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深度融合与资源整合中 构建县域新闻舆论新生态

2021-11-17白喜辉张向华赵文萃

新闻论坛 2021年5期
关键词:融媒体中心深度融合

白喜辉 张向华 赵文萃

【内容提要】旗县级融媒体中心是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基础环节。近年来,各地致力于将旗县级融媒体中心建成集移动采编、内容发布+政务+便民服务+智慧城市+大数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传播服务平台,大力开展贯通“四中心”开展“我帮你”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更好地发挥“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效能。

本文作者在全程参与了内蒙古103个旗县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指导、运营服务以及评估、验收工作,从中总结发现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以及一些共性或个性的问题。

【关键词】深度融合  县域新闻舆论  融媒体中心  新生态

内蒙古自治区的旗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起步于2018年8月。經过三年多的努力,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旗县级融媒体中心锐意改革、先行先试,着力补齐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短板,加快构建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创新管理为保障的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新兴主流媒体。迅速占领基层主流舆论阵地,努力打通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彰显了基层党媒主力军的责任担当和时代风采。

在全程参与内蒙古103个旗县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指导、运营服务以及评估、验收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十分关注旗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及时总结了一些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也发现了一些共性或个性的较深层次问题。下面,我们尝试从以下几个维度来梳理归纳和探讨解析,或较浅显,亦不乏粗陋,只因未来可期,亦因责任使然。

一、旗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

2018年8月,内蒙古日报社开始承担全区39个旗县级融媒体中心试点建设任务,2019年又肩负起全面推进64个旗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工作任务。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统筹部署、具体指导和各旗县市区的有力配合下,专项推进工作组先后用了1年零4个月的时间,按计划完成了全区旗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任务,初步实现了机构、人员、平台和内容生产流程再造等媒体资源的有效整合。2020年7月15日至10月16日,按照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关于做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验收工作的通知》要求,内蒙古日报社组织精干力量,成立自治区旗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验收指导工作组,分赴全区103个旗县融媒体中心进行现场验收指导及初评工作,完成率达100%。按照“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的方向,全区旗县级融媒体中心在整合原机构、平台、人员、职能的基础上,着力优化资源配置,有效盘活媒体资源,加快媒介之间、内部机构的打通、融合,实现内容、技术、渠道的高效共享,基础性建设基本完成。

与此同时,根据中宣部“移动优先、一地一端,省建平台,县级入驻”的建设要求,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按照“全区一朵云”的建设思路,2018年下半年启动立项、投资3000多万元,委托内蒙古日报社建设自治区级“草原云”融媒体平台,经过1年多时间的开发、测试、验收,2019年12月21日总端正式上线运营。同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批准的自治区旗县级融媒体运营服务中心成立。各旗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基本实现集中办公和统一指挥调度的基础上,分期分批入驻“草原云”融媒体平台。截至2020年8月,全区103个旗县融媒体中心全部入驻“草原云”融媒体平台。目前已有41个蒙古语APP上线运行。旗县级全媒体传播矩阵和信息采编播一体化平台基本建成。

通过验收指导、运营服务等工作,自治区旗县级融媒体运营服务中心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旗县级融媒体中心信息数据库。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除自治区投入1.2亿元专项建设资金外,全区103个旗县(区、市)共投入融媒体中心建设资金约11.49亿元,其中场地建设总面积约24.91万平方米、投入约5.7亿元,设备投入约4.48亿元。全区旗县级融媒体从业人员达5400余人,其中采编人员3000余人,占54.83%;技术人员1100余人,占20.15%;副高以上职称500余人,占9.28%;本科及以上学历3300余人,占61.06%;党员近2000人,占36.52%。

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指导下,自治区旗县级融媒体运营服务中心在增强建设指导、推广服务等工作的同时,常态化策划开展联动报道、采编业务培训,为103个旗县级融媒体中心搭建起优质产品在省级平台展示的桥梁。疫情防控攻坚期和复工复产关键期,组织103个旗县级融媒体中心快速响应、全媒联动,打通疫情防控宣传引导“最后一公里”。据不完全统计,103个旗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布疫情防控稿件10万余条,各平台累计点击量10亿多次,彰显了旗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强大合力;全国两会、自治区两会期间,组织全区旗县级融媒体中心开展“旗县委书记访谈”“人民至上”“旗县主播聊两会”等系列报道,制作“声态·生态”短视频、长图“战贫记”等新媒体作品;参与“两会千里眼——来自草原的报告”中央媒体、省级媒体、旗县级融媒体三级媒体“融”联动报道,共话内蒙古发展新路;开展“草原儿女说——人民的小康”随手拍、“四名(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播、名栏目)”评选大赛、“‘人口普查我参与”短视频大赛、“唱起家乡的歌”云征集等活动,同向发力,集中宣传展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目标、新路径、新动能,让基层好声音传得更响、更亮、更深远。3年来的内容传播过程中,旗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基层新闻舆论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得以显现,参与重大宣传报道的动员、调度和传播能力显著增强。在媒体深度融合实践中,旗县级融媒体主流舆论得到壮大和巩固,主流媒体地位得到明显提升。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重大进展:深化“融”传播,基层主力军牢牢守住舆论主阵地;打造“融”平台,着力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媒体“融”云端,聚力建设省级融媒体平台“草原云”;做实“融”服务,致力建成方便群众办事新平台;用好“融”政策,全力打造高素质融媒人才队伍;经营“融”创新,进行“输血”向“造血”的增值功能拓展。

二、旗县融媒体中心与“草原云”融媒体平台

旗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起来,主流移动平台在哪里?这是一项系统性的融媒体建设工程,关乎旗县级融媒体中心高质量发展。

“草原云”融媒体平台是以全区旗县级融媒体中心为重点的共享平台,由内蒙古日报社负责建设、运行和维护,为103个旗县融媒体中心提供移动生产发布以及综合服务。为避免重复投资建设,自治区对全区三级移动融媒体平台建设做出一体化、一盘棋的发展规划。按照中宣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规范要求》建设的“草原云”融媒体平台,是内容发布一体化运营、指挥调度一盘棋统筹的唯一省级技术平台。

在技术设计上,“草原云”融媒体平台遵循三个定位:为自治区旗县级融媒体中心移动生产传播提供云端服务和技术支撑;为自治区旗县级融媒体中心开展业务提供基础资源支持;为旗县(区、市)宣传管理部门提供宣传管理和内容监管技术支撑。简言之,为各旗县(区、市)开展媒体业务、各类服务和线上线下活动提供云端软硬件和安全等技术面的支撑,也为各级宣传管理部门提供舆论宣传管理和内容监管的技术手段支持。平台支持以多租户方式为县级融媒体中心提供服务。各租户间权限相互独立,内容及信息相互独立,各旗县分级运营,具有自主权,可实现全区“一体化”“一朵云”“一地一端”运维服务。同时支持“媒体服务、党建服务、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增值服务、文明实践”六大功能,支持蒙古文内容生产。

“草原云”融媒体平台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公益属性,103个旗县级融媒体中心可免费入驻“草原云”,免费使用平台软件功能和硬件资源。支持各旗县级融媒体中心重构媒体生产流程,形成“策、采、编、审、发、评、管、追”业务闭环,充分利用内容数据、业务数据、用户数据,打造内容丰富、载体多样、覆盖广泛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实现平台共性和个性的共存,以业务应用助力平台的进化发展,推动自治区融媒体生产传播体系实现重大变革,实现对103个旗县(区、市)的全覆盖。

为将“草原云”融媒体平台打造为全区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2020年以来,全区各旗县(区、市)委宣传部和融媒体中心加大对“草原”客户端以及依托“草原云”融媒体平台建设的本土客户端的推广力度,建设“自主可控”主流移动大平台思维取得广泛共识并付诸行动。截至2021年8月,“草原云”平台下的“草原”客户端和旗县级客户端“两端”下载量超过240万个,其中,“草原云”旗县端用户总数达到150万+。由“草原云”融媒体平台孵化创新的“草原云”旗县端,传承了“草原云”的强大基因,对构建旗县级融媒体中心全媒传播体系发挥了重要支持和引领作用。未来两到三年,“草原云”融媒体平台在积极提升平台黏性和活跃度的建设中,将努力在平台吸引力、融合度、实用性方面下功夫,力争建成超千万级的全区“1号融媒体云平台”。

三、旗县级融媒体中心现状分析

纵观全区旗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情况,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有的直接影响到整体建设质量水平和未来生存发展,通过梳理,我们认为,部分旗县融媒体中心发展速度较慢,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缺乏互联网思维,观念尚未真正转变

部分旗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平台、人才、设备等媒体资源比较分散,建设发展思路不够明晰、准确。在融媒体中心怎么发展的问题上,有方向和技术上的困惑,互联网媒体+发展意识不强,融媒体传播受众面较窄,对“媒体深度融合”理解不到位,“移动优先”的生产、传播思维转变过程较长。

(二)基础性建设投入不足,建设速度缓慢

在验收初评过程中,截至2020年10月底,尚有十几个旗县融媒体中心的办公场地仍在建设改造中。队伍建设方面,彼时仍有20多个旗县融媒体中心的领导班子未配齐或未按新编制聘任融媒体中心主任,由此导致一段时间内,中心建设不规范、不达标,影响整体建设质量。

(三)内容生产产能不足,传播力不强

部分旗县融媒体中心的内容生产形式老化,产能不足,优质内容偏少,存在重传统广播电视产品制作、轻新媒体产品、新技术应用创作的现象。对于如何增强融媒体平台的黏性和活力,不断提升传播力影响力进而提升引导力公信力,还缺少深层次的思考谋划、机制体制创新以及实践层面的实质性动作。“策、采、编、发、评”生产流程设计、执行不完整,生产流程再造和配套激励机制不到位不健全,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制约旗县级融媒体创新发展的短板问题。

(四)主流移动传播平台建设意识较弱

部分旗县级媒体生态基本以传统媒体传播手段为主,媒体布局基本是“广播電视+内部资料(报纸)+微信、微博”模式,传播手段单一,信息聚合功能和生产能力不足。发布内容多为“流水账”式报道,缺少统筹策划、整合、加工和包装,体现不出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移动传播的新、快、活特点和全天候、全覆盖的融媒特色。同时,内容同质化严重和信息重复、信息过载,导致阅读体验差,受众满意度不高,用户留存率低,影响力有限。

(五)运营管理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部分旗县级融媒体中心存在人才“引得进、留不住”的问题。多数旗县级融媒体中心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尤其缺乏新媒体产品策划创作和新技术融合型人才。薪酬改革滞后、激励机制不健全,难以实现同工同酬,团队建设活力不足。

(六)媒体+服务模式尚未完全建立

部分旗县级融媒体中心未能做到能融尽融,与政务、党建、便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服务融合度较低,距离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媒体+政务+服务”综合服务平台还有一定距离,未能打通信息、数据壁垒,实现“四中心”贯通。

(七)运营能力、“造血”能力不足

部分融媒体中心已尝试开展增值服务,尚处在起步探索阶段。有的融媒体中心尚未规划增值服务工作,没有组建运营团队,增值瓶颈难以突破,发展后劲不足。

四、突破建设瓶颈怎么抓,抓什么

内容不精、技术紧缺、渠道不通等共性问题,成为很多旗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瓶颈,困扰着旗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未来发展。下一步工作怎么抓,重点抓什么,经过梳理总结,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建议:

(一)强平台

以建好“大平台”思维开展工作。移动互联网结合了“移动”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开放、分享、互动的优势,加快了信息的传输速度和拓宽了信息的获取渠道。目前,全区103个旗县级融媒体中心已全部入驻“草原云”并搭建移动传播矩阵框架,已具备建设移动互联网主流平台条件。旗县级融媒体中心完成基础建设后,要实现内容和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对接,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对接。未来,新兴技术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将会发挥更大作用,要正确处理好“频、网、端、微”4个发布端的关系,对首发内容、形式、时机、平台等做出合理有效的选择,拓展“跨界融合”,实现媒体+政务、媒体+服务、媒体+商务等功能的延伸;要实现新闻信息产品生产、发布、考评等各个环节一体化集中管理;要打通生产发布渠道,实现融媒体产品加工处理能力的集中共享,释放融合传播的巨大活力。

自治区级“草原云”融媒体平台如何为旗县级媒体融合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这是旗县级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要点,是破解旗县级媒体融合发展难题的重要一环,聚力加快自治区“草原云”融媒体平台建设是当务之急。

(二)精内容

坚持正确方向,落实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按照“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的原则,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加快融合步伐。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坚守社会责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管建同步、管建并举,确保旗县级融媒体中心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实现党的舆论主阵地在各级、各部门的集中发声、快速发声、强力发声。

2020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推进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网络内容建设,始终保持内容定力,专注内容质量,扩大优质内容产能,创新内容表现形式,提升内容传播效果。旗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利用好移动互联网技术,打造多样化、个性化的融媒体产品,生产适合移动平台传播的轻型产品如微视频、直播、长图、H5等。要紧紧依靠本地资源,创新话语表达、深耕本地内容、丰富呈现形式、实现精准推送、讲好本地故事。通过生产贴近生活、受众关注度高的产品,增强旗县级融媒体中心平台吸引力,用有风格、有品质、传播面广的优质内容吸引用户、服务用户、沉淀用户、拓展用户。

(三)优制度

2018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定调: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要深化机构、人事、财政、薪酬等方面改革。實现党管媒体、党媒主力军进入舆论主阵地建设目标,就要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作风优良、业务过硬、能打胜仗的专业团队。旗县级融媒体中心应秉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其中包括理顺体制机制、“以用户为中心”的融媒体转型、中心人员薪酬待遇以及机构改革等多个方面。

制度建设包括采编制度、管理制度、人才队伍建设制度、运营规范等。要建立融媒体生产内容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顺畅实现“一次采集、多重生成、全媒传播”,构建新型采编流程;根据运营需要,结合人员专业实际重新划分人员职责,建立科学的绩效薪酬考核评价体系。增强队伍生产、运营能力,制定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推动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分配制度;全新的融媒体平台环境下,所有从业人员需要全面具备从选题策划、内容生产、产品制作、包装发布、分众传播直至媒体推广、全流程运营的能力,将新闻资讯打造成高质量的新闻产品,实现服务输出转型。这就需要紧跟融媒体发展步伐,根据融媒体建设需要制定人才发展战略,打破体制机制壁垒,让融媒体中心成为人才集聚、活力迸发的产品生产“新工厂”。

(四)黏服务

强化媒体+理念,加快旗县级融媒体转型升级。旗县级媒体融合不是目的,转型发展才是根本。为了达到“服务可落地、用户有黏性、内容有新意、数据有价值”,可以将旗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落地成为“公共服务新入口、智慧党建新平台、基层治理新界面”。要在探索“媒体+政务+服务”上下真功夫,探索开展综合服务;要鼓励有条件的旗县融媒体中心参与智慧政务建设,整合党政部门信息资源,对接党政部门技术平台,提供申报审批、注册办证、办理社保、投诉受理等一站式政务服务;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整合水电燃气缴费、环境监测、就医、税务、旅游、购物、停车等便民服务资源,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服务,建成与群众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平台。

旗县级媒体中心距离群众最近,这要求我们必须把用户放在“至上”位置,加强用户理念,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以用户为中心,先要明确新闻+政务+服务的核心定位。要深入研究用户构成、用户心理、用户需求,建立用户数据库;提供“能用、实用、爱用、管用”的服务内容,让内容生产从相加相融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通过开办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单、智慧城市事务办理、水电暖交通缴费、文化旅游指南、医疗教育卫生咨询及监督、农牧业技术帮扶等服务,达到令用户“不得不用”“越用越爱用”的目标,增强平台黏性。与此同时,坚持移动优先、矩阵式立体传播的媒体融合发展战略,紧紧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贯通“四中心”开展“我帮你”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加快融通步伐,实现旗县级融媒体中心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升级。

(五)定目标

2020年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

旗县级融媒体中心应抓住国家大力建设旗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政策机遇,制定发展规划,乘势而上。要统一思想,坚决摒弃“等一等”“看一看”的观望态度,以免错过良好发展机遇。我们认为,全区旗县级融媒体中心建成并通过验收后,旗县级融媒体中心要“晒”的不是谁的基础性工作完成多少,而是要看谁的内容生产有特色、平台影响力更强更大、服务手段更多样、更通畅等几个大的“硬杠”条件。要结合自身实际,抢抓机遇,制定完善旗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抓平台、抓服务、抓质量,让旗县级融媒体更好地服务群众、引导群众,增强基层主流舆论价值影响力,把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

作者简介:白喜辉,内蒙古日报社副总编辑;张向华,内蒙古日报社策划委员会负责人、高级编辑;赵文萃,内蒙古日报社全媒体传播指挥中心副主任

编辑:孟凌霄

猜你喜欢

融媒体中心深度融合
县级融媒之变:融媒体中心建设路径再探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主要问题与重点方向
文化育人视野下对高校融媒体中心建设路径的思考
统管新闻阵地 统战新闻媒体 统领新闻舆论
融媒体中心为县级传统媒体带来的改变
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之思考
论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