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四五”时期推进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共生的思考
2021-11-17马伟楠
[摘要]“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均衡教育资源分配,将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作为关键目标。就职业教育领域而言,我国城乡职业教育长期存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城乡教育结构局部失衡、乡村教育文化底蕴较弱、乡村教育标准化程度较低等现实困境,制约教育资源共生的广度、深度、厚度与效度。对此,可优化城乡职业资源配置、推进办学体制创新、激发乡村特色文化教育资源要素、对接现代信息技术,从而扎实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共生发展。
[关键词]教育资源;共生;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马伟楠(1978- ),女,辽宁鞍山人,鞍山师范学院,讲师,硕士。(辽宁 鞍山 114016)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22-0013-07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充分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具体到教育领域,我国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长期存在。从短期来看,乡村战略的持续跟进需要职业教育承担基础性保障。从长期来看,乡村地区稳定发展需要乡村职业教育发挥培育内生动力、提高人口素质的根本作用。然而,伴随城镇化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选择涌向城市,致使乡村职业教育愈加难以维系。
事实上,乡村教育落后问题由来已久,在城市中心主义的影响下,教育资源长期遵循“中央—省府—城市—乡镇—村”的非均匀流动轨迹。该模式下,城乡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差异,具体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地域性差异。城乡本身的经济社会环境差异对教育资源配置具有先天性影响,即城市地区获得的教育资源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均要明显优于乡村地区。第二,制度性差异。城乡教育之间存在隐性等级制度,导致重要教育资源的决策权主要掌握在城市,对后续配置产生显著影响。双重因素影响下,大量农村人口难以接受优质职业教育,一些地区更是出现了明显的“技工荒”现象。为改善乡村职业教育落后局面,我国秉承弥补制度落差的逻辑,通过共享教师、设备等途径推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化供给。但就实际效果而言,高投入低产出的乡村职业教育仍旧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痛点。针对于此,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强调,要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优化乡村办学条件,提高乡村教师素质,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鉴于此,本文从共生视角出发,重点考察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共生发展的关键维度与主要问题,并给出具体实施路径,以求为打造城乡教育命运共同体提供理论依据。
二、“十四五”时期推进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共生发展的价值意蕴
(一)提高资源共享水平,推进教育机会均等化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机会均等化水平直接关乎教育公平的实现与否。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教育机会均等提供了基础制度环境,但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生产力水平、长期以来形成的地域和城乡差别,中国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在一些地方仍旧存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教育公平,并通过政策、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保障教育机会均等化。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1949—2020年底,我国小学学龄入学率由不足20%提高至99.96%①。但与此同时,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我国城乡地区职业教育机会仍存在不均等问题。就具体实践情况来看,目前城乡教育资源共生主要体现在政策支撑与技术支持两个层面。一方面,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广为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依照乡村振兴战略指导意见,乡村教育是重点发展对象。在此意见指导下,城市学校需发挥带动作用,将自身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至乡村地区学校。另一方面,近年来线上越来越多的教育技术和模式被引进,为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在虚拟仿真、慕课、远程教育等技术的不断推广下,部分教育资源突破原有的时空限制。在教育资源共生系统支持下,城乡教育资源能够实现跨区域、跨时间的共享协同。
(二)促进教育资源双向流动,激活乡村教育内生动力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典型特征之一是外源式,即采取自上而下的教育资源输送模式,缩小乡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教育差距。在此模式下,乡村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逐步被“城镇化”,导致教育资源的内涵和外缘被窄化,资源开发主体被单一化。事实上,除了常规意义上的设备、经费与教师队伍,农村地区独特的文化资源及内部资源同样也属于宝贵的教育资源。然而在具体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农村地区独有的内生性资源往往被忽略。大量农村学校在“城镇化”过程中逐步丧失自身特色,直接导致农村学生失去对农村的文化认同。推进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共生,意味着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地位的相对平等。在共生理念指导下,城市职业教育资源不再单向流往农村地区,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资源同样也需要实现对城市的回馈。对于城市而言,职业教育资源共生发展代表其要改变原有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积极了解、吸收农村地区独有的教育文化,丰富自身教育资源。对于农村而言,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共生强调城市与乡村地区共同解决教育资源问题。乡村地区不再单纯地被动接受城市教育资源给予的“外部输血”,而是要不断发展,最终反哺城市。
(三)推动教育资源协调配置,缓解城乡资源匹配性失衡
教育活動的开展离不开教育资源充分支撑。通常而言,教育水平优劣同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获得教育资源的能力越强。近年来,尽管各级政府在教育领域的投入逐渐增加,但就具体分配到城乡两个层级的资源而言,乡村地区能够获得的职业教育资源相对较少。结合中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现实,城乡教育资源的配置模式存在割裂式问题。这一背景下,推动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共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共生发展,必然要求彻底改变源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割裂式资源配置模式,创建能够动态协调的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在指导思想层面,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共生以系统论和互动论为根本,将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看作有机的统一体。无论是城市职业教育资源,还是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都不应处于固定位置,而是能够充分交流、互相流转。在初始教育资源分配层面,则要遵循边际效益规律。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地区,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边际收益均会随着配置规模的提升而降低。对于办学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同样的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产生的边际收益要明显高于办学条件发展较好的城市地区。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共生不是单纯的绝对平均,而是基于当前城乡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现实差距,适当向农村地区倾斜,有利于缓解教育资源的匹配性失衡问题。在教育资源流转层面,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共生意味着构建城市和农村地区教育共同体。城乡两地可以整合自身教育资源并及时对接,促进教育资源有效流转,进而从侧面缓解存在已久的匹配性失衡问题。
三、“十四五”时期推进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共生的关键维度
(一)以城乡联动为切入点
城乡联动是教育资源发展平衡的重要途径,能够以县域教育为载体,发挥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同优势,展开深层次联合互补。深化城乡联动是推进城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线,也是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共生的重要体现。首先,依据城乡教育发展基本规律以及城乡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现状,以城市带动乡村、以乡村反哺城市来实现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共生发展的总体规划。在教师层面,城乡联动的典型模式之一是送教下乡。该模式不仅为城乡教师交流提供了互动平台,还使城乡职业院校之间得到了进一步的交流与学习,让城区职业教师有更广阔的“用武之地”。其次,城乡联动涉及多维教育资源,且这些教育资源分布于办学过程、教育投资、教学管理、资源配置等诸多环节。由此,在城乡联动过程中,各部门需统一规划运行,实现对外责任共担与资源共享。最后,通过城乡联动,各部门能够促使教育资源与教育要素双向流动,同时科学配置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形成“一体两翼”综合联动模式。只有如此,方能保证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共生发展,进而促进城乡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缩小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差距。
(二)以院校联动为基础点
院校联动要求城乡各级职业院校之间的互联互通与统筹发展。然而,城乡之间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导致城乡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并不平衡。针对于此,在开展院校联动时,城市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自身教学资源优势来帮扶农村院校,促进乡村职业院校教学水平得以提升。近年来,津冀两地职业教育开拓了如“2+1+2”等校际合作的热门方式。其中,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就是天津对口帮扶承德的标志性工程,借助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的职业教育品牌、教学指导以及师资培训等多种优质力量,有效弥补承德高等职业教育的空白。城乡各级职业院校可借鉴这一发展模式,在资源投入、招生就业、品牌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多方面实现共生共享,使双方相互学习,优势互补。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职业院校有不同的级别,但教育内容等方面存在诸多共通之处。因此,院校之间的联动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共生发展。一方面,通过职业院校间的联动可以克服乡村院校先天区位不足的劣势,逐步推进乡村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以此解决乡村职业院校招生、生源质量等多重困境。另一方面,职业院校联动可以有效促进学校品牌建设,进而提升其社会知名度。现阶段,各级职业院校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加之固有的生源扩招等方面的困境,致使一些職业院校的社会认可度逐年下降。院校之间互通有无能够实现人才培养与办学质量双重提升,有利于打造自身办学特色形成品牌效应,最终促进办学与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三)以校地联动为支撑点
教育本质上是要服务于经济社会,故其发展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换言之,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原生动力。职业院校需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依托,与当地经济社会联动,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促进职业院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联系。总体而言,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其对地方产业结构、人才需求和经济发展方向有更宏观的认识。因此,强化校地合作不仅能够优化职业院校办学结构和教学方向,更有利于连接地方经济社会,实现对区域内经济社会人才需求的稳定输出。二是要以专家、产业、政策及项目推动校地联动。校地联动的展开须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在此情况下,地方政府应通过产业、政策等多方力量实现与院校之间联动;职业院校则需通过专家与政府项目明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政府项目为依托,打造优势学科专业,突破教育教学的发展壁垒,实现校地双方互惠共赢。例如,江苏财会职业学院就通过校地联动新模式,推进党史学习。该学院以学习党史为核心,与南京市溧水区财政局达成合作,为财政系统干部培训党史。职业院校应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积极开展校地联动,为教育教学寻找精准化发展方向,实现校地双方共赢发展。
四、“十四五”时期推进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共生的现实困境
(一)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共生发展广度受限
教育资源是职业教育得以开展的基础与前提。就实际情况而言,城乡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并不均衡。为消除这种资源不均衡的现状,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明确指出要对中等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做出改变,使绝大多数城乡劳动力都能接受相应教育。在政府不懈努力下,城乡公费投入等差距逐渐缩小,然而城乡教育资源之间的差距并未完全消除。
第一,办学条件差异明显。一方面,城乡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差异明显。现阶段,城市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显著好于农村职业院校。在教育部门不断加大投入的情况下,农村职业院校办学条件依旧弱于城市,具体表现在办学规模、教学仪器、专业课教师占比等方面。另一方面,一些农村职业教学设施设备较差。据相关统计显示,农村职业院校教学设施尚不足城市的一半。尽管国内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为农村职业院校的学生提供经费补助,然而由于硬件设施不足,致使教学水平下降,进而影响学生技术技能学习。
第二,教师质量有所差异。教师质量差距是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差距最主要的表现。相较城区而言,职业教师在乡村得不到相应的职业发展空间,福利待遇较差。这些因素使得优秀教师均倾向于向城市流动,最终致使乡村职业院校高质量教师人数较少,较难实现城乡职业教育优质人才互联互通。此背景下,相关部门亟须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吸引高素质教师向乡村职业院校流动。2019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指出要稳步改善待遇措施,增强农村地区职业教师岗位吸引力,促使教师资源向农村倾斜。由此可知,乡村教师质量与城市教师的质量差距较大,急需通过多样化手段提升乡村职业教师质量。
(二)城乡教育结构局部失衡,共生发展深度不足
教育结构的合理性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影响着教育公平性。只有城乡职业教育结构趋于平衡,才有可能摆脱城市单方面支持乡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实现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的共生发展。就现实情况而言,我国城乡教育结构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职业教育结构局部不平衡。依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目前已基本形成较为合理的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但从办学区域来看,高等职业院校通常集聚于大城市或省域中心城市,在县市一级的区域布局较少,可见职业教育的城乡布局不尽合理,且与当地城市发展定位匹配性较差。而中级职业院校则通常集中于区域城市、中心城市的城乡接合部等地区,主要面向乡村进行教学。这些中职院校通常软硬件建设较为落后,师资结构不合理,办学水平较低。即便有部分城市的职业院校的硬件与软件条件较好,但由于面临着高等职业院校的竞争,常出现生源萎缩的状况,进一步导致教学资源严重浪费。为缓解这一现象,相关部门会将城市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资源单方面向乡村输出,而乡村院校却无法在短时间内反哺城市院校,阻碍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共生发展。
第二,专业布局未能完全匹配产业机构要求。职业教育与区域内产业机构之间的关系可通过专业机构布局进行协调,形成专业学科与当地经济结构相衔接的职业教育布局。就现实情况而言,虽然近年来职业教育专业覆盖率增高,但还存在部分地方专业设置配备不齐的情况。此外,在专业设置上,职业院校之间同质化专业较多。部分地区的高职院校会集中设置一些计算机、会计等热门专业。而农林技术、农村财经商贸等偏向乡村地区的专业设置较少。这样一来,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方面的城乡失衡越发凸显。
(三)乡村教育文化底蕴较弱,共生发展厚度不足
当前农村地区“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由乡村“走出去”的人才大多难以主动“走回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乡村教育内生能力较弱,无法为“走出去”的人才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文化底蕴。职业院校作为培养乡村优秀人才的重要场所之一,能够在精神文化的培育上提供深厚土壤。
第一,忽视人才的精神培养。现阶段乡村职业教育资源大多来自教育行政部门单方面配置,其自身内生能力严重不足,缺少乡村内部文化的生成。这一模式下,乡村职业教育未能真正以精神内核影响学生,且乡村职业院校与社区的职业教育资源未被充分挖掘,以至于乡村学校在“城镇化”过程中逐渐丧失自身的依靠与特色。此背景下,乡村职业院校的学生缺乏对乡村文化与自我身份的认同,一定程度上会使得乡村文化日渐衰败。这不仅无法在人才方面实现城乡之间的共生,也无法实现精神文化对城市的输出。
第二,乡村职业院校吸引力较弱。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乡村职业院校办学条件优化并不代表着乡村职业教育质量的优化,同样不能单方面地认为乡村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有所增强。尽管随着相关政策的实施,乡村职业院校建设逐渐完善,但仍旧无法避免学生、教师等资源向城市流动的局面。因此,若无法在外部资源配置的基础上提升自身内生能力,提高乡村职业院校办学特色,那么乡村职业教育的衰败必将无法挽回,也就无法对城镇优质教育资源实现特色化的反哺。
(四)乡村教育标准化程度较低,共生发展效度欠佳
为提高农村受教育水平,政府大力推行职业教育。其中,职业教育标准化建设是对职业院校办学核心要素与关键问题制定规则的活动,是使城乡职业院校在师资、用地、教学设备等多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总体实现高水平职业教育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乡村职业教育很长一段时间的重点在于普及教育,即通过政府政策与资金扶持实现教育普及。这种发展模式与市场经济的关联度不高,对于职业教育标准化关注有限,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乡村经费自给投入较大。不同于城市职业院校经费来源多样,乡村职业教育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实行的是经费自给模式。相关研究显示,1985年至2005年间,乡村职业教育经费大约10%由中央与省级政府承擔,剩余90%则由县一级政府与乡镇自行解决;2006年之后,国家提出要逐步加大乡村职业教育经费供给。但由于政策固有的迟滞效应,乡村职业教育标准化建设远逊于城镇,不利于城乡职业教育资源融通发展。
第二,乡村职业教育技术支撑较弱。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职业教育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大力支持。就实际情况来看,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多数农村职业教育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贫困落后地区还存在计算机配置量少、机房数量严重缺乏、校园网络开通率低、信息教师资源配置匮乏等状况。可以说乡村职业教育信息化程度仅处于初级阶段。这种教育所需信息技术方面的不均衡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的共生路径。
五、“十四五”时期推进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共生发展的实施路径
(一)优化城乡职业资源配置,拓宽共生发展广度
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共生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共生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职业教师教育能力的高低。第一,改革乡村职业教师人事制度,保障城乡教育教师合理流动。岗位设置与人员配备、收入分配等密切相关,涉及教师切身利益。因此,相关部门在优化岗位设置时,应基于学校内部岗位管理规范,将农村职业院校的教师岗位比例进行提高,实现岗位职称的优化。此外,教育部门需要建立收入分配机制,将学校收入分配自主权进一步扩大,同时完善农村职业教师岗位内部激励机制,加强乡村教师福利政策实现教师资源共生发展。第二,政府采取干预措施,向乡村倾斜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政府部门需要通过大量相关配套设施以及教育经费投入推进现有政策落地实施,缩小办学条件差距。同时,政府需要平衡乡村职业院校经费投入,并制定相应激励政策拓宽农村职业院校经费来源,提升硬件教学设施设备。
(二)推进办学体制创新,强化共生发展深度
根据“十四五”规划目标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重大规划要求,教育部门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为达成“教育强国”目标,诸多省市基于“十四五”规划创新办学体制,助推办学主体、形式以及性质向多样化方向发展。第一,办学主体的多样化。教育部门要将乡村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扩大教育增量资源,形成多方力量参与的多元办学主体。第二,办学形式多样化。乡村职业院校需要打破传统办学体制,分离办学体制与机制,促进办学形式向多样化、开放式发展。要充分拓宽技能培养渠道,以培养更多优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以及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第三,办学性质多样化。民间学徒制是我国偏远地区传统手工艺传承的主要力量,是职业教育得以发展的土壤,而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与学校教育结合的产物。基于此,需积极在农村地区推广现代学徒制,深化校企合作,最终实现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共生深入发展。
(三)激发乡村特色文化教育资源要素,提升共生发展厚度
2021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要求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需加快发展,支持高水平农业高职院校转向本科职业教育,通过整合资源推进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共生。乡村职业院校要通过全面提升内部文化品质与质量,将文化品质与质量反向输入到城市院校中。这一举措能够有效地将职业教育推入良性循环轨道,以乡村特色文化提升学校内涵与影响,为乡村带来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第一,宣扬“尊师重教”乡村文化。乡村职业院校需要制定评价机制,引导教师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不断提高农村教师自我效能感,以及形成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正向反馈。同时,教育部门要借助舆论力量,大力宣传农村职业教育教师的重要社会作用,引导全社会形成农村教师认可的正价值反馈模式,从而激活农村教师的历史使命感。第二,支持乡村学校挖掘地方文化,建设地方教材。通过当地民间工匠对职业的解读使学生了解乡村文化元素,接受当地文化的熏陶。乡村学校需要积极构建校本教材,激活本土元素,丰富不同课程内容来源。
(四)对接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共生发展效度
“十四五”期间,教育教学要积极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创新。为此,教育部门需要从多角度出发,提高职业教育标准化程度,加大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共生力度。首先,形成独立教育模式。教育部门要通过政策引导、经济驱动、理论学习等多重历经,以现代思维视角提高乡村职教主体与理论成果的兼容性,拓宽乡村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其次,形成“互联网+教育”新格局。教育部门要依托信息技术,铺设全国范围内的互联网“高速路”,在乡村建设信息云教室,实现城乡网络互动。最后,提高信息教师的专业素养。教育部门需要在师范院校设立定向培训平台,以此提升乡村职业教育教师的信息素养,使其更快速、更熟练地掌握新型教育手段,提高教学能力。
[注释]
①文中数据引自教育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参考文献]
[1] 陈时见,胡娜.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5(3):69-74+189-190.
[2]霍翠芳,王梓娇.乡村学校教育生态现状及优化路径[J].教学與管理,2020(15):45-49.
[3]卢连伟, 赵志群.职业教育发展城乡失衡与统筹协调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6(12):62-65.
[4]孙德超,李扬.试析乡村教育振兴——基于城乡教育资源共生的理论考察[J].教育研究,2020(12):57-66.
[5]王中华,刘志婷.共生理论视角下的城乡学校劳动教育资源共享[J].西藏教育,2021(5):52-56.
[6吴艳玲.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问题、制约因素及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11):11-12.
[7]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教技〔2018〕6号)[Z].2018-04-13.
[8]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Z].2019-01-24.
[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2021-10-08].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27/c_1121867529.htm.
[10]杨斯媛,李雪.城乡优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性研究[J].教育观察,2020(23):15-17.
[11]钟秉林.“十四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与关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