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把青钢宝剑解开“听风英雄”身世之谜

2021-11-16马玉萍

妇女生活 2021年11期
关键词:佩剑文波红四方面军

在福建省宁德市蔡威事迹展览陈列馆的橱窗里,摆放着一把剑,剑柄上“青钢宝剑”四个字清晰可见。这把剑不仅承载着一段悲壮的历史,还是解开一位“听风英雄”身世之谜的钥匙。

蔡威,红四方面军无线电技侦工作创始人和卓越领导人,长征途中不幸因病逝世。由于无线电技侦工作和隐秘战线的特殊性,蔡威牺牲后,其真实身份成了一串难以破译的密码。

“失踪”的蔡家少爷

1907年,福建闽东福宁府蔡家添了一个男丁,取名蔡泽鏛。蔡泽鏛打小就喜欢舞刀弄剑,尤其喜欢家里那把青钢宝剑。那把宝剑曾是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随身佩剑。太平天国后期,石达开折戟安顺场。那时,蔡泽鏛的曾伯祖在四川雅州知府任上,经历了此事。机缘巧合,石达开的佩剑到了蔡泽鏛曾伯祖手里。从此,这把刻着“青钢宝剑”四个字的利剑就成了蔡家的传家宝。

1926年,19岁的蔡泽鏛在上海求学期间加入中國共产党。他被派回家乡开展地下工作,在一次外出活动时被捕入狱,经家人重金保释才得以出狱。家乡已不宜久留,蔡泽鏛告别父母和身怀六甲的妻子,返回上海。不久,妻子生下一个男孩。由于当时政治环境险恶,蔡泽鏛无法回家看望妻儿,只能托人给妻子带去书信,并给儿子取名“植生”。后为了秘密工作的需要,蔡泽鏛改名蔡威,切断了和家乡的一切联系。

1931年上半年,蔡威在上海参加中央特科的无线电培训班,学习收发报技术和机务维修技术。他聪明好学,很快掌握了无线电技术,成了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同年10月,蔡威接到周恩来的指令,会同王子纲到鄂豫皖根据地开展无线电通信工作。

牺牲时才29岁

经过20多天的艰难跋涉,蔡威和王子纲到达了鄂豫皖根据地的首府新集,与宋侃夫、徐以新一起,开始了红四方面军电台的创建工作。徐以新不久调离,电台工作主要由蔡威、宋侃夫、王子纲三人来做,后来,他们被称为红四方面军的“情报三杰”。

他们从部队历次战斗缴获的器材堆里翻出了一些无线电器材,发现里边有一台锈迹斑斑的收报机,机器的面板已经碎了,零件也少了几个。蔡威把它擦拭干净,重新做了个面板,又从材料堆里找了些零件配上,拼凑成了一部完整的收报机。不久,部队又缴获了两部残损的电台,经蔡威等人修理,终于组装成了一台既能收报又能发报的完整电台。就这样,红四方面军的第一部电台诞生了。

1932年5月,马文波来到红四方面军总部电台,很快成为蔡威的得力助手,二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蔡威向马文波讲述了一些家事,谈到自己已有妻室,还有一个没见过面的儿子。蔡威讲的关于石达开佩剑的事,让马文波感觉很神奇,印象深刻。随着红四方面军总部电台扩大为总司令部二局,蔡威也由台长升为二局局长。在此后的战争中,因为有了二局的情报,部队屡打胜仗。一次,一位师长好奇地问红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哪儿来的这么准确的情报?”陈昌浩神秘一笑,说:“因为我的屋里有一位活菩萨呀!”这位师长问陈昌浩:“哪有活菩萨呀?我怎么没看到?”陈昌浩用手指着蔡威说:“就是他呀!”

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第三次过草地,蔡威病倒了。9月,部队来到岷县的朱尔坪,已经20多天没进食的蔡威病情加重,最终停止了呼吸,享年29岁。红军委托朱尔坪村的甲长李俊明帮着买了一口棺材,将蔡威的遗体安葬在朱尔坪村外的阿婆湾。

千里寻剑

1982年春节,即将从北京军区副司令岗位上退下来的徐深吉请老战友宋侃夫、王子纲聚会。交谈中,他们又谈到了蔡威,几人决定立即行动起来,寻找蔡威的家乡和亲人。他们又联系了已离休的总参三部政委陈福初、副部长马文波、乌鲁木齐军区司令员肖全夫等几位蔡威的老战友,开始了寻亲行动。其中,青钢宝剑是个重要线索。

1984年,宋侃夫以中共中央整党工作联络员的身份,来到福建。工作之余,他继续查找蔡威的祖籍和亲人。后经宁德地区党史办协助,和宁德蔡家接上了头。其实宁德蔡家也一直在寻找战争年代失踪的蔡泽鏛。

到北京和老将军们接头的是蔡泽鏛的孙子蔡述波。蔡述波说,父亲蔡作祥是从爷爷的一个战友口中得知爷爷改名叫蔡威的,但没有更多线索。关于青钢宝剑,蔡述波起先并不知情。回去后他向老人们查访,得知祖上曾有人做过官,而且确实有过一把石达开的佩剑,佩剑已在1956年上交政府了,可能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马文波立刻派两位同志到中国历史博物馆查看,但中国历史博物馆并没有此剑。他们又查访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和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均无此剑。

蔡威的老战友们没有放弃。1985年6月,马文波偕同夫人和两名工作人员南下。他们先到上海蔡威读书的学校查访,没有查到线索。之后,他们来到福建宁德。在当地政府部门协助下,他们找到了宝剑传承人、蔡威的堂侄蔡作柯老人。但是,青钢宝剑依然下落不明。随行的两位工作人员到福建省博物馆查访,终于找到了这把宝剑。很快,由马文波执笔,宋侃夫、王子纲、肖全夫、陈福初、李永悌六位老战友联名写的调查报告放在了国家主席李先念和徐向前元帅的案头。

1985年9月12日,徐向前元帅批示:蔡威同志是一位优秀的红军干部,在破译工作方面是有独特建树的。他的遗属理应享受烈属待遇,请中办告福建阅办。

1985年9月14日,李先念主席办公室也做出了批示:先念同志说,他熟悉蔡威同志,蔡威和宋侃夫、王子纲等同志对红四方面军无线电通信和技术侦察工作,做出过重要贡献。

1986年7月,徐向前元帅亲笔题词:无名英雄蔡威。

1998年5月,蔡威长孙蔡述道在宁德市党史和民政部门工作人员陪同下,来到了甘肃岷县朱尔坪。幸运的是,当年参加埋葬蔡威遗体的甲长李俊明老人还健在。

大家在李俊明的带领下来到阿婆湾,找到了埋葬蔡威的那片田地。经挖掘,一具遗骸显露出来。大家穆然肃立,向烈士致敬。一路辗转,蔡威烈士的遗骨终于回到了故乡宁德。

(摘自2021年第3期《炎黄春秋》作者:马玉萍)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佩剑文波红四方面军
我国女子佩剑技战术打法特征及发展趋势探究
走出“逃跑主义”:鄂豫皖省委对红四方面军战略转移的认知
世界上荣誉的桂冠都是用荆棘编制而成
世界上荣誉的桂冠都是用荆棘编制而成
Research on the Improvement of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ized Cities
从戎赞
浅述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苏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
从川陕革命根据地建设看红军践行群众路线的意义
击剑体验课
历史瞬间之九:激战嘉陵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