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抗抑郁动物模型使用规律探讨
2021-11-17高静宁百乐符文彬
高静 宁百乐 符文彬
【摘要】目的:对近20年(2000~2020年)使用动物抑郁模型的针刺抗抑郁文献进行总结,探讨针刺抗抑郁相关研究中动物模型使用的规律。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数据库,对符合要求的文献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针刺抗抑郁的研究中,较为常用的动物模型有慢性不可预测温和应激(CUMS)抑郁模型、慢性不可预测应激(CUS)抑郁模型、慢性束缚应激(CRS)抑郁模型、强迫游泳(FST)应激模型等,其中CUMS抑郁模型、CUS抑郁模型、CRS抑郁模型造模时间较长,FST应激模型造模时间较短;在动物种属的选择上,大鼠、小鼠最为常用;造模方法上,CUMS因其造模方法复杂,具体操作上存在较多变异。结论:在针刺抗抑郁的研究中,动物模型的使用多种多样,但是针刺抗抑郁的效果仍需在更多的模型中得以验证,在模型的使用上应根据研究目的及实验室的客观条件选择合适的模型。
【关键词】针刺;抑郁动物模型;基础研究;应用规律
【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1)18-0057-06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Rules of Animal models of Depression in AcupunctureGAO Jing1,2NING Baile2,3FU Wenbin2,3*
1.Rehabilitation Center,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 45000,China;
2.Second Clinical College,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006,China;
3.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Guangdo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006,ChinaAbstract:Objective Reviewed the research about anti-depression of acupuncture since 2000 to 2020,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rules of animal model of depression. Method The lecture and the documents which met the enrolling requirement were retrieved with computer in CBM,CNKI,VIP,Pubmed,Medline database,statistic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se lectures.Result In these research,the most commonly used animal models of depression were 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 model,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 (CUS) model,Chronic Restraint Stress(CRS)model,Forced Swimming Test (FST) model and so on. CUMS,CUS and CRS models were conducted for a long time,therefore FST was the shortest in time. The species of animals commonly used in these models were rats and mice. On the modeling method,because of the complex modeling method,there were more differences in CUMS. Conclusion Although various models were used,the antidepression effect of acupuncture still needs to be tested in more models. And the appropriate model should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objective of the research and laboratory conditions.
Keywords:Acupuncture; Animal Model of Depression; Basic Research; Application Rules
抑郁障碍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1]。据世界卫生组织在2017年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全球抑郁障碍病人约有3.22亿,患病率为4.4%[2]。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最新公布,我国抑郁障碍患病率发病率达6.8%[3]。据预测,到2030年抑郁障碍造成的疾病负担将位居全球疾病负担之首[4]。抑郁障碍已经成为全球研究热点[5],针刺作为一种中医传统治疗方法,自古以来对抑郁障碍的治疗上显示出较好的疗效[6-9]。近年来,针刺抗抑郁的机制研究日益丰富[10-12],抑郁障碍动物模型作为载体在其相关研究中广泛应用[13-14]。本文研究了近二十年来应用抑郁动物模型的针刺抗抑郁文献,对抑郁模型使用规律进行探讨,为以后针刺抗抑郁基礎研究提供借鉴。
1研究方法
1.1检索策略检索式:中文以“抑郁症”“抑郁障碍”“郁证”为主题词或关键词进行第一次检索,再以“针刺”为主题词或关键词进行第二次检索。英文以“depression”“acupuncture”为检索关键词检索;文献数据库:中文数据库为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外文(语言限制为英文):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2000年至2020年。
1.2纳入文献筛选检索后对文献进行手工筛选,剔除临床研究、个案报道、综述等,以抑郁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的针刺抗抑郁研究作为最终筛选目标(不包含抑郁共病模型的相关研究,如卒中后抑郁、产后抑郁等)。文献筛选由两位研究人员同时进行,以免漏选或多选。
1.3统计分析将符合要求的文献建立数据库,对模型的运用规律如模型类别、动物使用、造模时长、造模方法等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
根据上述关键词,共检索出2701篇相关文献。对文献进行阅读筛选,剔除临床研究、综述、个案报道等,共筛选出162篇运用抑郁动物模型的针刺抗抑郁相关文献,共包含165项实验。
2.1抑郁模型类别研究结果显示,在165项实验中涉及的动物模型共有11种,包括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CUMS)、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模型(CUS)、慢性束缚应激模型(CRS)、强迫游泳应激模型(FST)、母婴分离模型(MS)、习得性无助模型(LH)、药物诱导抑郁模型,其他类别的模型还有社会孤立模型、WKY模型、浸水模型等。
2.2抑郁模型使用情况研究结果显示,纳入的研究中,应用CUMS模型的研究118项,CUS模型的研究11项,CRS模型的研究10项,FST应激模型的研究7项;MS抑郁模型的研究5项;LH模型的研究4项;药物诱导抑郁模型的研究5项。见表1。
2.3各种抑郁模型的造模时长分析研究结果显示,CUMS模型造模时长多为21 d,最长为60 d;CUS模型造模时长多为21 d;CRS模型造模时长多为21 d;FST应激模型造模时长为2 d;MS抑郁模型造模时长为5 d;LH模型造模时长多为7 d;药物诱导抑郁模型造模时长则小于2 d。见表2。
2.4抑郁模型动物使用情况研究结果显示,研究中所使用的动物主要为大鼠、小鼠,其中使用大鼠的研究占96.97%,使用小鼠的研究占3.03%;动物种属涉及SD大鼠、Wistar大鼠、C57BL/6小鼠、B ALB/C小鼠、昆明小鼠等。在动物性别的选择方面,使用雄性动物的研究占86.67%,使用雌性动物的研究占1.21%,使用雌雄各半动物的研究占12.12%。见表3、4。
2.5各种抑郁模型造模方法分析
2.5.1CUS模型CUS模型是通过较长时间给予动物不同的刺激因子,而造成对其的长期压力。在使用CUS模型的研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刺激因子为禁水、冰水游泳、晃笼、昼夜颠倒、禁食、热应激、夹尾等。其中,50%的研究联合孤养方法。见表5。
2.5.2CUMS模型CUMS模型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抑郁模型。CUMS模型是由CUS模型改良而成,是通过每日给予动物不同的较温和的刺激因子,从而造成对动物的长时间压力。具体的造模方法为,使用7~10种刺激因子,每日1~2种,为避免适应性,随机分配刺激因子,至少连续两日内的应激不重复,持续应激21 d或更长时间。将118项使用CUMS造模的研究中所使用的刺激因子进行频次分析,其中禁水、禁食、夹尾、冰水游泳、昼夜颠倒、晃笼、束缚、热应激、潮湿垫料、电击足底等10项刺激因子有较高频次出现。另外,65.25%的研究还联合孤养的方法。见表6,图1。
2.5.3CRS模型CRS模型是将束缚作为单一刺激因子,经过较长时间刺激构建而成。在使用CRS模型的研究中,80%的研究造模时联合孤养方法。该模型构建的具体方法为,每日将动物放置在一定大小的瓶子或金属网袋内,以限制其活动,每日刺激4 h,连续进行28 d。如图2所示。
限制行为,每日4 h,持续28 d
2.5.4FST应激模型FST应激模型属行为绝望模型的一种。其操作方法为,先将动物放进一定规格的容器内进行适应性训练15 min,使其适应环境并诱导绝望行为,24 h后进行正式实验,持续6 min游泳,观察期间动物的不动时间,不动时间代表了动物的绝望行为的持续时间。如图3所示。
2.5.5MS抑郁模型MS抑郁模型是将出生不久的幼鼠与其母鼠分离,等其成熟后,而出现快感缺失、活动减少、兴趣降低等抑郁样行为。具体操作方法为,在幼鼠出生15 d后,将其与母鼠分离孤养一段时间,通过行行为学检测其抑郁样行为。
2.5.6LH模型当机体遭受到不可逃避的厌恶性刺激(如足电休克)时,会产生一种绝望行为,表现为对刺激的不再逃避,即使在可逃避的环境下也呈现出逃避行为障碍及自发活动减少。LH模型既是根据该原理构建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将动物置于不可逃避的笼内给予不可预知的电击刺激,持续2~3 d后,将其置于可逃避的笼内再次给予电刺激时,动物出现逃避不能的行为,其中逃避延迟时间和成功逃避次数代表了其抑郁样行为。
2.5.7药物诱导抑郁模型药物诱导抑郁模型时通过给药,而诱发动物的抑郁样行为。常运用的药物有LPS、皮质醇、利血平等,给药方式有脑立体定位注射、腹腔注射等。
3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在针刺抗抑郁的研究中,较为常用的动物模型有CUMS模型、CUS模型、CRS模型、FST应激模型,其中CUMS、CUS、CRS模型的造模时间在21 d以上,而FST应激模型造模时长为2 d。在抑郁动物模型的相关研究中,CUMS模型亦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研究,该模型源于Katz提出[15]的CUS模型,后由Willner改良而成[16],很好地模拟了抑郁障碍发生发展的过程[14]。其优点在于多种应激因子交替出现,可避免动物习惯。而CRS模型与CUMS、CUS模型同样为慢性抑郁模型,造模时长较长,但较两者刺激因子单一,有造模简便的优点,亦为当前研究中常用模型[17]。FST应激模型与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一样,均属行为绝望模型,该模型造模时长短,操作简便,在快速抗抑郁的药理研究中常用[18]。MS抑郁模型、LH模型和药物诱导抑郁模型在针刺抗抑郁中较少使用。另外,抑郁模型还有嗅球切除抑郁模型、转基因动物模型等,但在针刺抗抑郁研究中使用较少。随着抑郁相关基因的发现,遗传学及表观遗传学的发展,转基因动物将成为针刺抗抑郁研究的重要載体。
各类抑郁模型中动物的使用上,鼠类是最常使用的动物,以SD雄性大鼠最为常用,未涉及鸟类、猪、鸡等动物的使用。不同的模型所使用的动物具有选择性,不同种动物对造模的效果影响较大[14]。因大鼠行为表现多样,情绪反应敏感,常用以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19]。但在不同的种属的选择上亦应注意,应参考既往研究来确定动物的种属。同时,性别是抑郁障碍的发生重要的影响因素[3,20]。其中,雌性动物存在明显的生理周期,由于机体激素水平的波动性变化,可能会对造模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21]。因此,多选用雄性动物进行实验,可避免性别及生理周期因素的影响,以保证模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在针刺抗抑郁的研究中,各类抑郁模型的造模方法大致保持可重复性,在较复杂的模型中有较多的可变空间。运用CUMS和CUS抑郁模型造模时,较多的研究参考Katz和Willner等人[15-16]的方法改良实验方案,因而出现多种多样的刺激因子。根据刺激因子出现的频次所呈现的规律,至少约50%的研究中,使用了禁水、禁食、夹尾、冰水游泳、昼夜颠倒、晃笼、束缚、热应激、潮湿垫料、电击足底,这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参考意义。其他模型造模时涉及操作种类较少,因而在这些研究中造模方法一致性较好,便于重复。
针灸对抑郁障碍的治疗在临床上表现出有效、安全、绿色的优势,揭示针刺抗抑郁的作用机制对指导针灸临床具有重要意义。抑郁动物模型的应用,对于抑郁障碍分子机制的研究和针刺抗抑郁机制研究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当前,抑郁模型多种多样,除上述几种抑郁模型外,针刺的抗抑郁效应还应在更多种模型中得以验证。另外,每种模型都有优点与适用范围,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与不足。因此,应该根据研究目的以及实验室的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开展实验。
参考文献
[1]李凌江,马辛.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5:1-2.
[2]FRIEDRICH M J. Depression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Disability Around the World[J]. JAMA,2017,317(15):1517.
[3]HUANG Y,WANG Y,WANG H,et al. 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in China:a cross-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tudy[J]. Lancet Psychiatry,2019,6(3):211-224.
[4] MALHI G S,MANN J J.Depression [J]. Lancet,2018,392(10161):2299-2312.
[5] 刘丹,黄瑞瑞,雷倍美,等. 近5年围产期抑郁研究热点的共词聚类分析[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7):3758-3764.
[6] 符文彬. 整合针灸是治疗抑郁障碍难点的关键[J]. 中国针灸,2018,38(7):87.
[7] 符文彬,樊莉,朱晓平. 针刺调肝法治疗抑郁性神经症176例疗效观察[J]. 中医杂志,2009,39(12):42-44.
[8]SMITH C A,ARMOUR M,LEE M S,et al. Acupuncture for depression[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8,3:Cd004046.
[9]王妍文,符文彬,韩冠先,等. 整合针灸方案治疗轻中度抑郁症临床研究[J]. 新中医,2019,51(10):249-252.
[10]尹平,高宁阳,李柏运,等. 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及机制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9):206-209.
[11]郑雅峰,魏超,王健,等. 针灸治疗抑郁症研究进展[J]. 中医学报,2019,34(4):732-736.
[12]韩栩珂,陈泽钦,董波,等. 电针治疗抑郁症实验机制研究进展[J]. 中医药导报,2017,23(10):65-68.
[13]GURURAJAN A,REIF A,CRYAN J F,et al. The future of rodent models in depression research[J]. Nat Rev Neurosci,2019,20(11):686-701.
[14]闫惠淳,王通宇,温歌华,等.抑郁症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 解剖科学进展,2018,24(3):104-107,111.
[15]KATZ R J,ROTH K A,CARROLL B J. Acute and chronic stress effects on open field activity in the rat:Implications for a model of depression[J].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1981,5(2):247-251.
[16]WILLNER P.Animal models as simulations of depression [J]. 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1991,12(4):131-136.
[17]孫晓燕,陈艾东.抑郁模型的选择策略和优缺点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22):32.
[18]ZANOS P,MOADDEL R,MORRIS P J,et al. NMDAR inhibition-independent antidepressant actions of ketamine metabolites [J]. Nature,2016,533(7604):481-486.
[19]汤家铭,陈民利.医学实验动物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20]许琳洁,郑瑀,许凤全.女性更年期抑郁障碍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分析[J].河北中医药学报,2020,35(4):20-23.
[21]蒋建新,成为荣,徐西.CUMS所致大鼠抑郁行为的性别差异与HPA轴功能及BDNF表达相关性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2):1276-1278.(收稿日期:2021-01-27编辑:陶希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