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11-18李延娜牟玲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8期
关键词:预后效果脑出血优质护理

李延娜 牟玲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效果,为脑出血病患的康复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重症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优质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失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失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优质护理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干预,可明显提升预后效果,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优质护理;脑出血;预后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7--01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逐渐成为降低中老年人生存质量的主力军。脑出血,又称自发性脑出血、脑溢血,其发病率和致残率逐年上升,使疾病负担增加[1]。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优质护理是否对脑出血患者的预后起到可观的作用。故选取我院56例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具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的患者为湖南省长沙市xx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6例脑出血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优质护理干预)以及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28例,男18,女10,年龄55-78岁,平均(64.25±2.21)岁,患病病程2h-24h,平均病程为(10.15±1.15)h;对照组28例,男16,女12,年龄58-76岁,平均(63.58±1.98)岁,患病病程4h-28h,平均病程为(11.88±1.26)h。两组病患在此基线资料的对比上不存在影响组间除干预因素以外的差异,可进行对比分析。

1.2临床纳入与排除标准(1)均具备颅脑CT和MRI诊断依据;(2)此次研究征得患者同意,且临床资料完整,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患者对研究药物无过敏史以及服用禁忌症;(4)排除无家属陪护的患者;(5)排除存在严重肝肾等脏器疾病、深度昏迷、精神及交流障碍等患者;(6)排除配合不佳以及中途退出患者;(7)研究获得医院伦理会的批准,且基础资料对比中,两组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监测生命体征、护理呼吸道和口腔,饮食干预以及常规用药指导等。

1.3.2观察组给予患者优质护理为干预。包括增强病情监测(24h持续监测)、疏导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压力、制定合理地飲食方案以及预防并发症等。两组患者均以15天为一个干预过程,共6个疗程,期间定期观察并评定患者情况。

1.4观察指标(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2)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3)护理满意度: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表;(4)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脑疝、肺部感染等。

1.5效果评价(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美国NIHSS量表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2)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为百分制评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好。(3)护理满意度:通过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比较

治疗1月、2月及3月后,观察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治疗1月、2月及3月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86%(26/28),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35.71%(10/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71%(3/28),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8/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出血是指非创伤性的脑内实质血管破裂而造成的出血,使得血液非正常的在脑实质中聚集的一类临床综合征,是脑卒中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三高”症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以及吸烟等均是脑出血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3]。据研究,老年脑出血患者的主要出血原因是高血压,而中青年患者主要的出血原因为动脉瘤破裂、动静脉畸形,脑出血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突发的剧烈头痛,大部分病患会伴有颅内高压,如恶心、呕吐等。脑出血患者病死率较高,总体预后较差,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和脑疝形成为致死的主要原因。脑出血患者若急性大量出血需紧急手术治疗,患者不仅身体受到大幅度的损失,同时此病也会给病患及其家人带来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后期并发症的出现也不容忽视。有研究[4]表明,优质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微创治疗围手术期中极有效果,不仅提高了治疗成效,还疏解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压力,同时提高了患者对于医护工作的满意程度。

综上所述,对脑出血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包括24h病情持续监测、心理辅导以及预防并发症等,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失程度,增强患者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对提高患者对医护工作者的满意度,建立良好医患关系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丁贤彬,焦艳,许杰,等.2012—2018年重庆市脑出血与脑梗死疾病负担变化趋势[J].华南预防医学,2021,47(02):131-135.

[2]孙桂敏.综合护理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中的效果[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08):111-113.

[3]陈昶春,柯志通,钟晖东.不同年龄组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21,29(05):67-69.

[4]徐艳红.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的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1,12(16):76-77.

猜你喜欢

预后效果脑出血优质护理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颅内减压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MSCT联合CTPI在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中的应用及预后研究
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预后效果分析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全程护理干预对白内障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