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溴-1,1,1-三氟-2-甲基丙烷的合成工艺研究

2021-11-18赵爱明倪秋洋

有机氟工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溴化三乙胺酰氯

赵爱明 倪秋洋

(1. 海门瑞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研发部,江苏 海门 226121;2. 开美化学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研发部,江苏 南通 226100)

0 前言

三氟甲基(CF3)具有强吸电子性、亲脂性和稳定的C—F键(键能460 kJ/mol)等独特性质,将其引入到有机化合物中能够显著改变化合物的酸性、极性、可吸收性以及代谢稳定性[1-3]。含CF3的有机化合物正处于药物化学[4-6]、农药化学[7]以及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前沿。2019—2020年,FDA批准的含氟小分子药物中有多个含有CF3,例如:全新靶点多发性骨髓瘤新药Selinexor(塞利尼索)、抗乳腺癌药Alpelisib(阿培利司)、预防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发作的口服非甾体药物Berotralstat(贝罗司他),结构式见图1。另外,对生物活性分子三氟甲基化已成为改造其生物活性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新型药物设计和农药开发中日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5]。如何向有机分子中有效引入CF3,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构筑三氟甲基化合物有两种策略:1)直接三氟甲基化反应,底物直接与四氟化硫或三氟甲基化试剂(如Umemoto试剂和Togni试剂等)反应[5,8-9],引入CF3。该法最直接,但存在反应条件较苛刻、部分三氟甲基化试剂价格昂贵、毒性腐蚀性强、部分试剂未商业化或使用过程中污染大,且能直接反应的底物有限等缺点;2)三氟甲基砌块的反应[10-11]。此为间接法,将三氟甲基合成子经多步反应合成许多具有潜在生理、药理活性的复杂三氟甲基化合物[12-14]。

图1 FDA批准的部分含氟小分子药物

2-溴-1,1,1-三氟-2-甲基丙烷(1)是一种重要的含CF3砌块,可用于多种潜在药物活性化合物的合成,应用前景广泛[15-16]。文献报道[17],以2-溴-2-甲基丙酸为原料与SF4发生氟代反应制备1。该路线对生产设备要求高,氟化剂SF4价格昂贵,用量大,工业化的成本较高,且对环境污染大,不利于工业化生产。针对现有不足,本研究首次以1,1,1-三氟-2-甲基-2-丙醇(2)为原料,先与磺酰氯(3)反应生成磺酰酯(4),再置换溴化得到1,其结构经1H NMR及19F NMR表征。合成反应式如下:

通过试验发现:选择甲基磺酰氯(3a)与2反应生成甲基磺酰酯(4a),再溴化得1,收率较高。对4a及1的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本法中间体4a无需提纯,直接进行下一步反应,操作方便,安全易行,设备要求不高,对环境友好,是一种高效合成2-溴-1,1,1-三氟-2-甲基丙烷的新方法。

1 试验部分

1.1 试验原料与仪器

1,1,1-三氟-2-甲基-2-丙醇,自制;4-二甲氨基吡啶,分析纯,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2 mol/L正丁基锂的正己烷溶液,试剂级,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丁基溴化铵,分析纯,萨恩化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溴化锂,化学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其余所用试剂均为工业级。

GC-2010气相色谱仪(OV-1色谱柱,30 m×0.25 mm×0.25 μm),日本岛津公司;AVANCE 300 MHz核磁共振仪(CDCl3为溶剂,TMS为内标),瑞士布鲁克公司;强力恒速搅拌机,1506B,常州新析仪器有限公司;Metrohm 848型电位滴定仪,瑞士万通;数显恒温油浴锅,W505,上海禾汽玻璃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验过程

1.2.1 甲基磺酰酯(4a)的合成

四口烧瓶中依次加入1,1,1-三氟-2-甲基-2-丙醇(2)25.6 g(0.2 mol)、二氯甲烷200 mL、三乙胺30.4 g(0.3 mol)和4-二甲氨基吡啶1.2 g(0.01 mol),搅拌。N2保护下,冷却至0 ℃,滴加甲基磺酰氯(3a) 24.1 g(0.21 mol)与二氯甲烷25 mL的混合液。滴毕,30 ℃搅拌反应12 h,冷却,滴加水终止反应。静置、分层,有机层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减压旋蒸得浓缩液,称重41.1 g,收率99.7%。1H NMR δ: 1.75(6H,s,OC(CF3)(CH3)2) ,2.99(3H,s,SO3CH3)。数据与文献基本一致[18]。

1.2.2 对甲基苯磺酰酯(4b)的合成

四口烧瓶中依次加入1,1,1-三氟-2-甲基-2-丙醇(2) 25.6 g(0.2 mol)和四氢呋喃100 mL,搅拌。N2保护下,冷却至0 ℃,滴加2.2 mol/L正丁基锂的正己烷溶液100 mL(0.22 mol)。滴毕,20 ℃反应30 min。N2保护下,冷却至-45 ℃,滴加对甲基苯磺酰氯(3b) 40.0 g(0.21 mol)与四氢呋喃40 mL的混合液。滴毕,缓慢升温至常温搅拌反应过夜。冷却,滴加氯化铵水淬灭反应。加入二氯甲烷,静置、分层,有机层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减压旋蒸得浓缩液,称重46.7 g,收率82.7%。1H NMR δ: 1.76(6H,s,C(CH3)2),2.51(3H,s,PhCH3),7.42~7.91(4H,m,SO3Ph)。

1.2.3 2-溴-1,1,1-三氟-2-甲基丙烷(1)的合成

四口烧瓶中依次加入甲基磺酰酯(4a)61.9 g(0.3 mol)、丙酮200 mL、溴化锂39.1 g(0.45 mol)和四丁基溴化铵9.7 g(0.03 mol),搅拌。油浴加热升温至58 ℃回流反应14 h。冷却,加入水和二氯甲烷。静置、分层,有机层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常压蒸馏收集67 ℃淡黄色透明液体,称重51.4 g,收率89.6%,纯度99.6% (GC面积归一法);1H NMR δ: 1.79(s,6H);19F NMR δ: -78.38(s,3F)。数据与文献基本一致[17]。溴含量为41.6%(理论值41.86%)。

84.7 g(0.3 mol)4b 代替4a,得黄色透明液体43.7 g,收率76.2%,纯度99. 2% (GC)。

2 结果与讨论

2.1 合成工艺的选择

羟基直接溴化,溴化剂一般选择三溴化磷或氢溴酸。因1,1,1-三氟-2-甲基-2-丙醇(2)的特殊结构,酸性条件下溴化更易发生脱水消除反应成烯或重排的副反应[20]。采用三溴化磷或氢溴酸直接溴化2,未能成功。因此,以2为原料,先与磺酰氯(3)反应生成磺酰酯(4),再置换溴化得2-溴-1,1,1-三氟-2-甲基丙烷(1)。其中3选择了3a和3b两种。通过试验发现,在敷酸剂三乙胺和催化剂4-二甲氨基吡啶(DMAP)存在下,3a与2发生反应生成4a,且收率高。而3b与2在三乙胺/DMAP体系下基本不反应。可能是3a与3b空间位阻不同所致。2可通过正丁基锂拔氢,再在低温下与3b反应生成4b。另外,4a溴化收率也高于4b溴化收率,这可能是因为4b溴化易发生消除副反应生成烯[19]。因此,为了避免使用易燃危险品正丁基锂,同时降低成本,选择收率相对高的路线——3a与2反应生成4a,再溴化得到1。

2.2 合成甲基磺酰酯(4a)的工艺优化

2.2.1 碱的选择

该反应为羟基的酰基化反应,常用吡啶、三乙胺等碱作为缚酸剂。不同碱体系对甲基磺酰酯(4a)收率的影响见表1。

表1 碱对4a收率的影响

由表1可见,使用吡啶既作缚酸剂又作溶剂,4a收率较低。先用正丁基锂拔氢,再在低温下与甲基磺酰氯(3a)反应,4a收率达90%以上。但正丁基锂易燃、高度危险,对设备安全要求高。单独使用三乙胺作缚酸剂,4a收率尚可。而添加催化剂DMAP能明显提高4a收率。这是因为DMAP结构上二甲氨基的孤电子对与吡啶母环共轭,激活了环上氮原子,提高了母环上氮原子的亲核取代活性,表现出显著的酰化催化效果[21],是一种新型高效酰化催化剂。因此,选择三乙胺/DMAP体系。

2.2.2 其他反应条件对收率的影响

其他反应条件对甲基磺酰酯(4a)收率的影响见表2。

表2 其他反应条件对4a收率的影响

由表2可见,采用滴加甲基磺酰氯(3a)的投料方式比采用滴加三乙胺的投料方式,4a收率高。这是因为采用滴加3a的投料方式,反应体系始终保持碱性,避免了消除及重排副反应的发生。从反应式看,它们的计量关系为n(2):n(3a)为1:1。由表2还可见,3a稍过量n(2):n(3a)为1.00:1.05时,有利于反应的进行,4a收率相对较高;继续增加3a用量,收率变化不大,反而造成3a的浪费,增加了原料成本。另由表2可见,反应温度≦30 ℃时,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4a收率增加,且反应时间缩短,提高了生产效率。随着反应温度继续升高,4a收率反而下降。这是因为温度过低,反应不充分;温度升至30 ℃基本达到化学平衡,收率最高;温度过高,副反应增加,收率反而下降。故选择滴加3a的投料方式,n(2):n(3a)为1.00:1.05,30 ℃反应12 h。

2.3 合成2-溴-1,1,1-三氟-2-甲基丙烷(1)的工艺优化

该反应为置换溴化反应,考察了溴化体系、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2.3.1 溴化体系的选择

不同的溴源及溶剂组成溴化体系,对1收率的影响见表3。

表3 溴化体系对1收率的影响

由表3可见,溴源选择LiBr相比于NaBr和KBr,收率更高;丙酮作溶剂相比于乙腈或DMF作溶剂,收率更高。这是因为LiBr相比NaBr和KBr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更好,更有利于置换反应的进行。选择乙腈或DMF作溶剂时,置换反应的离去基团成金属盐未析出体系,绝大部分仍溶解在体系中,抑制了亲核取代反应的进行。另由表3可见,加入催化剂n-Bu4NBr,收率显著提高。这是因为n-Bu4NBr一方面催化了反应,另外又为反应提供了额外的溴源。因此,选择LiBr/n-Bu4NBr/丙酮作为置换溴化体系。

2.3.2 物料配比对收率的影响

物料配比对2-溴-1,1,1-三氟-2-甲基丙烷(1)收率的影响见表4。

表4 物料配比对1收率的影响

由表4可见,n(LiBr):n(4a)比值越大,收率也越高。当n(LiBr):n(4a)为1.5:1.0时,物质的量比继续增大,收率则无明显变化,而此时LiBr用量过大,造成浪费。另由表4可见,n-Bu4NBr作为催化剂和溴源,用量越多,收率越高。当n(n-Bu4NBr):n(4a)为1:10时,继续增加n-Bu4NBr用量,收率增加有限。从经济角度综合考虑,选择n(LiBr):n(4a)为1.5:1,n(n-Bu4NBr):n(4a)为1:10较适宜。

2.3.3 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

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2-溴-1,1,1-三氟-2-甲基丙烷(1)收率的影响见表5。

表5 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1收率的影响

由表5可见,反应温度越高,置换反应越容易进行,收率越大,反应温度达到58 ℃回流时,收率最大,且反应时间最短,生产效率最高。温度过低,即使延长反应时间,反应仍不充分,收率较低。这是因为在回流的条件下,分子运动最剧烈,离去基团更易离去而形成碳正离子,另外LiBr溶解度变大,增加了体系内的溴源,促进了亲核取代反应的进行。另由表5可见,反应时间为14 h时,收率最大,此时基本达到化学平衡,再延长反应时间,收率基本不变,但影响效率,增加能耗。因此,选择58 ℃回流反应14 h为宜。

3 结论

首次以1,1,1-三氟-2-甲基-2-丙醇(2)为原料,先与磺酰氯(3)反应生成磺酰酯(4),再置换溴化得2-溴-1,1,1-三氟-2-甲基丙烷(1),其结构经1HNMR及19FNMR表征。通过试验发现选择甲基磺酰氯(3a)与2反应生成甲基磺酰酯:(4a),再溴化得1,收率较高。通过对4a合成工艺优化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选择三乙胺/DMAP体系,滴加3a的投料方式,n(2):n(3a)为1.00 :1.05,30 ℃反应12 h,收率99.7%。无需提纯,直接进行下一步反应。通过对1合成工艺优化,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LiBr/n-Bu4NBr/丙酮为置换溴化体系,n(LiBr):n(4a)为1.5 : 1.0,n(n-Bu4NBr):n(4a)为1:10,58 ℃回流反应14 h,收率89.6%。本法操作方便、质量可控,避免了使用文献中对环境污染大的四氟化硫、高度易燃危险品正丁基锂等,安全易行,对设备要求不高,且对环境友好,是一种高效合成2-溴-1,1,1-三氟-2-甲基丙烷的新方法,适合规模化生产。

猜你喜欢

溴化三乙胺酰氯
一种纳米材料复合溴化丁基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三乙胺盐酸盐的循环利用工艺研究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快速测定对苯二甲酰氯中氯化亚砜残留量
气相色谱测定工业废水中的三乙胺
芳胺类化合物的原位氧化溴化工艺研究
酰氯在农药合成中的应用
含氮、氟烷基磺酰氯的制备方法
1株三乙胺高效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溴化丁基橡胶成套技术升级
酰氯化合物在合成过程中液相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