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育陶瓷文化创意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2021-11-16李清杨苏阳林阳
李清 杨苏阳 林阳
摘 要:我国是陶瓷产业大国,大部分企业为传统制造型陶瓷企业。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些传统制造型陶瓷企业急需向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方向转型,而转型发展需要依托大量具有创新精神的陶瓷文化创意人才来推动。目前,我国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匮乏,特别是具有国际视野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深理解的人才更为稀少,制约了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因此,文章积极探索高等院校与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关系,探究新时代文化背景下陶瓷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路径,以期使陶瓷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与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促进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校企合作;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
注:本文系2019年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科研项目“深化产教融合——陶瓷文化创意设计与研发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CEFA2019025)研究成果。
一、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现状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要求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创新驱动发展做了全面部署,各行各业都在加速推进创新性的转型发展。作为创新载体的文化创意产业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北京、上海、深圳、福州等地的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也在这样的环境下迅速发展,如龙泉青瓷文化创意基地、江西景德镇的陶溪川陶瓷文化创意园、福建德化的洞上陶艺村等。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蕴含着一座城市陶瓷文化的特色基因,虽然在延续传承陶瓷文脉上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其从业的文化创意人才的数量、文化素养和知识结构都还远远不能适应产业的发展需要。
二、陶瓷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现状
当前,从社会层面来看,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内容较为固定,大部分以陶瓷制作技艺为主,教学设计不足,培养出的人才综合素质水平不高,特别是对社会文化有较深理解,能够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新的高级创意人才较为稀缺,并存在着人才年龄结构断层的现象。陶瓷企业自身也没有科学完善的创意人才培养方法和方案。高校层面的陶瓷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基本以传统的授课模式为主,教学以美学造型为主,较少启发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创意设计方面的相关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实践机会,缺乏有真正创意的师资力量。这种传统的授课模式没有基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求进行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较少,创新能力不足,不能满足陶瓷产业转型的现实需要。
三、陶瓷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策略
2017年12月5日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支持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该意见鼓励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展协同创新,有效提高学校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共育文化创意人才,便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肩负了更为巨大的使命。
(一)校企合作构建文化创意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企业调研,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不断深化文化创意课程体系改革,以真实工作过程为主线,围绕创意人才所需的岗位能力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构建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国际文化视野和中华文明精神,能够满足陶瓷文化创意企业工作岗位需要的文化创意人才。
(二)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文化创意人才的核心能力之一。关于提升文化创意人才的创新能力,校企合作是较为有效的路径。高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在教学实践上实现由单一以学校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向以学校、企业双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例如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积极和陶瓷文化创意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共建陶瓷文创产品协同创新中心,为学生提供学习与实践的平台,努力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和创新氛围,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原创意识和创业精神。校企双方定期开展项目合作,企业将当前国家文化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广大消费者对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导入课堂,增强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并定期共同举办文创作品评选活动,努力推广学生的优秀创意,积极搭建线上线下营销平台,让学生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提升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三)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管理的能力
一件优秀的陶瓷文化创意产品从设计到市场转化,不是简单的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其中涉及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它是文化创意团队集体协作的结晶。因此文化创意人才的团结、协助和管理能力十分重要。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企业参与,具体措施如下。第一,根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求开设相关的管理课程。学校可以从企业聘请熟悉文化创意产业管理经验的职业经理人、业务骨干作为兼职教师为学生传授企业文化、岗位技能和职场知识。第二,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到文化创意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了解熟悉文化创意企业在生产、管理和推广等各个方面的知识。第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文创市集、陶艺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组织协调等能力。
(四)校企合作提升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
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仅靠高校培养是完全不够的,企业自身也需要提升员工的創新能力。开展校企合作,企业不仅可以聘请学校的专家教授定期为企业员工举办创新讲座、技能培训,还可以参与学校的科研项目,多方面提升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
(五)校企合作助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校企双方共同开展文创产品的设计与研发,通过企业承办的文创大赛、文创市集、文化博览会等,为师生创作的具有地域特色、承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创产品提供销售平台和展览展示平台,实现文创成果转化的同时为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具有创新性的文创产品,带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例如,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积极参加2017年12月开市的为期一年的“福建文创(西湖)市集” 并于2018年3月举办了福建文创(西湖)市集之福建艺术职业学院专场。专场活动包括市集、展览、演出三部分,市集共设置了摊位80个,主要展出学生以各自独特视角创作的服装、陶瓷、漆器等文创作品,展现师生文化创意的活力。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将文创市集构建为文化创意产业交流共融平台,邀请文创设计师、手艺人、民间艺人和高校教师对文创产品的设计研发、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开展交流,促进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四、结语
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是集技术、艺术、文化、经济等内容为一体的产业,对人才的文化素养、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要求较高。当前,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还需要大批专业的陶瓷文化创意人才,这就要求高校要加快创新人才培养的步伐。高校要摒弃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使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人才需求保持高度一致,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培养出更多具有较高文化素养,较强创新能力,符合产业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促进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EB/OL].(2017-12-19)[2021-04-22]. http://www.gov.cn/zhengce/con
tent/2017-12/19/content_5248564.htm.
[2]西湖市集迎来福建艺术职业学院专场[EB/OL].(2018-
03-25)[2021-04-22]. http://news.fznews.com.cn/shehui/2018
0325/5ab6e3c125d2a.shtml.
[3]姜文学.创意产业与创意人才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76-80.
[4]陈忱.中国民族文化产业的现状与未来:走出去的战略[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
[5]胡娜.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3(46):199-201.
[6]孙蓓蓓,邓艳.产学研协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模式改革与创新探索[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1):168-171.
[7]向勇,张相林.文化创意人才现状与开发对策[J].中国人才,2008(1):59-60.
[8]刘稀平.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育策略[J].人民论坛,2010(35):140-141.
作者单位:
李清,福建艺术职业学院。
杨苏阳,福建艺术职业学院。
林阳,福建索佳艺陶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