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客家文化在南粤古驿道中的可持续性发展思考
——以发展粤东客家陶瓷艺术品为例

2021-11-19熊青珍杜庆锟

江苏陶瓷 2021年1期
关键词:粤东驿道潮汕

熊青珍 杜庆锟

(广东财经大学,广东510320)

南粤古驿道不仅是广东地域历史文化的投影,也孕育出了许多具有特色的艺术品。 南粤古驿道主要六条线路(粤北秦汉古驿道线路、北江-珠江口古驿道线路、东江-韩江古驿道线路、潮惠古驿道线路、西江古驿道线路、肇雷古驿道线路)之东江-韩江古驿道线上记载了客家迁徙之路、潮客贸易之路。 其中东江-韩江古驿道线路的韩江段是以客家文化、潮汕文化、 海洋贸易文化、 宗教文化等为特色的贸易之路。 这线路上呈现出许多珍贵的产品,如粤东客家地区的高陂日用瓷和潮汕艺术瓷都蕴含着不同的美学价值,体现了南粤古驿道文化的核心风貌。 潮汕艺术瓷融入了潮汕地区人们的文化特征和美学观念,把潮汕特色手工艺如剪纸、 木雕、 潮剧的元素集于一身,描绘历史上各宗教信仰在潮汕交融的画面,述说着潮汕人民对精致素雅的品质追求, 开拓了潮汕地区对外贸易交流的道路, 用艺术品定格着潮汕地区的人文故事。 粤东客家地区目前也是我国出口陶瓷产区之一,其陶瓷产业对外的贸易额一直创造新高。基于对城市多元文化的交融发展, 作为南粤古驿道中具有客家特色的陶瓷可持续发展应重视补短板,借鉴潮汕艺术瓷的风格,完善自身产业体系,完善文化遗产基础数据, 尤其在如今数字化时代一方面利用设备升级降低艺术瓷制作成本, 让陶瓷产业能在愈发严格的环保政策下降低原料成本和环保税,也立足于历史悠久的本土客家文化底蕴, 以树立特色品牌文化,增强陶瓷的品牌附加值,同时,紧跟互联网的数字变革风潮来进行数字化展示、交流与贸易,借互联网弘扬粤东客家陶瓷艺术瓷工艺之“道”。

1 精读毗邻的“中国瓷都”——潮汕艺术瓷承载着潮汕人文思想

粤东客家地区的主要产瓷区高陂、 光德与潮州毗邻,而潮汕是“中国瓷都”,其艺术瓷是潮汕地区工艺、文化、历史、信仰的结合体,而其中“通花瓷”和“瓷塑”是潮汕艺术瓷最著名的两个种类。 “通花瓷”和“瓷塑”可以说是艺术瓷工艺美术精华的浓缩,两者分别述说着潮汕地区“精致”与“素雅”的审美思想和形式美法则, 也作为潮汕知名工艺品一直助推潮汕艺术瓷产业走出潮汕、走向世界。

1.1 “通花瓷”透析着潮汕文化对“精致”的讲究

精致是潮汕人对生活的追求, 也是潮汕艺术瓷的审美追求。 潮汕地区在古代移民潮稳定后迅速繁衍,但是地少人多、农业资源不足等生存压力笼罩着潮汕地区先民, 从古到今无论是经商还是教育领域竞争都特别激烈, 从而培养了潮汕人注重细节的做事态度,形成了潮汕特有的“精致”审美。 著名的枫溪通花瓷是潮汕艺术瓷“精致”的地域性工艺品体现,受“精致”文化氛围影响,通花瓷把精致贯穿到整个设计制作流程当中, 从题材构思到坯体塑造再到釉色搭配都经过精心考虑, 镂空透雕工艺的精细更是享誉世界陶瓷界。 通花瓷结合了潮汕木雕传统雕贴、镂空的技法,把人物、动植物镂空雕贴在瓷坯上,再加上细微至每个孔的釉彩, 将绘画装饰与雕刻形状和谐地在坯体上融为一体,造就出精巧雅致、秀丽华美的瓷器,成为最具潮汕“精致”文化特色的地域瓷器品种之一。 而通花瓷的镂空效果吸收了潮汕木雕的镂空和透雕的表现形式, 创造了一个多层次复合空间于胎体中,利用空间主次突出主体物,在光的照射下整体晶莹剔透。 常见瓷花寄贴于通花之上,或丛生于通花之中,通花靠瓷花装饰,瓷花靠通花扶持,在立体的镂空坯体上展现了立体抽纱效果, 成为艺

1.2 “瓷塑”呈现出潮汕文化对“雅致”的追求

潮汕瓷塑, 特别是人物瓷塑对作品蕴含的素雅格调颇有讲究。 已故著名陶瓷艺术家高永坚在“陈钟鸣、吴维潮瓷塑联展”的序言写道:“当有我粤鉴藏家誉石湾的艺术陶器似苏东坡挟铁琵琶弹唱大江东去豪迈又洒脱,我谓潮汕瓷塑似潮乐中掺‘二弦’拉奏平沙落雁细腻又文静。 ”高先生文采斐然地道出了潮汕瓷塑的雅致。 潮汕瓷塑在造型方面也讲究“素雅”,其整体造型也少有突出整体形体的部分, 让视觉上一体性的形体体现一种简约秀雅的气质。 在刻画方面特别讲究“素雅”,有别于“石湾公仔”营造大转折面与利用粗细多变的线条塑造以增加作品的立体感和冲击力的审美特征,潮汕瓷塑追求简洁的线条美感,尽量免去大转折面以减少光暗面的对比度, 达到弱化作品体积感的目的, 让作品整体看上去呈现出一股素雅的韵味。 在釉色搭配方面也讲究“素雅”,也有别于“石湾公仔”对色彩鲜艳釉色的搭配运用,潮汕人物雕塑瓷重视釉色色调的统一, 且考究饱和度的朴素以体现出瓷质的晶莹洁白, 匠人们尽量避免对比强烈的釉色搭配, 而是根据瓷雕形象选用色调协调的釉色搭配, 避免一块颜色的出彩而影响了作品整体的素雅。 潮汕艺术瓷承载着潮汕的人文思想,作品赋予的审美思想和形式美法则, 有利于粤东客家陶瓷文化艺术品在发展中补“短板”。

2 扩容潮汕艺术瓷广纳外来百川文化理念

2.1 潮汕艺术瓷装饰造型“融汇”佛、道、儒三教共存的题材

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建开元寺后, 佛教在潮汕得到广泛传播,潮汕也成为南方的佛教与佛学中心,一个与佛教密切相关的城市, 必定会对其手工业审美特征产生影响。 潮汕人崇尚佛教也表现在历代潮汕窑的瓷器上,把宗教文化反映在陶瓷造型和装饰上,因而就出现了宗教文化瓷。 观音、达摩、罗汉、和合二仙、南极仙翁、菩提、忍冬和莲瓣,成为常见的题材。潮汕古窑出土的不同时代的青白釉莲花碗、莲瓣炉、卷草纹盏,白釉瓷佛、观音立荷像等,就是潮汕人崇尚佛教在陶瓷艺术中的反映。 如其中观音像立于荷花叶片之中手执如意, 颈戴细圈, 整体形象平和安详, 这与当时潮汕希望借助信仰佛教对吉祥平安追求的民间思想具有很多共性。 除了佛教之外,中国本土宗教道教也对潮汕文化保持影响, 艺术瓷题材也常见八卦、八宝、五大家仙等有鲜明的道教色彩的元素,麻姑献寿、庄周梦蝶、八仙过海等道教题材故事常见在瓷板画、瓷塑与日用瓷当中。 佛、道两教在潮汕陶瓷的历史上由古至今长盛不衰, 而儒家文化也对潮汕文化影响深远,对于“雅致”的追求一部分就源于儒家思想。 可见, 潮汕艺术瓷装饰造型有融汇佛、道、儒三教共存的题材特色。

2.2 艺术瓷装饰造型被“融入”西洋纹饰的艺术形式

潮汕艺术瓷装饰纹样也受到西洋文化的影响。最早在唐代,各国在华夏大陆贸易往来开始兴盛,文化交流的频繁让潮汕艺术瓷已经开始出现西洋风格的动物形态与人像,以此来适应西方市场的需求。 在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日渐繁荣,给潮汕带来了西洋文化之余也给艺术瓷传入西式纹样, 丰富了艺术瓷纹饰的发展。 在出土的潮汕艺术瓷中可见也有很多古希腊众神的故事题材装饰,也常见有一些骑士、公主、西式人头像、西洋狗等欧洲古典故事为题材的装饰,还有带阿拉伯文字的瓷钵瓷、伊斯兰纹饰的几何图案等装饰元素。 潮汕艺术瓷作坊适应西洋市场需要不断丰富艺术瓷的装饰题材已经成为潮汕艺术瓷拓宽市场的重要手段。 如今,潮汕仍然大批量生产西洋风格艺术瓷销往世界各地, 直接带动了潮汕地区的经济发展。

3 深挖客家文化在古驿道文化遗产治理中的方式、方法

粤东客家陶瓷在南粤古驿道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可借鉴潮汕艺术瓷艺术品在文化上、造型上、色彩上呈现出不同的美;另一方面,可立足于历史悠久的本土文化底蕴, 树立特色品牌文化并增强品牌附加值, 紧跟互联网的数字变革风潮来进行数字化展示。

3.1 加快技术革新,落实绿色设计以降低制作成本

随着原料成本不断升高以及环保政策的日渐严苛, 提高设备技术以绿色发展是粤东客家陶瓷必须经历的一场生产改革。 陶瓷生产在规划创意园、工业园等一系列扩大规模生产的同时, 也应该坚决把环境因素考虑进去。 响应国家 “煤改气”、“煤改电”政策,引进相应的低耗能、高效率、无污染的设备是大势所趋。 实施“煤改气”技术措施以及节能环保,以在原料加工工序采用天然气代替较普遍使用的水煤浆,如采用“煤改气”后不使用燃煤,消除烟气SO2排放、 降低燃烧过程粉尘排放, 减轻了环保设备的负担。 厂区取消了燃煤堆放仓储、煤气站、煤渣堆放场地,减少了陶瓷企业的用地面积。 同时也应该为添加剂、釉色原料、制瓷机械等制瓷配套产业做好配套,在绿色发展中降低成本。

3.2 立足本土文化,培养品牌文化以提升品牌价值

粤东客家陶瓷产业需要用品牌来述说陶瓷从开始生产到商代,及随着丝绸之路贸易走向世界,需要把那些雕刻精美的客家建筑、形象生动的木雕、融合中西的装饰纹理作为历史人文背景, 进一步打造品牌形象,坚持传承品牌核心文化,同时创造一种收藏审美引领收藏风。 古代和民国艺术瓷收藏品数量是固定的, 但现代高端陶瓷收藏品市场的眼光受到文化、工艺的特点影响,要进一步拔高品牌地位,增加品牌附加值。 如高陂釉上彩原与潮州“潮彩”十分密切、用料相同、技法相近等优势基础上,增强故事的精彩性与高度, 形成有价值文化遗产的基础信息产品。

3.3 借力互联数字变革,创新营销以弘扬作品精华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互联网贸易、互联网跨界、 互联网交流等对于文化产业发展越来越至关重要,互联网的便利性不言而喻,因此也催生出了三维浏览、网络直播带货等产业。 在这种大环境下,粤东客家陶瓷艺术产业需要制定健康商业生态系统:网络营销方面需要加强对客家文化的宣传, 做到线上沉浸式体验,以及通过地区美食、建筑、景点等特色文化产物为吸引点跨界宣传,做到用文化附属产品,用文化助推销售,讲述陶瓷与它们千丝万缕的故事,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造出身临其境的体验是数字化时代展示方式的一种趋向。

南粤古驿道作为古时连接南粤地带与北方中原地区的重要商道, 是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发展所需要的宝贵资源。 粤东客家陶瓷发展找准定位,找到艺术产品与现代社会发展的接口, 把艺术产品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与时下的流行元素相结合, 并透过探究邻城潮州陶瓷的“精致”与“雅致”,扬长避短,在更高起点上贯彻新发展理念与国际潮流接轨, 提升材料、工艺及画面的语言故事等的独特性,才能更有效地挖掘客家文化在古驿道文化遗产中可持续发展的新征程。

猜你喜欢

粤东驿道潮汕
《春暖花开:书籍设计》《粤东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实践研究:文遗复兴,梅州好礼》
古道
潮汕牛肉火锅
走进古驿道开展环保宣传
行走在驿道上
舌尖上的潮汕美食
潮汕火锅怎么牛
我的潮剧梦
粤东LNG浮仓项目市场分析
贵州古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