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制造=产品升级?富华如何引领车轴行业跨入新时代
——专访广东富华总经理谭嘉骅

2021-11-18张筱梅

专用汽车 2021年11期
关键词:车轴产线智能化

本刊记者 张筱梅

近几年来,随着GB1589-2016和GB 7258-2017标准的实施,盘式制动和空气悬架按法规要求被大量应用在半挂车上。行走机构行业由此迎来了发展契机,生产企业数量急剧增多,行业竞争格局也因此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粗犷发展下产生的诸多问题,比如,行业竞争加剧产生的低价竞争,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以及用户使用不当导致的车辆屡发事故,售后不及时现象更是比比皆是等问题。盘式制动器和空气悬架被大量应用在国内半挂车上之后,问题不断,用户抱怨连连。

▲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谭嘉骅

对此,本刊就目前国内半挂车行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未来行走机构的技术路径和市场走势,专访了全球半挂车行走机构的龙头企业——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富华)总经理谭嘉骅。他就以上问题进行了独到的分析和深入的探讨。

投入智能化产线=产品高品质?

《专用汽车》:在半挂车包括行走机构行业,尤其是新进入的企业,很多都投入了巨资建设了智能化产线,或者关键零部件选择了国内外知名品牌进行组装,以保证产品质量。同时,也有不少终端用户甚至挂车厂认为半挂车车轴和空气悬架的技术含量较低,只要投入了智能化产线,或者关键零部件质量可靠,产品就一定是品质优良的。您怎么看待这些认知和看法?

谭嘉骅:单纯地认为只要投入智能化产线就能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的竞争力,这个看法我是不认同的。

产线智能化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实现自动化,由机器代替人工操作;第二阶段是单机的数字化,对某一工序进行数字识别和存储信息;第三阶段是网络化,即把单机数据进行整合处理;第四阶段才是智能化,把工厂的实时数据延伸到设计和工艺改善去,实现闭环。

实际上行业内很多企业尽管投入了智能化产线,但他们很多仅处于第一阶段,也就是部分工位的自动化,比如:通过机械人来上下料、通过AGV小车来转运物料,解决地仅仅是劳动强度和搬运效率的问题,其实并不能提高产品本身的质量水平;又比如,焊接机械人的应用的确能提高焊接的一致性,但如果产品设计和焊接工艺设置本身存在问题,反而会引起批量性的质量事故。所以,产品品质的提高需要设计、工艺、生产、质量、设备等互相配合,产线智能化只是其中的手段之一。毕竟,以最先进的智能化产线生产出来的“诺基亚”还是干不过产品技术更先进的“苹果”。

中国半挂车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专用汽车》:针对半挂车领域里市场对高质量产品接受度不高的现象,您是怎么看的?既然智能化产线只是手段之一,那如何才能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谭嘉骅:协会一直在呼吁行业需要高质量发展,那高质量发展的标准是什么呢?是技术含量更高,还是成本更低?是行业的集中度更高好还是百花齐放好?上了智能化产线是否就是高质量发展?

我认为,都不是。不管是牵引车还是半挂车,本质上都是公路物流运输工具。因此对半挂车行业来说,所有有助于提高运输效率的尝试都是在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反之,如果不能真正帮助提高运输效率,甚至增加了运输过程中车辆的安全风险,那我们可以说这就与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背道而驰。

近年来,以解放、重汽为首的主机厂通过技术升级,将车辆的可靠性、维保周期以及安全性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比如他们牵引车底盘和车桥的维保周期已经由原来的3~6个月延长至目前最低一年15万公里,这对提升整个物流行业效率和安全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所以,未来半挂车必定被要求跟上主车的步伐,只有“主挂匹配”才能够实现运输效率的最大化。

而实现主挂匹配的关键之一是半挂车的“上下匹配”。一辆半挂车的上装是由它所承载的货物决定的,上装设计是否合理先进决定了车辆的装载效率;而行走机构决定了车辆的安全性和行驶效率。改装厂如果通过产线的自动化升级,从大梁设计、焊接、喷涂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提升之后,接下来就需要下部的行走机构与之相匹配,否则前期的投入或者整体的匹配将会大打折扣,毕竟用户总是以最先出问题的部分来评价车辆的质量水平。

总而言之,不断满足现代物流运输对高安全性、高效率、低运营成本的迫切需要,跟上主机厂的步伐,就是我们行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同时,这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标准。

行走机构产品未来发展的方向又是怎样的?

《专用汽车》:那么,您认为行走机构的发展方向又是怎样的?富华花费20亿元投资的智能化产线出来的产品其产品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谭嘉骅:谈到智能化产线投资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说富华的初衷。三年前也就是2018年,当时富华面临着两条路的选择:一条路是复制富华原有的生产线,扩大产能,然后通过价格竞争的方式收拢市场,这样,投入仅为现在的六分之一;另一条路,也就是现下我们已经做出的决定,即投建全新的智能化产线,生产能够满足未来公路物流所要求的更高性能、更高品质的车轴产品。

▲行驶120万公里无大修的富华碟刹空悬系统

以前国内车辆的行驶速度比较慢,超载情况比较普遍,所以载重能力是当时判别行走机构是否优秀的最主要标准。但现在国内的公路物流运输环境,包括法律法规,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市场调研和分析,我们觉得未来行走机构的技术发展方向将围绕四个维度:安全、耐用、轻量化、智能化。而我们原有产线生产出来的产品品质,和未来中国物流行业所需的产品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其质量水平和性能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些提升空间必须依靠全新的高精度、智能化设备才能够完成。

今年7月,富华的智能化产线投产,同时历经三年研发的全新一代车轴正式上市。与原富华轴比,新一代富华轴各方面性能均有大幅提升,多项指标世界领先:轮毂单元的使用寿命延长5倍,制动效率提升30%,制动鼓等易损件寿命延长25%,整轴重量降低10%,新一代热轧成型技术的应用使轴管更轻的同时承载能力更强,抗弯曲、抗变形性能为其它车轴品牌的8至10倍,整轴质保延长至3年50万公里……

市场走低,竞争加剧,富华如何守住第一?

《专用汽车》:随着近几年新进企业的增多,盘式制动器和空气悬架等行走机构的生产厂家急剧增多,富华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也由此下降不少。您怎样看待富华份额的下降?对未来的市场富华有多大的信心?战略上又会如何调整呢?

谭嘉骅:目前行走机构行业有点类似于以往诺基亚、摩托罗拉和山寨手机时代,竞争到最后就是“百元手机”的出现,大家都在低价竞争的泥潭中挣扎,谁也无法获利和健康地成长。但是当苹果手机的出现让用户意识到什么才是他们所需要的新一代手机,让其他手机生产企业回到初心重新关注用户体验,推动相关技术的高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新国标的实施,盘式制动车轴和空气悬架开始大量应用在半挂车上。随之而来,盘式制动器和空气悬架等行走机构的生产厂家急剧增多,但由于缺乏必要的产品技术以及急功近利的低价竞争导致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由此而导致多种问题出现。比如,空气悬挂导向臂正常的使用寿命应为2~3年,像富华导向臂使用3年绝对没问题,但目前国内大多导向臂使用6~8个月就会断裂;又比如,盘式车轴的摩擦片和刹车盘的使用寿命直接影响着车辆的运维成本,国内一些劣质车轴的刹车盘通常使用3~6个月就会开裂,在同等条件下,富华刹车盘的使用寿命是它们的2~3倍。

目前国内重卡和公路物流运输行业比较低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很多半挂车生产企业为了生存大打价格战,除了压缩自身的利润,也开始在配置或者产品品质上打折扣。但劣质的产品终将被市场所抛弃,用1年就要报废的半挂车和半年就会出现质量问题的空气悬挂和盘式制动车轴终将退出市场。当市场进一步下探,价格降无可降时,那些把自身口碑和传统优势都消耗殆尽的企业也将面临真正的危机。

富华连续多年是中国乃至全球半挂车行走机构行业的第一,主要靠的就是产品的品质和超高的性价比。此次我们也希望通过产品技术升级,以智能化的生产方式,为业内提供最高品质标准的产品,让用户体以“丰田”的价格买到“雷克萨斯”一样品质的产品。

一句话,谁能够助力半挂车生产企业实现“主挂匹配”,提升车辆的整体运营效率,谁就会获得用户的认可,从而赢得市场。

猜你喜欢

车轴产线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基于精益生产的工厂产线设计方法
迈向智能化:艺达电驱动高端制造之路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高品质生产
论智能化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典型应用
高端“智”造
基于5G通信的工业产线智能管理系统设计
冶金矿山企业以产线承包制为基础的跨地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冶金矿山企业以产线承包制为基础的跨地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