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无人机在武警部队遂行任务物资保障中的应用

2021-11-18洪燕群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0期
关键词:配送武警部队无人机

洪燕群

摘要: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后勤领域,在未来物资保障中将起重大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武警部队遂行任务时的物资需求特点,强调了加强无人机物资配送研究的必要性,再从外部环境和优点两个方面对无人机物资配送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明确了无人机适用的时机,为无人机在未来武警部队遂行任务物资配送保障提供参考。

关键词:武警部队;遂行任务;无人机 配送

近年来,我国无人机技术迅猛发展,军地都加快了无人机配送领域的应用研究。研究武警部队遂行任务物资保障无人机配送的应用问题,对提高武警部队军事物流发展水平和物资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武警部队遂行任务物资需求特点

武警部队遂行任务时,物资与平时常规状态下的物资需求有着很大的区别。

物资需求量急剧增加。任务部队遂行的任务绝大多数时间要求紧,通常必须第一时间到现场,致使物资准备时间短促。在行动过程中,不仅要保障任务分队的物资,也要对事发区域内的群众、支援行动的友邻单位、地方政府提供部分物资保障,使得物资消耗会急剧增加,增加了保障任务难度。后勤保障是否及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行动的胜负,在遂行任务的情况下,应急物资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准备工作,并到达指定地点展开保障,非常讲究时效性。因此,后勤保障力量应具备快速反应的综合保障能力。

(二)物资需求种类繁多。武警部队担负的任务类型多、区域广,执行不同任务对物资需求也不尽相同。与平时相比较,部队遂行任务时所面临的突发情况随机性强,消耗和需求的物资种类将无法精确预测,为保障整个任务行动的顺利执行,后装保障力量需相应地准备更多种类的物资器材,而且要更加重视物资保障的匹配度,尤其是特种专用物资供应,以满足各类型任务的需要。因此,后勤保障力量需要具备不间断、连续作业的能力。

(三)物资质量要求更高。武警部队遂行任务过程中千变万化,任务持续时间会超出预期,任务环境可能随时转换并可能不断恶化,这不仅要求物资数量要满足需求,还对物资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执行紧急任务时,后勤保障力量需具备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二、武警部队遂行任务物资无人机配送的可行性分析

武警部队遂行任务物资无人机配送是新课题,下面分别从外部环境和优点两个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

外部环境有无人机配送经验可借鉴

近年来,无人机配送在国外已有较大发展,美军于2011年率先使用无人机进行战术后勤补给,以色列的出口型垂直起降无人机“膺鹦”可以担负物资补给任务,韩国计划从2024年起开始创建无人机配送部队。外军无人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我军开展无人机物流领域探索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借鉴。

地方无人机物流快速发展,助推军队无人机配送的应用。2017年以来,顺丰大型无人机首次试飞,疫情期间使用无人机配送应急药物等。未来几年里,无人机将逐步形成干线级、支线级和末端级的三级配送体系,并有可能在通用航空、货运航空等领域替代有人机。在此条件下,军队开始探索无人机在军事物流补给中的运用,并与多家军民融合单位联合开展无人机配送演练,分析战时物资无人机配送可能面临的各类情况,加速了推进军队遂行任务物资无人机配送的应用进程。武警部队组织了高原地区运输无人机保障试点,在物资配送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二)无人机配送优点分析

无人机具有速度快、无人化和空间突破性的特点,因此,无人机配送具有以下优点:一是能实现精确高效保障。当无人机接受到配送指令时,迅速通过智能指控算法,及时避开威胁因素并合理规划最短路径,保障物资按时送达任务需求点。而且无人机的起降方式灵活,可以直达诸如战斗班、抢救组等最前线需求基本单元,实现从后方仓库到“散兵坑”的定点保障。二是能实现连续性作业。当前配送型无人机多数是旋翼小型无人机,系统简单易操作。当无人机技术广泛使用后,可以批量生产制造无人机,在遇到物资需求量较大的保障时,可以通过无人机的连续作业满足需求。三是能实现零伤亡率。无人机几乎不受地面交通设施影响,起降方式比较简单,起飞方式多样,而且对环境的要求低,能够在恶劣的战场和自然环境下顺利完成物资配送并实现人员“零伤亡”。四是实现保障效益最大化。当前,有人机生命周期80%都消耗在飞行员的训练和试飞上,而数十架无人机的操作简单快捷,只需要两个操纵员通过适合的算法和监控就能实现应用。而且当无人机智能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实现物资自我装载、运输、卸货,自我返航等功能,这大大降低了物资配送成本,实现了物资保障效益最大化。

三、武警部队遂行任务运用无人机配送物资的时机

基于武警部队遂行任务时物资需求特点和无人机配送的可行性分析,武警部队遂行任务适用无人机物资配送的时机主要有四种。

(一)遂行反劫持行动时的物资配送。武警部队遂行反劫持行动时,通常以小分队、班、排等形式行动,参战人数较少,分散在任务现场的各个位置,每个行动小组所需的油料、弹药、给养、药品等的总量相对较小。如果采用人工或者有人驾驶运输机进行物资的配送,不仅无法及时把物资精准配送到各个分散的任务点,而且容易引起劫持分子的注意,造成行动的失败。无人机可同时对多个任务分队进行物资配送,能够实现物资由保障基地直达任务点,及时满足任务前沿分队的紧急需求,既节约了运成输本,又降低了风险。

(二)遂行恶劣环境条件下任务的物资配送。当武警部队在高原高寒、边疆海岛、自然灾害等复杂恶劣环境下遂行任务时,物资前送受地形、气候、环境的影响极大,当重要的道路、桥梁等受到自然灾害破坏时,采取传统陆路运输很难将需求的物资器材按时送达任务地域,只有依靠空中投送方式。而有人驾驶运输飞机对飞行环境要求高,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强行飞行容易遭遇故障,安全风险较高。而无人机可以根据运量、运次灵活确定机型,做到运载物资量与机型的精确匹配,降低受损概率。

(三)遂行抢险救援任务时的应急物资配送。当武警部队遂行抢险救援行动时,主要应用于关键时节、关键地域和关键行动。如在地震、核生化污染地域、新冠疫情爆发地域等。这些地区往往成为与外界隔绝的地区,急需一些生死攸关的物资,如药品、生活物资等。无人机可以代替部队实施物资保障,无人机能够到达航空器无法着陆或者无法空投的地方,还可以利用无人机进入灾区、核生化污染地域、疫区,搜寻幸存者和感染者,并将其急需的药品和生活物资及时送到灾民手中,精确完成重量小、价值高的物资配送任务,既提高了配送效率,又保证了人员安全。

(四)遂行海上维权任务时的物资配送。当前,海警总队的舰艇物资保障方式主要是依靠码头实施固定补给。当海警总队遂行海上维权任务时,距离码头较远,急需的油料、医药品、维修器材等物资,舰艇无法立即返航停靠码头实施补给,如若利用直升机运输物资,易遭受敌攻击,安全风险大。无人机相较于码头补给和直升机运输两种补给方式,具备远超于码头补给的时效性与便捷性,又兼具直升机运输没有的高安全性,在未来海上维权物资补给中具有极强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蒋宁、熊振伟、王丰.无人机在军事物流中的应用探讨[J].后勤技术,2016(4):48-50.

[2]刘正元,王清华.战时军队物资保障中無人机配送的应用[J].军事物流,2020(8):128-132.

[3]李绍斌、姜大立、付高阳、徐 莱.战场物资无人机配送研究[J].国防科技,2019(6):98-103.

[4]王凤美.我国末端配送中应用无人机的SWOT分析[J].物流技术2018(4):128-131.

猜你喜欢

配送武警部队无人机
八点读懂改革后的武警部队
中共中央决定调整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领导指挥体制
中共中央决定调整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领导指挥体制
武警部队明年起归中央军委建制
浅析Flexsim软件在高职配送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无人机配送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苏宁易购物流配送的优化方案设计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一种适用于输电线路跨线牵引无人机的飞行方案设计
浅谈我国电商环境下的物流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