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思政教育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21-11-17耿德书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0期
关键词:安全教育思政教育高职院校

耿德书

摘要:现今,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正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与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相关政策的要求,思政教育的开展对提升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与法制意识有利。本文着眼于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首先分析了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内容,接着分析了思政教育在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上述作用发挥的途径。

关键词:思政教育;高职院校;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0-362

隨着社会的快速进步与高职院校改革的不断推进,威胁大学生安全的因素越发繁多,培养大学生的安全意识的教育也因此被提上了日程。思政教育作为一门贯穿了学生大学四年的一门教育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教育,在对大学生进行“四不伤害”等安全教育上存在着先天优势。本文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入手,结合思政教育的具体内容,提供了将思政教育运用到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堂教学中的方法。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内容

结合高职院校的重点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实践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大环境,分析出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内容如下。

1.1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的意识

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是大学生安全的根本,其相关教育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大学生心智仍不成熟,可塑性较高,在如今利益至上的社会中极易迷失自我,不能够应用客观的视角审视自己。再加上大学生自身法治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是很强,其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很难得到保障。

1.2心理安全意识

随着与社会的不断接轨,且身边没有了父母的陪伴,当代大学生需要独自面对与解决情感、学业等方面的问题。分析近年来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事故的案例,因心理安全意识的扭曲导致的安全事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加强大学生心里安全教育势在必行。

1.3国家安全意识

当代大学生虽然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接受着爱国主义教育且具有高度的民族认同感,但大部分学生“主人翁”意识淡薄,对国家安全的定义仅局限在领土完整、主权独立上,认为国家安全属于政府与军队的事情,并没有将国家安全与自身结合起来。这样并不利于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

二、思政教育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的作用

2.1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国家安全意识

思政教育主要为理论课与形势与政策课两种授课方式,这是向高职院校大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思政教育的中心便是信仰理想教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讲的便是新时代共产党人如何利用马列主义在中国本土化后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教师的专业讲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影响学生利用实际行动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号召中。

2.2传授法制知识培养学生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的意识

法治知识的传授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该课程中,教师通过教授法律知识,增强大学生的法治意识,要求学生做到“四不伤害”,既能合理合法的维护自身权利,也能保护自己不被不法分子所伤害。

三、思政教育运用到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堂教学中的方法

3.1利用“互联网+”的教学途径,主动开展法制教育

传统的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堂中,教师因主观认为学生从小到大已经接收了足够的法律知识且法制教育本身特有的枯燥性和晦涩性,经常将课本中原有的法治教育一笔带过,甚至让学生课下自学。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法治意识。为了更正上述情况,同时考虑到当代大学生主要为处于信息化时代的“95后”,笔者在课堂内外开展了“互联网+”的法治教育教学模式,即利用多种新媒体宣传途径进行法治教学教学活动。除了在课堂中邀请同学分享校园法治小常识外,同时在课下主笔多篇校园法治主题的微信公众号推文并分享至班级群中供同学们阅读。通过期末考试中关于法治相关知识的验证,说明“互联网+”的法治教育教学产生了一定的良好效果。

3.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心理安全教育

随着2017年心理咨询师证书认证考试的取消,如今的高职院校思政教师队伍中对学生心理教育的系统研究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正在减弱。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咨询体验,提升思政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能力,笔者主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开展了一系列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研讨会议与在线培训课程。通过教师们的热烈研讨与学习分享,笔者所在学校的思政教师队伍的学生心理安全教育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同时,为了让不敢进、不愿进心理咨询室但是有需求的同学得到良好的心理安全教育,笔者专门给每个学院设置了单独的心理咨询室并开设了在微信公众号线预约的模式。通过对咨询学生的回访调查,笔者发现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达到了预期水准。

3.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国家安全意识

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增强学生对国家的“主人翁”意识,笔者在周末带领学生前往本地的市交警局开展为期一天的慰问活动。笔者通过带领学生体验交警的日常工作,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维安维稳对城市市民生活的重要性,使学生学习到了国家安全也应从日常小事做起的道理。事后笔者带领学生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知识讲解,即加深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也增强了自身的国家安全意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思政教育运用到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课堂中,可以将含蓄抽象化的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利用思政教育的“互联网+”等多种形式解决。思政教育在摒弃传统的课本教学方式后,才能最大发挥出其对于大学神安全教育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严汝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改进对策[J].广西教育,2020,(39):4-5+30.

[2]陈芳,陆文.新建地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实施途径[J].辽宁高职学报,2020,22(11):35-38.

[3]王振杰,李月波.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供给侧改革策略研究——以本科工程教育实验班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2):252-253.

猜你喜欢

安全教育思政教育高职院校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