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肥胖与炎性指标、疾病严重程度指标和心血管疾患危险因素指标相关性分析

2021-11-16杨西超闫美茜张吉涛

陕西医学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疾患强直性脊柱炎

牛 敏,杨西超,闫美茜,张吉涛,李 英

(1.西安市红会医院,陕西 西安 710054;2.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陕西 西安710100)

强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关节炎及中轴关节病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关节病,临床上表现为脊柱和(或)外周关节炎,严重者也可导致髋或膝等关节畸形或脊柱强直并致残[1]。强直性脊柱炎主要累及青年人,其起病隐匿,但临床上观察到不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即肥胖程度可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特征上产生影响[2]。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肥胖与炎症、疾病严重程度和心血管病之间相关性的报道较少,鉴于此,本文旨在观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BMI与炎症、疾病严重程度和心血管因素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25例,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3]中的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①腰背痛超过3个月,疼痛随活动改善,但休息不减轻;②腰椎向前后和侧屈活动受限;③胸廓扩展范围小于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值;④双侧骶髂关节炎Ⅱ-Ⅳ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Ⅲ-Ⅳ级;以上表现具备④,并分别附加①~③条中的任意一条即可确诊。125例患者男98例,女27例;年龄25~63岁,平均(32.58±11.42)岁;病程3个月至27年。

1.2 研究方法 入选12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均由专门训练的工作人员以统一工具测量BMI,即精确测量身高和体重,每次测量前均准确校零,BMI计算公式为:BMI=体重/身高2(kg/m2)。参照中国成人BMI分类推荐意见[4]的相关标准将入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为三组:BMI 1组 (体重过低,BMI<18.5 kg/m2)共36例;BMI 2组 (体重正常,BMI 18.5~23.9 kg/m2) 63例;BMI 3组 (体重超重,BMI≥24 kg/m2)共26例。BMI 1组、BMI 2组、BMI 3组 在年龄、病程、性别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3 观察指标 ①炎性反应相关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 (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等,抽静脉血2 ml,由检验科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②病情程度相关指标:晨僵持续时间、枕墙距、胸廓扩张度、腰椎活动度、指地距、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强直性脊柱炎疾病功能指数(BASFI)等。③心血管疾患危险因素指标: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

2 结 果

2.1 各组间炎性指标比较 见表1。BMI 1组、BMI 2组 和BMI 3组 患者间的炎性因子(CRP、TNF-α、IL-2、血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从数据上来看炎性因子(血沉、CRP、TNF-α、IL-2)在BMI 1组、BMI 2组、BMI 3组中有逐渐增高趋势。

表1 各组间炎性指标比较

2.2 各组间病情程度相关指标比较 见表2。晨僵时间、枕墙距、指地距、BASDAI、BASFI、胸廓扩张度、腰椎活动度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从数据上来看晨僵时间、枕墙距、指地距在BMI 1组、BMI 2组、BMI 3组 中有逐渐增高趋势,而BASFI、BASDAI、胸廓扩张度、腰椎活动度在BMI 1组、BMI 2组、BMI 3组 中有逐渐下降趋势。

表2 各组间病情程度相关指标比较

2.3 各组间心血管疾患危险因素指标比较 见表3。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在BMI 1组、BMI 2组、BMI 3组 中有逐渐增高趋势。

表3 各组间心血管疾患危险因素指标比较

2.4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BMI与炎性指标、疾病严重程度指标、心血管疾患危险因素指标相关性 见表4。BMI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胸廓扩张度、腰椎活动度呈负直线相关(r=-0.608、-0.617,均P<0.05),与晨僵持续时间呈正直线相关(r=0.712,P<0.05),与炎性因子(血沉、CRP、TNF-α、IL-2)、心血管疾患危险因素指标(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空腹血糖水平、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枕墙距、指地距、BASDAI、BASFI等指标间无相关性(均P>0.05)。

表4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BMI与炎症、疾病严重程度、心血管疾患危险因素指标相关性

3 讨 论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的风湿性疾病,主要特征包括骶髂关节炎和脊柱炎导致的炎性下腰痛、强直性韧带骨赘等,常常合并有外周关节炎、附着点炎症、急性前葡萄膜炎等相关表现[5-6]。国际强直性脊柱炎评估工作组评估强直性脊柱炎的三大核心指标,分别是中轴症状、外周关节症状和附着点疼痛[7-8]。中轴症状可导致腰骶部、胸椎和颈椎变形,引起腰骶部僵硬感;外周关节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功能障碍;附着点疼痛可累及外周肌肉和骨骼导致晨起剧烈疼痛。故强直性脊柱炎的典型症状为晨起腰背部疼痛与僵硬和下肢为主的外周关节炎,可对患者日常生活功能产生严重的影响[9-11]。

近年临床较为关注BMI与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相关性。有报道指出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控制需要关注四件事:①学会应对烦人的药物不良反应;②注意防治骨质疏松;③功能锻炼很重要;④吃不能马虎,应关注体重对病情的影响。可见BMI严控在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2]。章良忠[13]在关注老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炎性反应情况与疗效和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时发现,BMI也与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度存在相关性。另外也有学者[14]认为体重指数和腰臀比对可对中老年妇女腰椎前凸和骶骨倾斜度的影响,BMI超过24 kg/m2或腰臀比超过0.85时,可均使腰椎前凸和骶骨倾斜度加大,即可因超重、肥胖或向心性肥胖可致脊柱性疾病的病情进展。然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BMI与炎症、疾病严重程度、心血管疾患危险因素指标的相关性报道较少。有学者研究发现,BMI为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骨矿含量和骨密度的重要相关因素[15-18]。研究[19-21]发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着BMI增加和病程延长,存在一定程度的病情加重趋势、心血管病发生率增高趋势、炎性反应加重趋势和生活质量降低趋势,其研究提示BMI与心血管病发生率、生活质量、炎性反应、疾病活动性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本研究结果同样发现不同的BMI水平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心血管疾患危险因素相关指标及炎性反应无影响,而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有影响,即BMI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胸廓扩张度,腰椎活动度呈负直线相关,与晨僵持续时间呈正直线相关,而与炎性因子(CRP、TNF-α、IL-2)、心血管疾患危险因素指标(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枕墙距、指地距、BASDAI、BASFI等指标间无相关性。提示BMI高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更容易出现晨僵,更容易出现胸廓扩张度的降低,血沉升高等,从而促进病情进展,本研究结果再次证实了肥胖与强直性脊柱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内在联系。

综上所述,不同BMI与心血管疾患危险因素指标、生活质量、炎性反应、疾病活动性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仅肥胖与强直性脊柱炎病情严重程度存在内在联系,这值得临床关注,减肥可能为降低疾病活动性和改善患者功能的一个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疾患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标准化管理模式对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强直性脊柱炎的部分影响因素分析
秋风来时我已交付了温暖
小狗挨针
恶心呕吐-指除