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草产业发展现状与分析思考
2021-11-16朱倩
朱 倩
(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兰州 730000)
饲草料作为畜禽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畜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构建草畜一体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1]。甘肃省地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三大高原,气候条件复杂多样,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到干旱寒冷的草原气候无不具备,为复杂的草地类型提供了自然条件基础[2]。甘肃省饲草资源丰富,有饲用植物2 129种,加之具有悠久的牧草种植传统,发展草畜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伴随着草畜产业的快速发展,全省的草产业也呈现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为创新农业增收模式,实现草产业与畜牧业的协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全面掌握全省草产业发展现状,本文就2016—2019年的草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摸清了发展底数,为下一步稳定发展草产业,加速相关产业的有效融合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全省牧草加工企业发展现状
牧草加工企业是草产业发展的基础,是构成草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依据牧草种植加工实际状况,全省2016—2019年现有牧草种植加工企业521家,且随着畜牧业发展类型的不同在半牧区、牧区和非牧区半牧区均呈现程度不同的发展特点。
1.1 总体发展趋势良好
从甘肃省草业统计平台2016—2019年数据来看,全省的草产品加工企业总体呈现上升的发展态势,其中2017年最高达到了299家,2018年少幅度下降至231家,2019年上升至275家。由此表明,牧草加工企业投身草产业的积极性逐步高涨,相关生产企业不断涌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在一定程度上侧面反映出行业需求增加,草食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各县区之间2016年的发展基础普遍较低,2017年之后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部分县区达到了4年内的最高,2018年出现小幅回落,2019年稍有上涨,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企业经营情况不稳定,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
表1 2016—2019年全省牧草加工企业情况统计 家
1.2 多年生牧草的种植成为大趋势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多年生牧草种植成为了大趋势,2019年当年新增种植面积达到了1 483.6 hm2,多年生牧草占当年牧草播种面积的比例由2016年的36%逐年递增到了2019年的76%。牧草种植种类近4年维持在15种左右,形成以紫花苜蓿为主,沙打旺、沙蒿、柠条等补充的牧草种植格局,在保持地方生态平衡的同时兼顾了畜牧业发展饲草需要。就单类种植面积而言,紫花苜蓿因其产量高、适应性广、开发前景广的优势,成为了多年生牧草的种植主要品种[3],种植面积除2018年外均达到了933.8 hm2以上,占据了当地草产业发展的半壁河山。
1.3 产品种类多元化发展
在草产业的发展上,伴随着牧草收割机械化的应用程度加快、相关收储加工机械的推广,草产品的生产上呈现多元化发展的局面,在以往青干草的基础上,形成了草块、草捆、草粉、草颗粒四大类型的产品生产模式,以2019年为例全省牧草干草产量达到了1 436 914.1 t,其中草捆产量990 457 t,草块82 820.7 t,草颗粒154 095.6 t,草粉76 175 t,其他草产品为133 365.8 t。除此之外,在其他草产品中青贮玉米的青贮、堆贮更是丰富了当地的饲草料种类,在缓解草畜供应矛盾,促进草畜产业发展上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1.4 种子生产能力突飞猛进
优质的种子保证是促进草产业发展的基石,是构建草畜产业良性循环的枢纽。在稳定发展草产业的同时全省的牧草种子生产也得到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9年全省牧草种子生产企业达到了5家,生产种类从传统的紫花苜蓿向狗尾草迈进,生产能力达到了715 t,其中狗尾草15 t,保障了全省牧草种植的种子供应。在实现产草与收种两不误的前提下,极大的丰富了全省牧草种子生产供应,缓解了牧草种子紧缺的局面。
2 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过2016—2019年的发展,全省的草产业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在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的同时保证了草食畜牧业发展的饲草供应。但是,在肯定全省草产业发展现状的同时,甘肃省的草产业发展还存在和以下问题,制约着产业的长足有序、可持续发展[4]。
2.1 加工利用方式还需优化
在加工利用方式上,全省的牧草利用方式大部分以草捆为主,缺乏精、深、细的加工利用途径,制约着综合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全省的牧草利用方向基本以饲料化为主,主要为冬春季牛羊提供过冬补饲草料,在牧草的人工造景、湿地培育、可食纤维利用方向上尚未见相关的途径研究。
2.2 草产品未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效应
虽然全省的草产业在加工企业数量上、综合生产能力上、利用途径范围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壮大草产业综合实力上来看,甘肃省草产业的市场效应还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未树立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的拳头品牌。在面向国内大型养殖企业供应上市场领地占有不够,未形成带动产业发展的品牌效应。
2.3 种资资源未构建良好的产学研机制
甘肃省的草产业种子资源繁育模式基本以省内基地扩繁为主,牧草新品种、新品系的研发、推广力度不大,在产业发展上形不成坚强的种子资源后盾。同时在牧草的种类培育单一,基本围绕紫花苜蓿开展种子繁育,而对于适应甘肃省草木犀、沙打旺、三叶草、红豆草等区域优势较强牧草种类缺乏相应的科研技术推广支撑。
3 推动全省草产业稳步发展的举措探讨
在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牧草需求量大的背景下,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乡村经济振兴等政策历史机遇,发展适应本地区特色优势的草产业对于壮大畜牧业经济、构建良好的草畜生态经济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5]。为此,应从改善生态环境薄弱局面、构建草产业经济体系、扩大草产业经济优势、打造区域经济制高点的大局出发,从种子资源开发、适宜种植品种研究、优势主打产品开发、延伸产业链条出发,加快推动全省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1 加大种子资源开发力度
甘肃省地域辽阔,具有本区域生长优势的牧草品种多样,要在全面调查、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掌握适宜各地区生长的牧草品种,依托相关科研机构,加大牧草品种的优势培育,品系选育力度,筛选一批适宜本地区气候条件、具有地方特色开发前景的牧草品种。在提高牧草种子繁育产质量上下功夫,探索不同繁育方式牧草种子产质量的研究,促进牧草选育方式的革新。充分发挥引进品种的产量优势和本地品种的适应性优势,开展杂交组合研究,为不同区域条件下的种子资源开发提供相应的配套系支撑。
3.2 探索适宜区域种植优势的牧草品种
区域气候环境条件是影响牧草品种推广的先天性因素,要在全面分析本地区牧草种植气候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区域优势性牧草品种的开发研究。同时在提高牧草产质量上下功夫,为提高牧草种植收益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保护地方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扎实开展牧草种质资源保护,有针对性地选育一批适宜区域气候条件、土壤耕作条件、畜禽饲养状况、优势利用方向的牧草品种,在充分发挥牧草品种区域优势的基础上,为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和畜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优势物种支撑。
3.3 充发充分挥产品优势
依据不同区域类型,发挥其主打牧草品种的区域优势,对于农区重点发展青贮玉米、紫花苜蓿等适宜当地农作物耕作条件的牧草,并开展青贮裹膜打包、干草打包制捆、干草粉碎制粉等产品的推介销售;对于沿沙地区重点发展沙打旺、柠条、草木樨等抗旱耐贫瘠的沙生牧草,并开展青贮、草捆、草粉、草颗粒的加工利用;对于牧区依托草原生态修复开展披碱草、无芒雀麦、早熟禾、猫尾草等牧草的种植,并开展就地青饲利用,在改善局部草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缓解草原承载压力。
3.4 延伸产业链条
牧草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和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部分牧草还具有相应的药用功能,在中草药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利用牧草中丰富膳食纤维、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进行新型食品领域的研究,开发一批具有养生保健功效的功能性产品,提高牧草的市场附加值。加大对牧草药用成分的分析研究,对于具有药用功效的可入药部分进行针对性采集,增强牧草的应用广泛性。整合景观工程项目,将牧草种植开发与景观工程建设培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提高耕地使用效率的同时,充分发挥牧草的观赏功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