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因“提问”而精彩

2021-11-18程妤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5期
关键词:发展思维学为中心提问

程妤

摘要:在新课改实施的今天,教师在数学课堂上精心而有效的设问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发展学生思维,体现学为中心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设问时要关注学生思维的触点,由浅入深,还要注意掌握火候,巧妙设问,这是关系到教学是否成功的一个主要环节,是数学课堂高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根据以上几点阐述如何有效的设问以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有效设问;发展思维;学为中心;课堂高效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有效的设问可以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可以引领教与学的有效开展。问题是学习的起点、思维的源泉,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

一、设问要找准思维的触点,引导学生进入思维的乐园

设问是课堂的常规手段,盲目的问题不仅毫无价值,还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有效的设问应找准思维的触点,从最佳的角度切入,教师引领学生沉浸在“思问-反问-追问-释问”的思维乐园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不断探究,使课堂效率事半功倍。

(一)在疑难点设问,让学生的思维软着陆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从学生解决问题的疑难点入手,会更加快捷的找到突破口,帮助他们更深层次地理解要点,优化思路,扫清障碍。在疑难点设问,主要是锤炼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使学生找出对问题认知上的缺失,逐渐强化在探索问题时的受挫能力,不断提高其思维敏捷性及探索问题的韧性。

(二)在关联点设问,让学生的思维踏雪无痕

数学教学中通常出现知识点相关联的情况,此时学生可能会把各知识点重叠或覆盖,以致无法理清,形成困惑。

在学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时,学生通常会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这些图形的底、高混在一起,分不清楚。在复习课时,有些教师会问:怎么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这样的问题虽然学生可以一一作答,但是問题的关系是不能帮助学生进行横向的比较。而这些问题其实是有关联的,那么教师不防创设这样一个问题:“这两种图形都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呢?怎么转化呢?”由此问题来展开复习这些图形面积我觉得效果会更好。

(三)在思维盲点设问,让学生的思维平淡中见神奇

在分析问题时难免存在视觉和思维的“死角”,不易引起师生的注意。教师应对教材和所用的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进行针对性的设问,包括问题的顺序,层次,难易等。只有做到精心揣摩才能创设出有效的问题。有时可以在学生的疑问和发现中深入挖掘,创设新问题,形成研究与创新的习惯。

(四)在兴趣点设问,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大的动力,趁兴而学,往往能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圆锥的侧面积教学中,可以这样提问引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圣诞老人吗?圣诞老人的帽子是怎样的?(学生会回答:红的,圆锥形的)。现在你妈妈有一块红布,你能马上剪出一个圆锥形帽子吗?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又如,在进行黄金分割教学中,设计这样的提问引入:你想使自己的身材看起来更匀称吗?在人体下半身与身高的比例上,越接近0.618,越给人美感,遗憾的是即使是身体修长的芭蕾舞演员也达不到如此的完美,某女士身高1.68米,下半身1.02米,她应该选择多高的高跟鞋看起来更美呢?

象这样,创设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问题或者具有艺术性的问题,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点着了,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设问要由浅入深,挖掘学生的潜能

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创设问题应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做到由浅入深,难易结合,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向广度发散。这样,才能使课堂学习更好地展开,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质,更开发了学生的数学潜能,提高了学生解题能力。

(一)分层设问,重在启发

教师以分层设问为抓手,由浅入深,能及时有效化解学生的认知冲突,变矛盾为和谐。

(二)串联设问,串出思路

以相关知识为背景,在设问时,串联成问题链,一步步深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有效追问,追出方法

在数学课堂中,先设问,后反问,再追问,最后再概括出结论。这样的追问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反思和归纳,使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全面。

(四)迁移设问,体会思想

在学习圆柱的体积时,经常发现很多同学很难理解为什么圆柱的体积推导时要这样分割,这时,教师如果设问:我们是如何推导圆的面积的呢?同理可得。这样,以圆的面积的推导方法进行知识迁移可帮助学生理解,解除疑惑,并从中体会到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设问要掌握火候,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所谓“授之以渔”,教师设问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激励学生能够不断自己提出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火候,以设问为推手,鼓励、激发、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问题,用问题促进学习,提高效率。

在学习了比例之后,我曾创设过这样一个问题:已知3x=8y(x,y均不为0),请写出符合的比例。本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在课堂小组活动中有的同学提出了一些方法,我给予了肯定:“请大家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比例。”于是,在同学们的探究后,就有了不同的解决。

总之,能提高课堂效率的不是那滔滔不绝的讲解,而是一些精心而有效的设问。课堂设问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堂成功的课离不开精心设计的提问。有效的设问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具有重要作用,能真正体现以学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及时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使学生在讨论中迸发出无穷的智慧,使整个课堂焕发出思维的活力,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让数学课堂成为真正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 葛素珍.课堂提问要有“度” .中国数学教育.2006.12

[2] 房兵.设问有度,增效有术.福建中学数学.2015.11

[3] 朱建良.问之道 启于心智——初中数学课堂有效设问的实践与思考.数学教学研究.2012.11

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小南海小学 浙江 衢州 324400

猜你喜欢

发展思维学为中心提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开放教育下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为中心:把学生推向课堂的最前沿
积极构建“学为中心”的信息技术课堂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让孩子在情境中学语文
貌合神离 远离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