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考试改革方案与结果研究
2021-11-18赵广宇
摘要:本文着重研究了大学本科高分子材料科学工程专业课《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课程的考试改革方案。对考试时间节点、内容、方法、题型进行了设计。并于考试结束之后,通过对考试结果的分析,与改革前考试方法进行对比,总结出本次课程考核的优缺点。希望可以通过本次课程考试改革使本门专业课的课程评价更加公平、公正、合理,能够最大程度的反映大多数学生的真实知识掌握程度。并为本专业其它类似专业课的成绩评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考试改革;大学本科教育;专业课;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
一、课程考试改革概况
根据学校关于专业课课程改革的要求,针对近年来学生成绩逐年降低的问题,为使《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这门专业课的成绩评定更加公平、公正、合理,能够最大程度的反映大多数学生的真实知识掌握程度,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在学院、学系的帮助下,完成了此次课程考试改革。
改革的方案设计如下:
根据最新版教学大纲,本课程共计48学时,进度安排为:
1. 概论 1
2. 塑料制件的设计原则 4
3. 注射成型工艺 7
4. 注射模 3
5. 注射模浇注系统 4
6. 注射模成型零部件的设计 7
7. 注射模导向及脱模机构设计 5
8.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 6
9. 注射模温度调节系统 5
10. 注射模的设计步骤和材料选用 2
11. 注射模新技术应用 2
复习 2
本次改革增加一次期中考试,总成绩组成中期中考试占比40%,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比20%和40%,共计100%。
期中考试方法:采用拉单桌,随堂测验的方式,考试时长90分钟(2个学时),试题难度较期末考试略为简单,题量降低,试题范围1-5章。题型借鉴目前一些资格考试的做法,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其中单选每小题1分,40道,共计40分;多选题每小题2分,30道,共计60分。多选题每题4个选项,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每答对1个正确答案得0.5分,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方法按原规定执行。
二、考试改革结果与分析
其一,本次考试题型全部为客观题,这样的题型和以往的“主观题+客观题”的试卷结构相比,缺少了对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但是考核的知识点更多了,也更细了。从客观上要求学生对本门课程前半段的知识点掌握的要更加全面。从知识的掌握上来看,更强调要求学生理解知识点,而不需要像考论述题和问答题时要长篇大论的死记硬背,更加符合工科课程的知识特点。
其二,由于考试题型全部为选择题,教师在考前取消了以往的“划题”(划复习范围)的环节,只在学期初告知学生上课讲的知识点都有可能考。这样就迫使学生上课时更加认真听讲,从而提高了日常学习效果。又由于没有综合题和问答题,学生不需要大篇幅的背题,从而减少了学生考前临阵磨枪的现象。更加強调学生的平时积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学能力,达到了以考促学的目的。
其三,增加了一次期中考试,降低了期末考试成绩的权重,从客观上降低了“一考定胜负”的不稳定因素:以往的考试制度由于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80%的权重,部分学生由于身体健康原因或者考试发挥失常,导致总成绩很不理想。一次考试考就评判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效果是不够客观和全面的,增加一次考试就可以有效的降低成绩失实的风险。当然考试次数越多,越能体现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下一次进行考试改革,还可以尝试增加更多的计入总成绩的平时测验。
其四,从考试结果来看,学生此次期中成绩并没有预期的高,反而略低于历年期末考试的平均成绩,未起到提高学生总成绩的作用。分析其中原因可能是由于题型全部为客观题造成的。选择题看似简单,由于答案非常机械,相比于问答题、论述题等主观题没有任何弹性,尤其多选题想要全部答对并不容易,所以导致学生失分较多。当然首次进行课程改革,学生没有时间适应这样的考试方法也可能是造成成绩偏低的原因。
三、总结
从本次考试改革的过程来看,增加期中考试的做法十分必要,学生可以通过期中考试有效避免一考定胜负的风险;促进学生前半学期的学习效果,学生课堂听课效果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这就达到了以考促学的根本目的。全部为客观题的题目设置也是可行的,促使学生学习更加细致,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准确,有效减少临阵磨枪和考试作弊的现象。虽然考试成绩低于预期,但不能否定本次考试改革的可行性,可以通过调整试题难度、范围、题型来解决。总体来讲,本次课程考试改革是一次积极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已经发现了通过考试来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只要对考试的具体方案做些细微的调整,相信还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果。也希望本次尝试可以给其它类似考试改革提供一点借鉴。
作者简介:
赵广宇(1980.03) 男 ,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讲师,工程硕士,吉林建筑大学,材料加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