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权数确定探究
2021-11-17潜田
冀 潜田 颢
(1.邓州市统计局,河南 邓州 474150;2.南阳师范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6)
一、引言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在2021年2月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到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对代表人民生活质量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反复阐述,体现了党在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对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改革发展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上的深化,反映了党对人民生活质量的实质内容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二、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一)构建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现实意义
构建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目的是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简便易行的统计指标体系,配之以问卷调查,以了解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而较为准确地反映、监测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发展变化,掌握改革开放红利惠及民众情况。通过河南省以及各地生活现状的纵向、横向对比,找出薄弱环节,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促进精准施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通过多个指标组成有机整体来反映。在构建体系时,除要符合统计学的基本规范,还要坚持科学性与适用性相结合,坚持系统性与相对独立性相结合,坚持前瞻性与导向性相结合,坚持客观量化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等原则。
(三)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和内容的设定
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阶段上升性、客观性和主观性、社会性和个体性等显著特征。选取指标时,既要考虑必要性,即能够体现居民生活质量的特征,又要考虑可行性,即指标数据较易获得。经综合考虑,客观指标共选取5类21个指标,主观指标直接选取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3个指标(见图1)。
图1 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示意图
1.客观指标
(1)收入生活水平。收入生活水平是居民生活质量的基础。选取指标共有5个: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之比、城乡居民收入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快递业务量增幅和恩格尔系数。
(2)居住出行环境。居住出行是居民生活的重要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居民高质量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选取指标共有5个:住宅销售面积增幅,私人轿车保有量增幅,森林覆盖率,Ⅰ、Ⅱ、Ⅲ类水质断面占比,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
(3)就业社会保障。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群众获得感、安全感的重要方面。选取指标共有3个:城镇新增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4)教育卫生文娱。教育、卫生和文娱水准是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选取指标共有5个:高中阶段学生毛入学率、卫生发展指数、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增速、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比例和国内游客增幅。
(5)社会治安状况。社会治安状况与群众安全感密切相关。选取指标共有3个:每万人口公安机关立案的刑事案件数增速、每万人口公安机关受理治安案件数增速、获得法律援助的人数增速。
数据来源包括:各级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年鉴、部门资料、网上资料等。
2.主观指标
利用各级统计调查队现行城乡住户调查系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定期(一般在年底开展一次)就居民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3个主观指标进行调查。获得感主要调查居民现在的生活状况与自己的期望值相符的程度,幸福感主要调查居民对目前生活状况的满意程度,安全感主要调查居民日常生活中对安全的体察程度,这些内容都可进行量化处理。
三、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权重是在评价过程中对被评价对象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通常情况下,确定权重的方法有主观和客观两种途径。本文中,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体系各指标权数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
为了研究具体指标所占权重,我们设计了《居民生活质量指标重要性调查表》,将指标的重要性分成9个等级,对其进行相应的赋值,其中分值1表示最不重要,分值9表示最重要,重要程度介于其间的分别用2—8表示。在此基础上,从南阳、许昌、洛阳三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及高校随机选取了20名专家,发放调查表进行调查。最后,使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层次指标的权重进行了计算。
为叙述方便,将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客观指标记为α,主观指标记为β;进一步将客观指标中的居民收入生活水平记为α1、居住出行环境记为α2、就业社会保障记为α3、教育卫生文娱记为α4、社会治安状况记为α5,而将主观指标中的获得感记为α7、幸福感记为α8、安全感记为 α9。
(一)一级指标分析
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构成一级指标,经过调查,计算出相应的比较矩阵。
一级指标的重要性判断矩阵
设矩阵A=(aij)n×n,如果A满足
则称A为正互反矩阵;进一步,如果A还满足
aijajk=aik,1≤i,j,k≤n
那么称A是一致的。
定理1:正互反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λmax为正数,且其对应的特征向量中必存在向量的所有分量均为正数,A的其他特征值的绝对值均严格小于λmax。
定理2:n阶正互反矩阵A是一致的,当且仅当A的最大特征值λmax=n,且当正互反矩阵A非一致时,必有 λmax>n。
对于考虑的比较矩阵都是一致正互反的,因此只需要计算相应的最大特征值λmax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对于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的计算方法常见的有方幂法。
具体算法如下:
|X1|=|x1|+|x2|+…+|xn|
第三步:如果|Wk-Wk-1|∞<∈,则停止,取W=Wk,则W为A所对应的最大特征值λmax所对应的特征向量的近似值,否则转入第二步。
第四步:最大特征值的近似值为:
其中,Wi表示向量W的第i个分量。
下面计算正互反矩阵:
取 X1=(1,1),因此 W1=(0.5,0.5),故:
X2=(0.71429,1.66667),W2=(0.30000,0.70000)
X3=(0.60000,1.40000),W3=(0.30000,0.70000)
因此A的最大特征值为:
其对应的特征向量的近似值为(0.30000,0.70000),即客观指标所占的权重为0.7,主观指标所占的权重为0.3。
其他层级权数的计算过程与此相同,不再赘述。
(二)二级指标的分析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验证这个矩阵是一致的,相应的权重为:
(α1,α2,α3,α4,α5)=(0.21929,0.17966,0.20211,0.20343,0.19551)
客观指标各要素的重要性判断矩阵
主观指标由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项构成,相应权重为:
主观指标各要素的重要性判断矩阵
(α7,α8,α9)=(0.32238,0.34292,0.33470)
(三)三级指标的分析
1.收入生活水平
相应的权重为:
(β1,β2,β3,β4,β5)=(0.24779,0.20649,0.19174,0.15339,0.20059)
收入生活水平各要素的重要性判断矩阵
2.居住出行环境
相应的权重为:
(β6,β7,β8,β9,β10)=(0.22829,0.14846,0.18207,0.21989,0.22129)
居住出行环境各要素的重要性判断矩阵
3.就业社会保障
相应的权重为:
(β11,β12,β13)=(0.33478,0.30652,0.35870)
就业社会保障各要素的重要性判断矩阵
4.教育卫生文娱
相应的权重为:
(β14,β15,β16,β17,β18)=(0.21978,0.21566,0.17995,0.21291,0.17170)
教育卫生文娱各要素的重要性判断矩阵
5.社会治安状况
相应的权重为:
(β19,β20,β21)=(0.34474,0.33985,0.31540)
社会治安状况各要素的重要性判断矩阵
下面,我们将所有指标综合起来。
a=0.21929α1+0.17966α2+0.20211α3+0.20343α4+0.19551α5
b=0.32238α7+0.34292α8+0.33470α9
α1=0.24779β1+0.20649β2+0.19174β3+0.15339β4+0.20059β5
α2=0.22829β6+0.14846β7+0.18207β8+0.21989β9+0.22129β10
α3=0.33478β11+0.30652β12+0.35870β13
α4=0.21978β14+0.21566β15+0.17995β16+0.21291β17+0.17170β18
α5=0.34474β19+0.33985β20+0.31540β21
因此:
W=0.15350α1+0.12576α2+0.14148α3+0.14240α4+0.13686α5+0.096714α7+0.102876α8+0.100410α9
由此计算出各层次、各指标的具体权重如表9:
从表1可以看出,总权重为100,则客观指标权重为70,主观指标权重为30。客观指标的5类指标中,按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为:收入生活水平(15.4)、教育卫生文娱(14.2)、就业社会保障(14)、社会治安状况(13.7)、居住出行环境(12.7)。主观指标中的3个指标权重很接近,分别为获得感(9.7),安全感(10)、幸福感(10.3)。在三级指标中,权重较高的有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5.0)、城镇新增就业率(4.7)等,权重较低的有私人轿车保有量增幅(1.9)、快递业务量增幅(2.4)等。权重的计算结果与多数人的认知和经验是基本相符的,略微调整即可用于对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实际评价。◆
表1 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