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建设背景下以文化人存在的问题和实践路径

2021-11-17葛志亮

教育与职业(下) 2021年11期
关键词:以文化人双高实践路径

葛志亮

[摘要]以文化人是用文化来熏陶、教化、塑造、成就人的过程,是“双高”建设的内在要求。“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以文化人存在自觉意识不强、任务不够聚焦、体系尚未健全、品牌意识欠缺等问题。推进“双高”建设,高职院校要将以文化人贯穿全过程,增强以文化人自觉、激发“双高”建设师生参与热情,牢记以文化人任务、坚守“双高”建设人才培养使命,构建以文化人体系、增添“双高”建设院校道路自信,塑造以文化人品牌、打造“双高”建设院校卓越声誉。

[关键词]双高;以文化人;高职院校;实践路径

[作者简介]葛志亮(1978- ),男,江苏沭阳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硕士。(江苏 徐州  22111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文化人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SJA1006)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21)22-0097-04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目标,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标志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建设)正式启动。从某种意义上讲,“双高”建设是国家为了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基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而做出的重大决策,这给学校以文化人带来全新机遇,为学校改革发展注入持续动力。高职院校要将以文化人贯穿“双高”建设全过程,从顶层战略增强以文化人自觉、聚焦以文化人任务、构建以文化人体系、塑造以文化人品牌,把学校以文化人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以文化人是推进“双高”建设的内在要求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推进“双高”建设中,文化是高职院校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精神内核,也是高职院校守正创新、接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本质上来讲,以文化人是一种培养人的教育活动,是用文化来浸润、熏陶、教化、塑造、成就人的过程。“双高”建设旨在打造职业教育的“中国方案”以及“中国标杆”,建立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制度、体制、机制、模式等体系,理应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把握以文化人的时代意蕴,理应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探索有效机制实现以文化人。这是大学的组织特性给予“双高”建设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引领文化的崇高使命与社会责任。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已进入攻坚克难阶段,必须深入分析职业教育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以标准化建设为引领,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为主线,用改革的办法推动职业教育全面振兴”。①以“双高”建设为契机,在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征程中,高职院校必须重视文化建设和文化力量,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在以文化人的理论与实践工作中不断创新,思考“双高”建设背景下的以文化人方向性、时代性、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等问题,这是“双高”建设的新视域,更是“双高”建设的内在要求。

二、“双高”建设背景下以文化人存在的问题

1.以文化人自觉意识不强。从某种程度上讲,办学校就是办文化。一所没有文化底蕴的大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一所缺乏文化支撑的大学,不可能达到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由于地域环境、历史背景、行业隶属、办学特色、专业优势等不同,高职院校在文化发展脉络上呈现出不同的个性与特质,理应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基因和强大的文化软实力,理应具有塑造职教文化创新领航者和师生精神家园集聚共享者的文化自觉。但是,高职院校的文化土壤总体上还不够深厚,虽然能够认识到以文化人的重要性,还没有将其提升到作为学校建设发展战略机遇、战略要素、战略资源、战略平台的程度予以重视,推进以文化人缺乏创造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文化理想与人文情怀,没有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

2.以文化人任务不够聚焦。文化本身蕴含着深沉的精神力量,其本质在于具有“以文化人”的重要育人指向。“大学办得好不好,不是比它的规模大小、学生数量多少,关键要看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是不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是不是能够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②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充分履行文化兴校、文化育人功能是分内之责。针对生源日益多样化的现实状况,“双高”建设要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培养千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尤其需要推进以文化人,尊重差异、因势利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于历史积淀原因,高职院校对以文化人的深层育人功能总体认识不足。有的高职院校没有将以文化人置于学校整体办学与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实施方案中,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致使文化兴校、文化育人的功能无法得以充分实现。有的高职院校在推进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单一化、趋同化、碎片化、千篇一律等问题,过于侧重校园景观文化建设,局限于学生文体活动,对学生成长成才缺乏人文关怀,尚未突出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

3.以文化人体系尚未健全。大学章程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大学文化核心理念的精华总结。目前,高职院校大多已经制定大学章程,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内部治理体系,但在贯彻落实体现学校核心理念的大学章程上仍然存在随意行为,没有将大学章程与职业教育属性,以及学校办学宗旨、办学理念等进行“灵魂”结合,沒有将学校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形成统一体系,亟须以系统思维建立健全学校依法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治理结构,不断提升学校治理能力与科学化水平。在办学治校过程中,有的高职院校存在忽视以文化人生态系统维护和组织机构保障的情况,尤其在文化培育、文化沉淀、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等环节,体现出指导思想不明确,碎片化、随意性等倾向,存在对职业性、行业性、区域性文化特征把握不到位的现象,存在以文化人实施与行业、企业文化融合不深入等问题,以文化人体系尚未健全完善。

4.以文化人品牌意识欠缺。在差异性普遍存在的情况下,文化日益成为高职院校竞争力的核心。加强“双高”建设,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高职教育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其目标是要着眼于形成一批有效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标准,着眼于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作为举全校之力推进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一批中国方案的试验基地,“双高”建设从一般走向一流、从优秀走向卓越、从前列走向引领,亟须培育一种大学精神,塑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品牌。在“双高”建设中,有的高职院校把专业建设、人才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列为重中之重,而对具有非显性、长期性和难量化特征的文化建设重视不足,虽然高职院校肩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职能及使命,但文化建设水平还不能适应“双高”建设要求,需要在已有办学积淀与实践基础上“补短板”“找差距”“创特色”“塑品牌”,打造“双高”建设院校的卓越声誉。

三、以文化人贯穿“双高”建设的实践路径

1.增强以文化人自觉,激发“双高”建设师生参与热情。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决定价值判断,影响思维方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双高”建设要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高职院校的最强音,必须增强以文化人的自觉,激发全校师生员工参与“双高”建设的热情,把文化内化到师生的灵魂里,积淀到师生的思想中,形成稳定的价值取向,为“双高”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首先,要强化师生价值取向认同。与直接的教育不同,文化如空气一样存在并发挥作用。“双高”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营造一种倡导改革的文化场域,并以这种强大的文化场域统一思想、汇集智慧,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学校育人质量、校企合作水平、服务发展能力、信息化技术应用和国际化交流,使全校师生以二次创业的激情豪情强力推动改革,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其次,要营造争创一流文化氛围。文化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所有环节和要素,在推进“双高”建设中,高职院校要当好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排头兵与领头羊,做到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和国际可交流,必须营造争创一流文化氛围,激励师生主动作为、创先争优、追求卓越,达到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成效,从而拥有长久作用的动力源泉。

2.牢记以文化人任务,坚守“双高”建设人才培养使命。履行文化育人功能,是“双高”建设的本质属性,以及“双高”建设持续推进的稳固根基。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双高”建设应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牢记以文化人任务,坚守培养一流人才使命,培养数以千万计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进“双高”建设,高职院校要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之路,必须牢记以文化人任务,坚守一流人才培养使命。首先,要坚守人才培养逻辑起点。当前,我国对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双高”建设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在以文化人中为学生铺好精神底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志,树立鲜明的价值导向;要注重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行为习惯培养,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培养,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其次,要坚守一流人才使命任务。以文化人,是在文化实践场域中滋养教育内容,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形式实现培育人、教化人、塑造人的教育实践活动。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文化对教育的价值与影响力,将“双高”建设统一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一于以文化人实践,使培养的学生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爱岗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追求,充分体现自身的文化担当、崇高的文化使命和深远的战略考量。

3.构建以文化人体系,增添“双高”建设院校道路自信。“高职院校作为一个微观单位,其治理能力和水平既是整个国家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基础环节,也是国家优化治理结构和水平的重要内容。”③提高学校治理水平,增强办学治校能力,是支撑高职院校科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双高”建设的重要任务。“双高”建设要统筹推进以文化人实施,将目标追求、价值观念等核心文化理念浸润于学校规章制度,进而不断增添“双高”建设院校发展的道路自信。“大学文化代表了一所学校的精神,文化共识带来治理共识,文化可以促进学校治理。”④“双高”建设院校的办学水平如何衡量,是否达到“双高”建设要求,除了要有显性指标,还应有隐性指标,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其重要内涵。大学章程建设和贯彻落实体现高职院校的治理水平,“双高”建设要将完备的大学章程建设和良好的章程执行贯穿于学校运行各个方面,把以文化人作为一个新的路径。首先,要构建制度文化体系。在肩负使命、引领改革的目标追求中,“双高”建设要科学规划、统筹加强以大学章程为统领的制度体系建设,以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理事会管理机制建设,以扩大二级管理权为导向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这是提高高职院校治理水平的文化根基。其次,要构建精神文化体系。高职院校要成为支撑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从总结提炼体现学校自身的历史渊源、行业特色、培养目标、发展方位和发展趋势中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从创新治理理念、优化治理结构、提升治理效能等多方面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增添治理能力提升的道路自信,保障“双高”建设的正确航向,保障学校科学健康发展。

4.塑造以文化人品牌,打造“双高”建设院校卓越声誉。“双高”建设要立足新时代要求,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角度,将人才培养放在国家发展需求的大背景中去考量,通过思想创新和制度创新,把以文化人体现和贯穿在人才培养环节、产教科融合体系、办学综合实力等各方面,进而塑造以文化人品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标准,打造“双高”建设院校的卓越声誉。首先,要追求“有灵魂的卓越”。“双高”建设必须高举文化引领大旗,追求“有灵魂的卓越”。一方面,要提高政治站位,落实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统筹学校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教育引导学生增强爱党爱国意识,听党话、跟党走;另一方面,要主动承担起研究、发掘、创新和阐释文化建设的使命,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使文化成为“双高”建设社会效应和品牌效应的助推器和放大器,发挥示范者、首创者和先行者的作用。其次,要追求“有特色的卓越”。“双高”建设是国家重大战略举措,高职院校不应只关注学校排名、升格更名、办学资源、办学绩效,不应只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区域支柱产业,而是应该追求“有特色的卓越”。要使自己具有更加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强大的文化创新能力,使自己形成特色浓厚的文化氛围,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主動探索建立基于“大国工匠”型优秀技术技能人才的特色培养标准,努力打造“双高”建设院校的卓越声誉。

[注释]

①陈子季.以大改革促进大发展,推动职业教育全面振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5.

②张俊宗.以立德树人构筑中国大学自信[N].光明日报,2018-10-23(6).

③周建松.“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治理能力提升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0(14):14.

④梁克东.“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的理性思考及实践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30.

猜你喜欢

以文化人双高实践路径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数说高教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以文化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价值目标
全职妈妈浪费吗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