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五坚持”
2021-11-18赵兴万
赵兴万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既指明了方向,又明确了目标。要落实这一精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估要起到导向和督促的作用。因此,新时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做到“五坚持”。明确校长主体责任,抓好一把手工程;坚持学生全员发展,开辟课堂教学主渠道;坚持发展性目标,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搞好个别和小团体辅导,及早疏导各种心理压力;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力,共同服务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新时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30-0021-0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学校心理服务体系既事关全局又着眼未来,是社會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还是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和国家与民族未来发展的需要。提升学校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需要通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导向和督促来落实。因此,新时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估,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做到“五坚持”。
一、坚持校长主导,明确校长挂帅的“一把手工程”
近20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证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切实有效地推进必须坚持校长主导,明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校长挂帅的“一把手工程”。
为了有效、有力地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育部以及各地教育部门相继出台意见,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推进。
一是成立校长挂帅、副校长主抓、各部门参与、心理教师承担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的领导机构,负责领导实施本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研活动。中小学要设立以校长为首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二是成立专门的心理教育研究室,专门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实施本校心理教育、教学、教研活动。逐步形成一支在校长领导下、心理教育研究室牵头、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教育队伍,组织开展学校心理教育工作。
三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的统帅下,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计划,使其成为一种经常性的教育活动,构建学校、班级、师生、家庭、社会,多方共同参与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机制。
四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的统帅下,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保障机制,特别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保障机制、应急机制、危机干预机制。
五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的统帅下,根据校情研究制定中长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制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年度工作方案,做好年度总结。
二、坚持学生全员发展,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主渠道和主要手段。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包括未来发展即将遇到的问题、现阶段面临的共性问题以及有利于未来幸福生活、快乐成长的心理潜能的开发等方面的心理课堂教学,其目的在于优化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热爱学习、幸福生活。因此,在中小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把心理健康教育引进课堂是实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员性目标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符合新时代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性教育模式。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种类:
一是知识性课程。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知识和生活经历帮助其掌握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中必要的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对自身心理获得自我认知。
二是体验性课程。也就是我们说的心理活动课,是教师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心理活动课程,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这些课程中以体验心理情景,最终促使学生心理得以优化,积极心理品质得以提升。
三是隐性课程。是学校通过校园环境(包括物质、文化和社会关系)将积极心理的信息传递给学生的一种非正式课程,主要是通过物质(如艺术作品)、文化(如报刊橱窗专栏墙壁过道)、社会(如家长学校、励志课堂)等形式进行,让学校每一处都彰显积极心理的魅力,充分营造积极暗示,挖掘潜能,塑造人格健全、乐观向上的心育环境。
四是融合课程。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把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其他学科相渗透的课程形式,要求其他学科教师在传递知识、教授技能、培养情感的同时,能够充分挖掘学科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术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从而提升学生心理品质和学习能力。
三、坚持发展性目标,培育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总书记形象的指出,“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广大青少年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这里的“真善美”“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时代新人”和“绚丽之花”等一系列论述,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明了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以个体自身具有的或尚未开发出来但具有向上的力量、品质为出发点,以正面发展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教育目标,即坚持发展性目标。这里的发展性目标包括三层意思:
一是指为了学生未来发展。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中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把发展性和预防性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具体来讲,我们在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追求学生未来发展的目标,关注学生积极的理想追求、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高效的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在未来的人生中拥有良好工作状态、积极人际关系以及健全人格奠基。
二是指为了优化学生心理品质。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中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开发心理潜能、优化提高学生综合心理素质,改变了狭隘的从面向问题学生和学生问题为出发点的现状。
三是指一切从积极出发。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中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秉持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各种现象,用积极的内容和途径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用积极的过程诱发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
那么,通過对发展性目标的分析,将从三个方面来落实:一是主题提出具有积极性,不再是学生的问题和问题的学生,而是以树立积极、正面、向上的榜样甚至旗帜鲜明的口号积极暗示引领学生;二是情境设置具有示范性,不再是出了什么问题,而是他如何做的更好;三是行为训练具有操作性,不再是神秘的、晦涩的术语,而是接地气、融入生活与学习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坚持个别针对性辅导,及早疏导各种心理压力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坚持全员性,并不排斥有心理压力的个体和团体,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因此,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中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个别针对性辅导,及早疏导各种心理压力,主要采取两种形式:
一是预约式个别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教师通过个别心理咨询与辅导,对学生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困惑和不适,及时予以个别指导,以此来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优化学生心理生活。
二是菜单式团体心理辅导与训练。心理教师通过心理调查问卷、心理测量、班主任反馈、心理委员反馈、家长反馈、学生来信等方式发现有一部分具有共性的心理不适特征,但又不是全体或大部分学生,便可采用发布团体心理辅导与训练的主题海报等方式,征集心理辅导与训练志愿者以实施团体心理辅导与训练的形式。
无论是两种形式当中的哪一种,必须要遵循保密首要原则。在目录、台帐、咨询的记录过程中,严格按照心理咨询保密守则,尊重并保护每一个来访学生的个人隐私权。
五、坚持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合作,形成心理教育三方合力
台湾心理学教授张春兴曾经著述:“如果把青少年问题视为一种病态现象,其病因植根于家庭,病象显现于学校,病情恶化于社会”,这句话指出了学校、家庭、社会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可见,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中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强调学校的主导作用,但是也重视家庭、社会的有效参与,主张必须坚持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合作,形成心理教育三方合力。
首先,要理解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中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涵盖对象广泛,不仅仅是学生,而且包括全体教职员工、家长,涉及学校、家庭、社会三方人员。
其次,形成学校积极支持系统。通过家长学校、家校委员会、家校沟通平台、家校与社区等多种形式,做好三方人员发展性心理辅导和菜单性心理辅导,主要是辅导亲子关系、青少年青春期心理、学习心理等。
再次,形成家庭积极支持系统。积极开发面向家长的专业培训课程,通过线上课程、线下讲座等形式支持开展家长学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服务,帮助中小学生整体提升心理健康,减轻心理负担。
另外,形成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要先建立社会支持理念,遇到困难的时候,我能向谁求助;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能帮助他什么。帮助行为包括物质、体力、信息以及情感支持等方面。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产生的人与人之间亲密互动、相互支持是社会支持的本质。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各种心理活动帮助学生梳理家庭、亲友、邻居、朋友、学校、社区、团体等社会关系,推断学生自己能从这些社会关系中得到什么帮助;另一方面,三方一起建立各种心理支持平台,接受学生心理求助;再者,形成宣传氛围,不仅宣传积极心理学的知识、自我优化心理的方法,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心理求助。
最后,合力解决学生心理不适。学校发现学生心理不适,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同时与家庭沟通。社会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心理知识,营造健康、乐观、正面、向上的积极社会心理氛围,为学生心理成长形成潜移默化的正强化。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体现在学校日常管理之中,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抓好校长一把手工程;开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定好发展性目标,搞好个别辅导;形成学校、家庭、社区合力。把广大青少年培养成为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参考文献:
[1]姚本先,伍新春.学生心理健康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0.
[2] 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7.
[3]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汪晓东,王 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综述[N].人民日报,2021-5-4(01).
【责任编辑 刘梦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