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广角》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策略

2021-11-17方凤娟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22期
关键词:数学广角广角手指

方凤娟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数学广角”的内容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的概念、公式、定律,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及其思维品质得到提高,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增强。

“数学广角”的内容是通过生活事例呈现一个个数学经典问题,在解决一个个数学问题过程中,使学生经历和体会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和价值。伴随活动过程中的尝试和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能力,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信心。课程标准中还提到“让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在数学广角中渗透一些数学基本思想方法,培养其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在数学广角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通过自行备课,集体研课,课堂实践,评课议课,课后反思,主要针对课堂教学展开研究,多次磨课,验证我们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具有普遍性。最终,探索了三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多元情境教学策略

所谓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可以借助实物或图像、动作或活动、语言或问题等来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能吸引学生学习研究的注意力,增加学生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兴趣。并能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引导,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训练,有助于小学生智力的开发。还有使知识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将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变成更加具体、形象的作用。另外,还可以有效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然而,在教學过程中,我们发现仅使用教材提供的教学情境,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而,围绕如何整合与处理“数学广角”教材提供的情境?我们做了这样的尝试:

(一)从学生心理出发创设情境

用讲故事、玩游戏、做实验等方式来创设情境,能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和深层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

例如: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找规律》教学中,用学生熟知的《熊出没》主题曲和动画人物有规律的出现带入新知。又如,五年级上册的《植树问题》,书本上是以应用题的形式,直接出示“同学们在全程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这样直接引入,难免缺少新鲜感,让学生觉得枯燥,联想到该内容的间隔,间隔数的一些概念有点抽象,我们在教学时,用手指游戏的情境导入,伸出你的右手,握成拳头,拳心面向自己,从左往右伸出两根手指,看一看,2根手指间几个间隔?3根手指呢?4根手指呢?5根手指呢?大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将手指形似树,更好的理解了间隔与间隔数。

(二)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用日常生活中具体事例或有趣现象来创设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内在学习动力,唤醒学生的思维。

比如:三年级上册《集合》,我们巧设脑筋急转弯,“对面走来两位爸爸和两个儿子,可是仔细一数却只有三个人。这是为什么?”,引发学生思考,初识重叠问题的基本含义。再把班上每周都颁发的“学习之星”和“劳动之星”的奖励名单搬到了课堂上,巧设“光荣榜”:“学习之星”、 “劳动之星”,请学生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获奖的总人数是多少?自己和同学的名字居然出现在数学课堂,成为了一道数学题!这些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事情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不亦乐乎。通过自主观察、比较、发现,知道重叠、集合,经历“创造”韦恩图的过程,认识韦恩图,理解韦恩图各个部分的意义,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三)从教材内容出发创设情境

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有矛盾与冲突的情境,或顾设悬念,置学生于“亢”“兴”状态,引发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获取新知,启发学生的思维。

例如:四年级上册的《烙饼问题》,书本上情境是一位妈妈在厨房烙饼,通过提问“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直接引入新知的探究,情境虽然贴近生活,但是我们认为还不能帮助学生尽快抓住问题的关键去选择处理数学信息,还不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学校餐厅举行厨王“争霸”赛,项目为烙饼比赛,把题目的数学信息当作比赛的要求,评判6分钟烙了2张饼和12分钟烙熟两张饼,谁的速度快谁是厨王,在学生饶有兴致的当评委时,还能发现烙饼的时间要少,就要充分利用资源,就不能让锅子有空闲。

总之,实践证明,我们在充分考虑生活实际、学生心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创设多元的教学情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顺利进入下一步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l]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S].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巧慧.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数学广角”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D].漳州: 闽南师范大学,2015.

[3]  陈冬梅.小学人教版数学教科书“数学广角”的教学研究[D].呼和浩特:  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数学广角广角手指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广角”教学策略分析
浅谈数学核心素养下“数学广角”的教学策略
一根手指点点点
《????》???? ?????? ????? ???如何提高“数学广角”课堂的时效性
手指被“卡”住了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广角”课
广角
笔穿手指
手指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