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家国情怀,做好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2021-11-16袁瑶嘉

教育界·下旬 2021年10期
关键词:美术欣赏家国情怀课堂教学

袁瑶嘉

【摘要】美术欣赏课是小学阶段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知识含量多,内容深广,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做好美术欣赏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修养,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动力。

【关键词】家国情怀;美术欣赏;课堂教学

家国情怀是指个体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对价值共同体持有的一种高度认同的态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有利于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为学生健康、持续地发展提供保障。美術作品是人类对于事物的主观反映,它可能承载着一个时期、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时代特征与时代情感。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透过美术作品,感悟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实现对学生的德育熏陶。

一、开展美术欣赏,丰富学生的节日活动

美术欣赏的类型分为许多种,比如欣赏古今中外的名作,同龄人的优秀作品,传统的建筑、手工艺产品等。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美术欣赏时,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选择带有民族特色的作品进行赏析,增强学生的民族归属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与历史的浓缩,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与民族内涵。教师在民族节日前后带领学生进行传统节日中艺术品的赏析,可以增强节日的仪式感,促使学生对传统节日进行传承。

例如在进行“元宵节里挂彩灯”一课的教学时,笔者便注重营造节日的氛围,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为了让学生更加详细地了解元宵节的习俗与来源,笔者制作了微课,向学生展示了元宵节的演变以及元宵节特有的习俗。在学生了解了元宵节后,笔者说:“自古以来,中国人便有节日赏灯的习俗,在唐宋之际,元宵节还会有斗灯的盛况,我们先来欣赏一下从古至今灯的演变。”欣赏之后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表述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在学生表述时,笔者可以提示:“你最喜欢哪个?你觉得它美在哪?”在学生表述完成后,笔者问:“大家想不想也在元宵节时可以挂上自己做的彩灯呢?”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设计、制作、展示。在学生回答问题与展示作品时,我们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评价,要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获得成长的自信。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灯时,可提示学生注重细节之美,培养学生热爱观察的习惯,为之后学生创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思路,激发学生想象,为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打下基础。

美术欣赏是学生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每位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学生的动手能力、艺术感受、表现能力都不尽相同。教师在学生创作作品前,带领学生进行美术欣赏,可以为没有灵感的学生提供借鉴的榜样,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中。

二、开展美术欣赏,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小学阶段是学生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各种资源都相对紧张。所以,教师要从小树立起学生的环保观念,以配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美术课堂是德育的重要载体,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废物利用,节约资源,变废为宝。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简单实用的环保作品进行展示,利用艺术之美激发学生自觉收集废旧物、利用废旧物创作的意识,促进学生环保行为的养成与践行。

例如在进行“废旧物的‘新生命”一课的教学时,教师便要注重利用成熟的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上课之初先向学生展示粘贴画、摆件、生活用品等多种利用旧物改造的作品,并问道:“这些作品都是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旧物改造的,你能看出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吗?”学生根据作品的组成回答。笔者继续问:“它们好看吗?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师生共同总结:造型夸张,色彩丰富,风趣幽默。笔者接着说:“这节课我们的任务便是利用大家收集的作品进行艺术创作。”之后笔者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课后组织大家根据设计图纸完成作品的创作。这样,笔者借助艺术作品的赏析进行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在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会欣赏技巧之美,而且要让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之美,要让学生在生活实践的过程中体会美好的存在,养成积极、阳光、向上的性格,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开展美术欣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

美术欣赏是学生接受美育熏陶的过程,也是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的过程。教师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合理地展示民族传承的文物,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是一个民族肯定的、积极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践行,提高学生的道德思想与道德认知。此外,带领学生赏析文物还可让学生认识到传统的国韵之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进行“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带领学生认识瓷器之美,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陶瓷艺术是最能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艺术门类。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要培养学生瓷器赏析的能力,要让学生学会从器型、纹饰、釉色几个方面来欣赏瓷器之美。在上课之初,笔者先播放古典音乐,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系列陶瓷文物,问道:“这些陶瓷美不美?美在哪呢?有什么样的用途?这节课我们就共同走进陶瓷的艺术世界。”接着,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中出示的瓷器,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与学生共同赏析。比如针对白陶,笔者就提示学生从白陶的外形、蕴含的文化、釉色特点几个方面评价,并结合这些推测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生活状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陶瓷背后所蕴含的文化。

艺术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民族历史的体现。提高学生对传统艺术作品的认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进而帮助学生树立起为祖国做贡献的伟大理想,引导学生向着理想奋斗,努力学习,早日成长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优秀人才。

四、开展美术欣赏,促进学生的文化传承

文化的传承是民族兴旺发展的重要标志,传承民族文化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归属感,增长学生的通识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华夏民族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具有地域特点与时代特征的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可以反映我们中国人极致的审美。了解、欣赏这些艺术的表现形式,有利于学生自觉传承传统文化,为学生日后生活情趣的培养、课后时间的利用提供更多的选择与便利,促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例如在进行“彩墨脸谱”一课的教学时,笔者便注重带领学生欣赏戏剧艺术之美,激发学生自觉传承传统戏曲文化。彩墨脸谱是中国戏曲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戏剧文化的代表。为了便于学生欣赏脸谱这种艺术,笔者利用动画片《大闹天宫》中的人物进行导入,让学生了解脸谱的作用。接着,笔者说:“我们的老祖先创作了不同的臉谱来表现不同性格的人,通过对五官的绘画,夸张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接下来我们观看一些脸谱,猜猜它们代表什么含义。”

艺术欣赏是每个人的本能。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艺术赏析时,除了要教会学生艺术欣赏的技巧,还要引导学生将自己观看艺术作品的感受表述出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将感受具化为语言,便于同学、师生之间的交流。

五、开展美术欣赏,激发学生的乡土之情

乡土之情是学生家国情怀得以形成的基础之一,指的是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眷恋,对家乡文化的认同与传承。培养学生的乡土之情有利于学生养成家国情怀。教师在进行美术欣赏的设计时,可以将家乡的特色文化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自觉传承家乡文化的意识,为学生道德素养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铺垫。家乡的特色文化是学生相对熟悉的内容,利用熟悉的内容作为切入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美术课堂的效率。

例如在进行“家乡的桥和塔”一课的教学时,笔者注重带领学生欣赏建筑之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激发学生的乡土之情。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笔者在上课前便对学生进行了分组,让学生利用周末和社会实践的时间,搜集家乡桥与塔的图片,在上课之初进行作品的讲解与展示。展示结束后,笔者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同学们介绍得都很好,总结起来桥由桥座、桥面和栏杆三部分组成,塔有一个顶端,有多个角,是对称的,那如果用线条应该如何将它们表现出来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艺术素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营造轻松的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美术的赏析本就没有对错之分,所以在学生表述时,教师要以积极态度面对差异,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

总之,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计美术欣赏环节,综合利用身边的资源,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艺术之美,要学会利用美术作品的艺术性、价值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审美发展与道德提高,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刘云涯.基于审美能力培养视角下小学美术欣赏课开展策略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20):134.

王玉梅.欣赏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探讨[J].华夏教师,2019(32):71-72.

徐海秋.关于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几点认识和思考[J].现代交际,2014(01):172.

许红燕.拓宽欣赏舞台  感知文化内涵——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育[J].黄河之声,2013(17):121.

猜你喜欢

美术欣赏家国情怀课堂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重视审美创造彰显美术欣赏课魅力探究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