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1-11-18易佳丽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9期
关键词:动手能力小学美术培养策略

易佳丽

摘要:新课改下,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前提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小学生初入学校时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并且思想不成熟,需要教师来引导,所以,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黄金时期。美术课作为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课程,教师应该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机会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动手能力;培养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教学目标从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体系转变成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学目标发生了变化,那么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应该适当地进行改变。小学美术作为小学教育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动手能力的强弱已成为衡量学生的标准之一,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展开讨论。

一、当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美术学科不受重视

在小学教育中,一些学校只将主科作为主要讲授学科,对美术、音乐这种副科不重视。同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为了保证升学率,美术课被其他科目教学替代,无法发挥美术教学的作用。这种情况下,美术课程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家长、老师和学校不重视,所以,对美术学习,所有人都没有积极性,以至于美术课的作用和价值无法发挥出来。要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就应该重视美术学科,才能发挥出美术课在教学中的价值。

(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身的思想。在课堂上,教师不应该盲目地传授知识,而是需要将课堂设计得更加丰富、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并且不善于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所以,教师应该设计有趣的教学来树立他们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教师不应该一味地传授知识,而是需要将课堂设计得更加丰富、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帮助学生学习。小学生天真,想法简单,好奇心强且想象力丰富,美术课程最需要的就是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学生保持长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良好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画或者播放画画视频,将教学内容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视觉、听觉的直观感受,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想要动手画画的欲望,这样持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善教学环境。

(二)改变教师群体的教学观念,提升教师整体专业素养

针对部分教师不重视学生这一问题,学校可以邀请主管部门教研人员来学校开展讲座,向教师普及我国改革的主要理念,或者是外派教师去其他学校进行参观与学习,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变。提高小学美术教师的个人素养,促进他们观念的改变,对于推进国家教育改革有着极大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接受美术教育和整体素质水平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激发小学学生作为课堂中心人物的主体意识,树立小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利用教学环境的各种资源和小学生这一阶段所具有的丰富的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来确保每个学生的兴趣得到延伸,天赋得到体现,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作品类型,以此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

(三)增加实践课程,鼓励学生实践操作

实践出真知,通过参与实践,学生不仅能提高动手能力,还能增强团队意识和参与意识,同时在实践中获得成功也会让学生喜欢手工创作这一过程,因此,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除了教室,校园也可以作为学生的学习环境,通过进入自然环境,可以为学生带来新鲜感,这时候教师可以进一步鼓励学生进行绘画和动手,进一步增加学生的主动性。3.利用手工制作课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美术教师必须开设手工课。在教学过程中,手工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手工操作中增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掌握美术知识,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锻炼学生脑力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比如,设计一节“变废为宝”的课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搜集废旧物品,然后利用废旧物品设计一些新的物品,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来之后,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对学生的创意作品进行表扬并要求学生发表创作的意图,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手工课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提高課堂教学有效性。在此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制作过程,动手能力得到增强,同时变废为宝的过程就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

(四)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计划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使学生产生与课程所学知识有关的情绪及体验,从而便于理解教材知识,发展学生心理机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将枯燥的理论知识更加生动、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加深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另外在美术创作中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想象力,活跃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率。比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配音或者角色扮演,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小学美术教师应该主动地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列为教学目标,并通过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做好充分的护航工作。教师群体可以采取更符合自己学校教育环境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茂翠.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20(24).

[2]李一萍.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分析[J].教育,2020(12).

猜你喜欢

动手能力小学美术培养策略
动手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