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竹沟精神的形成及其内涵研究

2021-01-07简玉祥

天中学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中原根据地精神

简玉祥,张 娜

(黄淮学院 a马克思主义学院;b文化传媒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竹沟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朱理治、王国华、周骏鸣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竹沟军民进行斗争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精神引领作用。纵观目前学术界有关竹沟精神的研究,相对来说研究成果欠丰富,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①。笔者试图从竹沟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历史脉络及竹沟精神内涵特征等维度加以阐述,希冀达到丰富竹沟精神研究的目的。

一、竹沟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任何精神状态的出现,都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和历史条件,它必然扎根于本民族的传统精神与文化,并吸收和借鉴时代精神的精华,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孕育形成。”[1]诚然,一定的文化孕育一定的精神状态,竹沟精神是以刘少奇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在本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失衡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在吸收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优秀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

(一)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为竹沟精神的形成提供了空间等诸多物质基础。竹沟地处确山县境内,这里的自然地理环境呈现出封闭与开放、单一与多样并存的特点。确山县地处河南省的南部,东临黄淮平原,西部为伏牛山、桐柏山余脉交错的地带。县城南倚盘龙山,北枕小沙河,东靠京广铁路,是沟通中原与华中的重要节点。这里又处于山地平原的交界线上,在军事上进可攻、退可守,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地处确山县境内的竹沟更是如此。竹沟亦称“沟竹”,地处确山县城向西32公里处,坐落在伏牛山与桐柏山余脉交错的一个小盆地上,三面环山,一面靠水。由于竹沟是东西南北毗邻县区的交通要道和商业中心,因此在明清时期就设置了竹沟镇,是封建统治阶级屯兵的重要据点。近代以降,随着现代交通方式的兴起和发展,竹沟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确(山)泌(阳)公路贯穿其中,东达京广铁路,西通南阳、襄樊,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2]1。一定的地理环境及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势必对本地区人们的风俗习惯、民众性格及心理特征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上述特征又展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并直接促使了竹沟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党在这里早期的革命实践活动,为竹沟精神的萌芽奠定了基础。早在大革命时期这里就成为党领导的革命中心,为了策应北伐军进军河南,杨靖宇、张家铎等人在这里发动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确山暴动”,并建立了中国最早的由共产党领导的县级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大革命失败后,杨靖宇等人又相继在本地区发动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刘店秋收起义等,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王国华、周骏鸣等人的革命活动奠定了组织基础、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又成为党指挥中原抗战的枢纽,为党实现中原战略的目标以及华中敌后游击根据地的开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与革命战争相结合,催生了本地区人民不畏强暴、前赴后继、甘愿牺牲以及听党话、跟党走、对党忠诚等诸多优秀品质。在上述优秀品质的影响下,竹沟在抗战时期最终发展成为拱卫陕北延安的一颗璀璨明星——“小延安”,竹沟精神亦是在上述优秀品质的作用下萌芽、形成和发展的。

(二)延绵不绝的优秀传统文化

确山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据《尚书·禹贡》记载,禹分天下为九州,确山隶属于豫州管辖。春秋时期隶属于道国,战国时期又改属楚国,秦时属颍川,到两汉时期才开始有自己的建制——朗陵县,直至北宋大中祥符五年改朗陵县为确山县,一直延续至今。确山县历史悠久,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孕育了灿烂文化。由于这里处于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交流融汇的地区,因此也就决定了这里的文化既具有荆楚文化的特点,亦具有中原文化的特色,二者在长期的交流融汇中形成了具有一定兼容性的独特文化。但是,这种兼容性并没有失去本地区的主流文化,儒学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主导着本地区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俗、道德规范。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在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中,这里出现了文人萃集、文风各领风骚的局面,并在儒家文化的主导下形成了重文崇教的文化传统。

如果说一定的地理环境对人们的风俗习惯、民众性格会产生影响的话,那么文化尤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民众性格、心理活动等就起到一定的塑造作用。20世纪初,确山由于地处南来北往的交通要地,西方外来文化尤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先进文化对本地区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纪念五四运动爆发2周年,杨靖宇于1921年参加了这场纪念活动,并自觉地同工人、学生、市民等一起抵制日货。在此影响下,杨靖宇又于1923年在开封加入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成为该研究会的会员,且是开封市唯一的会员[3]。竹沟精神正是在批判、吸收、借鉴本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形态。竹沟精神一经形成,便成为本地区人民进行斗争和建设的精神动力与力量源泉。

(三)失衡的社会环境

失衡的社会环境是指本地区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人民群众有着强烈的革命诉求,它是竹沟精神得以形成的外部动力。如上所述,由于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明清时期确山乃至竹沟一直都是封建统治阶级屯兵的要地,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也反映了本地区遭受封建压迫的至深至巨。进入近代以来,更是如此,官吏与官兵沆瀣一气、狼狈为奸,残酷剥削本区人民,加之匪患严重及连年的自然灾害,广大人民生活困苦,革命诉求十分强烈。新民主主义革命前夕,这里的反抗斗争就已经成为常态。至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农民日渐成为上述反抗斗争的主力军,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孕育了竹沟精神。

由于确山处于联络郑州与武汉的重要节点,交通发达,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这里不仅遭受着本地区封建统治阶级、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亦遭受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压迫,因此这里的反抗斗争十分激烈。在本地区党组织成立之前,这里的人民群众就接受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洗礼,甚至直接参加了反抗本国封建统治阶级及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斗争,如清末这里曾爆发过捻军起义和义和团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本地区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中国仍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徘徊。1913年,豫西爆发了白朗起义,白朗起义波及确山地区,沉重地打击了本地区的反动统治。虽然上述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但起义者表现出来的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和顽强的革命斗争精神,成为激发本地区民众继续前进的革命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确山不仅建立了党的组织,而且在党领导下,本地区的革命形势进一步高涨,并对竹沟产生了巨大影响。大革命时期,杨靖宇等人领导的“确山暴动”对竹沟的影响深远。大革命失败之后,杨靖宇等人又相继在确山等地发动了刘店秋收起义,进一步打击了该地区的反动势力。1927年初,李畔林等人在竹沟及石滚河一带开展了农民运动,并成立了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建立了驻马店地区较早的党组织——竹沟党小组[4]。在李畔林等人的领导下,竹沟地区的革命形势进一步高涨。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在竹沟的革命活动,在竹沟埋下了革命的火种,为日后王国华、周骏鸣等人开辟以竹沟为中心的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二、竹沟精神形成的历史脉络

竹沟精神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萌芽、抗日战争初期的形成及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之后的发展三个历史时期。从一定意义说,竹沟精神是伴随竹沟战略地位的形成而孕育的一种革命精神。

(一)竹沟精神的萌芽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由于受王明“左倾”主义错误和国民党反动派接连发动围剿的影响,包括竹沟在内的河南地区的党组织遭到了严重破坏,竹沟处在白色恐怖统治之下。以王国华、周骏鸣、张星江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和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及河南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的情势下,毅然举起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大旗,在豫南地区成立了中共鄂豫边省委,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创建红军游击队,继续涤荡着本地区的反革命势力。

随着中华民族危机的日渐加深,中国共产党人及时调整了革命策略,号召枪口一致对外,广泛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御敌于国门之外。在此背景下,鄂豫边省委于1936年与中共中央北方局取得联系,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明确指示:“结成上层的、下层的、上下层的民族统一战线非常重要,只要不是汉奸卖国贼都可以向他们提出‘为着抗日救亡,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枪出枪……’的口号,争取他们抗日。”[5]李子健及时向鄂豫边省委传达了北方局的指示,并在上述指示下调整了自己的工作方针,在本地区建立了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并取得了积极成果。抗战爆发后,红军游击队于1937年10月中旬被改编为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并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一方面实行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另一方面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积极发展壮大自己。在党的领导下,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粉碎了王友梅、吴定远等反动势力的进攻,沉重打击了竹沟外围的反动残余势力,于1938年1月正式入驻竹沟。不久,中共鄂豫边省委被改组为中共鄂豫边特委,直接隶属于河南省委的领导,其领导下的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则被整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由此党领导下的竹沟根据地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经过大革命和土地革命的洗礼,竹沟人民更加确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切实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只有跟随中国共产党闹革命,才能获得自身的解放。因此,竹沟人民自主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一选择的过程和结果标志着竹沟精神开始在这里生根发芽。

(二)竹沟精神的形成

随着中原抗战局势的发展,中共中央长江局非常关注中原抗战局势的发展。为了加强河南的军事领导力量,长江局建议党中央将彭雪枫由山西调到河南工作。长江局的动议得到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同意。1938年2月14日,彭雪枫即率领赵启民、成均、徐祥亨等10名红军干部由武汉前往竹沟,同时并致电临汾“八办”的张震带领电台人员南下竹沟。

彭雪枫等人到达竹沟后,首先协助周骏鸣、林凯等人对新四军第4支队第8团队进行了整编,并根据长江局和新四军军部的指示,为使第8团队在政治上及思想上适应抗战发展的需要,利用东进前的和平环境,将第8团队集结在邢集,对其进行政治及思想上的改造,使之熟悉、了解党的最新方针和政策[2]63。经过整训之后,第8团队于1938年3月29日在周骏鸣、林凯等人的率领下奉命奔赴皖中敌后,后来发展成为新四军第2师的重要骨干力量。第8团队出征之后,为了安置前线的伤病员、解决第8团队的后顾之忧以及与党中央和长江局等联络交通的需要,新四军军部在竹沟设立了第8团队留守处。留守处成立之后,为了解决党政军干部缺乏的问题,河南省委决定以留守处的名义在竹沟成立军政教导大队。

1938年5月底,开封沦陷,河南省委书记朱理治、组织部部长陈少敏等人先后来到竹沟镇,从此河南省委正式入驻竹沟。自此竹沟成为党在河南的领导中心,成为领导和组织河南游击战争的指挥中心。河南省委入驻竹沟之后,即成立了由朱理治、彭雪枫、陈少敏3人组成的河南省委常委会,继续以竹沟留守处的名义开展各项工作。河南省委在此先后“举办了教导队、党训班(对外叫‘新兵队’)、青年训练班,以及电台、机要、卫生、供给、妇女等各种训练班”,先后共培养干部和各种技术兵近3000余人,其中党员有2200余人[6]。这些经过竹沟培训的新四军及党政干部日后成为活跃在华中地区党领导下的抵御日军侵略的劲旅,为党开辟和发展敌后游击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在河南省委的领导下,竹沟根据地不仅是党在河南的领导中心,亦是指挥河南乃至华中敌后游击战争的指挥中心。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竹沟根据地的作用愈加突出,为中共中央中原局的入驻奠定了基础。河南省委入驻竹沟,标志着竹沟精神的完全形成,并随着中共中央中原局的入驻,竹沟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竹沟精神的发展

1938年9月,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召开,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路线,批判了王明在统一战线中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强调仍然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大力巩固华北,发展华中。会议决定撤销中共中央长江局,成立中共中央中原局和南方局。会议结束后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8年11月9日正式任命刘少奇、朱瑞、朱理治、彭雪枫、郑位三等为中原局委员,刘少奇兼任中原局书记,中原局机关设在确山县竹沟镇。至此,竹沟的战略地位完全形成。

为了迅速传达和贯彻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指示精神,并迅速到竹沟开展工作,刘少奇、李先念、朱理治、谭希林等于1938年11月底从延安出发奔赴竹沟,除了刘少奇留在渑池县向豫西党委传达指示精神外,朱理治、李先念等人先行到达竹沟。朱理治、李先念等人到达竹沟之后,即于1938年12月底召开了中共河南省委扩大会议,除传达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指示精神外,根据中原局的工作部署,做了一些前期准备工作。根据竹沟兵源有限的特点,中原局组建了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由李先念率领奔赴鄂中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和发展敌后游击根据地。

1939年初,刘少奇抵达竹沟后,首要任务即是统一思想认识,认真传达贯彻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继续清除王明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影响,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党的正确路线方针上来。同时,刘少奇还认真听取中原各敌后战略区抗日斗争的情况汇报和国统区党的工作汇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随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之后,中原地区抗战局势所面临的各种问题,部署了新四军的战略任务以及我党在国统区的斗争策略[7]。刘少奇除了从宏观上指导中原抗战,亦非常重视竹沟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工作。中原局机关到达竹沟之后,继续扩大了竹沟教导大队和党训班。此外,刘少奇在竹沟期间非常重视根据地的宣传工作,在竹沟创办了中原局印刷厂,为党的宣传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竹沟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招致国民党顽固派的忌惮。根据这一形势的发展,刘少奇一方面将竹沟留守处缩小,只负责办理后方的勤务及交通,另一方面决定由朱理治率领竹沟大部分工作人员及武器、教导队前往四望山,以此发展和创造根据地,巩固现有的部队等[8]。刘少奇在作了充分的动员和准备之后,即将中原局一分为二,一部由其率领奔赴敌后,一部由朱理治等人率领奔赴四望山,与李先念等部汇合。不久,国民党顽固派便在竹沟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竹沟惨案”,使党的组织和人民抗日力量遭受惨重损失。从事态的发展看,刘少奇对时局的判断显然是科学的,及时部署从竹沟撤离亦是必要的,避免了党的组织与人民抗日力量遭受更大损失。

从一定意义说,虽然中共中央中原局在竹沟的时间比较短,但对敌后游击根据地的发展和党在中原抗战战略地位的实现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标志着竹沟战略地位的最终形成,以此为基础的竹沟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竹沟精神的内涵特征

竹沟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的结晶,是在以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竹沟军民进行斗争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体来说,竹沟精神的内涵特征主要表现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实事求是、依靠群众、艰苦奋斗等。其中,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竹沟精神的核心,实事求是是竹沟精神的灵魂,依靠群众是竹沟精神的根本,艰苦奋斗是竹沟精神的关键。以下简要分析之。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

坚定的理想信念既是竹沟精神的核心,又是我党从事革命和建设的前提与基础。在竹沟根据地初创时期,由于受王明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严重影响,驻马店乃至河南省的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即使如此,以王国华、周骏鸣、张星江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基于“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在鄂豫边区毅然举起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旗,并创建了鄂豫边省委,使革命的火花在鄂豫边区重新燃烧起来。在此过程中,张星江等人甚至为此付出了鲜血和生命,但仍不能动摇他们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创建了党政培训班、军政教导大队等,加强对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王国华等人都为党员上过课。正是由于刘少奇等共产党人对竹沟广大党员和干部理想信念培养的重视,使得广大党员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意志,为敌后游击根据地的发展和壮大,为抗日战争乃至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总之,只有树立了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才能在面临敌人的屠刀和各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毫不动摇,这是党领导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竹沟精神的核心凸显了这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它为竹沟军民前赴后继的斗争、为竹沟根据地的发展和壮大乃至中原敌后游击根据地的开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为党实现在中原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基础。

(二)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的原则不仅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亦是我党在竹沟根据地完成中原抗战使命的重要原因。竹沟根据地在国民党没有公开承认其合法地位、自己也没有强大武装的条件下,能够在国统区存在达两年之久,主要得益于中国共产党人根据竹沟所处的实际情况,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同竹沟周围地区的国民党驻军、地方实力派、土匪及广大人民群众建立了良好的统战关系,为中原抗战局面的打开奠定了基础。“竹沟事变”前夕,刘少奇在充分调研基础上,依据实事求是原则,对竹沟军民进行了广泛动员,认为随着国民党反共高潮的到来,竹沟根据地的生存和发展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亦是国民党顽固派不允许的,在竹沟历史使命完成的情况下,中原局应逐步撤离竹沟[9]。正是在充分调研和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刘少奇作了国民党顽固派进攻竹沟根据地的形势不可避免的科学预判,及时将党的领导机关从竹沟撤离,避免了党的组织和人民抗日力量遭受更大损失。

因此,实事求是既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亦是党领导竹沟军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主要经验,是竹沟精神的灵魂之所在。

(三)依靠群众

依靠群众是竹沟精神的根本。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亦是我党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法宝之一。在竹沟根据地初创时期,以王国华、周骏鸣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在鄂豫边区站稳脚跟,依靠的就是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以王国华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始终以群众利益为重,与群众心连心,他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群众都会挺身而出帮助其渡过难关。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竹沟之所以能够成为河南省委及中共中央中原局的所在地,靠的就是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要枪,他们则把所能搜集到的枪都献给留守处。我们要人,他们则把自己的优秀儿女送到留守处……我们发生困难,他们则帮助粮食。”[10]在竹沟留守处门前,每天都有很多要求参加抗日的青年,他们中有的是父母送儿子的,有的是姐姐送弟弟的,有的是妻子送丈夫的,被批准的则兴高采烈,没有被批准的则嚷着、哭着不肯离开,要求参加新四军从事抗日运动,竹沟根据地呈现出了群众积极投身抗日的生动场景。正是由于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竹沟周围及河南各地的群众在创立中原抗日游击队伍的过程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和牺牲。从一定意义说,竹沟根据地的创建史和竹沟战略地位的形成史,即是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史,它依靠群众得以生存、发展和壮大。

(四)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亦是千百年来中华儿女在实践中形成的精神特质。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培养根据地所需的人才,彭雪枫等人在竹沟开办了军政教导大队。但是,军政教导大队成立初期即面临严重困难:一是没有校舍;二是没有专职的教员,而且学员的生活亦极其艰苦,“吃的是高粱糊粥拌豆腐渣,衣服及生活用品都是个人随身所带,学校没有任何津贴和补助。睡的是稻草窝。为了节省地方,滚大铺还必须颠倒着两头睡”。同时,随着学员的不断增加,住房问题亦更加突出。为了解决这一困难,彭雪枫发起了“建设新竹沟”的号召,亲自带领广大男女学员上山,男学员负责砍树,女学员负责砍草,并在当地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下,顺利地解决了学员们的住房问题[11]。学员们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保持着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理论,毕业之后被分配到各个地区工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乃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应有贡献。

艰苦奋斗是竹沟根据地军民在建设竹沟根据地的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竹沟精神的关键。在艰难困苦的岁月和环境中,竹沟根据地军民既锻炼了革命意志,又表现了积极乐观的革命主义情怀。

综上所述,竹沟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竹沟精神如同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一样,其形成主要与本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延绵不绝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失衡的社会环境等有关,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萌芽、抗战初期的形成以及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之后的发展等三个历史阶段。竹沟精神形成的历史脉络亦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竹沟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不断深入和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始终保持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始终保持着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历史已经远去,但竹沟精神仍然焕发着青春活力,是指引本地区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源泉和指导力量。

注释:

① 据查,现有研究仅存以下成果:郭超的《竹沟精神探析》(《天中学刊》2021年第2期);席玥的《竹沟精神的形成及新时代价值》(《天中学刊》2020年第4期);栗明伦的《关于竹沟精神的调查与思考》(《驻马店日报》2015年3月18日);潘静的《弘扬竹沟精神,做好审计工作》(《中国城乡金融报》2018年10月15日)等。

猜你喜欢

中原根据地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沁园春·赞中原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窗台上的妈妈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拿出精神
共绘新蓝图 中原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