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元素融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2021-11-18王业军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课程,同时也是山东省精品课程、校级一流课程。该课程以“人”为核心,教学内容围绕选人、用人、育人、留人展开,团队教师从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评价四个方面精心融入思政元素,聚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有道德情操,有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思政元素;课程考核;人力资源管理
1.课程思政目标
基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考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特点,紧扣2个主线,即显性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主线、隐性的润物细无声思政教育主线,实现知识、能力、价值观三维一体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目标:将中国传统人力资源经典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切实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转化为新时代“招聘什么样人,如何招聘人;培养什么样人,如何培养人;使用什么样人,如何使用人;考核什么样人,如何考核人;激励什么样人,如何激励人”的知识体系、思想体系、方法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树立学生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课程特点
(1)融合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指导思想中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的宗旨、管理制度、选人用人标准对照讲解,使学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和意义,同时在“人力资源管理”加以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同样也适用于企业:企富民强,企业发展好,员工才会有更高的收入;企业民主有利于增加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之一,而劳动关系和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有很高的契合度。“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也是企业选人、用人、育人的基本标准。
(2)融入课程育人理念,科学设计教学目标。课程团队对标新形势新要求,改变已往重视“知识和能力传授”,忽略“价值引领”的做法,把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作为“三维”目标之一,让学生树立大局意识、前瞻意识、竞争意识、担当意识、责任意识、自我激励意识、团队合作意识。
(3)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规划上,课程团队按照模块组织设计教学内容,围绕工作任务重构教学过程及环节,形成了“知识点十思政点十实践点”教学模式。通过胜任力素质模型的教学,培养学生担当意识、责任意识;通过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通过员工招聘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公平意识、竞争意识。
(4)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注重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
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特色各异,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每一教学模块选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人力资源规划(调研分析法)、工作分析(社会调研法)、员工招聘(业务模拟法)、员工培训(角色扮演法)、员工职业生涯管理(讨论法)、绩效管理(案例教学法)。同时,以项目式任务驱动教学法贯穿每一教学模块,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主动学习、分析、讨论并形成成果,助力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实现。
(5)深思细研顿悟,考核评价中渗透思政元素。
采用结构化考核方式来进行: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兼顾“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三方目标的考核。每模块都引入相应的价值观测点,评估引入课程思政后的成效。
3.课程评价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建设注重考核的全程化。采用结构化考核方式来进行: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兼顾“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三方目标的考核。第一,加大平时考核的比重,不仅要考核出勤情况,而且要考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团队协作情况等;第二,加大学习态度考核的比重,如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性等;第三,加大课外考核的比重,如课后作业及拓展任务的完成情况等;第四,注重能力考核。全过程考核体系既能锻炼学生的能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
4.课程特色
(1)以模块为载体规划课程内容,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
在教学内容的规划上,课程团队按照模块组织设计教学内容,围绕工作任务重构教学过程及环节,形成了“知识点十思政点十实践点”教学模式。比如在工作分析模块,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工作分析的重要性,掌握工作描述和工作说明书的编写(知识点),着力塑造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强化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思政点),以“向先进学习”为题,要求学生选择校园内某一岗位上的工作能手(如食堂、图书馆、安保等),开展工作分析,编写工作说明书(实践点);在员工招聘模块,引导学生了解我国选人用人的优良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思政点),以本地中华老字号为元素,设计招聘广告,撰写简历与模拟面试,评选出最佳面试官、最佳简历者和最佳面试者(实践点);在员工培训模块,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以及正确的岗位观(思政点),结合校企合作资源,选取企业实际案例进行角色扮演(产品推销、纠纷解决)(实践点)。
(2)仿真企业环境,融入思政元素,提升职业素养
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特点,结合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具体职能,即结合企业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的实际工作过程,仿真企业环境,将课程思政融入四个环节,形成基于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体系,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5. 改革成效
(1)课程思政贯穿教学过程,德能并修目标得以实践。课程有机融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民族精神、爱国主义,重点讲好“中国故事”。从成效来看,首先,学生守时、按时完成任务等规则意识得到增强。其次,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有了明显提高。通过团队项目的合作,如访谈、调查、方案设计等,激励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通过多元、多阶的评价方式,激发起了学生内在的竞争意识。另外,学生的家国情怀得以培养,情怀格局得以塑造。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服务社会、实现个人价值的意识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2)主动、自主、合作、探究、互动、反馈成为课堂常态,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锻炼,自我信心得到提升。学生获批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项目12项,2020年学生获全国学创杯大赛总决赛特等奖、山东省人力资源管理大赛一等奖。
(3)以“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三方目标的考核为主线,建立了开放式、全程化考核体系。《人力资源管理》考试成绩优秀率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资格证通过率高达92%。
(4)人力资源管理获批校级一流课程,线上教学心得体会在学院教学工作简报第4期刊登,在全校范围内交流推广。
【参考文献】
[1]楼莉萍.基于“课程思政”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实践探讨[J].教育界:高等教育,2019(12):72-74.
[2]于飞.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思路[J].文教资料,2021(3):200-201.
[3]苏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J].科教导刊:电子版,2021(4):154-155.
[4]韋文联,谢传会.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改实践探索[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9(2):93-97.
作者简介:王业军(1982- ),男,山东高唐人,管理学硕士,山东协和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