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数字时代,解读风险感知

2021-11-17胡明鑫

新闻论坛 2021年5期
关键词:数字时代

【内容提要】浙江大学黄清老师的《数字化风险传播与公众风险感知研究》一书,是风险传播领域的新兴著作,是数字时代下风险传播的思考成果。该书面向数字媒体,聚焦风险感知,融合了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理论架构,是一部极具时代意义和研究价值的著作。

【关键词】数字时代  风险感知  风险传播

《数字化风险传播与公众风险感知研究》是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黄清老师的新著,作者通过近7年的风险传播研究,汲取并反思相关学术资源,凝练出了这本专著。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领域,“风险传播”(risk communication)在國际学术界最早出现于1984年,发展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其中,风险感知是风险传播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转眼国内,风险传播研究起步较晚,但正逐渐成为传播研究的“排头兵”。

话止于此,我们不妨将视野从风险传播学术探究的发展积累转向社会发展的现实背景。一门新的学科或研究分支的诞生必然受制于横向的社会结构并承载着纵向的历史叙事。风险传播在国外起源之初,西方国家迫切面对的现实问题:如何让公众接受既具有重大社会效益又存在潜在危害的新技术,如垃圾焚烧、核电技术及转基因技术等等。今天,在中国社会发展急剧转型的背景之下,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风险传播活动变得空前活跃。社会转型期及后疫情时代,公众面临着环境风险、健康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等。此外,数字媒体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传播结构的变化,数字媒体的开放性、便捷性、匿名性、互动性等特征促使研究者将风险传播的学术研究及社会结构变迁有机结合,重新审视风险频发与数字传播的碰撞反应。

因此,无论是基于学术研究,还是社会现实发展,《数字化风险传播与公众风险感知研究》都是一场“及时雨”。不仅是对风险传播及风险感知研究的回顾式总结及展望式拓展,也是对当代社会风险及其应对的思考与回应。

作者将该书的主要内容凝练成几个学术意象:“一方池塘”“几条大鱼”和“捕鱼用网”,其中“一方池塘”指“风险传播”这一研究领域,“几条大鱼”是指“风险感知”“数字媒体使用”“信息加工”和“机构信任”四个研究专题,“捕鱼用网”则是该书建构的理论框架。相比于书中主要内容的概括,本文旨在剖析与解读背景与视点、理论与方法、内容与表达如何相互结合。

一、背景的锚定:直面数字媒体中风险传播的主要特点

21世纪,随着信息与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步入数字时代,人们广泛使用数字媒体技术开展社会生产与社会交往活动。在本书里,作者聚焦风险传播领域,直面数字化传播的时代大背景,在历史脉络与比较视野下,探究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媒体中,风险议题的传播及公众风险感知的表现、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数字媒体的广泛使用使风险传播活动变得空前活跃,风险议题的海量信息通过数字媒体可大面积地迅速扩散传播。而数字媒体在促使公众接收风险信息并形成特定风险感知的同时,也为公众的话语发声提供了条件。公众可以通过评论和转发等途径对风险议题进行二次传播。

随着风险议题的信息呈裂变式增长,数字媒体不仅带来了风险信息的迅速扩散,风险议题的二次传播、公众风险感知的形成与强化,也为风险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条件,为当代风险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作为一个包容性平台,数字媒体能够以最大限度包容风险各方涉事者在其中展开便捷的信息交流,实现风险治理所倡导的“沟通(communication)”“包容(inclusion)”“整合(integration)”原则。总之,该书聚焦数字媒体时代背景下的风险传播,主张相关决策者和管理者在利用数字媒体推进风险治理的同时,还需要了解公众的数字媒体使用如何影响其风险感知,以及风险感知又是如何影响其风险传播行为。

二、切入的视点:风险感知的社会建构与影响因素

本书共分为六个章节。前五章交代了主要视点与问题:风险感知的社会建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其中,第一章着重论证了风险感知是风险传播中社会建构的结果;第二、三、四章分别从数字媒体使用、信息加工及机构信任等要素论述公众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第五章辅以空气污染及转基因食品两大风险议题说明公众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第六章则创新性地提出了“风险感知的社会放大机制”(the social amplification mechanism of risk perception,简称SAMRP)。

本书首先从认识论、社会传播及个体心理三个层面对风险感知的社会建构展开分析;其次,作者不仅将数字媒体作为研究背景,还认为数字媒体的使用是影响公众风险感知的信息来源。数字媒体的开放性、便捷性和匿名性特点使公众在主动获取风险信息的同时,也逐渐成为风险信息的生产者。但由于当代风险议题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个体往往需要依赖专业组织机构提供的信息资源来消除风险隐患。因此,公众使用数字媒体以获取信息为主、生产信息为辅;再次,数字媒体为公众提供了多元化的风险信息来源,而信息加工则是信息时代个体认知世界的方式,也是影响公众风险感知的认知反应。作者在书中超越行为主义的观点,立足心理学从认知主义深入理解个体信息加工的心理本质,借用“计算机隐喻”的“输入—加工—输出”公式来说明个体加工信息的过程;最后,又从社会文化的视角探讨机构信任对公众风险感知的影响。机构信任是公众对机构的一种正面期待。基于机构信任的内涵、功能和影响因素,作者应用关系思维,从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探讨个体对机构的基本信任如何影响其风险感知。在风险社会中,机构信任具有情感和认知双重属性,可以缓解公众风险感知的负面情绪并缩小感知差距。机构信任不仅能为个体提供一种本体安全感,充当公众面对风险时的“心理保护伞”,而且还是机构提高风险治理效率的一种必要社会资本,发挥着巩固社会结构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

三、解释机制: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理论纵横

李金铨教授一直强调社会科学的研究要“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在笔者看来,于风险传播的理论应用而言,“入乎其内”是指根植于传播学视域的基本理论,“出乎其外”则指不局限于传播学视野,用多元融合的学科视野来研究问题。本书充分诠释“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多元性原则,参照“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the social amplification of risk framework, 简称SARF)提出“风险感知的社会放大机制”(SAMRP),从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等多重视角来理解数字媒体环境下公众的风险感知,更新、深化和凸显了SARF在传播媒介、个体认知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因素。

在SARF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新的解释机制,即“风险感知的社会放大机制”(the social amplification mechanism of risk perception,SAMRP),该解释机制主要由三种效应构成:公众的数字媒体使用直接影响风险感知、精细加工信息调节数字媒体使用对风险感知的影响强度、机构信任是数字媒体使用影响风险感知的中介因素。

如果说SARF是本书的理论主干,作者在栽种SAMRP 这棵树时也增添了不少枝叶。比如,作者从传播学经典理论“使用与满足”论述数字媒体使用的深层原因,运用“第三人效果”解释风险感知中的认知偏差,借鉴“双加工理论”“心智计算理论”闡述公众的风险信息加工。可见,本书根植传播学又超越传播学,真正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理论纵横。

四、方法的选择:基于具体案例的量化研究

作者在书中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研究架构,但研究架构的可行与否需要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证实。如何将这一学术期待落实到具体的研究当中,对研究者来讲无疑是一个挑战。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形形色色,生搬硬套某个方法,不仅过于粗暴,也无法保证研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在本书中,作者采用了量化的研究方法,选取数字媒体中传播的空气污染和转基因这两大风险议题作为案例,验证数字媒体使用、信息加工和机构信任影响公众风险感知的作用机制。

随着各个学科对方法的日益重视,尽管研究方法逐步走向精微,却又产生了被学界长期诟病的一个重要问题:过于重视方法的完美、精细和可操作性,而较少关心“方法”所指向的问题,忽视社会整体语境及具体的人。在本书中,作者兼顾科学性与人文性,采用全国范围内的问卷调查以保障样本的有效性,精细测量主要影响因素以确保研究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当然,由于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众多,书中呈现的经验数据只能部分验证作用机制,作者对此也直言不讳。

此外,科学研究永无止境,一项研究有所创新亦有所局限,作者坦言当前研究存在案例及变量有限的局限性,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改进方向。这正是科学研究站在前人肩膀上向真理探索的魅力。

五、传播的想象:一位传播学者的责任与使命

在理论层面,作者创新了“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基于数字媒体时代提出了“风险感知的社会放大机制”,尝试完善和创新数字时代风险传播的理论体系。

在实践层面,作者在构建并验证风险感知研究架构时,最终回归到风险治理这一现实需求,试图为数字时代的风险治理献计献策。数字媒体广泛赋权于民,公众的地位和作用得到空前加强。风险治理有赖于公众的风险意识、传播能力和理性舆论,而这一切始于风险感知。这也正是作者为何孜孜不倦地探究公众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正所谓理清脉络,方可对症下药。

除了在理论及实践层面展开学术想象,书中对于数字化风险传播的后续研究做了殷切的展望。比如,作者提到伴随平台社会的到来,风险传播的焦点也将发生变化,“平台信任”将成为继“机构信任”之后的一种信任载体,这都将是风险传播研究需要大胆探索的问题。作者强调,风险传播的想象力的使命在于通过风险议题的建构与传播,让人们意识到当今社会已进入与风险共存的新形态;其中,如何使用数字媒体增强个体应对风险的心理韧性,以及建立风险治理的强韧社会至关重要。寥寥数语便将风险传播研究与现实使命,学者的个人学术门径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展示了一位传播学者的责任和使命。

六、结语

伴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一方面,人类步入了一个高风险社会,在充分享受着现代社会的各种便利的同时,也承受着各种系统的不稳定性和诸多风险;另一方面,从传播环境来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并传播信息的新手段,相比于以广播电视和报刊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传播环境已经发生了大变革。

风险传播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领域,尚未进入传播学研究的主流视野,在国内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化风险传播与公众风险感知研究》的出版,正是对风险社会的回应。这本书聚焦风险感知主题,将风险感知的社会建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作为主要视点,其中不乏理论框架的搭建与创新,最终回归到风险治理层面。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移动传播中风险议题显著性演化的新机理研究”(项目编号:19CXW02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胡明鑫,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编辑:王洪越

猜你喜欢

数字时代
浅谈数字时代动画专业教育的发展
基于数字时代的广播电视无线发射问题研究
数字时代新闻类高校学生创业指导探讨
数字时代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转型
数字时代室内设计中绘画作品的运用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数字时代中职学生英语学习方式转变的思考
数字时代的舞蹈艺术
精准广告研究述评
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新思维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