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存于“巨人的肩膀上”的被子植物

2021-11-18张靖轩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1期
关键词:生态经济

张靖轩

摘要:附生杜鹃是一种依附于宿主植物而生长的维管束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西北部的高海拔地区,附生杜鹃的这种特殊习性,使其具有生态功能、生物指示功能、经济功能以及美学文化功能。本文首先介绍了附生杜鹃的基本特征,随后在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附生杜鹃的主要功能。

关键词:附生植物;附生杜鹃;生态经济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1-316

一、前言

附生植物是自然界植物分类中一种特殊的植物,它是生长在宿主植物之上,不需要从宿主身上吸取养料,能够光合作用的植物。宿主只是给其提供一个生产的地方和环境。附生植物主要从空气、降水以及落在附生地点的土壤灰尘中获取生长必须的养分,一般不会对寄主造成伤害。附生植物分为维管束附生植物和非维管束植物,非维管束附生植物的代表有地衣、苔藓等,维管束附生植物主要有种子植物和蕨类等,本文所研究的附生杜鹃就是一种附生维管束植物,由于附生杜鹃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因此受到了人们的重点关注和研究。

二、附生杜鹃的基本特征

由于本文所研究的附生杜鹃主要是一种维管束观赏性附生植物,因此本章所描述的基本特征是观赏性附生植物的特征。

2.1基本信息:附生杜鵑属于灌木植物,植株高度在1-3.5米之间,附生杜鹃的幼枝细长绿色,有褐色或褐红色腺鳞,老枝灰色,鳞片渐脱落。叶片主要为椭圆形,生长在枝条的上半部分。花序顶生,有花2-3朵,伞形着生;花冠长7厘米左右,有芳香味,呈现出宽漏斗状,花白色带淡红色晕。蒴果长圆状卵形。花期4-5月,果期5-11月。

2.2分布特征:附生植物由于主要生长在宿主之上,因此其根部一般都暴露在空气中,所以影响附生植物的分布格局中的关键因素就是温度和降水量,宿主所处环境不同会造成附生植物分布群落的差异。附生杜鹃喜凉爽湿润的气候,对光照有一定的要求,由于这些因素的制约,它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西北部的高海拔地区,同时在缅甸北部的高海拔山区也有所分布[1]。

2.3生长习性:附生杜鹃不能适应酷热干燥的环境,喜凉爽湿润。土壤要求疏松、湿润,同时富含腐殖质的酸性土壤,也能够在弱碱性土壤下生存(PH值在7-8之间)。杜鹃对光照也有一定的要求,生长过程中不耐暴晒,环境中应有落叶乔木遮挡烈日。适宜生长温度为15-20℃。附生植物主要生长位置为宿主枝干的分叉点以及容易保存水分的枝干,这些地方比较容易堆积空气中的尘土为生产提供养分,同时树皮较为粗糙不容易被风吹走。附生杜鹃作为一种典型的附生植物,其生长位置与其他附生植物类似。下图1就是附生杜鹃的典型生长位置,

三、附生杜鹃的功能

3.1生态功能

生态功能是附生植物功能效益中最重要的部分,附生植物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甲醛等污染物的功能,并且附生植物依附于宿主表面,可以减少外界环境对宿主的伤害,并且附生植物还可以促进小生态中养分和水分的循环,有利于宿主的正常生长。同时宿主和附生植物还可以为森林的生态多样性提供巨大的帮助作用。

3.2生物指示功能

由于附生植物的这种依附性,使得其没有发达根系,因此相比于陆生植物来说,附生植物对于环境的细微变化感受更加明显。附生植物对于的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氮污染、酸雨、气候变暖及重金属等污染具有较为明显的生物指示功能,因此可以通过观察附生植物的生长情况来判断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变化情况。

3.3观赏经济功能

附生植物作为一种园林植物拥有巨大的经济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当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居住景观的营造,园林植物景观行业蓬勃发展,对于园林植物的需求与日俱增。而附生植物作为具有独特观赏效果的植物,市场前景和规模都在逐步扩大。同时附生植物营造的优美景观还能为商业或娱乐活动带来更大的附加经济价值。附生植物的巨大经济功能使很多不法分子违法违规进行野外盗挖活动,这种行为使野外附生植物生存情况急剧恶化,甚至很多附生植物以难觅踪影。例如附生杜鹃已经处于易危(VU)级别[2]。

3.4美学文化功能

杜鹃花被誉为“花中西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诗人赞美杜鹃,不仅如此,杜鹃全株皆可入药,有行气活血、补虚、治疗内伤咳嗽等功效。同时附生杜鹃还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以图1中的附生杜鹃为例,附生杜鹃生在在略显萧条的大树分叉处,黝黑的树干,黄褐色的树叶与怒放的白色杜鹃花形成强烈的反差,这种反差有一种傲然独立的美,同时也蕴含了枯木逢春的新生美感,这种美学特征也是其观赏和经济价值的体现。

四、结语

附生杜鹃作为一种特殊的植物生存形态,主要是依附于树木等宿主,在树木的分叉处生长。由于这种特殊的生长习性,具有较大的生态功能、生物指示功能以及经济功能等,近年来由于无休止的盗挖行为,野外附生杜鹃已经极为稀少,虽然国家将附生杜鹃列为易危植物,但由于执法难度较大,依然存在不少盗挖行为。希望国家相关林业保护部门,加大对于违法采挖附生杜鹃行为的打击力度,为自然界保留这种生存在“巨人肩膀上”的植物。

指导教师:李瑞

参考文献

[1]徐海清, 刘文耀. 云南哀牢山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附生植物的多样性和分布[J]. 生物多样性, 2005(02):137-147.

[2]余雪杰, 盖志毅. 全球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更新[J]. 生态经济(中文版), 2016, 32(11):6-9.

猜你喜欢

生态经济
安徽省生态经济发展状况评价
沈阳卧龙湖区域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发展贵州生态经济
基于生态经济的城市体育市场构建
南昌市新建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经济建设探讨
美丽左右江革命老区生态经济建设研究
文化自觉与海南绿色崛起的关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