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步放化疗在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应用

2021-11-18王成师何中祥蒋书凤

医学信息 2021年21期
关键词:纵膈放化疗食管癌

王成师,何中祥,蒋书凤,濮 娟

(涟水县人民医院放疗科,江苏 涟水 223400)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是临床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致死率较高,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1]。手术是临床治疗食管癌的首选方式,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术后由于局部淋巴结转移导致远期生存率较低,其中纵膈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最高[2,3]。一旦发生淋巴结转移,将无法采取手术切除的方式,一般给予放疗的方式进行治疗,但疗效不佳,可能与肿瘤体积大、中心血供差、放疗敏感性差等因素有关[4,5]。因此,本研究结合2016 年12 月-2017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66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食管癌术后纵膈淋巴结转移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 年12 月-2017 年12 月江苏省涟水县人民医院经筛查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且GTV>40 cm3的食管癌术后患者66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33例接受单纯三维调强放疗者设为对照组,33例接受同步化疗联合三维调强放疗者设为治疗组。治疗组中男性17例,女性16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8.48±6.31)岁;病变部位:中段病变20例,下段病变13例;分期:ⅡA 期4例,ⅡB 期7例,ⅢA 期9例,ⅢB 期13例。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59.05±6.62)岁;病变部位:中段病变19例,下段病变14例;分期:ⅡA 期6例,ⅡB 期6例,ⅢA 期7例,ⅢB 期1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接受食管癌切除术;②术后经影像学诊断为纵膈淋巴结转移且GTV>40 cm3。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远处转移及其他系统恶性肿瘤;②存在认知障碍或精神病史;③临床资料不完善者。

1.3 方法 对照组仅接受单纯三维调强放疗:采用6MV X 线照射,单次量为1.8~2.0 Gy/次,1 次/d,5 次/周,总剂量50~60 Gy。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同步化疗:多西他赛+顺铂(TP)方案:第1 天,给予多西他赛(丹东医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10136)75 mg/m2;第1~3 天,给予顺铂(锦州九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1020751)80 mg/m2。两组患者均以28 d 为1 个周期,在放疗过程中行相同方案2 周期化疗方案,并在放疗后行2 周期巩固化疗。化疗过程中若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应先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并适当调整药物剂量。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疗效评价标准 通过RECIST 1.1 版标准评价客观疗效,评价标准如下:①完全缓解: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完全消失,且肿瘤标志物正常,持续至少4周;②部分缓解: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长径缩小≥30%,持续至少4 周;③疾病稳定: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长径缩小<30%,或病灶长径增加<20%;④疾病进展: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长径增加≥20%,或有新的病灶出现。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疾病控制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 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n(%)]

2.2 两组生存情况比较 治疗组3 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 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存情况比较[n(%)]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放射性气管炎、放射性肺炎、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均为1、2 级,无3、4 级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放射性气管炎、放射性肺炎、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食管癌患者早期无典型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咽喉下部疼痛、胸骨后不适感,当疾病发展至中期后,会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症状,发展至晚期后会出现血行、淋巴结转移等,病变段可能出现炎症或溃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6]。目前手术是临床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方式,但远期疗效有限,主要原因就是局部淋巴结转移,其中纵膈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较高[7]。在食管癌根治术后行预防性放疗能有效避免放疗部位的复发,传统临床中大多采用二维放疗,但放疗过程中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调强放疗已经成为食管癌根治术后放疗的主要方式,能够根据影像学图像重建肿瘤结构,具有放疗精度高、剂量控制准确等优势,和二维放疗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明显下降,且多数为1 级、2 级,已成为临床放疗的主要方式[8]。近年来有研究发现[9],食管癌根治术后同步放化疗明显优于单纯放疗,不仅能够提高放疗的敏感性,还能够缩小肿瘤长径。但临床实践发现,同步放化疗对部分纵膈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疗效仍旧有限,推测可能是由于化疗方案不佳导致的,因此选择合理的化疗方案是食管癌根治术纵膈淋巴结转移治疗的关键[10]。

目前用于食管癌术后纵膈淋巴结转移治疗的药物类型较多,其中顺铂+氟尿嘧啶(PF)方案应用较为广泛,但该方案化疗有效率低,且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有研究提出[11],多西他赛在食管癌术后复发与转移的治疗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效率高达80%,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严重程度较轻。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放射性气管炎、放射性肺炎、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均为1、2 级,无3、4 级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放射性气管炎、放射性肺炎、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所有患者不良反应均可耐受,无死亡病例,证明同步化疗联合三维调强放疗方案治疗食管癌术后纵膈淋巴结转移患者安全性较高。但临床治疗时应当注意虽然同步放化疗能一定程度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但不良症状仍然存在,因此需要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标以及体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放化疗剂量,从而保证疗效,改善患者预后[12-14]。本研究结果还发现,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3 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 年生存率、2 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看出,同步放疗方案化疗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淋巴结转移,还能够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可作为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案之一[15,16]。

综上所述,同步放化疗可提高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中GTV>40 cm3者的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不良反应小,患者可耐受。

猜你喜欢

纵膈放化疗食管癌
你了解纵隔肿瘤吗
纵隔型肺癌的X线及CT表现分析
子宫纵膈会影响怀孕吗
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转移规律与放疗临床靶区勾画设计的相关性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等再看”能否成为主流?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肝内胆管癌行全身放化疗后缓解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