(4)实施文艺精品创作繁荣工程。深入研究江苏运河文化资源,不断挖掘大运河承载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创作一批反映江苏运河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特色文化的题材作品;以昆曲、锡剧、扬剧、柳琴戏等传统戏曲以及歌剧、舞剧等多元形式,打造运河文艺精品,推出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精品力作。
4.2.4 弘扬江苏运河精神,引领区域转型发展
创新与开拓源自地方文化的内在力量,因此地方发展需要地方精神文化力量的引领与推动[11]。运河文化带建设也不例外。(1)挖掘江苏运河精神。江苏运河精神具有南北差异性。清人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不可轩轾。”其指出苏州务实灵活、注重商贸,扬州追求雅致精致。徐州的户部山、广运仓则体现了徐州人艰苦卓绝治河护运和英勇不屈、勇于奉献的家国精神。(2)弘扬江苏运河精神。新时代,大运河沿线区域应立足历史文化底蕴,凝练城市精神,提振区域发展能动力量。其中,苏南段以吴文化为底蕴,具有柔刚并济、商农并重、崇教尚文、开放兼容的人格特征;徐州段以楚汉文化为底蕴,强调兼容并蓄、推崇中庸之道、重视读书育人、追求义利合一;淮扬段沿线区域发展得益于运河,富裕于盐渔,发展于交流,形成于融合,具有崇教尚文、追求闲逸、注重精致、移民宽容的文化性格。(3)创新江苏运河精神。由于地理环境的相对封闭性,农耕经济的自给自足性、科技教育的滞后性,以楚汉文化为底蕴的徐州运河文化敦厚有余、灵活不足。清末海运兴起及津浦铁路的贯通使淮扬地区失去交通优势,轻视实业的价值取向和消费奢侈的商业习惯使区域经济活力不足[2,11]。新时代,应充分发挥江苏大运河通江达海、双向开放优势,充分发挥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秘书处设在扬州的地理优势,促进大运河江苏段沿线与上海、广东等沿海地区乃至全球经济文化大交流大融合,在交流中互鉴、在互鉴中创新。
4.3 传承利用运河文化,重构产业系统,打造高效益生产空间,以运河文化产业先导作用引领沿线区域社会经济转型发展
以文化创意、文旅融合等理论为指导,以利用为导向,以文旅融合为先导,实现运河旅游+、互联网+、运河文化+之间的联动,加快运河文化从无形到有形、从历史到未来、从点到面、从运河本体到运河沿线的有机转换,辐射放大运河文化效应,促动沿线区域逐步形成产业新体系、发展新格局,促进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建设保护传承利用兼顾的活力运河。
4.3.1 实施文旅融合计划,促进沿线区域特色文化旅游规模发展
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原则,树立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和合共生理念,以无锡融创文旅城、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为抓手,以江南水韵、江南古镇、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等运河水工、漕运、园林、古镇为主体,积极寻找文化和旅游产业链条各环节的对接点,积极打造运河文旅品牌,科学布局文旅融合示范区,高水平建设一批高等级的文化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民宿、星级乡村旅游区,高品位打造运河文化旅游线路,促进文旅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和跨区域文旅融合[2]。
4.3.2 实施“运河旅游+”计划,促进沿线区域传统文化产业优质发展
依托大运河江苏段“水韵”“书香”等特色文化资源,立足徐州“大汉雄风、豪情运河”,无锡“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苏州“江南形胜地,东方运河城”等运河城市特点,通过创意转化、科技提升和市场运作,强势塑造营销“千年运河”文化品牌,促进文旅产品精品化、文旅产业发展优质化;以旅游万亿元产业为依托,着力实施“旅游+”行动计划,促进运河文化旅游业与工艺美术、演艺娱乐、节庆会展等相关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联动发展、一体发展,推进形成运河文化产业集群,推动特色文化产业有序集聚,形成一批集聚效应明显、孵化功能突出的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园区)。最终通过品牌塑造为引领,以文化旅游为龙头,以融合发展为导向,通过项目带动、品牌塑造、产业构建,实现运河沿线区域文化旅游、演艺娱乐、节庆会展、工艺美术、文博展销等特色文化产业优质发展、集群发展。
4.3.3 实施“互联网+”计划,促进沿线区域新兴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充分发挥互联网资源聚合、跨界融合、组织优化等多元作用,促进江苏运河文化与网络深度融合,实现运河文化资源及文化产业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以运河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推进数字博物馆、数字展示、创意经济发展;推进运河文化区域共享与区域联动,实现社会共享与文化惠民。最终,通过“互联网+”促进产业业态创新、众创空间营造、平台经济发展,实现江苏运河文化产业超常规发展。
4.3.4 实施“运河文化+”计划,促进沿线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以地域文化为底蕴,以运河文化为引领,以创意为导向,以运河城市、运河古镇为载体,以运河文化+城市、运河文化+农业、运河文化+工业等为手段,以创意设计、工业设计等为中介,以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新型工业、乡村振兴等为抓手,以技术、资本相驱动,以产业融合为路径,着力推动“运河文化+”跨界融合,充分发挥文化渗透、引领作用,不断丰富产品内涵,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业态,推动大运河沿线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5 文化引领大运河江苏段多元价值空间重构的保障措施
5.1 加强普查摸底研究,夯实运河文化引领空间重构的科学基础
立足江苏大运河研究院及其分院,完善形成“一院多中心”研究架构,加强运河文化系统研究,加强运河文化理论研究与价值阐释,加快形成内涵丰富、外延宽广、引领全国的运河学[8];积极稳妥推进大运河江苏段文化资源挖掘普查工程,通过文化资源普查、考古挖掘,尽快摸清家底;利用大数据、云平台、互联网,建立大运河江苏段文化资源库。围绕“一院一库一工程”,全面加强江苏运河文化普查研究工作,为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夯实基础。
5.2 加强相关规划衔接,筑牢运河文化引领空间重构的刚性保障
围绕落实国家《纲要》,立足江苏作为运河大省、运河之省省情,依据大运河核心区、拓展区、辐射区划分,构建“11685”规划体系,即《大运河江苏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规划》“1+1”总体规划,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价值弘扬、河道水系治理、现代航运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文旅融合发展6个省级专项规划;运河沿线8个设区市按照“两规合一”要求编制实施规划;拓展区、辐射区5个设区市对接国家、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规划制定战略协同、专题协作规划。
5.3 健全创新沿线区域合作机制,壮大运河文化引领空间重构的发展合力
在大运河文化带“文化共同体”顶层设计[1]基础上,借鉴“功能区”概念与理念,依据文化本底特征及其遗产性质和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要求,统筹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大运河文化带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4类文化主体功能区,形成分类与分级、保护与开发有机融合的发展架构。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动态开放、因地制宜、规范有序等管治原则,积极探索基于“双层(省、市)制多中心(8个运河城市)”的管治架构,推进运河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12]。
5.4 完善创新沿线区域管理体制,营造运河文化引领空间重构的全新环境
建立健全地方和国家层面的运河保护、传承和利用的法律管理体系,实现依法依规管理。通过实施区域性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人口管理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等,实现江苏运河沿线不同类型文化主体功能区的分区分类科学管治。不断完善河长、湖长、断面长“三长一体”同步实施机制,完善稳定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明确责任主体,实现积极主动管理。
6 结语
后生产主义明晰了大运河发展的新阶段,文化引领明晰了后生产主义时期大运河发展的新取向,“三生”空间重构明晰了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维度,这些探讨形成对大运河文化带时空发展的初步宏阔认识,试图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及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下一步,时间维度上,亟需融合绅士化等理论,深化后生产主义时期大运河文化带演化过程、景观特征、驱动机制等研究;空间维度上,亟需立足地方性等理论,基于生态基底、文化底蕴、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明晰大运河核心区、拓展区、辐射区的建设重点和不同段落的主体功能,实现沿线区域联动发展与特色发展。同时,随着《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规划》实施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如火如荼推进,亟需从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科学建构指标体系,进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效评价与推进机制研究,以明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水平、质量、效率、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