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感染创面中的应用效果

2021-11-18牛云飞季胤俊周启荣张皓琛许硕贵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18期
关键词:引流术换药负压

牛云飞,季胤俊,徐 敏,周启荣,张皓琛,许硕贵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上海 200082)

骨科创伤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类疾病,常见的骨科创伤类型有骨骼、神经、肌肉或血管等损伤,其中创面感染是骨科创伤中常见的并发症,其会导致愈合困难,甚至引起关节功能丧失,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临床上通常使用常规开放式引流进行治疗骨科创伤,其虽可根据患者的创面感染情况进行治疗,缓解其临床症状,但常规开放式引流在应用中需反复进行换药,不利于伤口愈合,且增加患者疼痛感[1]。负压封闭引流术主要是通过信号传导引发细胞分泌愈合生长因子,刺激组织产生更多新生毛细血管,同时结合冲洗使创面处于干净环境并确保引流通畅,去除坏死组织,减少创面细菌量,有助于肉芽组织生长[2]。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对骨科创面感染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3月至6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医的40例骨科创面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2、8例;年龄31~75岁,平均(53.26±17.86)岁;感染部位:上肢9例、下肢11例。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3、7例;年龄33~76岁,平均(54.17±18.05)岁;感染部位:上肢8例,下肢1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感染部位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组间可进行对比分析。纳入标准:符合《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明确骨伤史者;经影像学检查、临床症状分析与细菌学检查确诊者;手术切口感染者;治疗前1个月未服用过免疫抑制剂、抗感染药物者;神志清楚,能够正常交流者等。排除标准: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骨质破坏较为严重者;合并恶性肿瘤、严重全身性疾病或重要脏器损害障碍者;合并其他部位感染者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开放式引流:入院后检查创面,了解基本情况,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有效创面清理,包括清除创面脓液、渗液及坏死组织等,然后根据患者创面情况(大小、渗出)进行更换敷料(1~3 d/次);对于创面有严重坏死组织的患者,则需二次清理创面,当创面满足愈合条件后,对患者进行植皮或缝合创面,以行二期手术[4]。观察组患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使用封闭创伤负压引流套装(南通昌裕医用科技有限公司,型号:CY-XP-B),清创过程与对照组相同,根据患者实际死腔与缺损面积将负压封闭引流敷料裁剪合适大小形状;缝合敷料边缘与周围皮肤,后将透明薄膜粘贴封闭覆盖在敷料与感染皮肤组织范围外,以超出创缘3~4 cm为宜;在敷料上方裁剪1个直径约3 cm的圆孔,用于放置吸盘管路,通过该吸盘管路使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与无菌引流管进行连接,通过该无菌引流管连接到负压源,负压值调整在75~175 mmHg(1 mmHg = 0.133 kPa),每日记录引流液颜色和引流量,7 d后去除敷料;当创面被新鲜肉芽组织覆盖填充,达到植皮或缝合标准后可行二期手术,若创面恢复不佳,仍有大量分泌物流出,重新置入引流管,再次负压封闭引流,直至创面无分泌物流出、有新鲜肉芽长出为止。两组达到创面呈愈合状态时结束治疗,并随访至出院。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5]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7 d后疼痛程度,分值范围为0~10分,数值越高表明疼痛越剧烈。②舒适度。采用舒适状况量表(GCQ)[6]进行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 d后及二期手术闭合创面后1 d的舒适程度情况,该评分共28项,采用4级评分法对各项指标进行定量评估,总分112分,评分越高表示舒适程度越高。③生活质量水平。参考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7]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选取其中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与社会功能4个维度,单项百分制,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④炎性因子。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7 d后采取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经过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取血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CRP水平,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WBC水平,使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PCT水平。⑤不良事件发生率。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临床不良事件,如创面再出血,创面皮肤浸渍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 例(%)]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行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7 d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 < 0.05。VAS:视觉模拟疼痛量表。

组别 例数 创面愈合时间(d) 换药次数(次) 住院时间(d)VAS评分(分)治疗前 治疗7 d后对照组 20 28.14±3.74 8.52±0.35 32.07±4.02 5.46±0.46 4.36±1.05*观察组 20 18.21±1.95 3.60±0.24 23.27±3.35 5.49±0.45 2.13±0.94*t值 10.529 51.847 7.521 0.208 7.07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2.2 GCQ评分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 d后、二期手术闭合创面后1 d两组患者GCQ评分逐渐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GCQ评分比较(  ±s , 分)

表2 两组患者GCQ评分比较(  ±s , 分)

注:与治疗前比,*P < 0.05;与治疗1 d后相比,#P < 0.05。GCQ:舒适状况量表。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1 d后 二期手术闭合创面后1 d对照组 20 52.27±5.25 66.84±6.13* 77.38±8.94*#观察组 20 52.84±5.03 76.23±6.45* 89.52±8.16*#t值 0.351 4.719 4.485 P值 >0.05 <0.05 <0.05

2.3 生活质量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7 d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比较(  ±s , 分)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比较(  ±s , 分)

注:与治疗前比,*P < 0.05。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认知功能治疗前 治疗7 d后 治疗前 治疗7 d后对照组 20 61.52±5.63 70.54±6.87* 61.85±6.87 73.69±7.89*观察组 20 61.58±5.87 81.36±8.64* 62.16±6.68 81.93±7.85*t值 0.033 4.384 0.145 3.311 P值 >0.05 <0.05 >0.05 <0.05角色功能 社会功能治疗前 治疗7 d后 治疗前 治疗7 d后对照组 20 62.87±6.52 70.64±7.64* 64.85±9.45 73.36±8.62*观察组 20 62.74±6.98 82.36±7.85* 64.54±8.97 83.46±8.64*t值 0.061 4.785 0.106 3.701 P值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2.4 炎性因子 相比于治疗前,二期手术闭合创面后1 d两组患者血清CRP、 PCT及全血WBC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表4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 < 0.05。CRP:C- 反应蛋白;PCT:降钙素原;WBC:白细胞计数。

组别 例数 CRP(mg/L) PCT(ng/L)治疗前 二期手术闭合创面后1 d 治疗前 二期手术闭合创面后1 d对照组 20 23.25±2.05 13.27±2.25* 2.24±0.29 1.38±0.94*观察组 20 23.27±2.02 7.84±1.03* 2.23±0.28 0.52±0.16*t值 0.031 9.813 0.111 4.034 P值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WBC(×109/L)治疗前 二期手术闭合创面后1 d对照组 20 16.32±1.36 7.84±2.13*观察组 20 16.30±1.32 5.23±1.45*t值 0.047 4.530 P值 >0.05 <0.05

2.5 不良事件 对照组患者发生1例创面再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0%(1/20),观察组患者无不良事件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00%(0/20),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000,P> 0.05)。

3 讨论

骨科手术后感染包括浅层与深层组织感染,浅层组织感染主要为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深层感染包括骨折与内固定置入物感染,主要是由于创面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从而破坏皮肤免疫功能,导致防御病原菌的能力下降,进而出现创面感染,且该病病程长、病因复杂、治疗困难。常规开放式引流主要是通过清理患者创面后,根据创面情况进行清洗换药,随后清除创面坏死皮肤和组织,以有利于后期植皮修复创面或直接缝合,但在清洗换药过程会破坏创面生出的肉芽组织,不利于创面愈合[8]。

因骨折、骨伤创面大多数暴露于空气中,创面复杂、难以彻底清创等使细菌在创面内大量繁殖,诱发创面感染,进而影响其愈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是由多孔泡沫敷料、冲洗引流管和吸盘管路组成,敷料能吸收积液,对局部感染部位无腐蚀作用,且不干扰机体免疫反应,敷料透气性较好,装置中带有吸盘管路,用于连接负压源,吸盘管道柔软,不受体位影响,更方便护理;外置吸盘无需贴膜系管,降低手术封膜难度,减少术后漏气风险;单独冲洗连接管,更方便伤口冲洗加药,减轻换药期间患者的疼痛感[9-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7 d后生活质量水平、治疗后不同时间的GC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负压封闭引流术能有效改善骨科创面感染患者创面感染情况,减轻疼痛感,从而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与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与生活质量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血清CRP、PCT、WBC均为机体的炎症反应指标,其水平升高表明患者的炎症反应加剧,其感染加重。负压封闭引流术通过使用高分子材料作为创面与引流管间的中介,于负压状态下通过引流管和多孔泡沫敷料,使负压均匀传导到创面各个部位,对创面全面引流具有促进作用,进而加速患者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创面微循环,有助于病灶分泌物流出,减轻炎症诱因,改善炎症状态[11];同时,负压封闭引流术该装置通过聚氨酯生物半透膜封闭创面,可将皮肤创面与外界空气、细菌完全隔绝,能有效避免细菌污染创面,减轻炎症反应[12]。本研究结果显示,二期手术闭合创面后1 d观察组血清CRP、WBC、PCT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感染创面中可有效抑制患者的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

综上,负压封闭引流术能有效改善骨科创面感染患者创面感染情况,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感,从而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与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与生活质量水平,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引流术换药负压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不同手术时机运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创面软组织负压给液系统研究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舒适护理在外科门诊换药患者应用效果体会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浅谈换药室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