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本插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2021-11-16吴嗣敏
吴嗣敏
【摘要】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充分挖掘插图的价值,使其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真实语言输出。文章以译林新版《英语》教材为例,阐述了如何利用教材插图分层次、多角度地解读文本,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散思维,在降低教学难度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关键词】教材插图;文本解读;发散思维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二级语言技能目标中指出:“学生能在教师的帮助和图片的提示下描述或讲述简单的小故事;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教材插图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它是通过图片的形式与文本进行有效结合,是教材内容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是形象化的教学资源,在英语教学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译林新版《英语》教材中的插图编排精美,色彩明艳,人物形象真实,场景设计贴近现实生活。然而对于大部分小学生而言,精美的图文往往就是他们眼前一晃而过的风景,图文中隐含的细节信息往往会被忽视。不仅仅是学生,有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进行更多的知识点训练,通常对于课本上的单词、词组、句子非常重视,容易忽略对于教材插图的解读。实际上,教材插图带给学生的才是最直观的视觉感受,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降低阅读难度,而且提供了可以参考的语言环境,为学生运用所学语言提供了最直接的信息。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文以笔者执教的译林新版《英语》教材为例,阐述在不同板块教学中如何通过巧妙地解读插图,充分地挖掘细节,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运用所学语言。
二、译林新版《英语》教材插图单元部分板块分析实例
(一)Sound time
译林新版《英语》教材单元中,每个板块都配有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都与文本紧密联系,互为依托。Sound time板块也配有插图,教师可以通过插图来感知小诗大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文本内容进行适度预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例如在译林新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7 Chinese festivals的Sound time教学过程中,小诗主要描述了Mike生日,33只小鸟为Mike唱歌的场景,课文所配插图清晰地展现出这一场景(如图1所示)。笔者围绕文本插图,引导学生寻找说出带有字母th的单词。
笔者在执教过程中以教材图片为依托,提出了以下问题:“What are the birds doing? How many songbirds are there in the tree?”引导学生通过回答问题获取基本信息。之后,让学生阅读小诗,校对答案。在课堂上,学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所以在之后跟节奏阅读、寻找含有th的单词、朗读思考th发音的过程中的学习欲望被激发。整个Sound time的学习就在看图猜测、自读文本、发现不同、验证预测的过程中积极、顺利地完成了。
利用图片走近小诗,既让学生理解了情境内容及语言使用环境,激活了學生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又丰富了学生语言输出的内容,降低了学习难度,达到语言整体呈现、整体输入的目标,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品质。
(二)Cartoon time
1.以图为线,推动情节
译林新版《英语》教材中的Cartoon time都是以Bobby和Sam为主展开故事情节。在笔者看来,情节是一个故事的灵魂,学生只有对故事情节掌握了,才会对人物性格、情感等细节信息有更好的把握。因此,教师在故事板块教学时,更应该关注教材插图的细节之处,理清情节变化,体会情感变化。这样能帮助学生降低学习故事板块的难度,从而让学生在学习故事的过程中切实体会到其中的情感。
以五年级下册Unit 5、Unit 6的Cartoon time教学为例,这两个单元是一个连续的完整故事,该故事主要讲述了一群害虫吃掉Bobby种植的葡萄,然后Sam取来益虫帮助Bobby的故事(如图2、图3)。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Bobby从讨厌害虫,误以为益虫是害虫,然后认识到Sam带来的是益虫帮助他保护了葡萄,然后表达感谢。从插图中我们可以发现Bobby明显的情感变化。
通过观察插图发现,Bobby的语言从“They can't help me!”到“Thank you,my friends.”Bobby的表情从愤怒变为开心,动作从生气地握拳到开心地托起七星瓢虫。这些都通过直观的插图画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2.以图为源,展开想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课本插图中的一些显性和隐性的信息,再次将插图作为素材,并引导学生基于图片进行合理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再创造,续编故事情节,使教材中的故事更加具有完整性。加上学生的创意,故事会更加生动活泼,更加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拓展,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运用语言的灵活性得到增强。
以五年级下册Unit 7 Chinese festivals的Cartoon time为例,在故事的最后,Bobby的爸爸提出了“Is there a Father's Day too?”在课堂上,笔者基于课本插图,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以文中人物的身份续编故事和对话:
S1:Bobby:Yes,there is a Father's Day too.Happy Father's Day! We love you!
S2:Tina:Dad,we love you too! Here are your presents!(拿出准备的花和礼物)
S3:……
教材中的插图通常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它们与文字紧密相连且无可替代,是小学英语教材中的第二语言。教师应当利用好教材中的插图,让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图文结合,让学生在读图中理解词句,理清情节,分析故事,扮演故事甚至创编故事,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Checkout time
“听”是学生获取和理解语言的输入过程,是学生主动积极地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过程,是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对课堂重点的把握中对于听力训练的重视度不够,学生听力训练的实践较少,听力教学始终停留在“听录音→做练习→对答案”的层面,流于形式,缺乏实效。
例如在译林新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4 Hobbies的Checkout time板块Listen and judge教學中,笔者借助插图展开听力训练和教学。
Pre-listening:笔者结合插图设计了游戏,遮住一部分,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的信息猜一猜“What does he/she like doing?”围绕插图进行游戏设计,不仅为课堂教学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引导学生有效分析图片信息,预测听力活动,促使学生对听力活动充满期待,为后续的听力训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While-listening:在听的过程中,让学生边听边圈出插图中相关的信息,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对话内容。当录音中因连读、重音转移等使得语音发生变化,引起学生听得困难时,笔者带领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教学和猜测,有效引导学生克服听力的困难和障碍。
After-listening:在完成听力训练后,笔者再次利用插图设计了造句训练,引导学生将听力内容变为自己的语言。
在此案例中,笔者充分利用插图展开听力训练,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展开对信息的认知和加工,让学生结合插图展开讨论、辨别、比较和判断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抓住关键的细节的基础上展开循序渐进的听力训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三、结语
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是英语课堂的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发展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就要让学生消除畏惧与胆怯心理,让他们想要说,敢于说,乐于说,同时还要让他们有话可以说,有思路,有条理,越说越好。就这点而言,插图确实可以给我们提供不小的帮助。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图制境,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英语教学氛围,促进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教学应当有效拓宽学生英语学习的学用渠道,充分利用教材、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资源,展开有效的教学活动,优化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插图不是教材中可有可无的,而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当将插图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融合,使语言知识更加具象化,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内化,实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高效化。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材,重视插图,用好插图,创设真实语境,让学习更生动,让语言因插图变得更生动,让学生学得积极,让课堂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杨婧.插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教育(周刊),2017(04):16.
吴春花.插图巧用 妙不可言——谈译林英语教材中插图的有效使用策略[J].名师在线(教育论坛),2016(10):86-87.
茅之怡.画中画——让小学英语课堂更有“话”[J].名师在线(教学研究),2017(0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