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澜溪老街地域景观特征与传承研究
2021-11-18伍晓雅顾大治张袁
伍晓雅,顾大治,张袁
(合肥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农业社会时期,河流对社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水路相对陆路而言更具便利性,并且价格低廉,很多集镇沿江河两岸兴建。因此,在传统集镇聚落发展时期,建筑与街巷的生长大多与河流的走向有着密切的联系,日本经济史学家斯波义信就曾将中国比喻为“Riverine state”(河边国家),意为“以河流汇聚为地域特征的社会”。
安徽皖江流域作为长江沿岸著名的农副产品集散地之一,人流以及物流的集中为沿岸水运集镇的形成和建设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因地跨江淮地区和皖南地区的缘故,来往商客及历史人口迁移的影响,集镇的风俗传统逐渐趋向地方大杂烩,造就了具有过渡色彩的地域性景观特色。因此,本文以皖江地带重要的水运集镇——大通古镇为例,剖析该镇内澜溪历史街区地域景观要素的形成与现实景观样态,总结街区地方景观构成的物质特征与非物质特征,解析街区发展缺陷及解决措施,以期为皖江类似街区的地域个性保护和发展提供更清晰的思路。
1 街区地域特征形成背景
1.1 重要水运港口
大通又名“澜溪”,现位于安徽省铜陵市西南部,宋朝建镇,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八省巨埠、江南重镇”,后又成为地区航运中心,是仅次于芜湖的米市和渔盐城市。清末民初,随着盐业的发展而迎来历史上的短期繁荣。大通古镇靠山临江,南以青通河、贵池为界,西与桐城隔江相望,周边河网密布,相互之间多有连通。在铁路不畅,公路匮乏的近代化时期,青通河是连接外界与皖南山区贸易的重要交通水道,而临近河道的大通港便成为往来客商中转的落脚点,这一先天条件为古镇和老街的后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1.2 多元交融文化
相较于地域个性强烈分明的徽州,大通古镇所处的皖江地区因地理位置和近代社会发展的缘故,对文化的吸收和理解显得更具包容性,其地域个性也多样繁杂。从历史纵向角度看,大通地处吴越文化与淮河文化的过渡区域,受儒道释三教合流和程朱理学影响,教育文化兴盛,后在晚清时期西学东渐又为大通带来了洋文化,促使当地逐渐形成多元丰富的民俗与商业活动。从宗教文化角度看,大通是一个多元宗教文化载体空间,道教、天主教都曾踏足过此地,但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宗教当属佛教。大通毗邻九华山,唐宋时期后,皖江沿线成为佛教朝圣者敬谒的必经之路,朝拜者需在大通乘坐船只沿青通河上溯到九华山下。至清朝,大通共建有大士阁、莲花寺等十几座寺庙,后又因近代西方天主教会的传播,拔地而起的教堂、钟楼,更是让东西方文化在此交汇沉积,兼容并蓄,开启了大通古镇多元文化的新篇章。
1.3 商贸中心——运“盐”而盛
古人云“因利所以聚人,因人所以成邑”,处在淮盐运输沿线上的大通便是其中的受益者。封建社会时期,食盐既是生活必需品与战争资源,也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其中以两淮盐课最为突出。清朝至民国时期,为使销量巨大的淮盐能迅速安全地水运到各地,需在交通便利的位置设置货物集散中心,大通古镇作为皖江流域内淮盐运输路线上的重要节点,专门设有征收江西、湖南、湖北及安徽中路盐税的盐务督销局,是政府明确的停泊通商口岸。皖南地区的青阳、桐城等乡县所需之盐都需要在大通进行采办,频繁的人口流与丰厚的资本令其迅速成为辐射周边的商贸中心。
2 街区物质性景观特征的构成要素
在各类街区类型中,历史街区以独特的时间氛围和空间感受,显现出物质性要素与非物质性要素叠加的多层内在价值。街区可通过物质要素创造与本地居民发生情感共鸣的空间,存储街区集体记忆,营造独一无二的景观主题。反之,非物质要素在历史街区中源源不断地为街区带来创新的可能性,焕发街区生机,二者所营造的场所精神的契合程度决定了街区景观价值的高低(图1)。
图1 历史街区地域景观构成要素框架图
2.1 宏观物质特征要素构成
在宏观物质层面上,历史街区成长的源动力与所处的自然环境与城市格局息息相关。皖江地区江河支流纵横密布,水道不仅控制着沿线交通运输,还影响街区的生长发展。澜溪老街是具有滨水环境景观的典型案例,街区地处古镇青通河东岸,总体呈东西走向的半弧状,鹊江、青通河、祠堂湖三面环绕老街,为街区奠定了“因水而商、因商而街、因街而兴”的历史发展态势(图2)。街巷、建筑、水体的交错组合既形成联动关系又呈现了多样的街区景观。
图2 “因水而兴”的澜溪老街
2.2 中观物质特征要素构成
在历史街区的景观特征要素构成中,街区格局可谓是编织空间的主角,其囊括的街巷空间组成韵律、院落空间形态、街巷空间尺度、街巷空间界面组成要素将街区的物质与精神联系成整体,是直观体现街区地域景观特征的体现。
2.2.1 街区空间尺度
澜溪老街总体上依然保持了传统水运商贸和居住并存的风貌特色,老街的主街道现今尚存一段最窄处7米,最宽达到15米古街面。根据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的街道垂直维度形态特征研究中的宽高比(W/D)参数所述,街道D/H比值大于1时,游走其中的行人会产生距离感;当比值大于2时,则会产生宽阔感。澜溪老街多数建筑为二层楼房,檐口高度约为6m,古街面高宽比为1.1~2.5,与多数古镇街道相比,其视域空间更加广阔,可人车并行。街区两侧建筑物及巷道沿着东西走向的主街垂直方向生长,构成“前门通街,后门通江”的空间组合方式,商业店铺多以连续的小开间界面沿主街道两边展开,每个店铺的建筑相似,但又有其各自装饰特点。主街垂直生长的小巷可通往各户内部居住空间,整体上形成公共空间串联私密空间的街区景观。
2.2.2 街区空间界面
街巷界面主要由顶界面、侧界面、底界面三部分构成,澜溪老街的主街空间界面特点是开放性与通透性。在顶界面,街区的延伸的出檐和高低不等的山墙使行人产生视线内聚感与韵律感的天际线景观。在侧界面,与主街相连接的商铺正面多以可拆卸木板门为一层建筑入口,随着日间商铺拆卸排门营业,夜间闭门休业,街区空间进行着从开放至封闭的转换,商铺正面的雀替、斗拱、墀头装饰也使街区侧界面更为丰富。在底界面,澜溪老街尚保存了一条铺有浅红方形麻石的街面,既凸显地方特色又能反映当时古镇的繁华商贸之象。
2.2.3 街巷空间布局
“滨江临河逐水而居、聚而为市筑而为城”,逐水而居作为人类最传统的聚集生活体系,极易受到河流和码头的外力影响。对澜溪老街这一类临水街区而言,因河流走势具有极强的线性导向,故而形成以“河流—建筑—商街—建筑”为框架的线性空间布局(图3),往往有利于减少运输成本,达成货物的快速转运交易。其次,方便居民及外来商业者迅速找到街区服务场所,使街区具有高度的便达性。最后,街道沿河流线性展开,可使二者之间创造接触的节点,方便住户汲水。街区的居住者通过长期的生活生产掌握河流规律,围绕商业场所对街区采用线性空间布局方式,为澜溪老街建立了生活、交通、商业上的井然秩序。
图3 河流线性导向对街区布局的影响
2.2.4 街巷院落空间
澜溪老街建筑平面布局紧凑,以前店后坊或前店后居的规整矩形房屋为主。沿街商铺多为二层单排式建筑,局部一层。建筑规模根据房主的经济实力不同而有所区分,形体上构成高低错落。街区院落式民居也以单进式院落为主,围绕内院或者天井为中心,将不同功能空间分隔,满足通风采光的需求,同时可承担晾晒、储藏的功能。
2.3 微观物质特征要素构成
2.3.1 建筑立面
澜溪老街沿街建筑立面类型多为开放性的木板门式(图4)。因街区用地有限,为最大限度分享区位优势,沿街建筑一般为两层楼,可起到增加单元土地面积的使用率与通风避潮的作用。商铺每开间的尺寸、结构、材料虽十分相似,建筑檐下高度基本维持在5-6米。店铺正面开间与主街相连,并以横梁为界,将老街沿街建筑分为屋顶—屋身—屋底三个部分。建筑二层以木装板封闭,采用木窗通风采光,下层屋身采用可拆卸的清水排门,可应对商业高峰时期的客流量,方便搬运货物进出。日间拆卸后的排门可使街巷与室内空间融为一体,主街会显得更加通透,形成直接沟通的开放空间。
图4 澜溪老街木板门式建筑
①屋面
澜溪老街区域内的民居屋顶处理方式为双坡硬山顶式。山墙未出墙面,侧面沿屋顶坡度构成人字形,屋角不起翘,坡度较陡。建筑正脊造型简练,不用吻兽,中部用瓦片堆叠成空花状,墀头多用梅、兰、竹、菊等彩画装饰,风格典雅素朴(图5)。沿街相邻商业建筑单元相接的墙体共用一道封火墙,在住户密集的街区既能起到防火、隔户的作用,又能通过相邻民居组合的高低不同的折线变化,构成街区极具韵律感的天际线景观,营造具有层叠感的街巷外观。
图5 墀头装饰
②墙面
因皖江地区气候湿润多雨的缘故,澜溪老街的墙体构造材料基本选择了南方多用的清水空斗砖墙,墙体上部采用“空斗法”砌筑,部分建筑在墙裙部位用石块加固(图6),墙体显得厚重而高大。空斗墙内部填充砂浆、泥土,既能节约材料,减轻自重,又能起到比实心墙更加隔音和保温隔热的作用。
图6 砖墙砌法
2.3.3 景观节点
在历史街区景观物质特征构成要素中,除了建筑单元要素外,古桥、古井、驳岸等微观节点也为街区整体增添了观赏性与趣味性。《史记》中曾记载“古者相聚汲水,有物便卖,因成市,故云市井”。古代城市中,古井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工具,不仅联系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影响着空间聚集力,因井成市,以井为邻,是居民亲近水源进行生活生产的另一种方式。位于澜溪后街部位的龙泉古井曾是街区居民的饮水之源,由明朝时期的当地望族佘家开凿建成。初时为佘家自用,后用作公井,方便附近居民取水用水。久之,随着妇孺用水时的闲谈,商贩的走动叫卖,水井不再单纯满足居民生活的需要,同时成为人们交流互动的场所,老街的市井生活景观逐渐被呈现。
3 街区非物质性景观特征的构成要素
3.1 宏观非物质特征要素构成
回顾中国传统城乡营建方法,不论是村落选址、住宅布局、造园布景,无不融合生态美学的思想。究其本质是顺应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节制地利用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生存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存的机制关系。可以说,生态美学早已植根于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心理深处,并上升为社会民众的“择居意识”,从而衍生出中国源远流长的风水文化。因此,进行生态美学分析、剖解择居意识,有助于阐释传统聚落景观的构成本质。
3.1.1 街区生态美学
俗语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资源利用层面上澜溪老街基本符合生态美学的要求。街道与江、河、湖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解决了当地生活生产用水问题;另一方面利用水道发展水运,加强对外联系,解决单一的生产模式,充分体现了澜溪老街利用环境改善生存条件。其次,作为传统临水街区,过于湿润的环境会对居住造成一定影响。为此,澜溪老街以二三层建筑居多,除了节省占地面积,最大可能发挥使用率外,更重要的是起到通风避潮的作用,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之上,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3.1.2 街区择居意识
“水深民多富,水聚民多稠”的概念一直在中国择居理念里被反复强调,澜溪老街所在的大通古镇东靠九华山余脉——长龙山,其山脉阻挡了长江的流向,使原本自西向东流的江水在这里折转变为由南向北流,形成回水湾并在此沉积了丰富的饵料,吸引各类鱼群穿境而过,致使当地盛产水鲜。与此同时,位于鹊江中心的和悦洲又能有效地抑制了江涛,与下游素有“长江四大名矶”之称的羊山矶形成天然屏障,既能发挥减缓水流作用,又能阻挡冬日北方寒流侵袭,造就了当地既便于生活交通,又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微气候环境,令街区形成一个良性生态循环又物产丰富的天然避风良港,青山绿水相互映衬,是择地而居的好场所。
3.2 中观非物质特征要素构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空间中,因受不同阶段社会意识和形态的影响,多带有政治权利的色彩,例如皇城、王府等。但对于普通民众聚居的街道与村落来说,更容易受到血缘与伦理道德的影响,以宗法血缘为纽带的家族观念会渗透到建筑中。如徽州地区的街巷建筑,其开放空间、私密空间要严守“内外有别,男女之防”,又如北京四合院建筑的北屋为尊,女眷居后。
澜溪老街整体上受血缘与伦理道德的影响较弱,而商业交易形态对澜溪老街的影射性更强。沿街建筑多采用下商上居的混合方式,形成垂直的商用与住宅二层空间,以便节省用地面积。一层店堂内设柜台经营或手工坊,部分建筑还建有可作为生产和生活的后院,店家或主人通常居住在楼上或后院,使商业和生活独立区分。这类商住混合型建筑本质上体现了商贸意识与传统住宅相适应的物化过程。
3.3 微观非物质特征要素构成
在街区的非物质要素构成中,传统饮食、传统民俗、传统技艺、传统故事情节、传统生活情节等要素相互穿插其中,构建游览者对街区历史画面的联想性。比如,街区河畔人声鼎沸的茶楼、浅吟低唱的戏曲、满载而归的渔船,这种动态性的生活场面即可转换成一种活态景观空间,进而具有表达真实情感的能力。行人在街区不单再是从视觉片面出发,而是融合场景,调动视、听、嗅、尝、触多种感官上升到思维立体。
3.3.1 街区传统故事情节
澜溪老街所在的大通古镇历史文化交错沉积,流传的故事数不胜数。澜溪老街的龙舟竞渡诉说着当地崇拜的龙文化、京剧《量江记》主人公樊若水就读的澜溪书院,后吸引王安石、黄庭坚等一众文豪踏足此地,延续着当地尚学的精神、街区祠堂河变为祠堂湖的风水趣事、街区留存时间悠久的商铺等无不在呈现澜溪老街的历史生活场景,其隐含的艺术情境贯穿整个街区景观空间。
3.3.2 街区传统技艺、民俗、饮食
澜溪老街一直被称为“活着的历史文化街区”,在长期的历史演化中形成了数十种非物质文化,根据其特征可分为传统手工艺、民俗表演、传统饮食三大类。
手工技艺以渔具编制、杆秤制作、藤艺编织、剪纸艺术为主。澜溪老街的渔具大小各异,制作精良,渔具高低错落的挂置在店铺外,无不在时刻诉说当地的鱼水风情。当地的百年剪纸工艺也以街区的生活风貌、水运、佛教文化为主要题材,作品形式多样、做工考究,堪称当地一绝。
民俗表演类可分为传统戏曲与民俗活动两类。传统戏曲以当地的傩戏、秧歌、腰鼓戏为主,是流行于庆祝传统节假日的民间艺术。老街民俗活动以龙灯会、龙舟竞赛为主,其中龙舟竞赛发展不仅形式多样,除对外竞标、供人娱乐之外,还联合多地举行竞赛,表演队伍壮大,已成为澜溪一景。
饮食文化以土特产江鲜为代表。秉承着“靠水吃水”的传统,澜溪老街从街头至街尾随处可见水产贩卖与腌制,在视觉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饮食景观。沿街饭馆基本以江鲜为主,澜溪老街举办的长街宴,百米长街,宴开百桌,吸引周边游客前来品尝和体验,正在形成当地特有的饮食传统文化。
4 街区地域性景观特征的传承
4.1 澜溪老街景观要素构建的价值及作用
在构成澜溪老街地域景观特征要素中,物质性要素为街区的形成和生长提供源动力,通过由大到小、循序渐进的方式反映了街区甚至是地方景观特色。而非物质景观特征要素的存在使看似散乱的景观元素形成深层的逻辑和鲜明的社会秩序,并贯穿于街巷、建筑之中。厘清街区各个要素构成关系的目的,最终旨在为街区的景观保护与再生提供清晰的思路。因此,对澜溪老街景观特征要素构建体系应该从更深更宽的层次发掘研究。
4.2 澜溪老街街区物质特征的传承
4.2.1 街巷空间的完善
澜溪老街在修复过程中虽保留了主街宽广的原尺度,并根据各类建筑情况对街区内的巷道进行了梳理,但仍然存在因搭建、堆物等原因导致的多条巷道空间堵塞、断头等问题。其中,以靠近祠堂湖附近的巷道最为严重,需进一步优化老街传统街巷空间。
①内外联通
澜溪老街靠近祠堂湖附近地块拥有多条蜿蜒曲折的细巷,因杂物、建筑胡乱搭盖切断了与外部道路的联系,并对祠堂湖岸线景观造成了视线遮挡,然而可喜之处是细巷与外围联系仍然隐约可见(图7)。因此,可根据街巷的走势对话内外道路,以清通梳理为主,改善周边基础设施,延续部分巷道与外部联系,以达到织补街巷作用。
图7 巷道杂乱
②内部疏通
针对澜溪老街巷道疏通,首先需对其狭窄巷道空间进行清理重塑,拆除乱搭乱建、废弃的构筑物,适当拓宽疏通,并规范居民四处培育的“菜园子工程”。其次,街区巷道深处存在较多的小面积废弃住宅和围墙庭院缺乏管理,没有充分发挥空间作用,形成消极死角。可通过对废弃住宅的整治修复和围墙庭院的退让,制造步移景异的收放空间,形成通风良好,安静舒适的环境,打造灵活趣味的空间场景和动态流线,与主街形成宽阔至私密的场景过渡。
③优化节点
澜溪老街留置了因建筑退让和道路转折形成的体积大小迥异的凹凸空间,这些空间长期以来被忽视,成为街区的灰色节点。针对这些灰色节点的存在并联系澜溪老街公共区域稀少的问题,可将凹凸空间设计为街区公共逗留区域,使雕塑、石凳、桌椅等元素同空间合理结合,创造游人及居民休憩的场所。同时,可通过对凹凸空间植入自然生态元素的方式,改善街区绿化匮乏的状况,为街区环境和居住状态注入生机。
4.2.2 建筑景观风貌的延续
街区的建筑风貌往往赋予了行人第一视觉感受。首先,要体现澜溪老街的建筑特色。在保护过程中,要维护街区建筑特色,其建筑风格、造型、色彩、体量尽量统一,在不破坏街区空间连续性的原则上,运用招牌、灯笼、布幌以及墙角的绿化提升街区侧界面的丰富度和可识度,确保老街的整体风貌和形态特征,强化居民的归属感。其次,对于拆除影响风貌的违章构筑物后,在这些地块重新塑造的建筑宜采取“似”与“不似”的手段。“似”是延续原有传统建筑的形式、比例、装饰,“不似”是创新的材质、空间。这类新建筑虽不同于文保建筑的修复与不同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但更倾向融合街区建筑风貌,从而进行延续性的发展。
4.2.3 环境要素的管理
澜溪老街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地理环境,构成了人—水—街三者共生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住户的搬迁废弃,祠堂湖与青通河道的水岸管理状态不容乐观,现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最突出的是没有设置规范的滨河步道,路面有大量挖掘、开垦的痕迹,植被稀疏;其次,机动车乱停乱放,阻碍通行的同时,并破坏滨河空间的连续性;第三,道路垃圾清理不及时,杂物废弃物乱堆,卫生状况堪忧。
针对上述问题,第一,需通过加强对澜溪老街周边河道、湖水的保护,保持水面及岸线清洁,完善街区排污体系,使雨水和沿街生活污水能有效地进入排水系统,防止影响街区环境;第二,澜溪老街的青通河岸线状况混乱,未能形成良好的亲水空间,可采取自然式驳岸与硬质步道相结合方式,塑造“刚”、“柔”交互的边界;第三,青通河是具有观赏意义的水系空间,其河岸线设计形式不宜单一,通过增设亲水栈道、亲水平台的方式,打造亲水文化岸线,以期丰富滨河空间氛围,增强视觉观赏性,聚拢人气,提升街区滨河区域的吸引力与魅力(图8)。
图8 河、岸关系不完善
4.3 澜溪老街特色非物质特征的传承
4.3.1 历史文化复现
对于隐性的历史文化而言,街区除了保护措施之外,还需深度挖掘场地文化内涵。以澜溪老街为例,目前老街留存的佛教文化仅靠大士阁为支撑。整体上,老街澜溪完整留存的历史文化面临寥寥无几的状态,单薄的留存文化不足以支撑街区的历史文化内涵。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度挖掘恢复澜溪老街消失的特有文化类型,如曾经盛极一时的渔盐运输文化、码头文化等。
其次,随着网络智能化和新媒体技术的普及覆盖,街区的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民俗、传统饮食、传统故事等历史文化要素,除了采用场所进行活化展示手段之外,还可利用手机APP打造街区全景、路线地图、室内导视、语音讲解等多种个性化服务,吸引人群,打造街区历史文化的智能化发展。
4.3.2 特色产业修复
笔者结合野外调查结果发现,澜溪老街现有72家在营店铺,其中有23家为餐饮类、7家传统手工技艺店、1家创意工艺品店,其余多为杂货用品店铺或服装铺。整体上,澜溪老街的特色文化产业氛围营造感偏弱,可通过街区现有的文化产业资源与街巷物质空间的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形成集聚效应,使特色文化产业与物质空间产生互动交融和良性传递,提高老街的地域文化氛围。
①传统饮食类
澜溪老街23家餐饮类店铺中以推广水产及当地贡姜、豆制品为主,其参与性与受众面较广,可围绕饮食店配套豆制品磨制、生姜采摘、腌制等现场教学,使游客直接参与到食物原材料的制作流程和品尝的全过程。
②传统手工技艺类
街区传统手工技艺店以制作渔具为主,渔具对于当地人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图9)。除此之外,还有百年杆秤制作技艺与手工剪纸等。就这些技艺特色而言,其专业程度较高,具有一定的艺术与观赏价值,街区可利用巷弄空地及周边商业建筑规划技艺展示空间,吸引参与者体验简单的手工制作,有利于为传统手工技艺提供生存和发展平台(图10)。
图9 传统渔具制作
图10 老杆秤制作
③民俗表演类
以傩戏、放龙灯、龙舟竞赛等戏曲或水上活动为主的街区民俗表演,除开展相关体验课程之外,还可借用文创产品设计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范围。目前澜溪老街只有1家创意工艺品店,工艺品设计种类较为单调,可利用街区本土多元传统要素进行产品多维度创意设计,提升对外来人群的吸引能力和商业消费能力,方便更多的游客直观体验街区历史文化特色,同时有利于直接树立街区品牌形象,产生品牌价值。
5 结语
澜溪老街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中形成地方性景观特征,只有对其进行深入地挖掘,才能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地方景观传统。本文以地方地域景观特征为切入点,从类型分类角度对澜溪老街聚落景观要素构成体系进行阐述,并针对街区现有景观要素发展提出了保护与传承的优化策略。研究认为,澜溪老街在自然景观、传统街巷景观、建筑立面景观等物质层面及择居意识、地方传统风情等非物质层面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二者虽具有不同的属性,但却相互贯通、相辅相成,需有针对性地展开系统性分层、分级保护与利用,积极采用适宜的优化设计方法完善街区景观发展,对街区形象的提升和人们生活品质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