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饮食文化融入职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中国饮食文化简史》评述

2021-11-17洪娟

食品与机械 2021年10期
关键词:职校职业院校饮食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随着高新科技的高度普及与社会观念的剧烈变化,职业院校学生思想观念受到信息网络时代多元化价值观及良莠不齐的信息影响,故而需要通过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进以加强思政教育的成效。由王学泰编著、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饮食文化简史》一书,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饮食文化的变更深入阐述了其最初产生到壮大发展,最终自成一系的过程,为读者理解与掌握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指南。

《中国饮食文化简史》全书共5章。第1章介绍了史前人类饮食文化尚未出现时期人们的食物种类、烹食器具、手法及蕴含于饮食习惯之下的精神追求。第2章发展到饮食文化初现端倪时期,作者深入探索当时社会发展脉络,对饮食变化进行了理论与史实研究,并在叙述夏朝与商朝主要饮食的基础上论述了其对王朝之兴起与陨落产生的决定性影响。第3章作者在书中阐明了自周朝到南北朝逐渐发展的饮食等级制度与羹这一新型饮食方式,并结合诸子百家的饮食文化观念进行介绍。第4章讲述了自隋唐以来的饮食文化全盛时期,该时期中国饮食发展出成熟的发酵方法并将其充分运用,丰富了主食种类,铸就了独特的中国饮食文化。第5章则介绍了中国饮食文化发展成熟后包括宫廷、贵族、士大夫、群众及各宗教在内的不同阶层的文化。

1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涵

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早已发展形成除饱食果腹之外的促进民族融合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作用。传统饮食文化秉承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遵循时序的自然思想,同时在烹饪制作手法方面融入了对古典医学及保养健身的逻辑技巧,加以古典美学对日常饮食的塑造,共同造就了拥有迷人魅力的优秀饮食文化。更重要的是,随饮食文化之兴盛过程而发展的饮食社交活动及礼仪也大大充沛了饮食文化的精神内核,为其增添了最为明亮的光彩。

2 将传统饮食文化融入职校思政教学课程的意义

2.1 融入传统饮食文化推进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丰富多样的元素为职业院校的思政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充沛的教学素材。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的饮食习惯与风味特征逐步形成了特有的传统风俗与地方性文化,据此,以各民族各地区以其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与民俗特征而形成的地域性的饮食文化结合其地方特色构成了当地居民的主要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切实影响了其思想发展与价值取向。传统饮食文化因时间的发展与地域的差异逐渐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系统性文化,其中极具魅力、令人齿颊生香的风味饮食背后蕴含着令人动容的传统优秀价值观念与思想情感,为当前的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加新颖且生动的素材。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不同的气候特征与地理地势对当地人们的饮食生活习惯造成了不同的影响,因此长久以来形成了各地范围内烹饪习惯与方式的不同。① 各地域不同风味的菜系之间在食材处理运用、器具的创新搭配等方面具有不同的指导思想,对该内容的了解有利于深入研究长期以来各地区饮食习惯的变迁及民族间关系变化的发展态势,将各大菜系的特色同地区性特点结合起来,带给人们更加丰富且生动的情感体验,揭示中国各民族发展不断融合、不断团结的历史趋势,为职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视角。② 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各大菜系的内涵与特色融入职教思政教育,能够增强其吸引力与趣味性,将思政教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为思政教育教师工作开展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如传统饮食文化中各大菜系之成菜造型审美与命名均为职校学生提供了审美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趣,促进了学生思想文化提升。

2.2 引入传统饮食文化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职业院校教师对传统饮食文化礼仪规范进行适当的介绍与讲授,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艺术知识,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为其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由远古时代早期人类茹毛饮血到能够自由运用火对食物进行处理,再到各式各样调料与烹饪方式的出现,都一步步推进了人类生理技能与饮食文化的进步。从野果生肉到炙烤肉食,再到蔬果鱼虾、五谷杂粮、煎炸炖煮,人类社会中的饮食材料与方式愈发丰富,随之饮食规制与饮食礼仪的讲究也越发精细,逐渐形成了以“礼”为指导思想的饮食庞大文化体系。其中,茶与酒两种充满艺术与生活气息的饮料的创造更为人们健康积极生活、爱国奉献精神提供了便利的承载寄托之处,并以此发展为修身克己、超然物外的茶文化与荡气回潮、拳拳报国的酒文化精神。这些优秀品质为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注入了优秀传统文化因子,为职业院校学生的主流意识价值观提供了正向指引。

2.3 传统饮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结合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供信念支撑

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不断更新与生理学、营养学的前沿性研究科普程度的提升,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在吸收新兴科学知识的同时能够以较为和缓的方式与姿态自然地融入大众的意识领域建设,其发展程度与受认可度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职业院校教师能够通过传统饮食文化的新时代运用方式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民族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传统饮食文化中的高超烹饪技能与养生方法理念帮助职校学生树立爱护身体、健康生活作息的积极观念,学生通过对传统饮食文化中精致考究、奢靡浪费的贵族高标准饮食规制的了解能够为其建立适宜的饮食习惯、珍惜粮食、拒绝粮食浪费的习惯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从而达到由细微处向宏观思政意识发展建设的效果。

3 传统饮食文化融入职校思政教学的实践策略

3.1 借鉴饮食文化渊源,丰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容

职业院校在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融入到思政教育中时应积极借鉴传统饮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认真选择适合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教育素材,通过诸如“东坡肉”等丰富的饮食文化渊源与典故充实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讲解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多样化、趣味性的传统饮食文化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思政教学的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的良性熏陶作用。

3.2 巧用饮食文化案例,创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形式

职业院校可借助高新科技普及形态下的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开展传统饮食文化体验课等方式,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从中获取充沛的优秀思想价值观念与积极情感。同时改善过往的教育模式,将课堂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额度培养与知识理解掌握的指引发挥自身的教学作用,并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之思想政治培养建设创造更强的理解效果,以兴趣促进学习成效的显现、以学习成效的提升更进一步加深自身的兴趣。

3.3 挖掘饮食文化内涵,拓展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视野

职业院校将传统饮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教学应当深入发掘传统饮食文化中的优质内涵,将其分解融入思政教学中,以饮食文化中的经典事例帮助学生拓宽想象力,打破思维定势。帮助学生建立并提升探索性思维与辩证思考的能力水平,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不断拓展其发展视野、摆脱其思想束缚,鼓舞学生努力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的内涵品质与精神境界,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人生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

3.4 践行传统饮食礼仪,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成效

中国的饮食礼仪制度在传统饮食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自周朝开始,严格的食器及食材差别就已经形成,而周朝作为中华传统礼制文化的奠基者与先驱,后世的饮食礼仪多受其影响,逐渐发展为严密的礼制与文化体系。在传统饮食文化与思政教学融合的过程中,传统礼仪的教授与培养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发挥育人效能,帮助学生建立规范的礼仪观念,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实际的行动为思想观念的进步提供助力。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传统哲学理念与修身爱国情怀,是新时代职业院校育人育才的优秀教学资源。将传统饮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思政教育的现实需求,是推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时代继续完善与发扬的必经方式。《中国饮食文化简史》一书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发展的重要历程,探析了其中优秀的思政观念与极具魅力的文化体系,将饮食优秀文化融入学生的思想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社会全面快速发展培养优质人才。

猜你喜欢

职校职业院校饮食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职校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健康饮食
别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