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精准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实践路径与政策建议

2021-11-17李菲赵劲松

教育与职业(下) 2021年11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李菲 赵劲松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发展的人才瓶颈凸显。高职院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村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中具有明显优势。但现阶段地方高职院校在乡村人才培养上面临服务定位矛盾、专业结构失衡、课程内容脱节、乡村就业尴尬等问题。面对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困境,地方高职院校应确立“精准招生—精准培养—精准就业”的乡村人才培养路径,推动面向乡村招生、就业政策的制定与完善,促进乡村高职教育保障体系的强化与建设,推进高职院校功能定位转型与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精准培养;乡村人才

[作者简介]李菲(1964- ),男,湖北枣阳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博士;赵劲松(1974- ),男,湖北宜城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湖北 襄阳 44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农民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JA200308)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22-0058-05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和“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的目标。同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了三步走战略,制定了具体指标,确立了15个工程项目,提出了“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计划”。本文以地方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为切入点,以培养乡村振兴急需人才为目标,围绕“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对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培养乡村人才精准模式进行探讨。

一、高职院校服務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的价值分析

1.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高职教育具有比较优势。第一,高职教育能够提供农民急需的生产管理技术。面向现代农业的发展,基础教育无法使学生掌握基于职业发展的知识、技术、能力。而服务农业的高职教育,能培养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和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

第二,高职教育能够提供系统的农村职业教育。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主的职业培训相比高职教育,受到师资力量和办学资源的严重制约,不能独立承担职业农民培养的重担。而高职教育不仅因其办学经验丰富、办学资源雄厚,能确保教育质量,还能通过“订单培养”模式,主动适应职业农民的人才需求。

第三,高职教育能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本科院校培养的职业农民,“不愿回、留不住”的现象普遍;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层次又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而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高等性的双重特征,以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乡村人才为培养对象,培养“用得起,留得住”的职业农民。

2.建设农村专业化人才队伍,高职院校是主力军。第一,服务基层的办学理念能培养“留得住”的本土化人才。地方高职院校多由地方产业部门主管,先天具有面向基层的办学属性。院校生源大多来自农村基层,专业设置、培养内容均具有本土化特征。

第二,需求导向的教学内容能培养“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要以需求为导向,把专业的实用性与区域特色产业相结合,培养适应区域发展的专业人才。课程建设上,高职院校要对接产业中岗位能力的需求,打破了学科体系的界限,具备融多学科、跨专业特点,培养与区域产业发展“适销对路”的人才。

第三,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能培养“干得好”的创新型人才。高职院校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推进校校、校企、校地合作的体制机制建设,人才培养与产业、行业、企业需求紧密对接,形成“政校企行”互动的培养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实施创新项目的环境、设施、工具,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高职院校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现实考验

1.服务定位矛盾:乡村优先与面向城镇之间的矛盾。第一,由于乡村相较于城市高速发展的滞后性和乡村农民对自身和子女基于阶层流动的教育选择,国家对乡村职业教育的要求与乡村农民教育诉求之间存在偏差。第二,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与产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相伴而生的,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培养上,强化其适农性,必然与长期以来面向城镇化的人才培养定位相矛盾。第三,城镇化职业转型和农民新型职业化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长期并存,这要求高职教育既要继续推动农业人口转移培训,又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导致高职院校在服务理念上面临选择面向“乡村”还是“城市”的矛盾。

2.专业结构失衡:专业结构与乡村产业结构的适应性不够。第一,涉农专业与农业产业的适应性弱。整体来看,高职院校开设的涉农专业数量偏少,其专业设置明显与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不匹配。第二,专业设置不符合新时代乡村发展的特征。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仍存在三大产业明显割裂的特征,没有形成与乡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涉农专业集群。第三,乡村人才的定向培养专业不符合现实乡村振兴的迫切需求。目前,开设的乡村人才培养定向专业主要集中在医学、小学教师、种养殖技术类,而乡村发展所需求的专业最主要的三类分别为管理学、农学、经济学,农业生产和管理经营方面专业知识的缺乏使毕业生难以承担起带动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发展的重担。

3.课程内容脱节 :教学内容与乡村发展岗位标准的脱节。第一,专业教学内容与农村产业发展实际脱节。大多数高职院校未及时根据乡村需求的实际来设置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模式,导致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脱离乡村产业发展的倾向。第二,重“知识能力素质”,轻“三农”意识的培养。课程中涉农的课程或课程项目偏少,“专业+‘三农”的复合型内容缺乏。第三,乡村“本土文化”内容植入不够。高职学生有较高的学历水平、丰富的专业知识,但缺乏本土文化的熏陶,不能适应乡村社会复杂的人情关系,致使高职毕业生的农村基层工作实践能力成为短板。

4.乡村就业尴尬:植根农村与就业期待之间的差距。调研发现,高职毕业生在农村基层就业比例低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毕业生角色定位不准。高职院校毕业生希望在乡村从事中基层管理的人数居多,而愿意从事农技工作和销售工作的人较少。第二,乡村就业比城市就业困难度大。受政策、市场等因素影响,乡村就业者工作难度大。第三,期待薪酬与现实待遇差距明显。乡村就业的薪酬仅停留在满足温饱的状态,这导致农村基层就业率低,学生学习涉农相关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三、高职院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1.精准招生。第一,定向招生:以学生意愿和乡村需求对接的定向招生。其一,围绕乡村产业特色化。立足本区域特点,因地制宜确定招生专业。其二,生源对象上,结合岗位标准“精准化”。要瞄准乡村职业岗位的标准,识别具有“三农”意识、“为农”特长的生源对象。其三,招生范围上,对接职业需求“本土化”。招收地域认同和身份认同强烈,具有相同(或相似)文化背景、血缘关系和生活习惯,选择扎根家乡服务的本地生源。

第二,专项招生:以贫困户为对象的精准扶贫招生。高职教育应利用自身独特的教育优势,在区域精准扶贫战略中发挥作用。一方面,高职院校通过专项培养形式及“降低招录分数”等方式,提高贫困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实现贫困地区民众“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通过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的专项专业技术,招收贫困人口开展专项职业教育,回应贫困人群技术技能需求,帮助其解决就业创业中的结构性能力缺失问题。

第三,独立招生:以职业农民为对象的独立招生。其一,面向“农村经纪人”培养的招生。以“农村经纪人”为目标,通过体系化、专业化的职业教育,培养大量农业规模化生产的技术人才、农业技术进步的科技人才。其二,面向“企业管理者”培养的招生。面向区域農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管理者、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养“善经营、会管理”的“企业化管理者”。其三,面向“乡村治理者”培养的招生。应对乡村基层组织带头人建设,面向乡村致富能手、农村基层管理者,培养乡村基层储备干部、基层组织带头人。

2.精准培养。第一,靶向定位:服务乡村理念的全程贯穿。其一,加强国家“三农”政策的宣传。广泛解读国家乡村振兴的方针政策,推动学生认识乡村、了解乡村、服务乡村。其二,强化服务“三农”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开设专门的“三农”教育思政课课程教学模块。其三,开展服务乡村的实践教育活动。深入乡村进行实践调研,增进对农村、农民、农业的情感,提高乡村创业就业能力。其四,传承和培养区域乡村文化。结合学生的专业发展,开设区域文化类课程,开展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传承和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

第二,产业匹配:专业与课程的涉农调整和优化。其一,拓展和细分专业方向,组建重点专业及专业群。一方面结合乡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适时增设新专业、淘汰旧专业;另一方面,结合乡村产业对职业岗位人才的需要,在原专业大类基础上细分,增设更加具体的专业方向。其二,贴近“一二三产”融合,推进专业的涉农转向和实现专业间的融合,培植新兴专业。乡村产业发展的“三产”融合衍生出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高职院校的二、三产业类专业可以向农业方面转向。同时,高职院校面向一产的专业,受岗位发展的影响,则需和二、三产业类专业融合。

第三,模式融合:涉农专业教育模式的深化与拓展。其一,构建学历教育与职业农民培训融合的培养模式。一方面,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纳入专业学历教育体系,实行分项学分培训。另一方面,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模式引入涉农类专业培养体系开展学历教育。其二,开展涉农专业教育与乡村创新创业融合培养。高职院校涉农人才培养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内容,通过“教学型星创天地”推进涉农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教育。其三,推进涉农专业教育与乡村科技服务的融合。一方面将学校或教师服务乡村的科技项目作为专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另一方面,以学生专业技能实践为基础,提升其“为农”服务的价值意识和价值成就。

第四,管理精细:乡村人才培养的控制与质量保证。其一,统筹人才培养方案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把体现乡村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统筹起来,将岗位核心素质、主要能力、关键技能等标准融入培养过程,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其二,专业学习过程数字化数据采集。应用校园数字化管理系统,对培养过程中的日常生活、德育表现、学业成绩进行采集,开展数据分析和测评,实现过程可监控、效果可检验。其三,实行分阶段、分类型的学业评估与诊断机制。在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评价上,分学期、分课程开展,采取学校、定向就业单位、第三方机构相结合的模式进行。

3.精准就业。第一,数据采集:就业和择业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其一,全面采集职业岗位招聘信息。依托就业指导中心,组建乡村就业信息收集团队,综合信息资源,分行业、分区域、分单位收集统计。其二,毕业生择业意向的统计与归类。结合学生入学的职业规划设计和每学年的职业能力评价,开展毕业生求职意向调查,按专业类别、职业类型、薪酬水平进行汇总。其三,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信息的拟合分析。采集数据,构建就业需求数据库,建立预测模型,编制就业数据状态报告。

第二,人岗识别:毕业生和就业岗位的识别与匹配。其一,精准识别学生职业能力。建立学生乡村职业能力适应与测评系统,将学业评价与职业能力测评有机结合,科学提供学生职业范围与方向。其二,精准识别乡村职业岗位信息。建立岗位分级、院系分层的信息管理机制,提供职业能力与岗位契合度评估,保证毕业生对岗位信息的精准识别。其三,精准保障人岗匹配。联合地方政府共建服务求职信息与招聘信息对接平台,对岗位信息和求职意向开展精准配对,开展点对点推送。一方面将岗位信息精准推送给应聘学生,另一方面将适合岗位的求职学生信息推送给招聘单位。

第三,指导纠偏:毕业生乡村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指导。其一,建立基于职业规划的就业指导机制。前置毕业生的乡村就业指导,要结合职业规划有序、可持续地推进,分学期或分学年督促和反馈规划执行情况,以调整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行为。其二,培养学生乡村就业的意识和择业应聘的技巧。开展乡村就业形势、行业发展趋势和职业应聘技巧的课堂教学,重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组建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团队,分层分类开展就业课程教学。其三,搭建乡村就业能力训练的平台,推动学生职业岗位的实践锻炼。一方面提供学生就业模拟训练,让学生亲身体验招聘的流程;另一方面,搭建学生乡村职业体验平台,感知职业环境,体验职业氛围。

四、高职院校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政策建议

1.面向乡村的招生与就业政策的制定与完善。第一,改革招生体制机制,扩大涉农招生的自主权。其一,改革招考制度,采取单独招生、涉农专业注册入学、中职学生技能考核、中高职衔接“2+3”培养等。其二,扩大招生范围,打破年龄界限,面向农村基层的农民、基层干部、无业人员等招考。其三,改革录取方式,对贫困家庭子女单独划线、单独录取,对农村基层干部学历培养根据政府组织部门推荐择优录取。第二,完善农村基层就业政策,增强乡村就业的吸引力。其一,建立就业与招生联动的政策配套体系,支持和鼓励高职院校和地方政府联合推进定向招生、分类培养、定向分配。其二,积极制定乡村人才职级评定标准,开展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和农业职业技能鉴定活动,与薪酬标准、晋升评价等挂钩,提升乡村职业发展空间。

2.乡村高职教育保障体系的强化与建设。第一,建立上下联动区域乡村人才培养的组织结构。其一,以市级政府为主导,成立县乡各级政府、涉农行业主管部门、高职院校、基层组织参与的乡村人力资源开发机构。其二,把乡村人才培养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支持涉农专业的基础条件建设,并将发展情况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其三,确立与区域特色、重点产业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计划,统筹谋划高职院校专业布局,做好区域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或重组。其四,加大对县域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建立以高职院校为龙头、县乡村职业学校为支撑的乡村职业教育网络体系。

第二,实行高职教育专项支持和政府公益购买制度。其一,为涉农产教融合工程项目提供专项建设经费。支持高职院校农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等建设,提供专项建设经费,加大项目建设资金的配套力度。其二,推进专项人才培养计划的政府公益购买。加大区域乡村紧缺人才专项培养计划的扶持力度,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转移支付形式,委托高职院校开展有针对性的乡村人才培养。其三,对主动与高职院校进行深层次合作的涉农企业给予政策性激励。支持和保护区域涉农企业与高职院校的“订单培养”、接纳学生实习就业、兼职教师选派、设备捐赠等活动,给予资金补贴、税收减免、产业项目扶持等优惠政策。

3.高职院校功能定位转型的推进与改革。第一,营造乡村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的社会氛围。其一,积极营造有利于乡村各类人才成长兴业的社会氛围,高度重视地方高职院校在乡村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其二,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高职院校优秀毕业生本土科技致富、艰苦奋斗的事迹,努力营造“为农”的高职人才培养氛围。其三,要努力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和带领城乡各方面人才面向“三农”,扎根农村为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第二,推动高职院校“为农”的定位转型。其一,改革高职院校的办学评价。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纳入地方高职院校的办学评价体系,综合应用专业与区域产业契合度、毕业生本地就业率等指标,推进地方高职院校树立立足区域办学的理念。其二,加大涉农教育项目的建设力度。将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项目与高职院校基础设施的建设结合起来,推动高职院校“为农”的功能平台建设。其三,推进农业职业培训与农业专业学历教育的融合。破除“职业学校办学历,农广校办培训”的分割状态,将学历培训内容的模块化和职业资格培训的系统化有机结合,推动制定资格认定与学历学分的互换制度。

[参考文献]

[1]杜育红,杨小敏.乡村振兴:作为战略支撑的乡村教育及其发展路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76-81.

[2]李延平,王雷.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使命及变革[J].教育研究,2017(11):70-74.

[3]刘合光.乡村振兴的战略关键点及其路径[J].中国国情国力,2017(12):35-37.

[4]刘凤娟,郭胜大,王建.面向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6(11):4-8.

[5]宋天华,邹大勇.高校大学生精准就业方法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7(5):84-86.

[6]张孟.以对接新农村建設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7(12):48-52.

[7]朱伟芳.高职教育或应实施乡村漂移[J].职教论坛,2017(14):86-89.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